以《無限復活》為例,帶你看懂劉鎮偉電影創作背後的情感與哲思

《無限復活》在劉鎮偉創作的電影中,並不算特別火的一部。它更像是一棵倉海遺珠,與劉鎮偉的其他電影相比,這是他的電影中,各方面平衡都做得比較到位的電影。今天,我就以自己的觀影體驗,從“人物情感”和“影片背後哲思”兩個方面,來剖析本片不一樣的魅力。

@大衛父子說財商。


《無限復活》於2002年上映,由劉鎮偉編劇與導演,雖然在豆瓣上只有6.9分,但是喜歡這部電影的人都對它讚譽有加。

故事圍繞鄭伊健飾演的阿仁展開。阿仁是某私人賭博俱樂部的荷官,工作是在客人運氣好的時候負責上賭桌把錢贏回來。他一直沒輸過。正在懷孕的女友要跟他分手,並告訴他孩子是別人的。為挽回女友,他決定放手一搏,鼓動和他從小一起在孤兒院長大的同事兼好友阿星偷了公司保險箱的100萬美元,去拉斯維加斯,希望靠自己高超的賭技與運氣大賺一筆。起初大殺四方,但賭場最後派出“一哥”與他對賭,令他一局清袋。

阿星恰巧在賭場內指點了帶著公司鉅款的安娜,令她轉敗為勝,安娜與他們成為朋友,並一起同行。阿仁在酒吧中無意得到安娜本要送給阿星的“回頭石”。後來安娜帶著他們,在公路上發生翻車意外。3天后阿仁在醫院醒來,發現阿星與安娜已在車禍後死亡,而他則對車禍後發生的事完全沒有記憶。

阿仁因為成為虧空公款的嫌疑人而被張柏芝飾演的女警天娜盯上。在天娜追捕阿仁的過程當中再次發生車禍。這時回頭石突然出現神效,讓他們回到3天前。他們遂一起去尋找阿星被殺的真相。但真相與結局卻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本片分數偏低,主要是因為內容比較燒腦,情節的複雜性抬高了影片欣賞檔次。觀察需要耐心看這部電影2、3遍,拆解出電影故事背後的真相,那時候你才猛然發現,原來這是一部深藏的經典。

以《無限復活》為例,帶你看懂劉鎮偉電影創作背後的情感與哲思

01、從電影中人物之間的衝突,讀懂劉鎮偉對各種人際情感的表達

熟悉劉鎮偉的朋友都知道,他對“穿越”題材是情有獨鍾。自1990年代起,他創作了《大話西遊》、《超時空要愛》、《無限復活》等多部與時空穿越有關的電影。這些作品,有時裝,有古裝,甚至有神話。但無論故事題材差異有多大,我們不難發現,故事背後的一些情感表達,都有著某些相似之處。

①超越性別的兄弟情

阿仁有一位願意為他出生入死的好兄弟阿星。他們從小一起在孤兒院長大,阿星也一直把他當做最親的哥哥對待。為了他,怕狗的阿星被狗咬也把錢從公司偷出來給他做賭本;甚至在阿仁輸掉公司的錢後,為了幫阿仁再得到賭本,而去做男妓。而也因為這件事,阿仁得知阿星是一名同性戀者。

無獨有偶,這種隱含“基情”的兄弟情,在劉鎮偉其他穿越題材電影中都時有出現。例如《大話西遊》中的瞎子對幫片“一片痴心”;《超時空要愛》中,因為穿越,雌雄大盜在三國時代變成結拜兄弟,男女主角則化身諸葛亮與呂蒙“談戀愛”。

通過這些人物關係,我們可以感受到,兄弟情對劉鎮偉來說,是一種高於男女感情的特殊存在,讓人百般滋味在心頭。

以《無限復活》為例,帶你看懂劉鎮偉電影創作背後的情感與哲思

②宿命感的男女關係

女警天娜因追捕阿仁,兩人一起跌入時光隧道,回到3天之前。也因此偶然發現了男朋友出軌,而男朋友出軌對象,正巧是阿仁的前女友。而二人在互相安慰下發生了關係,並且互生情愫。最終,28號的天娜與黑化的25號阿仁一同掉進時光黑洞犧牲。

而25號天娜,在故事結尾時,見到28號天娜送給阿仁的半棵緣份珠,暗示因為緣份珠傳說的應驗,兩人在後續會發展為情侶。

阿仁與天娜的情緣,可以說是命中註定,是宿命。而在《大話西遊》及《超時空要愛》等電影中,也是強調了男女主角感情關係的宿命性。而這些宿命性的感情,最終都走向了犧牲與成全。

以《無限復活》為例,帶你看懂劉鎮偉電影創作背後的情感與哲思

  • 在《無限復活》,在25號的阿仁拿槍瞄準28號阿仁的瞬間,天娜滿臉微笑卻又毅然鬆開手,與那個要殺他男人的兇手一起滾下了時空黑洞;
  • 在《超時空要愛》,女主角為了男主角能順利穿越回現代,放棄一同穿越的機會,牲犧自己,檔著追兵;
  • 在《大話西遊》,至尊寶為了救紫霞,甘願戴上金箍,成為孫悟空。

③人性與獸性的博弈

本片有一個十分有意思而巧妙的安排,讓8號的阿仁與25號的阿仁面對面對話與對抗。

28號的阿仁在回到過去追查真相,最後發現,殺死阿星的兇手,竟然是過去的自己。28號的阿仁為阻止悲劇再次發生,衝出擋在阿星身前吃了25號阿仁原本要殺星阿星的一棒。

25號阿仁看到和他長得一模一樣的28號阿仁,大感錯愕。由此,兩個阿仁的對話與對抗展開。28號阿仁說:”我知道你一定想知道我是誰,就當我是你的良心好了。每個人都會做錯事,但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改正。我希望你知道,什麼是重要的,不要帶著內疚去活一輩子。“

但已走火入魔的25號阿仁完全聽不進,說了一句”誰檔殺誰“,實力演譯”我瘋起來連自己都打“。這一情節,很形象的演譯了人在面對誘惑時,內心“天使”與“魔鬼”的鬥爭,與及“衝動是魔鬼”的意義。

以《無限復活》為例,帶你看懂劉鎮偉電影創作背後的情感與哲思

02、因穿越情節產生的三個激烈爭議,引發人文反思

穿越時空故事,必然存在時空悖論,引發人們對故事邏輯合理性的爭議。以下介紹本片比較引人爭議與思考的3個話題。

①我愛你,還是愛上與你一起的經歷

不少觀眾表示為影片最後結局感到唏噓,本以為28號的阿仁會和28號的天娜再次相遇,結果是緣分珠讓28號阿仁和25號的天娜來產生“新的緣份”。雖然28號與25號的天娜原本就是同一個人,但25號卻缺少了與28號阿仁共患難的經歷。

你再遇見的人已經不是當初那個讓你愛的無可自拔的人了,現在的你也不是當初的你了。就像本片裡面大結局最後的男女主角一樣,一個是經歷了事情前因後果的男主,另一個是什麼都沒有經歷的女主。這種遺憾感,電影通過主題曲《昨天的我戀上明天的你》,充分的表達。

但在我看來,這樣的唏噓與糾結是無謂的。換個角度去想,是不是,如果你的愛人患上老人痴呆症了,又或者意外失憶了,她就不值得你再去愛了?這讓我想起另一部電影《初戀50次》。我愛你,所以我願意每天和你談一次嶄新的戀愛,幸福不是垂手可得,幸福需要努力爭取。

以《無限復活》為例,帶你看懂劉鎮偉電影創作背後的情感與哲思

②犯罪未遂者下地獄,犯罪者得新生

在28號的阿仁來說,阿星的死是已成事實,而很可能就是阿仁所殺的。但28號的阿仁穿越回了25號的時空,阻止了25號阿仁殺死阿星,令這一事實在25號時空裡未能發生。而最終28號阿仁留在了25號的時空裡,兇殺案沒有發生,阿星沒有死,28號阿仁,不會受到法律的制裁。

而25號阿仁雖然動了殺心,但並未成功殺死任何人,卻掉進時光黑洞消失了。

有觀眾提出,那不就是25號阿仁只因為自己一念之惡,但並沒有真正實現的罪行,卻受到懲罰,而28號阿仁是殺人真兇卻逍遙法外。

在我看來,這樣的邏輯矛盾,與《聖經》《路加福音》15章所講關於浪子回頭的故事是異曲同工。很多時,人們會糾結於“絕對的正義”,然而敢於認罪悔改,“浪子回頭金不換”,是值得獲得新生的。

而根據影片的一些細節推理,28號阿仁根本沒有殺死阿星,所以上述“28號阿仁是殺人真兇卻逍遙法外”的論斷是不成立的。而相關推理,以下將詳細介紹。

以《無限復活》為例,帶你看懂劉鎮偉電影創作背後的情感與哲思

③上一個循環到底發生了什麼

28號的阿仁從醫院回家,莫明收到一通警告他別去拉斯維加斯的電話錄音。28號阿仁在沒有穿越之前在洗手間聽到隔壁傳來的電話聲音,說到車牌號等等,當時他感到莫名其妙,等到他穿越之後,在酒吧打電話,才意識到當時是他自己的講話聲。

也就是說在這之前確實還有一個穿越時空的阿仁,比28號阿仁還早的一個。全篇鏡頭一直給到28號阿仁為主線,但實際上他也只是眾多穿越者其中之一。

那為什麼28號阿仁沒有被上一輪的阿仁替代去賭錢?為什麼上一輪的阿仁沒有出現去阻止阿星被殺?這是本片一個很重要的懸念。故事雖然沒有給予太多的線索,讓我們清楚瞭解上一輪穿越到底發生了什麼,卻仍可通過一些細節,推理出一個合理的可能性。

以我的推理,28號阿仁在醫院醒來後,對車禍後發生的事全無記憶,然後最終在回憶起阿星被殺經過時,一直是第三人稱視覺展示,都指向了一個結論:阿星不是28號阿仁所殺,而是上一輪穿越回來的阿仁動手的。28號阿仁所回憶的並不是他自己的犯案經過,而是他在車禍後被拋出車外,在半暈半醒狀態下,看到穿越回來的阿仁與阿星發生爭執。

以《無限復活》為例,帶你看懂劉鎮偉電影創作背後的情感與哲思

03、我對電影內容的幾點現實思考

穿越故事的魅力,在於它讓我們有機會跳出固有思維,以一個全新角度去思考人生問題,讓我們感悟在正常情況下難以理解的一些哲理。現在,結合《無限復活》的故事,談一下它帶給我關於人生的思考和啟示:

①人生的很多灣路,無法避免

時空穿梭故事受大眾歡迎的原因之一,是那種人能戰勝命運,運籌惟握的故事情節,為人們帶來爽感。很多人會認為,自己的人生不如意,是因為這個世界不存在“後悔藥”。如果真的有機會讓他們重來一次,一定能讓人生活出精彩。

然而,人們對穿越故事的理解,是一種典型的“倖存者偏見”。就像《無限復活》的故事,我們看到的,是主角重寫人生,戰勝“一哥”賺大錢,收穫美滿愛情。然而,在故事的暗線,其實表明,我們看到的,不過是主角最成功逆襲的那一次穿越。而在這之前,存在著其他不成功的穿越循環。

這就像我們理解成功人士的傳記一樣,總以為他們是因為人生開卦,算無遺計,所以能到達人生癲峰。然而,事實上在你看到的成功背後,是存在著無數次的失敗才造就了他。

所以,要走向人生高峰,需要的並不是預知未來,而是有“無限復活”的能力。人生的很多灣路,一分都無法少走,差異就在,你是否有毅力一步一腳印的走到你目標的終點。

以《無限復活》為例,帶你看懂劉鎮偉電影創作背後的情感與哲思

②接受現實,人性經不起考驗

不少人認為這是一部是心靈對話的影片。28號阿仁,在失去朋友,在得到愛情之後,他改變了,他看到25號的自己,原來是那麼偏執,自私,邪惡,他知道了什麼是真正珍貴的。在25號阿仁用鐵棍砸向阿星時,他衝上去擋住了鐵棍,救了阿星,也拯救了自己。

然而,我認為這樣的理解是一種誤讀。阿仁事實上並沒有改變,也沒有真實的拯救了自己的心靈。28號阿仁會阻止25號阿仁殺阿星,並不代表他真正良心發現,而是因為他袋中有一張200萬美元的支票!他義正嚴詞的指責25號阿仁,就好像一個吃飽了的人,指責一個餓瘋了的人吃相難看一樣,純粹是“站著說話不腰痛”。

如果阿仁在失去100萬時,仍能保持心中的正義,那才能稱得上真實的心靈改變。然而,我們在故事的暗線中可推測出來,阿星很可能是被上一輪穿越的阿仁所殺。由此可見,是否穿越了並不是阿仁改變行為的關鍵,在於他是否面對失去那一百萬的壓力。

人們對這種“改過自新”的故事特別推崇,因為我們都希望這個世界是充滿道德的。然而,我們得面對現實,人性是經不起考驗的,道德必然要建立在合理的物質基礎之上。正如管仲所說:衣食足而知榮辱。

以《無限復活》為例,帶你看懂劉鎮偉電影創作背後的情感與哲思

③珍惜眼前人,幸福靠經營

本片有一段關於“野獸式愛情倒序論”,被很多觀眾所推崇。在咖啡廳阿仁安慰被男友背叛的天娜,阿仁說出了一翻很有意思的理論:人有時候感情其實還不如禽獸,人是交往後交配,然後誰能保證一輩子不會分開,結了婚還可以離婚。禽獸則不同,他們會先躲起來先交配,生一群小禽獸。然後再是交往,一輩子都不會離婚。

劉鎮偉通過這種怪論,實質上想表達的情感,可以用一句話總結:珍惜眼前人。

我們拿《超時空要愛》中另一個與“野獸式愛情倒序論”有異曲同工之妙的愛情理論,我們能更清楚看懂劉鎮偉這一種愛情觀。

《超時空要愛》在一開場,男主角就拋出了一個想法:如果兩個人在一開始認識的時候就赤裸裸,把所有的缺點和壞習慣都攤在對方面前,那在以後的日子裡每一天發掘的都是對方的優點了。

愛情是否天註定,我不知道;是否一種宿命,並不重要。幸福與否,在於你對待愛情的態度,在於你懂不懂得經營。認定一個人,就應該像“野獸”一樣,有從一而終的堅持,雙方坦誠相對,多欣賞對方的優點,並盡力給予對方更好的自己。

以《無限復活》為例,帶你看懂劉鎮偉電影創作背後的情感與哲思

總結:

想要真正看懂《無限復活》,不僅要從電影的故事內容出發,還需要思考電影背後的思想主題和更深的含意。今天這篇文章我主要對《無限復活》的一些背後哲思作出了分析,故事的細節,很值得我們深入思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