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天環遊地球

《八十天環遊地球》是法國作家儒勒·凡爾納創作的長篇小說,是其代表作之一。全書共37章,插圖由Alphonse de Neuville 、Léon Benett繪製。全書於1872年11月6日到同年12月22日發表在《時代》(Le Temps),首次出版於1873年。小說起因於英國紳士福格與朋友打的一個賭:要在80天內環遊地球一週回到倫敦。隨後,他與僕人克服了路途中的艱難險阻,路經地中海、紅海、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遊歷印度、新加坡、日本、美國等地,最後返回倫敦,一路上福克機智、勇敢,表現出十足的紳士派頭。作者在介紹各地的風土人情和地理知識的同時,還以強烈的正義感和人道主義精神,對各種野蠻、落後、愚昧的社會現狀(比如英國鴉片對中國人民的毒害以及美國的武鬥選舉制度等)進行了批判和鞭撻。

八十天環遊地球


1872年10月2日,菲利亞·福格以鉅額賭注同朋友們打了個賭:在80天內環遊地球一週。當晚,他就帶了法國籍僕人萬事通離開倫敦,開始了這次不尋常的旅行。這件事轟動了全國,甚至在股票市場上也出現了福格股票。在福格出發後的第7天,由於出了一樁完全料想不到的事,使福格股票一文不值。原來英國國家銀行失竊了一筆鉅款,蘇格蘭偵探費克斯發現福格的特徵同警察局調查出來的竊賊的外貌特點一模一樣。福格不為挫折所困,經精確計算時間,準時到達蘇伊士後,又乘船到達印度,在孟買到加爾各答的途中救下了即將被殉葬的印度年輕寡婦艾娥達。他們搭乘郵船到了香港,而費克斯此時仍沒收到警方的拘票。為此,費克斯用鴉片麻醉萬事通,企圖拖延時間。福格還是趕到了日本,並與萬事通在這裡不期而遇。而後幾經周折,穿越了北美大陸,眼看勝利在望,費克斯卻以“女皇政府的名義”逮捕了福格。後因真正的竊賊已於3天前被捕而釋放了福格。待福格趕到倫敦,比預定時間遲了5分鐘,而後又發現由於是一直向東旅行,無形中贏得一天時間,福格終於獲得了勝利,也得到了年輕、美貌、可愛的艾娥達的愛情。

八十天環遊地球


凡爾納創作《八十天環遊地球》是19世紀後期,以英國為首的西方列強對東方進行大規模的殖民活動,而在他們的文化中也出現了對東方“東方化”的描述,凡爾納沿襲了這些描述。這部小說的主題非常豐富,科幻主題、漫遊主題、偵探主題、愛情主題等主題相互交叉、融合,構築起了相當豐富的意義空間,在它的這些主題中間,東方主題是比較引人注目的。小說中福格主僕環遊地球的線路是:繞道非洲到達印度,從印度到日本,再通過日本到達舊金山,最後從舊金山返回英國,寫到的國家有印度、中國、菲律賓、日本等,篇幅上佔將近三分之一,這一部分的東方想象和書寫也是《八十天環遊地球》中戲劇性元素最突出的部分,充滿了刺激和冒險、戲謔和諷刺。

八十天環遊地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