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中晁蓋等人智取的十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暈海的感覺


北京大名府知府梁中書給他的岳父蔡京送了價值十萬貫的金珠寶貝,半路上被梁山好漢給劫了。晁蓋,吳用,公孫勝,劉唐,阮小二,阮小五,阮小七、白勝八人計取生辰綱,以劫富濟貧為理由去取的,最終大部分都被他們八人瓜分了,少部分賞給山上的嘍囉了,並沒有拿去接濟貧民。我們先不管這筆錢是怎麼花了的,至少它是一筆鉅款。

北宋是銅本位錢制,也就是平時用的都是銅錢,一枚銅錢稱為一文,一千文就是一貫。北宋時的武大郎的炊餅3文錢一個,現在社會上的正宗武大郎燒餅3元錢一個。根據這個換算的話,北宋一文錢就相當於今天1元錢,一貫錢則是1000元人民幣,十萬貫錢就是1億元人民幣!梁中書一定是一個貪官,給老丈人送一次生日禮物就花了1億元人民幣!也可能這筆錢的一部分是讓老丈人蔡京給他跑關係,加官進爵的。

古代有這樣一個換算比例: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也就是一貫錢值白銀一兩。北宋時期一兩約40克,現在白銀價格3.46元/克,那麼一兩銀子約138.4元,十萬貫錢約1384萬元人民幣。當然現在的銀價比古代要便宜得多,畢竟古代銀子不好採煉,中國也不是產銀國。因此北宋時期的十萬貫錢價值當在1384萬元人民幣上。

還有一種算法就是用米價來折算。宋徽宗時期一石大米約1貫錢,北宋的一石約今天的59.2千克。現在的米價是3元錢一千克,那麼北宋時的一石大米約177.6元人民幣。也就是一貫錢約值177.6元人民幣,十萬貫錢就是1776萬元人民幣。古代的米價比現在要便宜一些,因此十萬貫錢當少於1776萬元人民幣。

綜合下來來看,梁山劫的生辰綱十萬貫,放在今天至少在1500萬元人民幣。


大秦鐵鷹劍士


《水滸傳》的故事發生在北宋,所以這個問題也就是在問北宋時期的十萬貫錢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對於這種古今的貨幣換算,最直接的一個辦法,就是金價換算!

首先說一下,宋朝是銅本位制,其市場流通貨幣主要是銅錢,金銀是不作貨幣的,其單位是“文”!搞清楚這個關係之後接下來就是換算了。

通常大家認為一貫錢等同於一千文錢!

然而在宋朝卻不是這樣,在《宋史.食貨志》 中明確記載了,“以七十七錢為百”,所以一貫錢其實只有770文銅錢。

而在宋朝不同時期的銀錢兌換比例,也是不同的,北宋初年是1:1,即一兩銀子一貫錢,北宋後期期則是1:2了,到了南宋,則是1:3了。

而《水滸傳》的時代背景是宋徽宗時期,所以咱們取1:2,即兩貫錢換一兩銀子,十萬貫就是五萬兩銀子。而古代的金銀兌換比例波動也比較大,並不是大家所常認為的一兩黃金十兩銀,北宋時期金銀兌換比例最高可以達到1:13,即一兩黃金換13兩銀子。5萬兩能換3800多兩金子。

在這裡咱不取最高,為了計算方便,咱取個整,就4000兩。

當然了,這裡還有重量單位的換算,宋代的一兩也不是咱們的50克

宋朝的1市斤大約為640克,然後古代一斤等於16兩,所以宋代一兩是40克,即16萬克黃金。

“1975年湖南湘潭出土的嘉釣銅則,自記重一百斤,重64公斤“

我看了一下最近咱們的金價,大概是350元左右(沒去參照國際金價標準,算起來太麻煩了)

這下結果就出來了,按金價換算,水滸傳裡的十萬貫錢相當於5600萬人民幣。

當然,我們也可以參照下銀價,最近銀價基本是小20塊,咱就算個20,差不多是4000萬人民幣。差距還挺大的,但這個很正常,因為各自的換算參照是宋朝標準。

如此看來,這也是一筆不小的買賣!(我數學不是太好,如果算錯了,還請大家指正)

但事實上,這樣一種單純的金銀價換算,是非常不客觀的。

前面的這個換算過程咱們也看到了,其在不同時代表的價值是有很大差距,這就相當於通貨膨脹。比如說,二十年前的十萬塊,差不多可以在上海買套房了,現在的十萬塊?買個棺材吧!

所以,這個數據咱只能做一個單純的參考。

不過接下來,咱們可換個角度,從購買力來分析,兩者的古今價值換算。

首先米價這種參照物,我們得要排除,因為生產力差距太大。古代買米可能是一個家庭開支的大部分,咱們現代僅僅是一個很小的生活支出,這個很不客觀。

我可以給大家算一下,宋朝在平和時期,米價石米不到一貫

“熙、豐以前,米石不過六七百”(《宋史 食貨志》)

考慮到水滸時期已經出現了亂世前兆,咱們稍微長點兒,算他一貫(主要是數學不好)。

宋朝一石差不多相當於今天120斤,也就是說一貫錢能買120斤大米,十萬貫,那就是一千二百萬斤,也就是差不多三四千萬的樣子。

除了米價,我們可以從薪俸來比較。

程民生先生曾在《宋代物價研究》中講過有關宋朝的一個大概的薪俸標準。

說城裡那些酒肆飯館兒的雜役,一天能掙到200文左右。那些街上擺攤兒賣貨的小商販一天也能有一百多文。

總而言之,底層普通人的一天收入大概就在一二百文左右。

為了計算方便,我在這個範圍內估個5天一貫,一個月就是6貫錢,也就是他們的月薪。咱們這兒往高點兒取,月薪算6000也就是一貫一千塊,那麼十萬貫,就是一個億啊!

其實,咱們還可以從宋朝官員薪俸那裡去換算一下,但宋朝官員工資組成有點複雜,不僅僅是工資,其還有糧食、布匹等等補貼,這個就很難算了。

所以咱取個比較主觀的,就一億人民幣。

也就是說,當時晁蓋他們搶了價值一億人民幣的生辰綱,這絕對是個大案啊!怪不得要落草!


白話歷史君


10萬貫生辰綱在當時可以算是非常大的一筆鉅款了,下面就讓我們參考當時的物價和收入來看一下,10萬貫生辰綱具體值多少錢,

北宋時期江浙一帶的米價大約是500文左右一石,而在湖廣地區一石米大約是400文,嶺南地區更便宜些。以最貴的江浙地區算,1貫錢也可以買一石大米。宋代一石大約相當於現在的59.2公斤,按照現在米價2-3元的中間價2.5元算,1貫錢就是148元,10萬貫就是1480萬元。

不過我們也知道,隨著農業的發展,實際上現在的糧價和收入相比是比較低的,所以我們還需要參考一下其他單位物價。

在北宋仁宗時期,造一把弩大約需要耗費1貫500文,而造一張弓,大約需要750文,造一副全裝甲大約需要20貫。弩在宋代大約相當於現在的槍支,按照軍用槍支千元左右算,10萬貫就是6666多萬元。顯然按照這個價格算,比米價要高的多。

如果按照當時宋朝的歲入來看一下的話,這個價值就更高了。

在北宋仁宗和英宗時期,一年的歲入大約是錢幣3700萬貫、絹等織物900萬匹不到,而軍費開支大約是950萬貫,絹等織物740萬匹。北宋時期絹價大約在500文-1000文之間波動,取其中間值,當時北宋一年歲入大約是4375萬貫,而軍費開支大約是1500萬貫。由此可見,10萬貫生辰綱大約相當於軍費幣開支的1/150。以現在中國公佈的軍費1萬億左右算,1/150就是66.67億元。所以10萬貫到底值多少錢,根據不同的算法得到的結果並不一樣,不過考慮到當時一品宰相每月俸祿不過300貫看,10萬貫在當時也是非常驚人的一筆鉅款了。


不沉的經遠


關於十萬貫能換現在多少錢,我用林沖買刀的例子來換算就一目瞭然。林沖當時買把刀花了1000貫,相當於現在的25萬RMB。


1000貫等於25萬

貨幣兌換率專家黃仁宇先生與吳思先生對宋代一貫錢值多少人民幣做過很徹底的研究。在討論古代貨幣上經常要用一個假設:1兩黃金=10兩白銀=10貫銅錢=10000文銅錢,雖然金銀銅的兌換率一直在浮動,但這樣的假設基本上很合理的。

現在用三種計算方式來解釋宋代的一貫價值多少人民幣:

  • 黃金標準:金價基本在400美元一盎司上下波動。一盎司為28.3克,宋代的1兩是今天的40克。按這樣算,宋代一兩黃金約等於565美元,以現在的美元兌換人民幣6.5來算(因匯率變動問題,我取中間值6.5),相當於現在的3672元RMB。因此宋代一貫錢,相當於現在的367元RMB。

  • 白銀標準:銀價處於6美元一盎司浮動,同金價基準換算方式來算,一兩銀子就是一貫銅錢,約等於人民幣70元。

  • 米價標準:宋代的1市斤為640克,1石合92.5宋斤,因此一石大米就是59.2公斤。北宋初期的米價大概為每石300-600文上下;南宋初期米價為2貫左右。以此推算,北宋末年的徽宗年間,每石1貫左右的米價比較合理。如果按現在大米每公斤2.5計算(大米價格不一樣,我取一個常見的大米價格),宋代的大米一石合148元,也就是說1貫銅錢為148元人民幣。

以上數據出來了,那麼宋代的一貫到底是367元、70元還是148元?


金錢換算

銀子,由於後期提煉成本降低,以現在的銀價作為標準就有點不合理。但黃金產量穩定,直到現在還被世界各國作為硬通貨儲備,所以黃金作為衡量標準比較合理。另外,民以食為天,糧食的產量關係著國家百姓的穩定因素,所以糧食也是作為一個價值的重要標準。因此我取金價的367和米價148的平均值257.5,再化整為零按250人民幣算。

下面得到換算公式:

1兩黃金=2500元RMB

1兩銀子=1貫銅錢=250元RMB

照這個公式來算,林沖1000貫的刀=25萬RMB

那麼結果出來了,十萬貫生辰綱=25000000RMB(兩千五百萬)。

或許你會覺得從一開始林沖的刀算成25萬RMB就太離譜了,1000貫一把的刀是不是施耐庵先生亂寫的?


物價定位

我們現在看下《水滸傳》裡的物價,施耐庵對裡面物價的定位合不合理。

吳用讓阮小七用一輛銀子買了一甕酒,二十幾生熟牛肉,一對大雞。

按照一兩銀子250人民幣來算,這還是挺合理的。

再看看牛二買的刀。

牛二河道:“甚麼鳥刀,要賣許多錢!我三十文買一把,也切得肉,切得豆腐”。

也就是說,牛二買把菜刀要三十文,也就是9元錢。

因此,施耐庵在《水滸傳》裡物價的定位很符合當時消費水平。

綜上所述,晁蓋智取的十萬生辰綱相當於現在25000000RMB,相對來說這樣的換算並不過分。


歷史紅塵


相信曾經晁蓋眾人智取生辰綱的故事,至今都被譽為美談,但要想明白10萬貫生辰綱究竟有多少價值,首先我們要弄明白生辰綱背後的價值尺度。

本來生辰綱在唐宋時期,代表的是生日禮物的意思,根據《水滸傳》的故事安排。嗯,這本來是梁中書打算給他岳父的生日禮物,價值10萬貫,生在現代社會的我們,除了內心的酸楚,或許已經對於這個概念沒有任何感知。

作為當時俠客劫富濟貧的典型案例,對於後來的梁山好漢的孕育,起了至關重要的決定作用。我們在佩服晁蓋聰明才智的同時,這筆錢也可以將其作為梁山好漢起初創業的啟動資金,有人受益,自然就有人為此付出代價。

話說那是端午節,作為這筆錢財的原主人梁中書,功成名就的他正在院裡把酒言歡。

遊過三巡之後,他的夫人蔡京之女也對他進行了瘋狂暗示,畢竟曾經老丈人對於梁中書的提攜,不可謂不盡心盡力。

夫妻二人同床共枕多年,楊中書自然也明白夫人意思,這麼老丈人就要過大壽了,自然也免不了金銀珠寶侍奉,即使老人家心裡不在意,但是面子上一定要撐得住,所以也準備了10萬貫錢財的禮物。

“以使人將十萬貫收買金珠寶貝,送上京師慶壽”這句話最能證明,禮物解決了,但派誰將其押送至京,卻讓梁中書心中沒底了,畢竟如此貴重的禮物,難免會有歹徒惦記。

善解人意的蔡夫人,自然也在一邊給丈夫出謀劃策,最終選定了楊志,楊志是何人呢?

那可是曾經給皇帝壓過花石綱的鏢師,此人沒毛病,儘管最後在黃河翻了船,但還是值得信賴,曾經也因為窮困潦倒,在大街上賣過大刀,由於無賴糾纏,一氣之下將其斬殺,最終也被刺字發配到了大名府,正是梁中書所在之地。

梁中書的賞識、蔡夫人的建議,最終讓楊志重新燃起一血前恥的希望。

但沒有想到,這次的敗北更讓他痛不欲生,面對智謀晁蓋,楊志一點脾氣也沒得,梁中書去年給岳父的生辰綱,就被強盜劫持,所以今年囑咐了又囑咐,終究是錢太多惹的禍,同樣的橋段再次上演,不劫白不劫。

何況有了上次的經驗,這次的行蹤地點,早在一個多月前,就已經被暴露,晁蓋、吳用的配合,再加上阮氏三兄弟的加盟,實力終究還是弱了點。

最終他們決定智取,前期套近乎,裝扮成賣棗的,讓楊志等人放鬆警惕,最終在酒裡下藥,蒙翻了楊志一行人,楊志聰縱使空有一身本領,也無法施展。

因為這件事,不僅讓楊志落草為寇,而且晁蓋一行人作為當時的主謀,也遭到官兵通緝,不得不上梁山避難。

關於這個故事中的10萬貫錢,也是時候揭曉謎底了。

按照當時的價值尺度衡量,一塊錢相當於1000文,1000文就是一兩銀子,這樣摺合下來,足足10萬兩白銀的禮品,怪不得能讓當時的晁蓋等人動心。

但這並不是準確數據,實際價值比起10萬兩,足足有差不多12萬兩之多,儘管當時最後被晁蓋花到了只剩9萬兩左右。

按照古代白銀與現如今人民幣的兌換比例,幾乎相當於4000萬人民幣,要不是出現在小說當中,這樣的罪狀,足夠讓晁蓋幾人被千刀萬剮了。

《水滸傳》環環相扣的故事情節,真是讓讀者心儀神往的存在,如果沒有智取生辰綱,估計也就沒有後來梁山好漢的故事,作為曾經人們的精神食糧,現如今也一樣精彩好看,但是那樣的故事,僅做消遣,切勿模仿哦!


大國布衣


宋朝是中國最為富裕的一個朝代,其實從智取生辰綱這一節就可以看出來,梁中書給蔡京送壽禮,這只是一年就價值十萬貫錢,他上一年送的也被搶了。宋朝有全球15%的人口,佔了75%的經濟總量,城市化率達到了30%,我們熟知的大清官包拯,單年薪一項收入就在2萬貫,林沖買把刀一千貫,所以宋朝是非常富裕的。

那麼十萬貫錢放到今天大概值多少錢呢,一般討論古代一兩銀子值今天多少錢,我通常還是用米價,或是常用的生活用品來比較,向其他的房價什麼的,波動太大,就不太適合用於價格比較了,先說一下十萬貫錢不等於十萬兩銀子,不同時期銀子和銅錢的比例是不同的,有的時期一兩銀子就可以換2-3貫錢。

宋朝買米常用的單位是一石或是一斗,一石(十鬥)是120斤,一斤是今天的640克,所以一石米約76.8公斤米,而在宋朝不同的地區,米的質量也導致了米價不同,在宋徽宗時期,河北滄州一石米1200文錢,約合15.6文錢一公斤米,今天的米價平均6元一公斤,所以一貫錢約合385元人民幣。

不過在宋朝時期,貧富也是很不均等的,就比如宋朝一般的家庭每個月的支出,約是5-10貫錢,但是有錢人在高檔些的酒樓,吃一頓飯就可以花銷8-15貫錢,在《水滸傳》中,也常常出現過一些花錢的場景,我們來看看他們花了多少錢,可以買些什麼東西。

《水滸傳》中,魯智深曾經花了五兩銀子打了一把62斤的水磨禪杖,和一口戒刀,如果放在今天,用好鐵打造這兩樣武器,匠人的工藝好一些,至少也需要2-3千元,而楊志賣刀的時候,地痞牛二也說過30文錢就可以買一把菜刀,在今天淘寶買把一般的菜刀9.9元還包郵,而石秀等人一兩銀子就可讓店家隨便上菜,今天三,四個人,一頓飯吃的稍微好一點也就6-700元。

所以北宋徽宗年間,1兩銀子約1.5-2貫錢,一貫錢購買力大概合今天300-400元,這樣算下來智取生辰綱的十萬貫錢,摺合今天人民幣約三千萬到四千萬人民幣,這個即便放在了今天,也絕對算是一筆鉅款了,包拯包青天年薪600-800萬元,不愧是高薪養廉啊。

我是玄坤,一個熱愛並不斷學習歷史文化的求學者,每天一點分享,期待著朋友們的關注留言,能多和大家交流學習,感謝各位閱讀!


玄坤文史


晁蓋等人在黃泥岡劫取十萬貫生辰綱,這是殺頭的罪,十萬貫到底價值多少錢,值得晁蓋等人冒這麼大的風險?白勝一桶酒賣五貫錢有沒有哄抬物價的嫌疑呢?


話說北宋末年,大名府梁中書為了給岳父蔡太師賀壽,準備了十萬貫生辰綱。鑑於上一年遭遇賊人打劫,所以這一次梁中書選中了武藝高強的楊志押送。

楊志本來仕途不得意,生活落魄,好不容易得梁中書賞識,自然想辦好這趟差事,不料還是中了晁蓋、吳用等7人的圈套。

在黃泥岡眾軍士忍不住湊了五足貫銅錢,買了白勝一桶酒,結果被蒙汗藥迷倒,梁中書的十萬貫生辰綱再次被劫。那這批生辰綱到底價值多少錢,值得晁蓋等人如此費盡心機呢?

據宋史記載,宋徽宗時期每金價值十貫到十五貫不等,一貫兌換700文~1000文不等。之所以有這麼大浮動,因為有通貨膨脹的因素。


米價相對穩定一些,大概一石700文到800文之間。宋代1市斤640克,一石相對於現代的59.2公斤。為了方便好計算,我取少數值,每金=十貫=十石米=592公斤。

按金價來計算,目前360元/克,宋朝的一兩換算成現代重量大概是42克。一兩金子價值就是15120元,一貫銅錢價值1512元。

按照米價來計算,目前普通米價2.8元/斤,一貫錢可以購買59.2公斤米,價值331元。

十萬貫生辰綱按金價算價值1.512億,按米價算3310萬。哪種算法更合理呢?我們對照一下宋代官員的收入,官方總歸靠譜一些。


據宋史職官志記載,宋代宰相的本俸是月薪300貫,一個七品縣令本俸月薪20貫,所謂本俸就是基本工資的意思。

按金價換算,宋朝宰相月基本工資是45.36萬,縣令月工資是3萬左右。

按米價計算,宋朝宰相月基本工資是10萬左右,縣令月工資是6600元左右。

再來看看《水滸傳》人物在生活中的花銷,陸謙請兩個官營一起設計謀害林沖時,吃飯花了不到一貫錢(一兩銀子),以這個飯局檔次來算,好像按金價更合理。


吳用去勸說阮氏兄弟入夥劫生辰綱時,他讓阮小七用一兩銀子買了一罈好酒,20斤生熟牛肉,兩隻燒雞。這個大套餐,按今天的物價好像也是金價計算更合理。

綜上所述,梁中書孝敬岳丈的賀禮大概就是1.5億,按蔡太師的級別也算合理。這果然是套大富貴,值得晁蓋等人冒險。

另外按此算法白勝的一桶酒賣了6500元,三瓶茅臺價,無疑是坐地起價,有敲詐嫌疑。


花木童說史


《水滸傳》中對於錢財的描述並不算仔細,很多時候比較隨性。

在吳用請阮家三兄弟的時候,體現了一兩銀子的購買力,在那一段裡,一兩銀子是相當給力的,首先是吳用和阮家兄弟去一個小酒店吃飯,四個人四份菜蔬,一桶酒,還有十斤牛肉,如此吃完以後,吳用拿出一兩銀子來,又向酒家買了二十斤牛肉,一對大雞,再加一甕酒。如此說來,一兩銀子起碼可以買三十斤熟牛肉,加兩桶酒,再加一對大雞,如果按照今天的牛肉價格來計算,一斤熟牛肉再便宜怕也要五十元,如此說來,一兩銀子大概有個兩千塊的購買力,古代的銀子可以說相當值錢的。

這點倒是比較符合歷史事實,北宋時期,銀子還是比較短缺的,所以在那個時候一兩銀子能夠換到兩千多文錢。在宋朝以前,一貫錢都是一千文,但是宋朝變了,一貫錢是七百七十文,也就是說一兩銀子大概等於三貫錢,這樣算下來,十萬貫錢就是三萬多兩銀子,而如果按照吳用吃飯時的購買力來計算,十萬貫錢相當於今天的六七千萬。



過個生日,弄個生辰綱就要如此多花費,足見蔡京是有多麼貪了。不過這是按照吳用的算法來的,如果找其他的做參照物,則金額會有一些變化。比如說王婆為了撮合西門慶潘金蓮,假意讓潘金蓮給西門慶做衣服,席間吃些瓜果點心之類的,武大郎知道了,覺得潘金蓮不應該吃王婆的,就讓潘金蓮拿錢買點東西還禮,潘金蓮給了王婆一貫錢。這裡面不過是幹活間隙吃的一些零食之類的,又能值多少錢呢,估計頂多也就一兩百塊錢,就算往多里算兩百,那一貫錢相當於兩百塊,一兩銀子約等於三貫,也就是六七百塊錢,十萬貫錢大概就相當於今天兩千多萬塊錢。

正是由於參照對象不同,所以這十萬貫到底相當於今天多少錢,那個跨度是相當大的,不過總歸算來算去,兩千萬以上是肯定的了。

算錢是一方面,還有這十萬貫錢的財物到底是什麼呢,首先來說,肯定不可能是十萬貫銅錢。因為一開始要押送生辰綱的時候,梁中書的意思是拿十輛馬車來拉,後來楊志提了建議,改成公差扮作行腳商人來挑,加上樑夫人的那一份一共是十一個擔子,十一個公差來挑。如果是銅錢的話,算個大概重量,一個銅錢五克中,十萬貫錢就是有七千七百萬文,一貫錢大概是3.85公斤,十萬貫就是三十八萬五千公斤,也就是三百八十噸重,這個分量別說是十個人挑了,哪怕是十輛馬車來拉都遠遠不夠。


那如果換算成白銀呢,之前說了大概相當於白銀三萬多兩,宋代一兩白銀大概是40克,三萬多兩白銀大概是一千兩百公斤,這樣如果讓十個人人挑著擔倒還可以接受。不過每人一百多公斤東西挑著,在大熱天的山路上走著,那也是相當辛苦了,如果有馬車會就舒服太多了。

要是換算成黃金呢,古代有種常用的置換方法,就是十兩白銀等於一兩黃金,所以如果是黃金的話,大概只有一百二十公斤,楊志一個人完全就能夠搞定。

不過從規格來看,梁中書一開始就準備了十個大馬車,所以這些東西應該不是純粹的白銀或者黃金,還會有一些奇珍異寶之類的東西。楊志押送如此大一筆財物,不用馬車而用人挑,實際上是一個十分愚蠢的決定。因為沿途的強盜不光搶錢,狠起來人都殺了做成肉乾,絕不會因為身無財物就放過。

關於押送財物這一事,水滸中把朝廷寫的太蠢了。楊志曾經押送過花石綱,結果黃河裡翻船押送失敗。梁中書之前就送過生辰綱給蔡京,結果被劫,強盜是誰根本沒查出來。而這一次,梁中書再次啟用有過失敗經驗的楊志押送生辰綱,這似乎有種上趕著讓人打劫的感覺。當然了,如果不是梁中書和楊志自作聰明,憑吳用晁蓋那點小聰明,如何搶得下這價值起碼幾千萬的財物呢。



劫取生辰綱應該算是梁山好漢發展中的一件大事件,雖說在打劫之前晁蓋他們說得漂亮,要把財物分給普通百姓,但很顯然,這些財物是他們自己私吞了,連白勝都拿了不少錢財,送給宋江的答謝費就有一百兩黃金。當然這樣也好,這為以後的勢力發展奠定了物質基礎。從這以後,晁蓋吳用一夥上了梁山,殺了原梁山之主王倫,梁山勢力從此迎來了晁蓋統治的時代。而宋江也因為此事牽連,殺了閻婆惜,一路曲折上了梁山,後面的故事就不必多說了。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幾千萬都不是一筆小數目,足夠起事立業,大展拳腳有一番作為了。


一覽眾河小


大家好,我是晨曦小荷,我來回答這個問題。如果您同意我的觀點,請點擊右上角紅字“關注”,謝謝。

《水滸傳》中中晁蓋等人智取的十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我們談古代和今天的購買力、物資豐富程度不同,兩者其實沒有比較性,只能戲談。

文中是十萬貫錢,一貫錢相當於1000文,1兩銀子,大約相當於現在的31克銀左右。古代一斤等於16兩,而且古代的斤和現在的斤也是不同的。現在的斤是國際計量單位規定的。所以我們就戲說:我們就按30克算,純度不同,古代的偏低。由於國際銀期貨是波動的,我們就折算成一克三元。大概一貫是1000元RMB,如果實在要換算。那麼10萬貫,就是1000萬元RMB。

有的人說按糧食的購買力來比較,其實這個也是不對的,因為古代的糧食要比現在生產得費力得多。所以我們就繼續戲說吧。

押運這批生日禮物的有14個人,一個管家老漢,兩個虞侯,楊志,10個精壯軍漢。我們可以看到是陣容強大。這算得上部隊押運,而且是特種部隊。價值應該在10億元RMB左右。

送禮人是大名府留守梁中書,女婿;收禮人是當朝太師蔡京,老丈人。

名目:賀壽

從搶劫人的規模和質量看:共八條好漢,晁蓋、吳用、白勝,三阮等,豪華陣容,對比世紀悍匪張子強的案例,這個規模的行動,價值也該在10億元RMB左右。

其實這筆賀禮的真實價值是很難估量的,因為裡面並不是簡單的金錢,而是藝術品和珍寶。這都是無法估計的物件。老話講:盛世古董,亂世黃金。

全當戲談,大家開心就好。

如果您贊同我的觀點,請點擊右上角紅字“關注”,謝謝。


晨曦小荷


十萬貫生辰綱不是十萬貫現金,而是價值十萬貫的奇珍異寶,相當於現在多少錢,有三種計算方式,一是按金價換算;二是按購買力換算;三是按珠寶價值換算。三種不同換算方式的結果相差巨大。

《水滸傳》中,北京大名府的梁中書為慶賀太師蔡京的生日,籌措了十萬貫禮物,命“青面獸”楊志押解赴京,謂之“生辰綱”。書中很明確,這裡的“生辰綱”不是十萬貫現金,而是價值十萬貫的金銀珠寶等,有原文為證:

“楊志提轄情願委了一紙領狀,監押生辰綱,十一擔金珠寶貝,赴京太師府交割。”

這十萬貫生辰綱相當於現在多少錢?

按照金價換算

《水滸傳》的故事發生在北宋末年,距今已經1000年左右,當時的十萬貫錢到底相當於現在多少錢,很難給出權威準確的答案,只能參考歷史專家的研究成果。

著名歷史學家黃仁宇先生曾在他的著作《中國大歷史》中經過一系列計算,提出“1兩金=10兩銀=10貫銅錢”這個假設,得到史學界的一致認可。

按照這個假設,現在的黃金金條零售價格是1克300元左右,宋朝時的1兩等於現在的40克,則1兩黃金價值1.2萬元,10萬貫銅錢=1萬兩黃金=1.2億元人民幣!

這樣直接按照金價換算,結果十分嚇人。

按照購買力換算

如果把黃金視為一種貨幣,古今比較就要比較購買力,而不是黃金價格。

古今貨幣購買力換算,一般是按照糧米價格來換算,如果按照房產、地產這種不動產價格,由於現在房地產完全市場化,是無法和宋朝比較的。

按照糧米價格換算,宋朝的1兩金=10兩銀=10貫銅錢=3000元人民幣,則10萬貫銅錢=3000萬元人民幣。

這樣按照購買力計算,10萬貫的購買力大幅縮水,只相當於如今的3000萬元人民幣,主要原因是如今糧米價格不像房地產那樣瘋狂上漲。

按照珠寶價值換算

梁中書準備的“生辰綱”主要是金珠寶貝,不僅是金條、金元寶這樣的貴金屬,肯定還有大量珍珠、碧玉等奇珍異寶,這些寶貝如果直接拿到現在,到底能值多少錢?

這種換算作者也做不出來,因為珠寶之類的東西本來就沒有固定價格。

這批“生辰綱”是用了“十輛太平車子”裝載。據相關史料記載,太平車最早出現在宋代,《清明上河圖》中就有幾輛這種車子,四四方方,長約2.2m,寬約1.4m。

這樣的車子裝滿10輛,可以想象是裝了多少金珠寶貝?

這批金珠寶貝如果放在現代,我估計市場價值絕不在1.2億元人民幣之下。

無論按哪種方式換算,梁中書孝敬給蔡京的這批“生辰綱”都是價值連城。這些“生辰綱”當然不是梁中書的工資買來,而是搜刮的民脂民膏。一個梁中書就孝敬這麼多生辰禮,全國各地的官員會送給蔡京多少?絕對超出我們的想象。

我是專注歷史文化的狄飛驚,歡迎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