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不是誰都能玩文玩,一類人永遠與收藏絕緣,你身邊肯定有

“這不就是塊石頭麼,別看他開價30萬,扔下50拿走算給他面子了”

“不就是個樹種子麼,這東西超過10塊我都覺得虧,沒它也餓不死”

“不就是個蘭博基尼麼,怎麼開都是車,我開五菱也沒比他慢”

“上個破學有什麼用,你三舅小學都沒畢業,現在不也吃香的喝辣的”

“一個破戲子憑什麼賺這麼多,有他也沒見國家糧食多了多少”

「深度」不是誰都能玩文玩,一類人永遠與收藏絕緣,你身邊肯定有

猴頭核桃串

這是一類人,當然,這類人也存在在社會的各個階層裡面,他們腦子裡只有“實”,沒有“虛”,基本上除了實實在在的鋼筋水泥,稻米糧食,心裡也就存不下其它東西了,當然,我需要在一開始就很坦誠的和大家說,我並沒有認為這類人有什麼不好,只是,我只是說這類人與藝術、收藏是徹底絕緣的,比如當你認為一個好的美學設計能給生活增添很多美感,但是為了這個設計要多花一些錢的時候,這類人是絕對不認可的,他們是實實在在的實用主義者,床最好是三角鐵焊的,這樣結實;包最好是厚帆布縫的,這樣耐用;餐具一律用不鏽鋼的,因為它不怕摔。

「深度」不是誰都能玩文玩,一類人永遠與收藏絕緣,你身邊肯定有

猴頭核桃串

從更主流的角度上來說,這個世界本就是虛虛實實的,比如現在的電子競技,是一個億萬級別當量的市場,但一年到頭,除了花掉了很多金錢,電力,精力以外,並沒有讓糧食產量多了多少;再比如某個歌星舉辦演唱會,票價貴的可能幾千塊,但聽完演唱會,也不會家裡房子就大了幾平米;亦或者是全球的體育產業,每場英超比賽可能都會產生百萬英鎊的GDP,但如果非要刨根問底,別說,英國的鋼產量並沒有提高。

「深度」不是誰都能玩文玩,一類人永遠與收藏絕緣,你身邊肯定有

猴頭核桃串

人類社會進步的標誌,就是科技和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於是吃得飽了,穿的暖了,也有地方睡覺了,飽暖思淫慾,從現在看歷史,歷朝歷代古董中的極品,能放到故宮,或者讓全世界為之驚歎的,都是一些脫實向虛的東西,甚至,國與國之間,如果在當下,對比誰的歷史更偉大,答案就是看,哪個國家更早的脫實向虛,更早的使用“華而不實”且“造價不菲”的器物,當歐洲國家還在使用金屬或木頭的破碗的時候,我們已經把陶瓷碟子燒製的像貝殼一樣薄,還在上面畫了很多漂亮的圖案,並且,瓷器這東西可是一摔就碎的,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在那個時候,生產力和科技的發達程度早已遠遠超過了同時期的歐洲,我們的老祖宗已經不只追求實用了,更開始追求審美和設計了。

「深度」不是誰都能玩文玩,一類人永遠與收藏絕緣,你身邊肯定有

猴頭核桃串

《天道》中王志文飾演的丁元英,即便錢袋子早已見底,空蕩蕩的屋子中卻仍然擺著一套四十多萬的音響,想必如果是這類人,這種事是絕對不可能做出來的吧。他們會說,瞧,不就是聽個響兒嘛,有個話匣子可以了。

「深度」不是誰都能玩文玩,一類人永遠與收藏絕緣,你身邊肯定有

猴頭核桃串

你身邊有沒有這類人呢?來分享一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