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第一次測血壓的值經常比第二次測量值要高一些?

手機用戶54033310114


血壓測量是診斷、評估、治療高血壓的重要依據。目前常用的血壓計有水銀柱血壓計和電子血壓計,電子血壓計又可分為臂式血壓計和腕式血壓計。有高血壓的家庭最好人人都要掌握測量血壓的正確方法,建議使用臂式血壓計,操作簡單,數值也較為準確。

為什麼第一次測血壓的值經常比第二次測量值要高一些?

可能很多人也有你相同的疑問。第一次測血壓130/80mmHg,再測一次發現只有120/80mmHg了,或者更高或更低,然後就開始懷疑這個是不是這個血壓計不準了。

其實,兩次測量血壓的結果如果在5mmHg以內,都是屬於正常範圍的波動情況。但如果血壓相差過大也不單單是隻有血壓計本身的原因,還可能與測量前後是否已足夠休息,體位是否正確、手臂和血壓計放的位置是否合適、袖帶大小是否適中、鬆緊度是否合適,兩次間隔時間是否過短等等因素有關。

因此,在排除了血壓計本身的問題後,為減少測量血壓時帶來的誤差,我國的血壓測量指南建議,每次測量血壓時至少測量2次,中間間隔時間至少1分鐘,然後取兩次血壓結果的平均值。如果兩次測量血壓的結果相差大於5mmHg,則還需測量一次,最後取3次血壓的平均值作為最終的血壓值。

最後提醒,高血壓患者自己掌握測量血壓的正確方式是自我血壓管理非常重要的一環,不可疏忽大意。

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助到您

我是醫師楊浩,專注常見病、多發病診治,慢性病管理,健康科普



【專業醫生為您做解答】

對血壓進行準確測量是確診高血壓及治療高血壓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而且提倡患者在家自行測量血壓,在測量血壓時很多患者會發現第一次測量的血壓比第二次的要高一些,這是為什麼?該以哪次的為準呢?

先來了解一下測量血壓的注意事項:

  • 安靜休息5分鐘,且應當取坐位,雙腳輕輕自然平放地面,不要蹺二郞腿,後背輕靠椅背,放鬆心情,平穩呼吸。

  • 測量手臂放置桌上,上臂中點與乳頭平齊

  • 袖帶鬆緊以能並排伸進兩要手指為度

  • 測量兩次,如兩次結果相差較大,需測量第三次,取後兩次結果的平均值

因為大多數人在測量血壓前往往做不到安靜休息5分鐘,測量前可能做運動或家務,或與人大聲交淡、看電視情緒波動等等都可能使身體沒有處於平靜狀態,從而對血壓測量結果帶來一些影響,往往會導致血壓的偏高。

類似的情況比較多見,比如有些人在家自測血壓可能不高,但一進入醫院在診室測量血壓就會偏高,這種現象稱為白大衣血壓,原因可能與進入醫院見到醫生不自覺地就會緊張有關。因此在測量血壓前安靜休息5分鐘非常重要,也是確保準確測量血壓的前提和保證。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歡迎點擊關注並留言,一起學習交流更多健康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