郯城街道:專業化書記在疫情一線防控更 “專業”

眾/志/成/城

郯城街道:专业化书记在疫情一线防控更 “专业”

郯城街道共有45名基層黨組織書記納入專業化隊伍管理,他們不只在拆遷一線、維穩一線、扶貧一線等常規工作中衝在前、做表率,更是在突發疫情面前依然延續著“頭雁效應”,影響和帶動著一大批共產黨員持續奮戰。

公言軍(市鄉村振興好支書)

高趙社區黨總支委員、村委會主任、大高莊黨支部書記

郯城街道:专业化书记在疫情一线防控更 “专业”

大高莊在205國道沿線,是通往高趙社區下轄6個村的必經之路,車流量相當大。自大年初二以來,大高莊黨支部迅速行動,對疫情保持著極高的警覺性,組織黨員、發動群眾,封路、攔人、清街,將村裡6條主幹道封死5條,僅留一條只夠車輛單向通過,人員把守作為應急車道,執勤到夜裡12點,撤人不撤車,留下應急電話,將剷車堵上。正月初五凌晨一點鐘,淺睡中的公書記被電話鈴聲驚醒,急忙去為隔壁村即將臨產的村民打開生命通道。“我們擋住的是病毒,送出的是希望”公書記這樣說道。大高莊在205國道沿線,是通往高趙社區下轄6個村的必經之路,車流量相當大。自大年初二以來,大高莊黨支部迅速行動,對疫情保持著極高的警覺性,組織黨員、發動群眾,封路、攔人、清街,將村裡6條主幹道封死5條,僅留一條只夠車輛單向通過,人員把守作為應急車道,執勤到夜裡12點,撤人不撤車,留下應急電話,將剷車堵上。正月初五凌晨一點鐘,淺睡中的公書記被電話鈴聲驚醒,急忙去為隔壁村即將臨產的村民打開生命通道。“我們擋住的是病毒,送出的是希望”公書記這樣說道。

張樂動(市鄉村振興好支書)

東城社區黨總支委員、張卸黨支部書記

郯城街道:专业化书记在疫情一线防控更 “专业”

張卸村位於縣城東城新區,兩省交界,人員流動性大。作為張卸村的帶頭人,以對疫情超前的敏銳性在大年初一下午就提前購置了100餘瓶84消毒液,連日來,始終帶領廣大黨員幹部、熱心群眾靠在一線。一方面做好宣傳引導,通過橫幅、廣播、微信群等傳統和新媒體宣傳當前的嚴峻形勢;另一方面對背街小巷、樓棟進行一日兩次的全覆蓋、無死角消毒,逐一入戶排查外來人員,做好記錄和反饋,使得信息暢通、共享。通過排查發現村民張某與我縣第一例確診病例在縣醫院有同時就診經歷,在上級統一安排下及時送往賓館進行隔離觀察,其家人採取居家隔離方式,每日由村委出資購買新鮮蔬菜、水果、日常用品,保障其正常生活需求,真正體現出“疫情無情人有情”。

王法秀

富民社區黨總支委員、前八廟黨支部書記

郯城街道:专业化书记在疫情一线防控更 “专业”

當一名退伍老兵、一名共產黨員、一名專業化書記等多重身份交織在一起,會在疫情一線擦除怎樣的火花?富民社區前八廟黨支部書記王法秀在全力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他帶領村支“兩委”及全體黨員堅守崗位,恪盡職守,站在了防控疫情的第一線。前八廟黨支部第一時間成立了冠狀病毒防疫指揮部,帶領全體黨員舉全村之力,全力部署,積極防控。共封鎖村主要路口12個。張貼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防控知識宣傳標語1500張。每天用廣播喇叭播放冠狀病毒防控宣傳知識。安排專人24小時值班,嚴防死守,對外來人員進行嚴格篩查,現場測量體溫並做好詳細登記,堅決遏制疫情蔓延勢頭。排查出有武漢接觸史一人(王某),現已居家隔離,每天定期電話詢問身體狀況,並上報體溫,目前一切正常。多次為隔離人員、困難戶等送菜、米、牛奶等基本生活用品,詢問其身體狀況,宣傳防疫專業知識。全力以赴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堅決打贏疫情防禦阻擊戰。1月30號,前八廟有村民去世,王法秀帶領黨員到其家中勸說,禁止大操大辦。經過勸說,火化後,播放哀樂,其子女將骨灰安葬在前八廟公墓林,無人員聚集現象,做好了防控防疫工作,避免了聚集性傳播。王法秀常說“工作上的事再小也是大,家裡的事再大也是小”,用實際行動踐行了“敬佑生命、甘於奉獻”的崇高精神!

範儉彬

唐橋社區高爐黨支部書記

郯城街道:专业化书记在疫情一线防控更 “专业”

“讓黨旗更鮮豔,讓黨徽更閃亮,就是要告訴群眾,黨員始終同群眾在一起,始終站在第一線”。從大年初二開始,高爐村黨支部全體黨員及入黨積極分子在支部書記範儉彬的帶領下,每天早上7點集合,24小時值班,逐戶排查湖北返鄉人員、宣傳肺炎防控知識。“防控疫情,關鍵在控,主要在防”。接到防控疫情命令以後,高爐村第一時間在村內主要道路設置疫情防控檢查站。村內14名60歲以下黨員和入黨積極分子,分三班輪流值守,確保檢查站24小時有人值守。“書記就是“領頭雁”,關鍵時刻我更要帶著大家往前衝”。初二晚上十點,當排查得知村內有一名武漢回來的務工人員時,範儉彬高度重視,馬上向社區彙報情況,並第一時間聯繫返鄉人員,囑咐他們自覺做好居家隔離,每天2次量體溫,出現體溫異常及時與他聯繫,並積極到衛生部門就診。“關鍵時刻,共產黨員就是要站得出、頂得上”。做好返鄉人員的登記和隔離的同時,還要做好村內消毒。在村裡防控人手不足和消毒物資緊張的情況下,範儉彬動員黨員幹部主動貢獻出各家儲備的84消毒液,親自帶頭上陣,每天兩次對村內進行了噴灑消毒。高爐,顯然已經築起了防範疫情的高高爐壁。

像他們一樣的黨組織書記還有很多、很多,用最近網上很流行的話說,“他們沒有警服、救援服、隔離衣,只有一支最普通的口罩;他們沒有執法證、資格證,只有一張村民都熟悉的面孔;他們沒有做出驚天動地的偉業,只是看好包的村、包的社區、包的人;他們沒有誓師會,沒有請戰書,更沒有矯情,一個通知讓他們從大年初一集體離開溫暖的家,在親人的牽掛中義無反顧地踏上了排查征程”。

向最美的逆行者致敬!

齊心協力!

防禦病毒!

加油加油!

郯城街道:专业化书记在疫情一线防控更 “专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