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你想念一個人的時候,對方也會有感覺?心理學解析:第六感

Go from me. Yet I feel that I shall stand.Henceforward in thy shadow. Nevermore

捨下我,走吧。可是我覺得,從此我就一直徘徊在你的身影裡。——勃朗寧夫人十四行詩詩集第六首

三毛曾對荷西寫到,“我每想你一次,天上就落一粒沙,時間長了就形成了撒哈拉。”

相思之人,是否存在心靈感應,關鍵要看思念者與被思念者之間是否將愛切至入骨、愛到極致,以致於連某些對話都會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這樣的巧合,常常被人稱為心靈感應,古人稱之為“心有靈犀一點通”。

那麼,想念一個人入骨時,對方真的會有感覺嗎?

當你想念一個人的時候,對方也會有感覺?心理學解析:第六感

心靈感應

有的時候,我們離家甚遠,獨自一人在外打拼,都會特別想家,這個時候往往會給家裡人打電話。

當你剛想撥通電話時,父母的電話剛好打來。這時你心裡就會覺得特別溫暖,覺得父母與自己心意相通,自己在想他們的時候,他們也正在想著自己。

歷史上有位青年叫尾生,與一女子相愛,情深意切。一日,兩人相約在橋下相會。

後來,恰遇泛潮,江水上漲,女子遲遲沒有到來,尾生卻始終堅守諾言,死守在橋下,抱著橋柱不放,最後被江水淹沒而死。

曾有這樣一則報道:某市一工地上的工人,面對得心應手的工作,卻怎麼也提不起精神,他越幹越心慌,總是不自覺想到獨自在宿舍的女兒。

由於這種感覺太過強烈,他索性放下手中的活兒,一路回到女兒宿舍,結果發現女兒正遭遇歹徒,他立即救下女兒。

人與人之間在沒有任何通訊工具的情況下,能夠遠距離傳播信息,這便是心靈感應。

當你想念一個人的時候,對方也會有感覺?心理學解析:第六感

統一場論認為,宇宙由空間和物體組成,其他都只是我們觀察者對物體運動和物體周圍空間本身運動的描述。

傳播人心靈感應的介質其實就是空間,人的大腦好比電腦,而空間如同磁波。

在愛情裡,心靈感應更是常見。

有時計劃著給對方一個驚喜,但在同時,對方也許正在為你策劃驚喜。 一段親密關係中,兩個人之間越是相愛,彼此之間就會越來越默契。

這不僅僅是愛情裡才有的,任何感情發展到一定階段,雙方的熟悉感增加,都會形成這類感應。

當你想念一個人的時候,對方也會有感覺?心理學解析:第六感

第六感

心靈感應也被稱為第六感、直覺,從心理學上來看,是心理暗示的一種。

暗示是指在無對抗的條件下,用含蓄、抽象誘導的間接方法對人們的心理和行為產生影響,從而誘導人們按照一定的方式去行動或接受一定的意見,使其思想、行為與暗示者期望的目標相符合。

巴甫洛夫認為,心理暗示是人類最簡化、最典型的條件反射。但是,隨著研究的深入,暗示就像一把“雙刃劍”,可以救治一個人,也能夠毀掉一個人。

在生活中,打噴嚏似乎總能和被人思念聯繫在一起,其實這也是一種自我暗示,心理學上叫自我知覺,在這個過程之中,人更容易受到來自外界信息的暗示,從而出現自我知覺。

當你想念一個人的時候,對方也會有感覺?心理學解析:第六感

我們常常認為我們的選擇,都是我們的自由意志。但是,我們從未想過,每一個選擇、每一次行為的背後實際上都有一股未知的力量在無形中影響著我們。

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曾說過,“有一些事情我們沒有意識到,它存在我們的意識範疇之外,但它們確實是存在著的。”

意識環繞在我們周圍,人們的心靈感應也正是意識在主導,在控制著我們的行為。

我們不斷感知周圍環境,回憶美好的經歷,做出判斷,對事件做出回應。其本質是,我們的潛意識塑造了我們對事情的思維感受,以及如何看待這個世界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