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一把火就可燒光鴉片,為何林則徐要勞神費力用海水浸泡?

傷心在所難免


林則徐虎門銷煙,發生在清政府閉關鎖國期間。

歐洲國家利用優秀的船舶技術,開通了海上運輸,因此開始向全世界拓展他們的貿易,在馬可波羅的描述下,很多商人都以為中國富饒到遍地黃金,野心勃勃的商人將黑手伸向了閉關鎖國中的中國人,開始向中國輸送鴉片。


林則徐主張嚴禁鴉片,抵抗西方侵略,按照當時道光皇帝的使命:“鴉片務須杜絕”,林則徐擔任起禁菸欽差大臣,開始尋找販賣鴉片商人,收繳鴉片。


鴉片當時在中國大量氾濫,從王府高官到平民百姓,都在吸食鴉片,吸食者身體極度虛弱,上升到國家層面,當時的國家和民族都已經危機四伏,銷燬鴉片實際是一場挽救的中國人的行動。

焚燒的確是個銷燬鴉片的辦法,但卻存在著弊端,一方面是鴉片銷燬的不徹底。

林則徐曾採用過焚燒的辦法銷燬小量的鴉片,經過燃燒後的鴉片並沒有灰飛煙滅,據記載:“焚過之後,必有殘膏餘瀝滲入地中,積慣熬煎之人,竟能掘地取土,十得二、三,是流毒仍難盡絕”。鴉片不能消失,反而有部分殘渣膏油滲入泥土,留下殘渣不免有癮君子再進行提煉,不能根除鴉片的禍害。



另一方面是鴉片造成的汙染,鴉片的吸食本來就是通過燃燒出煙霧進入人體內,若將重達237萬斤的鴉片進行燃燒,又將產生多少煙霧,荼毒多少百姓。因此焚燒鴉片不僅不能徹底清除鴉片,反而有更大的危害,這是林則徐不能容忍的。

面對如此巨大數目的鴉片,林則徐多方訪查,得知“鴉片最忌二物,一曰鹽滷,一曰石灰。凡以煙土煎膏者,投以灰、鹽,即成渣沫,必不能收合成膏”。

廣東虎門正好沿海,利用海水鎖煙。通過摸索實驗後,得出“海水浸化法”:即挖掘好大水池,先在水中撒鹽,待積鹽成滷,便將鴉片切片投下,泡浸上半日,再將整塊燒透的石灰拋下,充分攪拌,利用生石灰遇水所產生的劇烈化學反應,鴉片隨之溶解。

林則徐在虎門一共繳納了19187箱2119袋鴉片,總價值大約1100萬元。看似大費周章的海水浸泡法,實際上是當時能夠想到的最好辦法了,利用大海的自淨能力,清洗殘留的鴉片。


狂熱歷史


用火燒來銷燬鴉片,這個想法其實很多人想過。比如印尼人,幾年前他們放火燒了一大批的,想知道結果嗎。在場的人,包括附近一個村子的人全都嗨了起來,全都被動的吸了一次毒。這件事情後來還被人調侃,說是史上最大規模的吸毒活動。


所以說,銷燬毒品還真不能這樣露天環境下放明火燒。當時的人們吸食鴉片用什麼辦法,不就是放煙槍裡用火燒的嗎。

正確的辦法是什麼呢?那就是放到密封的高溫爐裡,利用高溫讓毒品瞬間氣化,這樣才能做到銷燬的徹底,也不會有什麼汙染。

不過在清朝顯然是不具備這種條件的,當時也曾經小批量的銷燬過鴉片,手段就是澆上油然後放火燒。不過這樣做的弊端很明顯,首先就是上面說的汙染問題。當然了,清代的人們是考慮不到這個問題的。

當時林則徐不用火燒,最主要的原因就是這樣銷燬的不徹底。因為鴉片被火燒後,其實並不能燒乾淨,會有一部分融化滲入到土裡。

有人會去把那些土挖出來,然後重新把鴉片提煉出來,當時就發生過這樣的事情。

於是林則徐就想找個徹底點的辦法,能把這些鴉片完全銷燬,不留下一點痕跡的那種。經過多方打聽,就有人給他想了一個新辦法。

那就是挖個大坑,在裡面放上生石灰,然後加水,利用生石灰遇水產生的高溫來銷燬鴉片。

但是浸泡過鴉片的水也是個問題,不能亂排的,這都是有劇毒的,最簡單的辦法就是排到海里。

當時林則徐查禁的鴉片原本都是在廣州,但是廣州不靠海,只有一個珠江,無數人都要靠這條江水生活的,毒水肯定不能排到珠江裡。

於是他們就找到了離廣州最近的出海口,那就是東莞的虎門。整個銷煙的過程都是在虎門的海邊進行的,所以被稱為虎門銷煙。

所以說,林則徐不管是選擇虎門這個地方,還是用海水浸泡的方法,都是有他的考慮的,是在當時的環境下最優的選擇,並不存在問題中說的勞神費力。


漂浮菌


用火燒,有沒有搞錯,旁邊的人不得吸嗨了呀?

來,先帶大家看一個案例:

前段時間,印尼雅加達的警方繳獲了大量大麻、冰毒、搖頭丸等毒品。為了向公眾展示政府的緝毒成果和禁毒的決心,印尼警方決定將收繳到的毒品當眾燒燬。這個轟動消息一經傳出,立刻吸引大量群眾和記者圍觀。但令印尼警方沒想到的是,當日由於毒品過多,再加上風不給力,致使整個小鎮都是煙霧瀰漫。近距離的警員和圍觀群眾,沒有有效的防護措施,更是齊刷刷的吸嗨了,紛紛出現各種吸毒者的症狀。此事立刻在網上傳播,被廣大網友認為是史上規模最大、最正大光明的一次吸毒活動。

清朝末年,由於西方國家大量傾銷鴉片到中國,致使每年清朝在對外貿易中兩三百萬兩白銀的貿易順差被逆轉,造成大量白銀流向國外。隨著時間的積累,最終清政府的國庫和貨幣流通都受到擾亂,清朝的經濟面臨崩潰的邊緣。大量鴉片輸入中國,不僅影響到了清朝的經濟,更為嚴重的是鴉片的泛濫還使許多百姓吸食成癮、士兵失去戰鬥能力。如果任由其發展下去,中華民族將面臨滅亡的危險,因此禁菸之事勢在必行。


虎門銷煙為什麼要用海水浸泡?


鴉片收繳後,林則徐本想將鴉片運回京師銷燬,不過御史鄧瀛認為為防鴉片被偷偷換掉,就地銷燬更好,道光帝也同意。林則徐決定於虎門公開銷煙,接下來林則徐就要找出銷燬鴉片的方法。林則徐曾使用傳統銷燬鴉片"煙土拌桐油焚燬法",除了考慮到文頭的原因外,還有一個原因“但膏餘卻會滲入地中,吸毒者掘地取土,仍得十之二三”。


於是林則徐找出第二種方法"海水浸化法"。林則徐銷煙池舊址滲漏,四周釘板,再挖一水溝。將鹽水倒入水溝,流入池中。接著把煙土割成四瓣,倒入鹽水,泡浸半日,再投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煙土溶解。各名士兵拿竹竿不停在池中攪拌,務求煙土完全溶入水中。待退潮時,把池水送出大洋,並用清水洗刷池底,不留涓滴。

但是就算這樣還是有人大賺一筆。石灰水沸煙土溶解後,池子邊攪拌鴉片的士兵悄悄把竹竿末端鑽孔,趁著攪拌機會讓溶解的煙土灌入竹竿內,待到結束後取出,在黑市高價拋售,大賺一筆。奇貨可居啊,因為全城鴉片都被繳了啊。


長安城不良人


有一些人認為,林則徐虎門銷煙,採取的是用海水加上生石灰浸泡的手段,非常繁瑣,而且還很勞民傷財,對於周圍的普通百姓也震撼力一般,肯定比不上一把火來的解氣痛快,看來林則徐還是智商不高,白白勞民傷財。真的是這樣嗎?

顯然不是,林則徐虎門銷煙天下皆驚,虎門銷煙這一歷史形象甚至被刻在人民英雄紀念碑底座。虎門銷煙這件事也入選了小學課本。

虎門銷煙銷出了一個英國毒販倉皇逃竄、銷出了個大清百姓的歡呼雀躍、銷出了個林則徐的民族英雄形象。

在當時,林則徐上書皇帝:“鴉片這種東西要是在中華大地遍地開花,若干年後幾乎使得中原沒有可以禦敵的士兵,國庫裡也拿不出可以充作軍餉的銀子。”

可以說,林則徐高瞻遠睹,所言非虛,在後世,林則徐入選中學課本,被稱為開眼看世界第一人,果然名副其實。

正是林則徐的不斷張羅,才最終使得皇帝下令委任林則徐為欽差大臣前往禁菸,到了當地,林則徐施展出驚人的才幹,蒐羅廣東大量煙館、處死昧著良心毒害同胞的煙販、沒收洋人手裡的鴉片,最後鴉片達到摺合兩百三十七萬六千二百五十四斤的恐怖數據。

林則徐下令將這些鴉片統一裝箱,最後共有一萬九千一百八十七箱又二千一百十九袋鴉片,裝箱的本意是打算將這些罪證送往京城展示,畢竟他是欽差大臣嘛,這樣也可以證明自己在廣東禁菸很有成效。

但是後來林則徐轉念一想,送往京城的話,沿途地方多、時間長,極易有那些貪官汙吏或者癮君子可以上下其手、鋌而走險,從而使得禁菸功虧一簣,思慮良久之後,林則徐還是想到了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組織吸鴉片和擁護禁菸的百姓共同觀看,當場銷燬。

到了銷煙前幾天,林則徐突然發現許多人都在私下裡準備許多鐵鏟,尤其是那些曾經的菸民,一個個的神采飛揚,每天都在打磨鐵鏟,林則徐派人微服私訪,這才明白了這些菸民的詭計,原來,在鴉片傳入中國之前,民間有著許多普通的菸草,對於普通菸草,朝廷也曾經想過辦法銷燬,而當時銷煙的傳統手段是“煙土拌桐油焚燬法”,這種法子非常傳統和經典,把煙土混著桐油一起燒掉,這樣一來,就算銷煙了。

但是一旦涉及到鴉片,情況就不一樣了,以往也有地方官銷過鴉片,用這種混合桐油燃燒的辦法,看上去沒有問題,實際上問題很大,周圍的癮君子是最高興的,因為鴉片灼燒產生的氣味正是他們所想要的,癮君子們歡呼雀躍,旁邊的本來無辜的百姓也不得不吸入了這種氣體成了癮君子,最要命的是,燒完之後,鴉片煙土會滲入地中,一些刁民和癮君子乘著官府走後就掘地取土,帶回家燒著吸吸,禍害無窮。

搞清楚的林則徐於是放棄了傳統的這種經典做法,而是合理利用環境,充分發動群眾利用虎門的地理環境和人民對於鴉片的仇視心理,命令民眾在海邊開挖池子,在池子地下用石板鋪好,堅決不讓鴉片滲透到地底下,任何在在池子內壁四周全部用木板封死,之後倒入鹽水和石灰以及鴉片,石灰遇到鹽水發生反應,鴉片成為渣渣,為讓鴉片徹底成為渣渣。

繼續發動群眾和士兵不斷攪拌均勻,待反應完全後,等海水漲潮再退潮,將這些殘渣送入大海,真的是清清白白,乾乾淨淨,令中外都讚歎有加。


無筆


林則徐給道光皇帝上了一個奏摺,說“此禍不除,十年之後,不惟無可籌之餉,且無可用之兵”。

他所說的“禍”即鴉片肆虐之禍,即國人吸食鴉片成癮之禍,道光皇帝想了想,批准了林則徐銷煙的想法。

於是,便有了林則徐“虎門銷煙”這一幕。

林則徐收繳了鴉片二萬餘箱,用了23天的時間銷燬了近238萬斤的鴉片,這個數據不得不說很讓人瞠目結舌。

英國人狠,林則徐也沒對他們客氣。

可是,對於“銷煙”一事,似乎用一把火便能夠點燃所有的鴉片,將鴉片統統燒燬,林則徐為什麼偏偏舍易求難、舍簡求繁地採用所謂的“海水浸化法”呢?

林則徐之所以如此,實際上也很無奈。

他原想將收繳到的鴉片統統運回京城,讓道光皇帝好好看看自己的勞動成果,然後再在京城銷燬鴉片,但是有人認為運回京城再銷燬的話,不僅得多花很多錢,中途還容易被人掉包,反不如就地銷燬。

道光也沒興趣看什麼銷燬鴉片的戲碼,所以讓林則徐就地銷煙。

所以林則徐為了讓洋人看到清政府銷煙的決心,也算是警醒沉迷於吸食鴉片的國人們,選擇在虎門海灘公開銷煙。

他一開始也嘗試過用火燒燬鴉片,也即所謂的“煙土拌桐油焚燬法”,可是他很快發現這個辦法的效果很不好,為什麼呢?

因為這樣不能完全地燒燬鴉片,仍然會有很多殘留物,也就是所謂的“膏餘”會滲入土中,吸食鴉片已經成癮卻又買不到或者買不起鴉片的人會去將這些殘留物挖出來,10斤的鴉片這麼一燒,至少有兩三斤的殘留物。

這也就意味著如果這兩百多萬斤的鴉片全部採用火燒的話,最後至少會殘留有四五十萬斤的鴉片。

除此之外,鴉片雖然被洋人包裝成了能夠延年益壽的“福壽膏”,可是它的吸食方法仍然是點燃了吸食。

林則徐“虎門銷煙”並不是秘密進行的,而是在虎門海灘當眾銷燬,這意味著什麼?對於當時沒什麼娛樂生活的百姓而言,即便是官府處決死犯這樣鮮血淋漓的事也能引來一群圍觀的吃瓜群眾,銷煙這樣的新鮮事又哪能少得了吃瓜群眾?

說不定圍觀的吃瓜群眾們還會捶著自己的胸口痛呼可惜呢!沒辦法呀,這鴉片實在是太值錢了,想抽兩口還不一定買得起,即便自己不抽,也能拿去賣錢呀!

所以用火燒燬鴉片的話,不但燒不乾淨,還可能造成瘋搶燒過鴉片的地方的泥土這樣又悲哀又好笑的事。

更何況,鴉片燒起來了的話,鴉片中的有毒物質也會被釋放出來,這麼一來不等於是所有人在“聚眾吸毒”了?

那群圍觀的吃瓜群眾即便沒有毒癮,弄不好也會因此染上毒癮,這可不是林則徐想要的結果,林則徐自己或許也不能倖免。

所以,林則徐為了能夠達到更好的效果,也為了安全起見,便想出了“海水浸化法”。

只不過,林則徐最後還是栽在了這場虎門銷煙之上,道光皇帝和清政府也栽了,虎門銷煙成了英國人發動鴉片戰爭的導火索。

林則徐銷煙之後,英國人的利益受損,又丟了面子,所以一邊想要從清政府手裡訛點錢一邊也想試探試探清政府的實力,於是便打著維護英國利益的旗號發動鴉片戰爭。

對於鴉片戰爭,道光皇帝一開始因為不知道英國人竟然這麼強,所以還敢說些“不怕你們打洋人,就怕你們不敢打”之類的豪氣話。可是陸陸續續打了快兩年之後,道光慫了,洋人怎麼這麼能打呀?不能再打了,他說“朕因億萬生靈所繫”,所以得“以民命為重”,讓洋人打到京城傷及了朕的生命安全可怎麼辦?

所以,清政府便和英國人簽訂了中國近代史上第一份不平等條約——《南京條約》,又賠錢又割地,還讓別人看到了清政府外強中乾的模樣。

這戰爭不打了,總得有個人背鍋罷?

沒錯,虎門銷煙是林則徐搞出來的,所以這個鍋得讓林則徐背,於是林則徐被革職,被髮配。

雖然林則徐虎門銷煙不但沒能夠挽救清朝的衰落,沒能夠讓清朝站起來,反倒讓清朝更快地成為了列強口中之物。

可是,林則徐虎門銷煙一事仍當得上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次壯舉,林則徐也可謂是中國近代史上站起來反抗列強的第一人。


流浪的侯爵


想以一把火燒燬鴉片,這是想當然了。不過,林則徐當年在虎門銷煙時起初也是想當然的用火燒,結果發現這種方法至少有兩個弊端。後來專門請教了相關人士,才改用海水浸泡的方法銷燬鴉片。

從銷燬鴉片到融毀鴉片

林則徐當初收繳到鴉片後起初是想運回京師去銷燬的,後來有一位御史建議道光帝讓林則徐直接在虎門銷煙,原因是怕鴉片運輸到京師的過程中被掉包。

一開始林則徐也是直接將鴉片澆上桐油,想一把火把鴉片燒掉,結果產生了兩個問題。

鴉片在被燒的過程中受熱融化成膠狀物,部分膠狀物還沒被燒就滲入到地底下。等銷煙結束後,煙販子和煙癮君子居然跑去挖地取膠狀鴉片,再經過加工就變回可以抽的鴉片。

燃燒鴉片時產生大量的有毒煙霧,這些煙霧不僅對環境造成汙染,而且銷煙地附近一帶的民眾也被迫吸入“二手菸”。

既然火燒鴉片不可行,林則徐就去請教了專業人士,得知鴉片遇到鹽水和石灰就會被溶解掉。那麼接下來林則徐就改用鹽水和石灰來銷燬鴉片。

具體做法就是先在海邊挖幾個大土坑,然後在坑底鋪上石頭,坑四壁訂上木板,這麼做是為了防止鴉片滲入土層。土坑做好後,林則徐讓人將每顆鴉片切成幾瓣,漲潮時土坑裡有海水的時候,將鴉片倒入坑中,再倒入大量石灰。石灰遇水生成鹼性的溶液,而且產生大量的熱量。鴉片中的嗎啡、纖維素等成分會被這種高溫的鹼性溶液溶解破壞,從而達到銷燬鴉片的效果。然後就等退潮的時候土坑裡的溶液會被海水帶到茫茫大海中,鴉片就此煙消雲散。

所以,並不是林則徐故意勞神費力用海水浸泡鴉片,而是火燒鴉片實在達不到理想的效果。先前看過虎門銷煙的資料,所以瞭解一點,希望大家看了之後能有所幫助。


歷史守望者


在上學第一次看到林則徐禁菸課文的時候,我也產生過這樣的疑問,不明白林則徐當時為何不用火燒,而用海水和生石灰相交的方法來銷煙。

一直到後來我瞭解到了清朝時期人們是如何抽鴉片之後,我才理解了林則徐當時的做法。

林則徐沒有用火燒的原因之一

在不瞭解細節的情況下,很多人對那個時期人們是如何抽鴉片的事情是不太瞭解的。

實際上,那時候的鴉片是和菸草混雜在一起使用的。

操作方法就如同現如今人們抽的水煙一樣,把鴉片和菸草的混雜物放在專門的煙筒裡,將其點燃,然後人們就可以靠吸食鴉片和菸草燃燒所產生的煙霧來達到他們所想要尋求的快感了。



之所以會有這樣的操作,完全是因為英國人想擴展鴉片市場而想出來的一個方法。

在這個方法想出來以及英國人的宣傳成功之前,其實他們的鴉片銷量一直很不理想,除了少部分需要用鴉片來鎮痛的人之外,根本就不會有人想買這一坨坨黑乎乎的鴉片來使用。

後來,英國人為了能在清朝擴展鴉片市場、為了能挽回當時他們和清朝所產生的貿易逆差,他們就用當時人們最感興趣的“壯陽”功效來做宣傳,以吸引到了不少對此感興趣的人。

然後為了增強人們對鴉片的使用樂趣,他們就把鴉片和人們一直很熱衷於吸食的菸草混雜在了一起,由此發明了抽菸式的鴉片吸食方法。

如果林則徐當時大舉銷煙的時候使用了燃燒焚燬鴉片的方法,那麼最有可能出現的局面就是鴉片燃燒所產生的煙霧將會瀰漫四周。

這種場面對於那些吸食鴉片的癮君子來說,其實無異於一場免費的鴉片狂歡盛宴,是絕對會讓癮君子們感到興奮的。

而且最重要的是,如果當時旁邊還圍觀了一些本身不抽鴉片的人,那麼他們也會在吸入這些煙霧之後染上鴉片癮。

現在就有不少關於這方面的新聞,比如以前印尼在焚燒大麻的時候,就因為有不少百姓誤吸了大麻焚燒的煙霧,而出現了大規模百姓染上毒癮的奇特狀況。

從這個現實存在的新聞,我們就可以知道焚燒鴉片所帶來的負面影響有多麼巨大了。

因此,這是林則徐第一個不使用焚燒方法的原因。

林則徐沒有用火燒的原因之二

其次,跟這些鴉片的材質也有一些關係。

這些鴉片究其根本就是由罌粟汁液提煉而成的膠體,雖然在經過燃燒之後,其絕大部分會被徹底燃燒乾淨。

但是在這個過程中,絕對會有一部分鴉片會在高溫之下融化,重新變成液體滲透進入土壤中或者最終留下一部分殘渣留在地面上。

這個時候如果處理不好的話,那麼這些殘渣和土壤就會成為那些癮君子們眼中的珍寶,被他們拿來二次利用。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林則徐才沒有選擇用火燒鴉片的方法來銷燬鴉片。


林則徐銷煙細節

至於為什麼使用海水加生石灰的方法來銷燬鴉片,是因為林則徐當時聽說這兩樣東西對鴉片有著強大的剋制作用。

一般在銷售鴉片的過程,最大的兩個禁忌就是鹽水和生石灰,如果鴉片碰到了這兩樣東西,那麼基本上就形同報廢,無法再產生太多的功效。

正因為如此,林則徐當時才會讓人在廣東虎門旁邊的海灘上挖了那麼多口大池子,引入海水、倒入生石灰來銷燬了那收繳而來的200多萬斤鴉片。

在採用這種方法的過程中,為了防止會出現滲透沙灘、讓癮君子們興奮的問題,林則徐當時就讓人把一些石頭鋪在了池子的底部、用木板封住了池子的四周來防止銷燬鴉片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的滲透,也算是徹底杜絕了那些癮君子們的幻想。

最終在一切實施完之後,就是打開閘口,讓那些混雜了鴉片殘渣的海水隨同著海水的退潮從水溝流出大海。

這還沒完,在這些海水、殘渣流出大海之後,還得再用清水把這些池子洗得乾乾淨淨,做完了這些,這才算是真正的銷煙成功。

林則徐晚年提倡生產鴉片

對於我們來說,林則徐的這次虎門銷煙就是一次壯舉,但是在我們瞭解到虎門銷煙的時候,卻很少有人知道林則徐晚年提倡種植罌粟、自產鴉片的事情。

在晚年的時候,林則徐的想法實際上已經發生了變化,關於這方面的變化,我們可以從他和自己朋友一封信的話中看出來。

在那封信中,他有一段話,就表明出了他的態度。

這段話的大概意思差不多就是:痛恨國內的百姓們喜歡抽進口的鴉片而不抽國產的鴉片,如果國內自己出產的鴉片質量能超過進口的鴉片質量,這麼百姓們就不會花大價錢而去買進口鴉片了。

要說林則徐為什麼晚年會說出這樣的話,其實是有原因的。

在林則徐早年銷煙之後,沒過多久,英國就和清朝爆發了鴉片戰爭。

正是這一場戰爭的爆發,徹底讓清朝認識到了西方文明的力量,接下來再無膽量禁止英國向國內傾銷鴉片。

由此引發的,就是國內的白銀如同洪水一般流失到英國。

這白銀的流失,才是讓林則徐提倡自主生產鴉片的主要原因。

現代之前,我們國家一直很少有白銀的出產,我們國內大多數的白銀來源,其實是歐洲在經歷了美洲地理大發現之後通過貿易流通到我們國內的。


在此之前,我們國內的主要貨幣是銅錢,在此之後,我們國內的主要貨幣才逐漸變成了白銀。

在這種白銀極度稀缺的情況下,如果清朝早期以及明朝時期積累下的白銀因為鴉片而大量流失到英國手中的話,那麼對清朝金融體系的衝擊將會是非常恐怖的,正因為考慮到了白銀流失帶來的負面影響,林則徐在晚年才會產生出了那樣的想法。

因此,在說到林則徐提倡國內生產鴉片的事情時,大家要保持一種客觀的態度去看待。


孤客生


在我們看來,好像銷燬什麼東西用火是最簡單又最省力的辦法,一把火點了就完事了,最多再放幾個看管的人就行了。但是當時林則徐所面對的情況還是很複雜的,之所以會選擇大費周章的也是有其背後原因的!
(虎門銷煙)

我們先來看看林則徐採用的這個“海水浸化法”到底是如何操作的。具體大概如此:

第一,在海邊挖兩個水池,池底鋪上石頭,四周再釘上板子以防鴉片滲漏。第二,挖一條和水池連接的水溝,以便將引入海水和排出。第三,把煙土切割成四瓣扔入池中,引入海水,浸泡半日,再投入石灰,同時安排士兵不斷攪拌池水,以促使煙土完全溶解。第四,將海水排出水池,清潔水池,以供反覆使用!

(銷煙池舊知)

為了完全銷燬收繳的兩百多萬斤鴉片,從1839年6月3日一直到6月20日,一共花了18天的時間,從過程來看真的可以說是勞神又費力!那麼林則徐為什麼會選擇這樣做呢,而不是選擇一把火燒了,那樣還省事兒。



其實林則徐在採用“海水浸化法”之前,首先考慮的就是用傳統的火燒之法,也就是用“煙土拌桐油焚燬法”。但是在他們嘗試的時候發現了問題,因為鴉片焚燒受熱會溢出油膏,這些東西深入泥土,吸食鴉片者如果掘地取土,還是能夠得到20%到30%,這就等於變相幫他們提煉了鴉片。而且,如此數量龐大的鴉片焚燒必然會有巨大的煙霧,這些煙霧本來就有毒,環境汙染倒不在考慮範圍之內,而是這些煙霧被普通人吸入則很有可能上癮,而那些吸食成癮者則完全可以吸入這些煙霧以變相吸食鴉片。

總的來說就是焚燒並不能起到完全銷燬鴉片的作用,甚至還有可能起反作用。正是基於這些原因,林則徐最終不得不放棄了這個方法,於是他不得不尋找其他的辦法。
(林則徐畫像)

經過調查,林則徐得知鴉片最害怕兩種東西,一個是鹽滷,一個是石灰。而當時他所在的廣州正好在海邊,正好有這個便利,於是最終選擇了在虎門實施銷煙的計劃,以徹底銷燬這些毒害人民的毒物!

雖然林則徐一心為國為民,不辭辛勞全力銷燬鴉片,但是最終卻給自己帶來了一個革職流放的下場,只能感嘆清朝的腐敗、懦弱與無能!


小祁說歷史


鴉片用火燒,煙膏油會浸入地下,如果被挖出來,仍可以提煉出膏油。

林則徐主持銷燬鴉片的方法是科學的。他命人在海灘上挖2個池子,長寬各50米,池底鋪石,防止滲漏,前設涵洞,後設水溝。先引海水入池,然後將鴉片切開投入池中浸泡半日,再放入石灰,石灰遇水便沸,煙土溶解。讓人持木耙不停地在池中攪拌。遇潮時,打開涵洞,經處理過的鴉片就隨潮水流入大海了。


跪射俑


1840年,林則徐奉命去虎門進行銷煙,這是一場不平凡的鬥爭,從大煙鬼中將煙槍和大麻搶出已經非常不容易,如何處理這240多萬斤的鴉片成了一個新的問題。

知曉歷史的我們當然清楚林則徐是用加了生石灰的海水消滅的鴉片,這是人們提出了疑問,為什麼要大費周章用水去浸泡,而不直接用火燒燬呢?這其中當然自有考究。

直接用火燒的危害?

用火燒自然十分方便,但是用火燒的後果很大,這也正是林則徐智慧過人被稱為“睜眼看世界”的第一人的體現。用火燒,會產生大量的煙,而且這種煙裡還含有大量的毒性,吸食鴉片的人正吸的是煙,用火燒燬會使城中的人都處於煙霧中,使更多的人染上煙癮,印度曾就有關於這個的記述。

據描述,有一次印度禁菸就拿火燒,當時許多人就站在燒燬地點的下風向,吸食鴉片,免費的鴉片使許多癮君子十分快活。而且燒燬地點下風向的一個村莊,受鴉片的影響,村莊裡的村名興奮了好幾天,或多或少染上了煙癮,不光禁菸沒有成功,甚至還壯大了吸菸的人群。

而且,用火燒會產生大量的殘渣,這些殘渣會滲入到地下,這就給了癮君子再次獲得鴉片的可能性。因為鴉片本就是提取物,他們可以從土壤中再次提煉出鴉片,再次吸食,根本達不到禁菸的效果。

而且,當時人民的經濟主要來源還是土地,當時農作技術不發達,農民基本靠天吃飯。當時人們對環保持續性使用的觀念也瞭解不多,地力沒有合理利用,土地肥力本來就較低,糧食產量比較低,人民佔有的土地也比較少。


如果林則徐在土地上將鴉片燒燬就會產生重大的影響。第一,鴉片的毒性會滲入到土壤中,影響農作物的生長,降低產量;第二,鴉片的數量眾多,需要佔較多的土地進行燒燬,這個但子會加到最好欺負的農民的身上,也會招致人民的不滿,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愛民如子的林則徐當然不會允許此種情況的發生。

怎樣解決直接燒燬對人民及土地的危害?

而用石灰水就可以很好的解決這個問題,林則徐在禁菸問題上也一定做了大量的研究。鴉片又叫大煙,是從罌粟中提煉出來的一種萃取物,大煙的主要成分是生物鹼,生物鹼也是鴉片具有毒性和成癮性的關鍵性因素。當時中國的科技也並不發達,在化學上的研究也很欠缺,並沒有什麼可用的化學試劑來稀釋鴉片中的生物鹼,於是林則徐才採用了一個老方法,用生石水來降解。


通過把生石灰放入海水中產生的化學反應和高溫來破壞生物鹼的內部結構,來銷燬鴉片,去掉毒性,在通過海水的退潮,藉助大自然的力量,將殘渣全部衝入海中,有效避免了殘渣的“二次利用”。林則徐禁菸的地點剛好在廣州,靠近大海,他讓人在海邊挖了好幾個大坑,在大坑中放入生石灰,通過漲潮引入海水,沸騰的水將鴉片銷燬,退潮的海水席捲殘渣歸去,圓滿的完成了禁菸的任務。


總結

不得不說,林則徐是一位有膽量有智慧又十分愛國的全能大臣,他不畏強權,不畏困難,接上了去土匪窩裡禁菸的任務;他巧用智慧,研究書籍,利用地理優勢,採取了禁菸最好的方法;忠義兩全更是他真實的寫照,為了國家,為了人民,出生入死,在所不辭。當然,禁菸和打擊犯罪一樣,都是一個需要長期進行的活動,虎門銷煙雖未完全禁止鴉片,但也給了外國人一個教訓,給了國人一個教育。

我是籬上青,歡迎吐槽,評論及點贊,喜歡的朋友可以點擊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