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0東北大鼠疫總醫官僅31歲,誰在背後挺他?朝堂態度太關鍵

1910年9月至1911年3月爆發的東北大鼠疫,是近代中國最猛烈的一次瘟疫,總共造成約6萬人死亡。搖搖欲墜的清朝政府或許是做了唯一正確的選擇,任用31歲的伍連德為東北防治鼠疫總醫官。而伍連德也不負眾望,用了67天的時間,消滅鼠疫。

年紀輕、資歷淺,伍連德為何能脫穎而出,誰是伍連德的伯樂,大清朝堂上又經歷過怎樣的博弈呢?

1910東北大鼠疫總醫官僅31歲,誰在背後挺他?朝堂態度太關鍵

一、伍連德其人。

伍連德,出生於馬來西亞的華僑,1896年留學英國劍橋大學,獲得醫學博士學位。東三省防疫成功為伍連德帶來國際聲譽,因為在肺鼠疫防治實踐與研究上的傑出成就,以及發現旱獺於其傳播中的作用,他成為中國走近諾貝爾獎第一人。

他是中國檢疫、防疫事業的先驅,他聯合國內其他醫學者發起、成立了中華醫學會,他籌辦了北京協和醫院。


1910東北大鼠疫總醫官僅31歲,誰在背後挺他?朝堂態度太關鍵

二、伍連德的歸國舉薦人。

1907年7月,伍連德接受時任直隸總督的袁世凱的邀請,出任北洋軍醫學堂的副校長。

而在此之前,伍連德還有一位好朋友:程壁光,他曾是廣東水師廣丙號艦管帶,參加甲午戰爭,民國成立後,一度任北洋政府的海軍總長。

伍連德在《自傳》中寫道:“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我在劍橋時期的老朋友,現在的海軍將領程壁光寫信邀我到中國北方參與新建立的陸軍軍醫學堂的組建工作。”


1910東北大鼠疫總醫官僅31歲,誰在背後挺他?朝堂態度太關鍵

1908年10月,伍連德來天津赴任,沒成想慈禧與光緒接連死亡,袁世凱失勢被貶。幸運的是,伍連德通過海軍將領譚學衡找到了新任陸軍大臣鐵良,鐵良給他委任了回國後的第一個官職:陸軍軍醫學堂幫辦(副長)。這也是當初袁世凱擬聘的職務。

在伍連德《自傳》中,他一直對幫助過自己的程壁光和譚學衡身懷感激。其實,他們兩人還與伍連德有更進一步的關係,這兩人都是伍連德的舅舅林國祥戰友,都參加過中日甲午海戰,都是倖存者。

1910東北大鼠疫總醫官僅31歲,誰在背後挺他?朝堂態度太關鍵

三、伍連德東北防疫總醫官舉薦人。

施肇基蘇州吳江人,美國康奈爾大學哲學博士。1910年東北爆發大鼠疫時,施肇基任外務部右丞。當時,東北局勢複雜,日本、俄國虎視眈眈,以防疫為由頭,妄圖進入東三省。

鼠疫蔓延至北京,各國使館驚恐萬分,給清朝廷施壓,要求立即向外國力量求助。關鍵時刻,施肇基挺身而出,一方面建議外務部舉辦"萬國治疫會議"商討對策,並親自擔任"防疫大臣"。另一方面,力薦伍連德為東北防疫總醫官。

1910東北大鼠疫總醫官僅31歲,誰在背後挺他?朝堂態度太關鍵

伍連德慷慨奔赴疫區後,施肇基坐鎮北京,全力做好後方支援,為控制疫情創造條件。

1911年1月30日,伍連德在哈爾濱傅家甸焚屍2200具,施肇基從朝廷獲得大規模焚燒屍體的聖旨,這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

伍連德始終念念不忘在人生道路上幫助過他的人,他在《自傳》扉頁上寫道:“作者敬獻本書,紀念中國前駐英國、美國大使施肇基閣下 ……”

1910東北大鼠疫總醫官僅31歲,誰在背後挺他?朝堂態度太關鍵

四、被感染而死的北洋醫學堂首席教授。

如果說,以上幾個人都是正面幫襯的話,那麼法國人邁斯尼則是從另一個側面證明了伍連德的醫術。

法國人邁斯尼是一個悲劇性人物,在伍連德之前,他一直是北洋醫學堂的醫學權威。對於伍連德任東北總醫官而不是他,一直深表不滿。

就在伍連德到哈爾濱後不久,他也來到疫區,並反覆強調:你們中國政府應該聽我的話,我才是鼠疫防治權威。邁斯尼對伍連德嫉妒不信任,甚至向清政府上書,要求撤換伍連德,關鍵時刻,施肇基多方調研,力挺伍連德。

邁斯尼不認可伍連德的判斷,他親自不帶口罩、不穿隔離衣走到患者中間去問診,想以此證明滅鼠才是唯一可行的防疫方法。沒想到,他被感染了。從病房回來後的第六天,死於鼠疫。

1910東北大鼠疫總醫官僅31歲,誰在背後挺他?朝堂態度太關鍵

伍連德奠定了中國衛生防疫事業的基礎,但不知道什麼原因,在很長一段時間裡,伍連德並不為中國人所熟知。直到近些年,有了王哲《國士無雙伍連德》、遲子建《白雪烏鴉》以及溫兆倫主演的電視劇《浴火危城》,這才讓更多的人知道了伍連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