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漢武帝的生命中沒有李夫人

在人們的印象中,那些心中裝滿了江山社稷的君王似乎與纏綿悱惻的兒女私情壓根兒無緣,但卻有這樣一位皇帝,當心愛的女子悄然離去,他久久難以釋懷,每每睹物思人,痛徹心扉,他就是漢武帝劉徹。劉徹真的是一位情意纏綿的多情男子嗎?究竟是怎樣的一個女子讓他如此魂牽夢繞呢?永世難忘呢?

漢武帝與李夫人的相識

後宮佳麗三千人”是古代帝王的專利,所以“得寵”是後宮女子 為之奮鬥一生的目標,人們都覺得帝王的情愛是靠不住的,但是我認為即便是最花心的帝王,也有可能遭遇一場刻骨銘心的愛情。譬如創造了大漢盛世的漢武帝劉徹他就是這樣一位帝王。

如果漢武帝的生命中沒有李夫人

有一天漢武帝處理完朝政大事,正想放鬆一下,碰到了他的姐姐平陽公主入宮來請安。我們也知道帝王家的親情一般都比較單薄,但是平陽公主對漢武帝卻是個例外,因為她是漢武帝一母同胞的姐姐。平時漢武帝最喜歡去的地方也是平陽公主府,這位姐姐也最瞭解漢武帝的心思,所以平陽公主一入宮漢武帝就很開心,立即吩咐宮廷的樂隊和歌手排開陣勢,準備和姐姐好好地樂一下。

漢武帝時代的最高音樂機關是樂府,樂府網羅了頂尖級的一流音樂家,當然也包括了一流的歌手。其中每次演出,擔任壓軸重任的“天王級”歌手就是李延年,李延年是漢武帝時候流行歌壇裡的“天王巨星”,是“歌王”,他的歌聲有五大特點。第一個特點是鐵肺,聲線高亢。特別能夠飆高音,李延年的高音是其他當時任何的歌手都不能與之比擬的。李延年因為年輕的時候犯了法,遭受了宮刑,一般人很難忍受的侮辱反而成就了李延年無與倫比的高音,所以李延年不是一位普通的歌手,他是一位閹人歌手。第二個特點就是煽情。李延年唱歌善用哭腔,有“催淚歌神”的美譽,據史書的記載說李延年每次一開口唱歌“

聞者莫不感動”,都能夠聽得淚流滿面。第三特點是顏值高。膚入凝脂,面如冠玉,身材窈窕,是一個大帥哥。第四個特點是善舞,我們知道在表演的舞臺上,載歌載舞往往對觀眾具有無與倫比的殺傷力。第五個特點是原創。如果只是翻唱別人的曲可能還不算什麼,可是李延年善於原創,每每寫了新歌,往往就馬上能夠傳遍大街小巷。

擁有這五大“歌王”的特質,難怪漢武帝要對他另眼相看了。這一會平陽公主入宮,李延年又會給漢武帝姐弟兩個帶來怎麼樣的驚喜呢?在漢武帝的翹首等待中,李延年穿著清新脫俗的表演服伴隨著樂隊舒緩的前奏翩然起舞,只見他姿態婀娜,衣袂飄飄,好像是仙女下凡。連天天都能夠見到李延年的漢武帝都忍不住暗暗地讚歎,如果李延年是一個女人,那可絕對是豔壓群芳的蓋世美女。漢武帝正在感慨著,李延年已經亮出歌喉,居然又是漢武帝從來沒有聽過的一首新歌:

北方有佳人,絕世而獨立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

這一次的新歌,一反李延年平時最擅長的“哭腔”,而是略帶鼻音和磁性,特別有女性化的特點,簡直是勾魂攝魄,把漢武帝都看呆了。一曲歌罷,李延年款款下拜,平陽公主擊節稱賞,姐姐的這個喝彩聲驚醒了還在陶醉當中的漢武帝,漢武帝忍不住又嘆了一口氣。平陽公主就觀察著弟弟的臉色,細心地問,陛下為什麼會傷感嘆息呢?漢武帝說“寧不知傾城與傾國”,天下真有這樣傾國傾城的美人嗎?平陽公主就小了,陛下乃天下至尊,後宮裡的美女如雲,陛下您要什麼樣的美人沒有啊。

如果漢武帝的生命中沒有李夫人

漢武帝沒有說話,只是略帶憂傷地嘆了一口氣,平陽公主轉頭看向李延年,和李延年交換了一個會心的眼神,又轉後頭對漢武帝這麼說,她說陛下不必傷感,天下真有這樣傾國傾城的美人,那就看您願不願意召見了。漢武帝很意外,姐姐又哄我開心了,如果天下真有這樣的美人,我怎麼會不知道呢?平陽公主回答, 這天下的美女像花一樣,這一撥開敗了,還有新的一撥長起來,未必每一撥新開放的鮮花,陛下您都能夠第一時間知道。漢武帝一聽,姐姐話裡有話,就連忙追問,難道姐姐見過這樣的美人嗎?平陽公主看到漢武帝這個急不可耐的樣子又是笑了。

她手一指李延年,她說陛下您看,李延年長得美不美,漢武帝就不樂意了,說姐姐你開什麼玩笑,李延年是長得美,可他不是真正的女人。平陽公主說,李延年當然不是女人,可是李延年有一個妹妹,那可是天下一等一的美人。之所以我之前沒有像陛下您推薦她,是因為她以前年齡還小,現在可是出落得美若天下了,如果您不信,可以問問李延年。漢武帝就問李延年了,你果真有個妹妹?李延年趕緊下拜回答,回稟陛下,微臣確有一個妹妹,而且微臣剛才唱的這首《佳人歌》就是以我的小妹為原型來創作的。漢武帝一聽,馬上下旨,立即召李延年的妹妹,即可入宮見駕。

李妹妹很快就被接進宮了,漢武帝一見之下,那可是驚為天人啊,不愧是出身於音樂歌舞世家。李妹妹的歌舞技藝不但絲毫遜色於她的哥哥,而且她那種天然純真的少女情懷,那種出水芙蓉般清麗脫俗的面容,真的是楚楚動人,令人心醉。漢武帝自詡也是閱盡人間美色了,但是李妹妹的柔情萬種的姿態還是給漢武帝帶來了巨大的驚喜。李妹妹入宮之後,一度寵冠後宮,人稱“李夫人”,被漢武帝視若珍寶。不久她還為漢武帝生下一個兒子,後來封為昌邑王,專寵的地位更加穩固。李夫人出身低微,世代是以歌舞技藝為生,如今一夜之間驟然榮獲寵無數,當然會引起後宮其他女子的各種羨慕妒恨,可是漢武帝喜歡她偏寵她,其他女子也奈何不了。

李夫人的意外遭遇

雖然身邊從來不乏宮廷美色,但自從有了溫柔聰慧的李夫人的陪伴,漢武帝的感情世界從此煥發了勃然生機。劉徹雄心勃勃,豪情萬丈,他屢派大軍劍指北方,並最終取得了對匈奴作戰的偉大勝利,成就了大漢帝國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然而就在他帝王事業取得巨大成功的同時,命運之後卻摧毀了他的感情世界。那麼劉徹的人生究竟發生了什麼變故呢?

也許是老天爺都嫉妒李夫人的美貌,一場突如其來的疾病擊垮了李夫人的身體,而且很快她就臥床不起了。有一天漢武帝下朝回來,又要去看望李夫人。當“皇帝駕到”的報告聲傳到臥室裡的時候,李夫就想去掀開被子一角去看看李夫人,沒想到病中很虛弱的李夫人,還是緊緊地捂著被子,不肯讓漢武帝去看她。漢武帝就問了,你這是怎麼了?為什麼要用被子捂著臉啊?李夫人很努力地用平靜的語氣回答漢武帝,她說,妾病體纏綿了這麼久,形銷骨立,容顏憔悴,這副醜陋的樣子實在不宜面聖。漢武帝想安慰她,他說朕不會在意的,你就讓朕看看你吧。李夫人還是不肯,她說妾不敢見皇上,妾只有唯一的一個願望,希望能將我的兒子和兄弟託付給皇上念在妾對您的一片深情地分上好好地善待他們。

如果漢武帝的生命中沒有李夫人

漢武帝就說了,夫人既知病重,很可能無法治癒,那讓我見你最後一面,再囑託後事不是更好嗎?李夫人就忍不住哽咽了,她說陛下,陛下如果對妾還有一份憐惜,請允許臣妾最後一次任性,妾的母親從小就教育我,婦人不修飾面容,不可以面見君父,妾怎麼敢用這樣懈怠的態度,來面見皇上呢?漢武帝感到自己的耐心在慢慢地瓦解,他的聲音裡面就包含 一絲不快。那夫人就當是見我最後一面吧,如果你肯讓我見你,我一定立即加封你的兄弟,並且賞賜千金。李夫人非常固執地說,陛下啊陛下,是不是加封我兄弟,全在陛下一念之間,並不在於陛下是不是見臣妾這一面。

這邊漢武帝堅持著要見李夫人,而那邊的李夫人死死地捂住被子,不肯讓漢武帝見她。漢武帝堅持了好幾次,李夫人索性把身子轉過去,再也不跟漢武帝說一句話。漢武帝何曾受過這樣的冷遇,何況這還是他一貫最溫柔,最善解人意的李夫人,他一下面子上下不來,一怒之下拂袖而去。漢武帝可能不知道,當他轉身離去的那一剎那,李夫人的淚水已經浸溼了枕頭。漢武帝可能更加沒有想到,他和李夫人之間這一番充滿怨氣的對話,竟然是他和李夫人之間的永別。

漢武帝離開之後,在宮中侍疾的李夫人的姐妹,就非常奇怪地埋怨李夫人。她說貴人你幹嘛對皇帝這麼絕情呢?你就不能夠見皇帝一面,再跟他囑託兄弟兒子的後事嗎?李夫人泣不成聲,她說我出身貧賤,能夠得到皇帝的寵愛,全是因為我的美貌,可是一旦美色凋零,容顏枯萎,皇帝的寵愛就會轉移到別的女人身上去。她說帝王家的情愛,哪裡會有長久專一的呢?我之所以不敢見皇上,就是想把我最美麗的形象永遠地留在他心上,這樣他才會顧念我們之間的一片情感,然後在我身後能夠善待我的兒子,善待我的兄弟。

李夫人不久就去世了,而他臨終前的這一番話也很快傳到了漢武帝的耳朵裡,漢武帝最後的那一點怨氣因為李夫人這一番痴心的話而煙消雲散。他這才明白,李夫人那麼絕情和任性的唯一目的只是因為她想給自己留下永遠美好的印象。所以李夫人的離世帶給了漢武帝巨大的傷痛,他以皇后之禮安葬了李夫人,並且極盡哀榮。李夫人去世以後,很長一段時間,後宮所有的女子都沒有辦法讓漢武帝真正地開心起來。不僅如此,漢武帝還命令宮廷畫師專門為李夫人畫了一幅肖像,掛在甘泉宮裡面,日夜面對著李夫人的肖像,默默垂淚。

漢武帝曾經的無情表現

在常人眼中,一個心中時刻以江山社稷為重的君王,一般來說都不會過多地糾纏於卿卿我我的兒女私情,尤其是像漢武帝這樣雄霸天下的一代帝王,然而讓人感到意外的是面對李夫人的離世,漢武帝劉徹竟然會如此的痛苦,難道說他真的會是一個有情有義的兒女情長的帝王嗎?

我們所認識的漢武帝不但不是一個兒女情長的帝王,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專制霸道的冷血帝王。他一生寵幸過的女子有很多。我略微舉幾例,大家就能夠明白,我說漢武帝平時是一個薄情寡義的帝王那絲毫都不是誇張。

如果漢武帝的生命中沒有李夫人

第一個例子漢武帝和他的第一任皇后陳阿嬌的故事。有一個流傳很廣的野史,說漢武帝劉徹,那個時候還叫劉彘。很小的時候,他的姑姑就指著身邊一大堆宮女問他,你願意娶她們為妻嗎?劉徹搖搖頭,不願意,這姑姑還開玩笑,指著自己的女兒陳阿嬌,又問漢武帝那你看阿嬌怎麼樣呢?劉徹這個時候就笑了,斬釘截鐵地回答自己的姑姑,他說我如果能夠娶得阿嬌為妻,一定專門為她建一座黃金屋讓她來居住。後來劉徹果然娶了陳阿嬌,登基之後封陳阿嬌為皇后,可是沒有多久,漢武帝又喜歡上了年輕貌美的歌女衛子夫,而皇后陳阿嬌因為妒恨,而且又沒有兒子,被打入冷宮長門宮,並且被廢了皇后的地位。皇后的地位被衛子夫取而代之。

第二個例子要說到漢武帝和第二任皇后衛子夫的故事了。衛子夫本來是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府上的一位歌女。有一次漢武帝去平陽公主家中,無意當中邂逅了衛子夫,一見之下也是立即,為她的美麗所傾倒,把她接入後宮之後也是寵冠後宮,而且衛子夫還為漢武帝生下了皇長子劉據。劉據後來被封為太子,這也是陳皇后被廢后的 直接原因之一。可是後來啊,衛子夫也容顏衰老了,喜新厭舊的漢武帝對於衛子夫的寵愛也漸漸地淡化了。牆倒眾人推,太子劉據也因為失寵,遭人陷害,最後是自縊身亡,而衛皇后也是自殺身亡。漢武帝跟衛皇后之間的這一段故事,可以說真是應了李夫人,臨終前說過的一句話“

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絕”。

第三個例子是漢武帝和鉤弋夫人的故事。鉤弋夫人也是一個平民女子,漢武帝是在一次去郊外打獵的時候偶然碰到了她,被她的美麗所傾倒,而且還有一個特別傳奇的故事。說這個鉤弋夫人夫人從小兩個手是拳頭緊握,誰都把它伸不開來,可是說來奇怪。漢武帝一握她的手,這兩個拳頭就自然而然伸開了,而且拳頭裡還握著一個玉鉤,這個女子就被封為鉤弋夫人。她所住的宮殿稱為鉤弋宮。後來鉤弋夫人也為皇帝生下了幼子劉弗陵,特別特別受到漢武帝的寵愛。漢武帝在臨終前一意孤行要立八歲的幼子劉弗陵為太子,可是因為擔心自己死後主少母壯,太厚外戚專權,又擔心鉤弋夫人夫人還那麼年輕美貌,不甘心收寡,可能會穢亂後庭,所以他在自己死之前把鉤弋夫人給殺了,以絕後患。

除了這三位女子之外,漢武帝還寵愛過很多美女。這些在漢武帝生命當中先後輕輕飄過的女子,沒有誰能夠長期佔據漢武帝的心,她們的遭遇也許只能證明一個定律,帝王家的情愛是靠不住的。可是唯有李夫人,無論是在生前,還是在她的死後都曾經牢牢地佔據漢武帝愛情當中最重要的那個角落。可以說李夫人是漢武帝所有寵妃當中的一個特例。

漢武帝對李夫人用情至深的原因

自古以來,帝王后宮中的佳麗幾乎都是精挑細選的絕色女子。在漢武帝幾十年的帝王生涯中,受他寵幸的后妃,自然不乏其人。為什麼在這麼眾多的後宮女人中,唯有李夫人能夠長久地留在他心裡,令他久久不能忘懷。那麼這位李夫人究竟有什麼過人之處讓漢武帝對她如此魂牽夢繞,永生難忘呢?

如果漢武帝的生命中沒有李夫人

我簡單地總結了三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和漢武帝的姐姐平陽公主有關。作為一個高貴無比又孤獨無比的帝王,他能夠信任的人不多,可是平陽公主是個例外,他們是一母同胞的姐弟,從小一塊兒長大。平陽公主對漢武帝的皇位沒有任何威脅,而且她還特別瞭解,特別能夠揣摩弟弟的心思。漢武帝在平陽公主府當中,跟衛子夫的偶然邂逅,其實也是平陽公主,刻意的一種安排。漢武帝知道,姐姐最瞭解自己的喜好,姐姐最能夠知道自己最喜歡哪一種類型的美女,所以李夫人還沒有出場,平陽公主的那樣一種繪聲繪色的渲染和推介已經為漢武帝和李夫人的愛情埋下了一個良好的伏筆。

第二個原因就要說到李延年新創的這首《佳人歌》了。如果沒有李延年的那首令人無比神往的《佳人歌》,也引不出平陽公主對李夫人的一番讚美,當然也就引不出李延年還有這麼一個絕色的妹妹。那麼這首《佳人歌》好在什麼地方呢?特別在什麼地方呢?我們知道一般詩,歌或者是文章描寫女性的美貌,往往都會有一些具體的描繪,比如這個女子的眉眼是不是清秀啊,五官是不是精緻啊,臉蛋是不是圓潤啊,身材是不是窈窕啊, 聲音是不是好聽啊,皮膚是不是白皙啊等等,可是我們看描寫李夫人的這首《佳人歌》沒有一個詞,沒有一句話來直接具體地描繪李夫人的容貌,所有關於美女的信息只集中在一個詞上面,那就是“

傾國傾城”,而這一個詞又集中在一個字的關鍵點上,那就是“”。怎麼理解這個“”呢?“”有傾覆的意思,《詩經》裡面就曾經出現過“傾城”這個詞,它的原意是說聰明又心機的女人能夠使城邦顛覆,所以“傾城”其實是“傾覆國家”的意思,後來“傾城”這個詞後來還演變為女主擅權,傾覆邦國的意思。當然“”我們後來也可以理解為傾倒,折服這個意思,但是在李延年這首《佳人歌》當中當然是理解為“傾覆”的意思更好。

一顧傾人城,再顧傾人國”意思可以這麼理解,這位絕世佳人回眸一笑的姿態那可實在是抵擋不住的誘惑,無論是誰都會不惜一切代價乃至是江山去換得她的回眸一笑。我們重點再來看看這兩句“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這句話大概可以這樣理解,你難道就不知道她的美麗可以使城邦國家顛覆嗎?可是這樣的佳人舉世之間只有一個,錯過她,就再也不可能得到了,所以為了這樣的絕世佳人,付出任何代價都是值得的。

那麼漢武帝會不會為了得到一個傾國傾城的佳人,而甘願冒這個放棄江山的危險呢?當然不會。漢武帝絕對不是一個只愛美人不愛江山的皇帝,可是我們別忘了漢武帝同時也是一個文藝青年,他非常瞭解“傾國傾城”,只是為了渲染誇張的一種藝術修辭手法, 所以他才會反問世界上哪兒有這樣傾國傾城的美人啊?那只有在文學作品裡面才會出現。可是平陽公主和李延年的回答,及時地否定了漢武帝的這種遺憾,這樣的美人不但有,而且就近在眼前,所以李延年一首《佳人歌》可以說是先聲奪人,輕輕鬆鬆為自己的妹妹贏得了漢武帝的心,後來唐朝的詩人白居易寫《長恨歌》,他演繹唐玄宗和楊貴妃之間可歌可泣的愛情故事的時候,其實也受到了李延年《佳人歌》的影響。他形容楊貴妃的美貌是“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宮粉黛無顏色”來形容楊貴妃的美,顯然就是受了李延年的啟發。可見真正高明的詩人不在於需要用很多華麗的細緻的描繪去一一刻畫女性的美,而只要營造一種神秘的朦朧的效果,就能夠征服人心。

第三個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李夫人對漢武帝的一片痴情和她與眾不同的智慧。我們對李夫人的美貌已經說得很多了,但是我覺得李夫人之所以能夠贏得漢武帝的痴情,關鍵還在她的智慧上面。她的智慧主要體現在對漢武帝的瞭解,她知道漢武帝是一個雄才大略的帝王,不是一個兒女情長的帝王,他從來沒有為任何一個女人長期駐足過所以她才不會像陳阿嬌那樣用妒悍的方式歇斯底里地想贏得漢武帝的關注,那樣只會更加讓漢武帝心生厭惡。她也不會像衛子夫那樣任憑時光吧美貌帶走而無能無力,那樣只會讓皇帝遺忘得更快。

如果漢武帝的生命中沒有李夫人

在病中憔悴醜陋的時候,她堅持不肯見,漢武帝最後一面就是要把自己最美的形象永遠地刻在了漢武帝的心上。她對漢武帝的深愛同樣體現在她對皇帝的絕情上面,我們可以將心比心地想一想哪個女人在重病的時候不想依偎在愛人的懷裡呢?又有哪個女人不願意在愛人面前展現最美好的一面呢?可是不是所有的女人都能夠剋制住自己的慾望,可是李夫人剋制了,她做到了。因為她不願意讓自己的愛情蒙受一點點的瑕疵,因為智慧她才懂得放在心裡的愛情,她要把最美好的愛情永遠留在心愛的男人心裡。因為深愛,她才能夠如此自信,自信此時此刻她一定是漢武帝最深愛的女人,是她最為眷戀的女人,是他一輩子刻骨銘心的女人。的確在漢武帝一生當中,唯有李夫人才是他念念不忘的女子,而且後來漢武帝讓宮廷畫師畫的那幅肖像就是一個年輕美貌的絕世佳人,而不是一個憔悴不堪的病婦。

漢武帝對李夫人痛徹心扉的四年

佳人難再得”,李夫人最終香消雲散,永遠地離開了令她無比捲簾的人世,離開了對她寵愛有加的君王,對留存世間的劉徹來說,最痛苦的事莫過於天人永隔,永不相見。那麼李夫人的離世究竟會給劉徹帶來怎樣的哀愁,他又是如何紀念這位永駐心間的靈魂伴侶的呢?

李夫人去世很長時間,漢武帝都沉浸在哀傷當中不能自拔,這對漢武帝來說是很少見的事情,所以他的左右的侍臣想盡了很多辦法想對漢武帝開心都做不到。有一天他的侍臣哄著漢武帝去昆明池遊玩兒,想讓漢武帝散散心,可是那個熟悉的景色沒想到又勾起了漢武帝傷心的回憶,因為這曾經是他跟李夫人恩恩愛愛,開開心心遊玩過的地方,面對熟悉的景色,他想到的是他心目當中最深愛的那個女人,回來之後,漢武帝又寫了一首詩《落葉哀蟬曲》:

羅袂兮無聲,玉墀兮塵生。

虛房冷而寂寞,落葉依於重扃。

望彼美之女兮,安得感餘心之未寧?

這首詩翻譯成白話文大意是這樣的,漢武帝走進李夫人曾經居住的宮殿。可是這裡早已經人去樓空,李夫人穿過的羅衣還掛在牆壁上安安靜靜的沾滿了灰塵。門窗上也佈滿了落葉,往日那種洋溢著幸福甜蜜的房間,現在顯得那麼的空曠,悽清,寂寞,哀傷。這樣淒涼的景色,怎麼會不讓人悲痛欲絕呢?愛人啊愛人,我又來看你了,可是你能夠感受到我對你一刻不停的思念嗎?一個雄才大略的大漢帝王卻為了一位女子如此地魂不守舍,一個殺伐決斷果敢英明的大漢帝王卻因為一個女人而變成了一個多愁善感的詩人,這哪裡還是我們熟悉的那個薄情寡義專制霸道的漢武帝啊。

為了讓漢武帝從哀傷當中走出來,他的侍臣們想盡了各種辦法之後,最後請來了一位方士。這位方士號稱能夠為逝去的人招回魂魄。一天夜裡宮裡宮火通明,方士垂下一面帷帳,帷帳前面設置了香燭,酒肉各類祭品,就只看到這位方士唸唸有詞,手裡揮舞著拂塵,做出各種怪誕的樣子。那對面遠遠地坐著漢武帝,他眼睛瞪得圓圓的,一眼都不眨地瞪著那個帷帳的後面,生怕錯過任何一個細節。也不知道這樣坐了好久,忽然隨著方士的一聲輕輕的吆喝,帷帳後面好像真的出現了一個影影綽綽的女子在那裡徐徐的走動,還聽到一聲輕輕的嘆息,那個聲音酷似他死去的李夫人。漢武帝坐不住了,他情不自禁地站起來,一邊走向帷帳,一邊又吟出了一首詩:

是邪,非邪

立而望之

偏何姍姍其來遲

是你嗎?不是你嗎?我就站在這裡,遠遠地看著你,你為什麼來得這麼晚呢?你不知道我對你一刻不停的思念嗎?漢武帝一邊說著,一邊緊趕幾步,就想去握住李夫人的手。可是那位方士及時地攔在他面前,他說陛下,那是李夫人的魂魄再現,你只能遠觀,不可以去接觸啊。這幾番推搡,漢武帝不肯,一把推開方士,直接衝到帷帳後面,可是那個李夫人的身影突然一下消失得無影無蹤,帷帳後面空空如也,漢武帝呆立在原地。帷帳後面為什麼會有李夫人的魂魄再現呢?是因為漢武帝相思成疾之後,出現的幻象?還是方士為了安慰漢武帝和宮女合謀演出了一段“李夫人還魂記”?漢武帝不知道真相,他也不想知道真相,因為他寧可相信李夫人的靈魂依然還在他的身邊,李夫人的愛情依然還留在他的心裡。

如果漢武帝的生命中沒有李夫人

方士招魂之後,漢武帝把他寫的這首詩取名為《李夫人歌》,還命令宮廷樂手給它譜曲配樂,每當他思念李夫人的時候,就命宮廷樂手唱起這首《李夫人歌》來排遣他對於李夫人的相思。不僅如此,為了感念李夫人對他的一片痴情,他確實把他對於李夫人的憐惜和愛,愛屋及烏地轉移到她的兄弟上面。他不僅賞賜了李延年還升他為“協律都尉”,並且把李夫人另外一位哥哥李廣利封為 貳師將軍,加封海西侯。

李夫人憑藉一首《佳人歌》驚豔亮相,又憑藉一首《李夫人歌》永遠地延續著她在漢武帝心目當中的愛,漢武帝和李夫人的愛情故事感動了後代無數的文人墨客,甚至白居易寫《長恨歌》一開篇就說“漢皇重色思傾國,御宇多年求不得”,就是借漢武帝和李夫人的故事來引出唐玄宗和楊貴妃的生死絕戀。甚至在《長恨歌》的後面,楊貴妃死後,唐玄宗請方士為楊貴妃招魂的這個著名橋段也是受到漢武帝的啟發。

寧不知傾城與傾國,佳人難再得”誰說硬漢心裡就沒有柔情呢?如果沒有李夫人,也許歷史當中的劉徹就只是一個憑藉文治武功開創了大漢盛世的漢武大帝。沒有李夫人,也許歷史中的劉徹就只是一個喜歡追逐美色,卻又喜新厭舊的漢武大帝,。沒有李夫人,也許歷史中的劉徹就只是一個薄情寡義,專制霸道的負心漢。可是因為有了李夫人,我們才能夠觸碰到漢武帝內心最深處的那一抹柔情。因為有了李夫人,我們才知道絕世佳人,傾城傾國,姍姍來遲這三個成語承載著怎樣一段令人泣下的愛情故事。因為有了李夫人,我們才能夠理解容顏衰老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規律,以色事人者,色衰而愛弛,愛弛而恩絕,只有智慧和深情才能夠讓愛情永不凋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