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很擔憂NBA日益飯圈化

我很擔憂NBA日益飯圈化


昨晚本想睡覺,結果有人在微博上嚷嚷著要道歉,還以為發生了啥,拿起手機一看就樂了,原來查拉尼亞發了篇爆料文,詳解阿特金森為何下課。原因林林總總,最核心的一條莫過於歐弟與杜蘭特不願在下賽季為阿特金森打球,非名帥得知大勢已去後阿特金森也是條漢子,選擇直接玉碎走人。這篇內幕爆料,無非就是把雅虎先前的爆料進一步細化,點出“大哥也參與了。”


事件就是這樣的事件,理應很清楚明晰,畢竟只要看過幾年球的鄉親,都該瞭解當球星與普通教練理念不合時,對於普通教練意味著什麼。於是冰箱下課了,布拉特也下課了。至於球星耍橫的威力,德高望重如傑裡-斯隆都招架不住,老人家於新聞發佈會現場老淚縱橫的照片,至今仍廣泛流傳於互聯網絡。


搞教練這檔子事翻來覆去沒啥意思,該強調的早強調了,一切都看下賽季。下賽季戰績優異擒鹿殺人屠龍一統東部,沒的說,一百萬個牛逼;可一旦下賽季又是傷病反覆或戰績拉胯,那就別怨媒體老賬新賬一起清算。結果某些飯圈思維的愣是不樂意,非一口咬定“你這條狗就在帶節奏。”


我很擔憂NBA日益飯圈化


帶節奏這詞兒起初源於MOBA,舉個最粗鄙的例子,龍坑生死團雙鴨山的科比老鍾馗手感起怒勾白起,小灰灰狄仁傑閃現貼臉大戰鎧爹,就叫帶的一手好節奏。如今引申開來,大致就是故意發表具有煽動性和爭議性的言論。問題隨之而來,煽動性與爭議性如何界定?無非就是以下五個字:


幫理不幫親。


理是一個很珍貴的東西,於日益浮躁的當下,能擺開車馬炮,不厭其煩敲鍵盤擺事實講道理的已經少之又少。畢竟查資料列數據遠不如NMSL來的輕鬆愉快。只要瞅著不順眼,或聽起來刺耳的,不分青紅皂白先扣頂帶節奏的帽子,緊跟著再來個NMSL,既肉體巴適又心靈舒暢。


在以往,這種行徑於飯圈屢見不鮮。畢竟每一個飯圈都覺得自己偶像最漂亮最有實力,理應占據C位。可一旦佔不到咋辦?


姐妹們,噴起來。


我很擔憂NBA日益飯圈化


類似行為一多,自然惡名遠揚,這便是惡臭飯圈文化由來,飯圈當然不乏積極向上,熱情陽光的,但私底下各種奇葩操作,仍令普通人避之不及。最新火熱出爐的飯圈事件,莫過於肖戰粉因不滿小說裡的CP設定,衝了同人聖地AO3,不僅激怒同人圈,還令一群路人路轉黑,何苦來哉?


平心而論,存在即合理,飯圈追逐偶像身材顏值乃至饞偶像的身子,這都無可厚非。畢竟好看的皮囊遠比兩百來斤的有趣靈魂更順眼,這是娛樂圈偶像受歡迎與否的終極準則。但與此同時,飯圈絕不應與體育圈劃等號。


一方面,球員與偶像截然不同,兩百來斤的靚仔少之又少,兩百來斤的兄貴倒數不勝數。以NBA球員為例,一水兒五大三粗,八塊腹肌,攥緊雙拳比沙包還大。


另一方面,體育雖被歸類於娛樂,但體育圈相比飯圈,更信奉強者為尊,實力為王。黃渤王寶強由於顏值的緣故,片酬未必比得過晗晗與凡凡。但體育圈不同,詹姆斯杜蘭特都不以顏值取勝,卻仍能一呼百應,點解?實力過人。


籃球場,28乘15,須臾之地,拼的是純實力。你強你有理,你實力逆天便一定能掌控話語權,正如科比犯過錯一度眾叛親離,最後咬牙屠龍宰牛,打回江湖名聲;正如阿King直播決定一引發公眾譁然,光巔峰抱團便被群嘲五六年,可最終仍憑2016絕地逆襲得了個圓滿。如你所見,實力為王,理應是體育圈的鐵則。


我很擔憂NBA日益飯圈化


然而令人擔憂的是,近來飯圈入侵體育圈十分嚴重,以至於體育圈也變得日益飯圈化。例如自家偶像黑不得,一黑便炸。至於是否黑的有理有據,壓根不予考慮,我不管,我不看,反正你就是黑子,黑子司馬,全家爆炸。


孫楊的事兒不正是如此嗎?事件真相沒曝光前,幫親;事件真相曝光後,幫理。哪怕還想為孫楊說話,也得遵循講道理擺事實的原則對討論事件本身,或反駁對於孫楊洶洶而來的負面言論。而不是梗著脖子,聲嘶力竭嚷嚷“我們家大白楊就是被陷害的”。類似的道理,NBA裡任何球星鬧出任何事件,在做判斷前也理應先對事件本身進行認真思考,而不是先站隊,再預設立場,隨後七拼八湊甚至咬文嚼字來佐證預設的立場。


我很擔憂NBA日益飯圈化


截至目前為止,大多數球迷都是理智的,明理的,胡攪蠻纏撒潑打滾的終歸還是少數,可反過來想想,若是飯圈文化不斷入侵NBA,甚至有朝一日真成了氣候,那真正的噩夢便會到來。


屆時無論鵝廠或央視的評論員,抑或生產廁所文學的盒飯工,都會變得如履薄冰戰戰兢兢。畢竟哪怕你是魔丸轉世三頭六臂,又哪裡鬥得過洶湧而來的私生飯大軍?出於趨利避害原則,唯有認栽拉倒,日後三省吾身,絕不對任何事件發表帶有觀點的看法。


屆時,便只能你好我好大家好,說點兒不痛不癢的車軲轆話了。


其實愛一位球星有許多理由,欣賞他的刻苦,欽佩他的意志,偏好他的打法,鍾情他的勵志。但無論如何,都別把偶像神格化,即認為球技以外,他的為人處世同樣毫無瑕疵。普天之下,盡是那芸芸眾生,又哪裡那麼多的完美無瑕?


我很擔憂NBA日益飯圈化


牛爵爺名聲赫赫,才華蓋世,除貝克萊與萊布尼茨勉強還能與他對線外,全歐洲科學界統統得拜服在他的腳下。但超脫如牛爵爺,晚年也難免對上帝與鍊金五迷三道,為此許多人都感到驚訝,牛爵爺緣何會變成這般模樣,興許是看出了公眾的疑惑,牛爵爺拿起菸斗,悠悠的說道。


“數學的盡頭是科學。”


“那科學的盡頭呢?”公眾問道。


“科學的盡頭是哲學。”


“那哲學的盡頭呢?”公眾再問道。


“哲學的盡頭是神學。”


“那神學的盡頭呢?”公眾熱情高漲,七嘴八舌。


牛爵爺的臉紅一陣白一陣,彷彿被這些細枝末節問的精疲力竭,只見他把菸斗往桌上一拍,厲聲喝道。


我很擔憂NBA日益飯圈化


“神學的盡頭是地平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