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疫情過後如果失業,該如何應對?

雪球兒


受疫情影響,肯定有人失業,沒有收入,對於那些沒有存款的人來說,既要開支,又要生活,是有一定的困難,失去了工作,短時間內想要找到滿意的工作不太現實,因為疫情當下,很多企業還沒有完全復工,有些企業還需要裁員,所以招工定受影響,那麼疫情過後如果失業了,該如何應對呢?

一、領取失業保險金,為了確保就業大局穩定,人社部和相關部委出臺了一系列措施,加強失業人員的生活保障,如:延長保障期限,擴大保障範圍,優化領金方式,暢通領金渠道,各地區都有失業保險金的標準,一般是當地最低工資標準的90%,失業人員申領,不見面審批,方便失業人員儘快領到失業金。

二、未雨綢繆,挑戰疫情後機遇,冬天總會過去,春天一定會來,疫情期間,不斷學習,提升自身知識儲備,做好未來規劃,應有好的理財意識,有一定的儲蓄來面對不可預估的突發事件,疫情過後有一定的中小微企業會倒閉,更大的市場會隨著出現,抓住機遇,奮勇爭先才能在市場立足。

三,就地就近就業,在農村,關注農業經營主體,去了解當地產業,投身到就近的水電,公路交通,新型農村建設的工程中去,想方設法解決眼前的基本困難,做到雞不擇食,有啥做啥。

疫情期間給我們帶來了一定的困難,只要我們自己努力,加上國家的支持,相信我們一定會渡過難關,迎來光輝燦爛的明天。






書夏全真視野


這次疫情的爆發,不僅危及每一個人的生命,也危及到每一家公司和企業的生存。

前幾天,全國延長春節假期,這兩天各地方又相繼延長上班時間,畢竟,現在疫情還在爬坡,誰都擔不起人口的再一次大規模流動。

我周圍很多的老闆朋友都給員工們說:大家再延遲一段時間來上班吧,現在非常時期,生命第一,工作第二,具體啥時候上班,看具體安排。

很多人因此焦躁不安,有個朋友本來打算初六就上班的,這個時候也忍不住抱怨了起來,“看來今年的重點項目又要往後延遲了,估計這幾個月只能拿底薪,可能連年終獎也要跟著受影響了”。另一個朋友說,平時習慣了和大家在一起辦公,現在變成了自己一個人在家辦公,心理慌得很,也沒個底的,總覺得再過幾天自己就會失業了。

我們從分秒必刷地關心這場2020年的肺炎疫情,逐漸轉為了關心中國的經濟,再到我們的工作。

曾經世界首富比爾蓋茨曾說過,微軟離破產永遠只有十八個月。也有人說,如果這次疫情持續三個月以上,不少公司就要面臨破產。

相信通過這次疫情,給我們企業家、創業者、投資人,甚至是大多數普通上班族,都將上一堂很好的職場課和成長課,深刻地告訴我們,在危機面前不掛掉,才是核心競爭力。

那麼,我們應該怎麼避免自己失業?怎麼降低失業對自己的影響呢?

01 疫情階段,人們的消費及娛樂習慣,已悄然由線下轉為線上

受這次疫情影響,2020年出現鉅虧的幾大行業基本已經顯現出來,比如:餐飲、展會、房地產,旅遊、婚慶、影視院線等。

這次疫情,透支了大量的中小企業,企業生存壓力大,最終走向裁員,這些群體怎麼辦呢?不可避免的會有很大部分人群,都會成為大眾創業群體,或者說是自由職業群體,那麼,這些人還會首先想到在線下開實體店嗎?

我相信這次疫情過後,會改變很多人的傳統投資創業觀點,不會選擇線下實體開店,所以自媒體是一個引爆的領域。人要在線,產品要上線,成交購買要線上,越是輕資產的越適合創業者和自由職業者群體。

回看2003年的非典,“網購”這個新鮮事物開始紅火,淘寶一下子被更多的中國人所接受。大家可以回憶一下,這段時間都用什麼看新聞?用什麼來交流?又用什麼來娛樂?用什麼來買東西?

我和周圍的人都是每天刷自媒體平臺,我家的菜、米糧油都是在線上買,一小時到達。從另一個角度看,線上消費,在這段特殊時期,正在加強人們的線上消費習慣和娛樂習慣,一般而言,一個人在一個月內就會形成一種習慣。

這一切都表明一件事情:自媒體、社交化電商正在崛起,所有的方向都集中在了線上。

因此,當這次特殊時期過去之後,一定會有一次自媒體引爆期,一個事件引爆一種習慣後,會聚焦大部分人的關注度在這裡,哪裡有關注,哪裡有流量,哪裡就有財富。

02 傳統行業的從業者,要學會藉機探索新模式

通過上面的分析,已經很清楚的說明了線上領域的潛在機會,那麼,傳統行業的從業者,可以從以幾下個方面去探索新的工作崗位以及工作模式:

第一,線上項目

如果你是一個線下實體店從業者或創業者,完全可以利用這次的機會把工作重心轉到線上,各種電商平臺,各種短視頻平臺,還有遊戲、娛樂、線上教育、知識付費等其他線上項目,你可以重點探索並發展起來,這些領域將會遇到空前的發展機遇,乃至會井噴!

很多人可能會說,我什麼都不會,怎麼轉到線上去工作?

其實只要你肯改變,沒什麼做不了的,我之前有個朋友,是個廚師,他在成都一家五星級酒店工作了幾年,工資依然只有每月5000塊,然而他在一次機緣之下,就會了拍攝短視頻,把自己的廚藝每天拍成視頻放到短視頻平臺。

3個月下來就開始有了點播流量收益,基本能滿足生活了,後來隨著他粉絲的增加,很多廣告主找到他合作,甚至還有專業美食平臺找到他在線上講課,除此之外,他還能在視頻中賣他推薦的各種食品及調料,很多時候他一天的收入,就比之前在酒店幹一個月的收入高,所以,就看你自己願不願意探索和改變。

另外,我在這裡說的線上項目,並不是說今天你是一個廚師,明天就跑去網上賣衣服,而是指要在你當前的垂直行業內,轉換一個方向,這樣既能發揮多年累積的行業優勢,又能平滑的過渡到新職業,可以想到的一些例子就是" 廚師轉美食講師、出租司機在線教開車技巧、服務員可以在線教禮儀、公司HR可以在線講面試技巧及薪酬設定等"。

很多自媒體平臺其實更青睞那些有有豐富一線工作經驗的職場人,道理很明顯:換做你要參加某個培訓,你希望教你的是一個毛頭小夥?還是一個沉穩的經驗豐富的中年男子?道理不言而喻。

第二,網絡遊戲及高科技行業

網絡遊戲業將會更加繁榮,大家的線上娛樂習慣得到加強,需求會越來越大,打遊戲的人會越來越多,像最近騰訊的某款遊戲人數進入太多,已導致騰訊系統崩潰。這次疫情後,將帶動遊戲行業的繁榮。

另外,還有很多的高科技行業,也有非常大的機會,比如現在的電腦普遍都有1080P的顯示分辨率,但是4K屏幕極少,而網絡將促進這一些新產品的發展。

無人餐飲、無人機配送、無人零售等高科技行業回強勢崛起,未來的服務業裡沒有服務員,都是靠機器設備來完成。所以你可以努力開始習得這些行業的一些相關技能。

第三,健康有關的行業

相信經過這次疫情,大家都會對健康有個更透徹的看法,學會居安思危,更注重平時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更願意主動去學習簡單實用的疾病預防和治療方法。

尤其是兒童健康產業,這次疫情最怕聽到的就是兒童感染確診,因為這個時代養一個孩子一個家庭是付出了相當多的財力、物力、精力,最主要是對孩子的愛,所以相信如果之後有在兒童健康等行業線上做的好的會有很大機會得到躍遷。

從上面說的3個方面來看,這些工作基本都是可以遠程辦公的,未來家庭式室內辦公會受到更多的青睞,因此無論你之前從事的是什麼傳統行業,學會必要的電腦操作技能、簡單的設計和寫作能力是必不可少的,這個社會的實際進展已經告訴我們,你必須要有線上轉型思維,這將是經濟必行趨勢。

03 學會管理自己的錢,降低對生活的期望

為什麼很多人不敢失業,因為他們沒有足夠的現金來抵禦人生的負債。

所以,當遇到社會和經濟危機的時候,有現金流的人最不慌,而那些資產多、負債高的人或公司,這時候反而最慌。

因為現金流管理,並不是說你現在存著多少錢,而是你的固定成本開支和收入之間的收支平衡關係是否合理。

如果你一個月什麼錢都不需要花,那本質上你也不需要有啥收入,擁有現金流;但是如果你每個月要固定花10萬塊錢,而你哪怕一個月能掙9萬塊,你的現金流依然是負的,這個才危險。

因此,學會控制成本開支,學會管理現金流,雖然不能直接避免你失業,但可以決定你活多久,可以從很大程度上降低你失業後的風險,讓你有一個充足的緩和過度期。

比如,原來你給孩子報的高級輔導班,給老婆買的名牌包包,現在失業風險比較大的情況下,高級輔導班那就不上了唄,或者自己輔導,誰也沒說只有上了高級輔導班的孩子才會出息;名牌包包也暫時變成網上便宜貨,反正上街都戴口罩,也不知道你是誰拿什麼包,在這世界上,如果解決了基本衣食住行,再往上的喜怒哀樂真的不是和錢成線性關係,更多在於對生活的態度。

有些人的心態就是即使他們知道手上的錢很重要,但是他們還是拿不住現金。手上有點閒錢,就一定想著各種法子投出去,哪怕消費掉。今天買件衣服,明天買個包,好多人都是這樣,一個月賺的錢也不少,但是也不知道為什麼就花沒了。我身邊太多人都是這副德行,你看你是不是也有這毛病。

除此之外,在特殊時期,大家都有壓力,但最好不要和別人發生過多的金錢來往,“向人借錢”和“借錢給人”,都不是什麼好事,向人借錢難以獲得對方信任,借錢給人,又要擔心有借無還,攤上這兩件事,誰都不好做,所以記住兩個原則:“向上借錢”不哀求,不道德綁架,“借錢給人”不借窮,只救急。

04疫情之後,大家都要有正確的投資理財和存錢的觀念

希望這次疫情後,不管在職還是已經失業的人,最好都開始培養自己投資理財的觀念。

很多人說巴菲特很厲害的地方, 是因為他有一家保險公司,可以長期獲得保費這個長期低成本的現金流;當然,這個確實是人家厲害的地方,沒錯。但是人家最厲害的是,在這個低成本的錢進來後,有非常好的投資紀律,不會亂投。

哈撒韋這家公司,三分之二的錢放在各種投資項目裡,留出三分之一的現金。這樣就能做好收益和風險的平衡,市場好、股票漲的時候,能獲得收益;萬一市場跌了,手裡有現金,不僅不會爆倉,還有機會用很低的價格買入好公司的股票。

比如08年金融危機的時候,很多公司都快破產了,哪有什麼錢。結果巴菲特就可以來掃貨了,比如用超低價格買入高盛的股票,現在賺翻了;又比如在2016年買入蘋果公司的股票,當時買入價格才99美元一股,如今已翻了三倍多。

截止2019年底,哈撒韋這家公司的現金,已達到上千億美元。什麼意思,就是一千億美金的現金,放在公司賬戶裡。

一個人的投資能力,決定了他活得好不好;但一個人的現金流管理能力,決定了他能活多久。

如果你實在不知道怎麼投資理財,最簡單的辦法就是買保險和把錢存銀行,我以前就寫過,存錢或買保險的錢,一般不會超過年收入的25%,這筆錢不會給自己的生活造成影響。

而且買保險或固定存錢,本質上就是最有效的被動強制儲蓄行為。人的本性告訴我們,我們沒那麼有遠見,不會主動為二三十年後的生活存錢。尤其是買保險這種強制投錢的行為,這筆錢在未來幾年也不方便拿出來。

最後,自己存錢也好,買保險也好,雖然不能讓你實現階層跨越,不會讓你的生活質量有大的改變,但是當你的生活發生大動盪時,比如你因為這次疫情被裁員了,你的失業不至於讓你滑落到窮人的境地。

要知道,沒有任何投資和儲蓄的人,只要一次黑天鵝事件,就可以讓你陷入破產的可能,比如這次疫情。


股海中的老劉


2020年的一場疫情,讓本該喜慶過大年的中華大地蒙上了一層陰影,即將除夕之際,武漢卻封城,中國的經濟也按下了暫停鍵。

如果說我們的經濟做宏觀調控,暫停部分崗位,推動其他行業發展,還可以理解,但是整個經濟的停滯,將對很多企業造成巨大的壓力,這裡面不乏面臨倒閉的中小微企業。

如果疫情結束後,全國逐步復工復產,當你返回公司時卻被告知公司倒閉,是很有可能的,這個時候,你該如何應對?我想這個問題應該在疫情結束之前就要做好準備。

首先你是否擁有換工作的資本,這裡麵包含足夠的經濟基礎以及良好的工作技能,如果你二者皆有,那麼另換一份工作即可。

但是如果你缺乏足夠的技能,那麼你需要在這個疫情期間,好好的利用起來,學習提升自己,只有自身過硬,才會有出路。本來最近經濟形勢不好,加上這次的疫情,如果還不努力,被社會淘汰是遲早的事。

所以一定要做到未雨綢繆,而且學習本身是對自己有好處的,切不可荒蕪度日,浪費了這個時間。

當然我們還有另外一個選擇,就是創業,這個的前提是你有一定的經濟基礎,個人不建議裸奔創業,或者說一開始就借債創業,因為創業是高風險,你需要考慮清楚後果,是否承受的住。





聲之漢武


減少開支!找自己熟悉或相關的行業繼續努力,最好的是找到團隊一起打江山,這個年代團隊價值高於個人價值。




蠔東家


人類在進步,社會在發展,現在不管有沒有疫情。我想每個企業每個工廠,都會把成本壓縮到最低,包括原材料,人工成本,都會以最小的利益化換取最大的收益。現在好多企業,都用上了先進的機器人替代人力工作者。生產效益提高的同時,也降低了企業的生產成本。所以為此總要有人做出犧牲對吧?現在對沒有技術,沒有學歷者來說,失業也是一種常態很平常。

失業了工作丟了也很平常,沒有什麼大不了的。現在外邊的企業那麼多,不至於就在一家廠餓死吧。再換一家,再找一個更適合自己的,說不定比以前那個還要好。做人應該不要埋怨,不要抱怨。老天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路是自己走出來的。你付出了多少你就能回報多少,你努力了,就會有收穫。無論生活怎樣,不管是逆境還是順境,都要在士氣上有壓倒一切的霸氣;風雨兼程勇往直前,且行且珍惜。






坎坎坷坷樂呵呵


1.調整心態。

2020的疫情是中國建國以來遭受的一次前所未有的災難,目前其影響力前所未有,深刻的影響力社會經濟,也影響的職場不少人。如果你想到很多中小企業老闆,員工都紛紛因此而破產,失業……大家都很不容易,你就好想些。所以,現在先要調整好心態。

2.積極充電。

職場的競爭歸根結底是每個人的工作能力競爭。疫情期間可以趁機多充電和補充專業技能,看看書提高自己的職場競爭力。比如:練習表達能力,PPT技巧,思考能力等。

3.未來可期。

目前全國疫情已經基本穩定住,鍾南山院士說:再經過1-2月全國基本上可以解禁。冬天來了,春天已經不遠。同時,由於全國人民在家已經呆太久了,節後全國的各自消費都將迎來報復性反彈,基本就業面和出路會更廣,勞動力市場也將很活躍。




土豆談職場


沒什麼大不了的啊,中國的經濟向好的趨勢不會改變



格里保斯凱斯特


2020註定是個不平凡的一年,如果因為疫情失業了,也不要灰心,剛好給我上了一課,告訴我們無論什麼時候都要有足夠的庫存才不會有危機感,假如失業了,我們要重新審視一次自己,我會做什麼,我能做什麼,什麼時候開始做,確定了目標就下決心去幹的,有國家好政策扶持一定會明天更加美好的!




黃梅戲故鄉王哥


首先,‘’失業‘’應該是很多體制外的人在任何時間都有可能會遇到的問題,只是說疫情的到來,讓這種可能性增大了。

所以,第一,應該隨時最好應對預案,而不是疫情來了才開始擔心失業了怎麼辦。應對失業的能力,是一個需要付出大量努力,需要長期去培養的能力。它包括提升求職技巧,開發副業,提升學歷,拓展職場人脈,合理處理上下級、同級人際關係,等等。

第二,「失業」意味著:(1)現任公司與你之間解除了勞動合同; (2)在這份勞動合同解除之前你沒有找到合適的下家。(1)和(2)同時發生才會「失業」

So,針對於「第二」,解決方案有兩個:

(1)儘量保住現在的工作。

比如可以嘗試工作更積極一些,或者與同事領導之間的關係維護的更好一些。但我認為這對於面對疫情裁員來說,短期內,不會有特別大的作用。

(2)請從現在開始求職。

請給自己更多的時間,不要等到失業了才去找工作。疫情期間也是可以求職的。(其實,即使沒有疫情,工作的好好的,你也可以定期試探求職市場。)

可以先嚐試聯繫自己的親朋好友,看看是否有合適的職位可以推薦;同時,準備好你的簡歷開始在各個招聘網站上投遞。參加電話、視頻面試,有合適的offer就先簽下來。

最後,再次強調,應對「失業」、「中年危機」等,需要長期努力,需要隨時準備應對。疫情只是加大了它們發生的可能性而已。

請居安思危,未雨綢繆。



八月的路易斯


題主問的是對普通上班族的影響吧。對這個問題我很有資格回答,去年上班的是一家餐飲店。雖然目前還沒有開始營業,但是上班就沒有工資,生活費、房貸等費用還是要的,所以沒只能出來做其他工作。

現在已經是3月份了,作為普通上班族應該是這3種情況:

1:已經開始正常上班或者線上辦公

2:公司還沒能復工,打算繼續等著公司復工後再上班

3:公司倒閉或者辭職或者被辭職

對第1種情況沒太大影響,但是,還是建議平時多學習,提高自身的能力。只要你足夠優秀,永遠不用擔心失業,甚至可以自主創業,擁有更多的機會。

針對第2種情況,建議嘗試去換個工作,到目前為止還沒復工說明公司的業務不是很重要,那麼以後可能會被行業淘汰,公司以後也會很容易倒閉,提前做好打算。

針對第3種情況,如果家裡沒有足夠的積蓄,建議馬上去找個工作吧。

雖然疫情影響很大,但是,還是有人在賺錢。讓自己賺錢的門路多一些,就不怕遇到各種意外,要保持至少3個收入渠道。通過這次疫情,我自己也是看到自己的不足,現在在努力學習新知識,那算做一些副業。

最後願大家生活越來越好,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