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春天》:白雪的處女作,雖然有瑕疵,但這部電影算得上是佳品

成長,總是伴隨著孤獨和迷失,褪去幼稚邁向成熟的過程,我們總是承受著成長撕裂的陣痛,這種陣痛不僅僅來自於家庭和社會賦予的無形壓力,更多的是來自於現實生活中,

孤獨個體的迷失到實現自我回歸過程中所承受的內心掙扎

青春的熱血讓我們對周圍的一切都產生新鮮感,求知慾繁衍出了我們許多夢幻中的理想,也孕育出了未知的危險和誘惑。最終,理想的夢幻和現實的殘酷所帶來的落差,總是把我們折磨得遍體鱗傷。但可貴的是,在內心傷口自我癒合後,我們對生活,對成長更有一個更清晰的定位。

《過春天》,上映於2019年,是導演白雪在遠離娛樂圈十年之後,帶來了第一部電影作品,這種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氣魄,讓這部電影成功的入選第69屆柏林電影節的新生代單元。雖然影片在劇情上有瑕疵,但是作為白雪的處女作,影片無論是題材還是口碑,都算的上是一部佳品。

《過春天》:白雪的處女作,雖然有瑕疵,但這部電影算得上是佳品

白雪掘棄了以往青春片的俗套,利用城市移民的特殊身份設置的同時加入了都市走私犯罪的元素,給這部電影增添了不少的趣味的同時,也讓熒幕外的觀眾通過劉子佩的蛻變,反思自己的成長。

影片名字"過春天"的意思,是走私水客的行話,意思是走私貨物過安檢,但是它背後所暗藏的深意,更多的延伸到了身份,情感,以及青春的理想。過了青春的難關,便是生命中人生的分水嶺。

出生在深圳,在香港唸書的劉子佩,擁有了一個不完整的家庭。缺失家庭關愛的她,不得不依靠著金錢來填補內心的空虛。但,這種過度追求金錢的低俗價值觀,讓她又掉入了物質的陷阱之中。最後,隨著友情的破碎和愛情的崩塌,經過一番徹底的自我救贖後,讓她對親情,對生活達成了和解

《過春天》:白雪的處女作,雖然有瑕疵,但這部電影算得上是佳品

深圳和香港,一個代表現實,一個代表理想。學生和走私分子,一個代表知識,一個代表墮落。這種飄搖不定的身份認同,讓劉子佩在成長的路途中迷失對自我的認知。當這種種的矛盾衝突,迎面撲來的時候,我們總是在焦慮中,對於自己的未來充滿迷茫和恐懼。

在成長的路上,我們應該怎樣做出選擇,才能讓我們度過青春的危險期?

也許我們應該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但這種主觀的感性選擇會不會把我們撞得頭破血流?在這背後又會付出怎樣的代價?不知道,人的痛苦往往來自於選擇,沒有選擇就沒有痛苦。但不幸的是,成長總是逼迫著我們對生活做出選擇。雖然選擇如此的困難,但我們不要忘記,在我們內心在被割裂的時候,能夠及時的迷途知返,完成自我認知的拯救和迴歸,因為成長中的蛻變,只能靠自己。

《過春天》:白雪的處女作,雖然有瑕疵,但這部電影算得上是佳品

01

拋開沉重,褪去嚴肅,當所有孤獨感浮躁不安的情緒,都無所顧憚的發揮在晃動暗黑的鏡頭時,那種身份認同和成長認同的距離感,顯得猶為強烈。這種距離感,沒有產生所謂的美,反而讓個體產生孤獨的同時,也讓原本殘餘的情感變得支離破碎。

固定的深圳和搖晃的香港,對於劉子佩來說,沒有一個是她舒適的地方,影片中,不管是在肉體還是精神上,她都是被割裂的一個人。在學校,快餐店,地鐵上,在大城市之間來回徘徊的她,總是不知不覺的顯示出孤獨和失落感。在這裡,我們透過劉子佩這個微觀的個體,也看到了當下城市中宏觀的群體。在時代洪流的裹挾下,人們不得不把自己投身於經濟發展的城市,肉體疲倦的同時,內心的那份自我認知額被甩在了身後,最後逐漸的迷失了自我。

《過春天》:白雪的處女作,雖然有瑕疵,但這部電影算得上是佳品

為了學習和生活,劉子佩多次在深圳和香港這兩個世界穿梭遊走,兩地之間所搭建的理想和邊緣現實的落差,讓跨境邊緣家庭所誕生的她在成長的道路上迷了路,這種對於自我認知的迷失,讓她把所有的成長依賴全部都寄託在利益上。

掉落在利益沼澤中的劉子佩沒有意識到這種扭曲價值觀背後所帶來的危險。為了錢,她成為了走私犯罪分子,背叛好友成了感情的第三者。只不過,利益帶來的短暫快感,不但沒有彌補情感和精神上的缺失,反而讓她在成長更加的身陷囫圇。

深圳和香港,雖然有著文化上的差異,但生活在這之中的每個人都有對生活有著共同的焦慮。在劉子佩的世界裡,香港的父親為了房子把生活過得一地雞毛,深圳的母親打麻將成癮不問家事,摯友Joe和自己存在著貧富階級的鴻溝,暗戀的阿豪想走私獨大。他們每個人都做了物質的膝下奴,而沒有意識到真正有意義的東西正在慢慢的流失。

《過春天》:白雪的處女作,雖然有瑕疵,但這部電影算得上是佳品

劉子佩為了錢加入了走私組織,而努力的想在組織裡表現自己,只不過是為了填補內心的孤獨和變相得到身份認同以及肯定。但是,從美滿的校園理想進入到殘酷的社會現實,她沒有想到的是,內心所得到的滿足全是建立在利益關係的基礎上。校園裡的情感也許是從真情開始,但是現實社會中的成人世界,從來都是隻看利益。於是,乾媽花姐對自己大打出手,男友阿豪對自己的捱打視而不見,一切以來自以為是的真情,在一瞬間被利益擊得粉碎。

這種切膚之痛的經歷,終於讓劉子佩撥開了成長的迷霧,她跳出了利益的束縛,找到了真實的自己。在原諒母親,原諒自己後,她完成了對自我的救贖和心靈上的成長。

《過春天》:白雪的處女作,雖然有瑕疵,但這部電影算得上是佳品

02

在整部電影裡,沒有一個人能夠了解劉子佩。在她被利益束縛了成長空間而迷失了自我的時候,她的成長和救贖,完全靠的是自己對生活的頓悟

那條被劉子佩放生的鯊魚本來應該生活在大海,但是卻因為人類的利益而出現在了富人的魚缸中。失去的不僅僅是自由,消磨掉的更是精神上的意志,最後,鯊魚在魚缸中,迷失了自我而忘記了自己原來的樣子。

在影片中,鯊魚無形之中代表著劉子佩。但不同的是,劉子佩靠自己對生活的頓悟完成了自我救贖。鯊魚則靠著劉子佩,迴歸大海,實現自由。雖然,不知道那條被人類圈養的鯊魚迴歸大海後,是否能夠符合適者生存的自然規律,但是至少它實現了精神上的迴歸。而劉子佩,則褪去了青春的幼稚,重新認識了自我迎來了成熟且殘酷的成人世界

《過春天》:白雪的處女作,雖然有瑕疵,但這部電影算得上是佳品

在影片故事的結尾,劉子佩和母親達成和解,出現在了山頂。山下則是被經濟迷霧所籠罩的香港大樓。在這之前,劉子佩也在利益的人群中游走,但事實證明,想要依靠利益來填補缺失的情感或者是精神的空虛都是徒勞無功的,它只會讓我們更加的孤獨和迷失。所以,在失去友情和愛情後,劉子佩試圖挽救那一份岌岌可危的親情,開始接納自己母親,也開始重新瞭解自己,這是一種脫離利益而對自己的重新審視,也是成長自我救贖的開始。

深圳和香港,是兩座不同的城市,但是導演卻沒有卻沒有把它們孤立開來。而是讓劉子佩這個個體在兩座城市之間來回的遊蕩,然後試著顯露它們之間的共性

《過春天》:白雪的處女作,雖然有瑕疵,但這部電影算得上是佳品

那就是,每個人在快節奏的生活中,所有的行動準則都受利益的支配,享受物質的同時,也逐漸的喪失了自我。就像街頭上,每個人都是那麼的忙碌,每個人都是那麼的渾渾噩噩。行走的人群中的劉子佩,也同樣承受這樣的困境和尷尬,在這之中,成長的自我救贖,只能靠自己領悟生活的真諦。

劉子佩在山頂上伸手的時候,好像握住了雪花,但是香港是不可能下雪的。所以,這裡的雪更多的是一份歸屬感,長期以來的搖擺不定的身份認同和成長迷失後的自我救贖,得到了圓滿的結局。

《過春天》:白雪的處女作,雖然有瑕疵,但這部電影算得上是佳品

成長的道路總是充滿荊棘,暫時的孤獨和迷失不要緊,重要的是,自我舔舐傷口後,我們能夠吸取教訓,來更好的擁抱我們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