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春天》:白雪的处女作,虽然有瑕疵,但这部电影算得上是佳品

成长,总是伴随着孤独和迷失,褪去幼稚迈向成熟的过程,我们总是承受着成长撕裂的阵痛,这种阵痛不仅仅来自于家庭和社会赋予的无形压力,更多的是来自于现实生活中,

孤独个体的迷失到实现自我回归过程中所承受的内心挣扎

青春的热血让我们对周围的一切都产生新鲜感,求知欲繁衍出了我们许多梦幻中的理想,也孕育出了未知的危险和诱惑。最终,理想的梦幻和现实的残酷所带来的落差,总是把我们折磨得遍体鳞伤。但可贵的是,在内心伤口自我愈合后,我们对生活,对成长更有一个更清晰的定位。

《过春天》,上映于2019年,是导演白雪在远离娱乐圈十年之后,带来了第一部电影作品,这种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气魄,让这部电影成功的入选第69届柏林电影节的新生代单元。虽然影片在剧情上有瑕疵,但是作为白雪的处女作,影片无论是题材还是口碑,都算的上是一部佳品。

《过春天》:白雪的处女作,虽然有瑕疵,但这部电影算得上是佳品

白雪掘弃了以往青春片的俗套,利用城市移民的特殊身份设置的同时加入了都市走私犯罪的元素,给这部电影增添了不少的趣味的同时,也让荧幕外的观众通过刘子佩的蜕变,反思自己的成长。

影片名字"过春天"的意思,是走私水客的行话,意思是走私货物过安检,但是它背后所暗藏的深意,更多的延伸到了身份,情感,以及青春的理想。过了青春的难关,便是生命中人生的分水岭。

出生在深圳,在香港念书的刘子佩,拥有了一个不完整的家庭。缺失家庭关爱的她,不得不依靠着金钱来填补内心的空虚。但,这种过度追求金钱的低俗价值观,让她又掉入了物质的陷阱之中。最后,随着友情的破碎和爱情的崩塌,经过一番彻底的自我救赎后,让她对亲情,对生活达成了和解

《过春天》:白雪的处女作,虽然有瑕疵,但这部电影算得上是佳品

深圳和香港,一个代表现实,一个代表理想。学生和走私分子,一个代表知识,一个代表堕落。这种飘摇不定的身份认同,让刘子佩在成长的路途中迷失对自我的认知。当这种种的矛盾冲突,迎面扑来的时候,我们总是在焦虑中,对于自己的未来充满迷茫和恐惧。

在成长的路上,我们应该怎样做出选择,才能让我们度过青春的危险期?

也许我们应该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但这种主观的感性选择会不会把我们撞得头破血流?在这背后又会付出怎样的代价?不知道,人的痛苦往往来自于选择,没有选择就没有痛苦。但不幸的是,成长总是逼迫着我们对生活做出选择。虽然选择如此的困难,但我们不要忘记,在我们内心在被割裂的时候,能够及时的迷途知返,完成自我认知的拯救和回归,因为成长中的蜕变,只能靠自己。

《过春天》:白雪的处女作,虽然有瑕疵,但这部电影算得上是佳品

01

抛开沉重,褪去严肃,当所有孤独感浮躁不安的情绪,都无所顾惮的发挥在晃动暗黑的镜头时,那种身份认同和成长认同的距离感,显得犹为强烈。这种距离感,没有产生所谓的美,反而让个体产生孤独的同时,也让原本残余的情感变得支离破碎。

固定的深圳和摇晃的香港,对于刘子佩来说,没有一个是她舒适的地方,影片中,不管是在肉体还是精神上,她都是被割裂的一个人。在学校,快餐店,地铁上,在大城市之间来回徘徊的她,总是不知不觉的显示出孤独和失落感。在这里,我们透过刘子佩这个微观的个体,也看到了当下城市中宏观的群体。在时代洪流的裹挟下,人们不得不把自己投身于经济发展的城市,肉体疲倦的同时,内心的那份自我认知额被甩在了身后,最后逐渐的迷失了自我。

《过春天》:白雪的处女作,虽然有瑕疵,但这部电影算得上是佳品

为了学习和生活,刘子佩多次在深圳和香港这两个世界穿梭游走,两地之间所搭建的理想和边缘现实的落差,让跨境边缘家庭所诞生的她在成长的道路上迷了路,这种对于自我认知的迷失,让她把所有的成长依赖全部都寄托在利益上。

掉落在利益沼泽中的刘子佩没有意识到这种扭曲价值观背后所带来的危险。为了钱,她成为了走私犯罪分子,背叛好友成了感情的第三者。只不过,利益带来的短暂快感,不但没有弥补情感和精神上的缺失,反而让她在成长更加的身陷囫囵。

深圳和香港,虽然有着文化上的差异,但生活在这之中的每个人都有对生活有着共同的焦虑。在刘子佩的世界里,香港的父亲为了房子把生活过得一地鸡毛,深圳的母亲打麻将成瘾不问家事,挚友Joe和自己存在着贫富阶级的鸿沟,暗恋的阿豪想走私独大。他们每个人都做了物质的膝下奴,而没有意识到真正有意义的东西正在慢慢的流失。

《过春天》:白雪的处女作,虽然有瑕疵,但这部电影算得上是佳品

刘子佩为了钱加入了走私组织,而努力的想在组织里表现自己,只不过是为了填补内心的孤独和变相得到身份认同以及肯定。但是,从美满的校园理想进入到残酷的社会现实,她没有想到的是,内心所得到的满足全是建立在利益关系的基础上。校园里的情感也许是从真情开始,但是现实社会中的成人世界,从来都是只看利益。于是,干妈花姐对自己大打出手,男友阿豪对自己的挨打视而不见,一切以来自以为是的真情,在一瞬间被利益击得粉碎。

这种切肤之痛的经历,终于让刘子佩拨开了成长的迷雾,她跳出了利益的束缚,找到了真实的自己。在原谅母亲,原谅自己后,她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和心灵上的成长。

《过春天》:白雪的处女作,虽然有瑕疵,但这部电影算得上是佳品

02

在整部电影里,没有一个人能够了解刘子佩。在她被利益束缚了成长空间而迷失了自我的时候,她的成长和救赎,完全靠的是自己对生活的顿悟

那条被刘子佩放生的鲨鱼本来应该生活在大海,但是却因为人类的利益而出现在了富人的鱼缸中。失去的不仅仅是自由,消磨掉的更是精神上的意志,最后,鲨鱼在鱼缸中,迷失了自我而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样子。

在影片中,鲨鱼无形之中代表着刘子佩。但不同的是,刘子佩靠自己对生活的顿悟完成了自我救赎。鲨鱼则靠着刘子佩,回归大海,实现自由。虽然,不知道那条被人类圈养的鲨鱼回归大海后,是否能够符合适者生存的自然规律,但是至少它实现了精神上的回归。而刘子佩,则褪去了青春的幼稚,重新认识了自我迎来了成熟且残酷的成人世界

《过春天》:白雪的处女作,虽然有瑕疵,但这部电影算得上是佳品

在影片故事的结尾,刘子佩和母亲达成和解,出现在了山顶。山下则是被经济迷雾所笼罩的香港大楼。在这之前,刘子佩也在利益的人群中游走,但事实证明,想要依靠利益来填补缺失的情感或者是精神的空虚都是徒劳无功的,它只会让我们更加的孤独和迷失。所以,在失去友情和爱情后,刘子佩试图挽救那一份岌岌可危的亲情,开始接纳自己母亲,也开始重新了解自己,这是一种脱离利益而对自己的重新审视,也是成长自我救赎的开始。

深圳和香港,是两座不同的城市,但是导演却没有却没有把它们孤立开来。而是让刘子佩这个个体在两座城市之间来回的游荡,然后试着显露它们之间的共性

《过春天》:白雪的处女作,虽然有瑕疵,但这部电影算得上是佳品

那就是,每个人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所有的行动准则都受利益的支配,享受物质的同时,也逐渐的丧失了自我。就像街头上,每个人都是那么的忙碌,每个人都是那么的浑浑噩噩。行走的人群中的刘子佩,也同样承受这样的困境和尴尬,在这之中,成长的自我救赎,只能靠自己领悟生活的真谛。

刘子佩在山顶上伸手的时候,好像握住了雪花,但是香港是不可能下雪的。所以,这里的雪更多的是一份归属感,长期以来的摇摆不定的身份认同和成长迷失后的自我救赎,得到了圆满的结局。

《过春天》:白雪的处女作,虽然有瑕疵,但这部电影算得上是佳品

成长的道路总是充满荆棘,暂时的孤独和迷失不要紧,重要的是,自我舔舐伤口后,我们能够吸取教训,来更好的拥抱我们的明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