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三胞胎成實驗品,自小被分開收養,十九年後相認結局令人唏噓

撰稿 | 小花

愛德華·加蘭德、羅伯特·沙凡和大衛·凱爾曼從未想過,在這個世界上,竟然會有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人。而且經過驗證,原來三人真的是三胞胎兄弟。

十幾年未見過,有很多共同特徵

十幾年來,他們三人一直都住在彼此距離160公里的地方,素未謀面。也許,冥冥之中,因為骨子裡流淌著相同的血液,上天才安排了他們的相遇並最終相認。

但是,他們並不是一下子三個人就重聚在一起。

美國三胞胎成實驗品,自小被分開收養,十九年後相認結局令人唏噓

(被人以科學研究名義活活拆散的三胞胎兄弟:愛德華·加蘭德、羅伯特·沙凡和大衛·凱爾曼)

最初,先是羅伯特找到愛德華的。

當時,19歲的羅伯特正在紐約附近的沙利文縣社區學院上學。作為一名新生,羅伯特卻遇到很多熱心的同學。他們彷彿早就認識羅伯特一樣,非常熱情地和羅伯特打招呼。

羅伯特說道:“男孩們拍我的背,女孩們擁抱和親吻我。我感到很受歡迎,但是他們卻叫我為愛迪。”

就在自己感到不解時,羅伯特的同學邁克爾·多姆尼茨弄清楚了事情的真相,並問羅伯特是否是被收養的。因為他們學校去年有一個退學的人叫愛德華·加蘭德(暱稱“愛迪”),長得和羅伯特一模一樣。

美國三胞胎成實驗品,自小被分開收養,十九年後相認結局令人唏噓

(紀錄片《三個相同的陌生人》)

最後,邁克爾幫忙撥通了愛德華的電話,羅伯特和愛德華終於取得了聯繫。但是,讓他感到震驚的是,電話那頭的聲音和他的一模一樣。

後來,羅伯特和愛德華髮現他們竟然是失散已久的兄弟。

雖然,此前這兩兄弟從未見過,但是他們都有一些非常奇怪的共同點。他們說話的方式一樣,就連笑起來也一樣。

此外,他們擁有一樣的胎記,智商均為148,都是大學摔跤手,就連摔跤技巧也相同,甚至還在同樣的年紀失去童貞。

他們的故事是如此神奇和充滿戲劇性,一時間,成為各媒體報道的焦點。

美國三胞胎成實驗品,自小被分開收養,十九年後相認結局令人唏噓

(分開了19年才相認的美國三胞胎兄弟:愛德華·加蘭德、羅伯特·沙凡和大衛·凱爾曼。圖片:New York Post)

當時,正在紐約皇后學院學習的大衛盯著報紙裡和自己長得一模一樣的臉,很快便和羅伯特和愛德華取得了聯繫。

1980年,這三個曾經分開的三胞胎兄弟終於完整團聚了。

原本雙胞胎重聚就已經夠特別了,這次還是三胞胎,媒體紛紛大幅報道他們的事情。

一時間,愛迪、羅伯特和大衛成為媒體的寵兒,還常常穿著相同的衣服作為嘉賓出現聊天節目裡。

三個人甚至還在麥當娜的電影《神秘失蹤》裡客串了一回。

美國三胞胎成實驗品,自小被分開收養,十九年後相認結局令人唏噓

(三個人在麥當娜的電影《神秘失蹤》裡)

再後來,他們一起搬到紐約,並在曼哈頓開設了一家餐廳。一年後,他們就賺了100萬美元。

大衛解釋說:“我們就像是墜入愛河一樣。我看到一樣東西,會問‘你喜歡這個東西嗎?我很喜歡。’大家都希望彼此喜歡相同的事物並且做什麼都保持一致。”

“我們想要做的就是快樂、玩和聊天。” 羅伯特說。

他們原來只是實驗品

一開始,他們認為他們之所以被分開,是因為一個家庭沒有能力同時收養他們三個。

如果故事真如他們所想,而且事情的發展一如上面一樣順順利利的話,那麼,對於愛迪、羅伯特和大衛來說,那真是完美的結局。

可是,上天在給了你一把糖果時,請往往要小心一點,因為他可能隨時準備會撒鹽了。

一天,就在愛迪、羅伯特和大衛三人的日子過得異常如意時,《紐約客》雜誌的一名記者勞倫斯·賴特找到他們,一個殘酷的真相開始浮出水面。

賴特一直在研究著名的兒童心理學家彼得·紐鮑爾博士,而這個人和愛迪、羅伯特和大衛密切相關。

美國三胞胎成實驗品,自小被分開收養,十九年後相認結局令人唏噓

(三胞胎兄弟在紀錄片《三個相同的陌生人》裡)

原來在20世紀60年代,為研究先天與後天的關係,彼得·紐鮑爾博士和他的團隊特意做了一個實驗,而可憐的愛迪、羅伯特和大衛三胞胎則是這個“精心研究”的心理實驗的一部分。

當時,紐鮑爾博士與路易絲韋斯收養之家合作進行了一項叫做“多胞胎研究”的實驗。這個實驗會將雙胞胎或三胞胎拆散,分別安排到不同的家庭中收養,然後再觀察這些孩子的發展情況。

此前,紐鮑爾博士曾與著名心理學家、精神分析學派創始人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女兒安娜合作過。

愛迪、羅伯特和大衛出生於1961年7月12日,三人1歲沒到便被紐鮑爾博士以及路易絲韋斯收養之家殘忍地分開。

據他們的養父母透露,在收養他們之前,路易絲韋斯收養之家曾告訴他們,愛迪、羅伯特和大衛是“常規兒童成長研究”的對象。

而且路易絲韋斯收養之家暗示,如果他們答應加入這個研究,那麼他們就有更大的幾率能夠收養愛迪、羅伯特和大衛。

當然,愛迪、羅伯特和大衛的收養也是經過精心安排的。

大衛被一個經濟處在工人階層的家庭收養,埃迪被安排到一箇中產家庭,而羅伯特則被安排到一箇中上層家庭。

這三個家庭的育兒方法完全不同。大衛的父親開了一家雜貨店,性格熱情和善。羅伯特的父親是一名醫生,經常不在家。而埃迪則常與父母發生爭執。

在埃迪、羅伯特和大衛被收養的最初10年裡,紐鮑爾博士和他的團隊曾分別拜訪了他們。

在三人兩歲前,紐鮑爾博士和他的團隊每年都會去他們家拜訪四次。在那之後一年至少有一次訪問。

美國三胞胎成實驗品,自小被分開收養,十九年後相認結局令人唏噓

(三胞胎兄弟在紀錄片《三個相同的陌生人》裡)

在這個過程中,三兄弟會進行認知能力測試、拼圖和繪畫,而且整個過程都會被錄下來。每次的訪問一般長達幾個小時,但是此間沒人向這三兄弟暗示過他們可能有兄弟。

而且,即使當他們到了十幾歲的時候,紐鮑爾博士和他的團隊仍然會在遠處監視他們,收集數據。

據悉,紐鮑爾和他的團隊想知道這三個具有相同基因的男孩在不同的環境下長大,他們的成長會受到怎樣的影響。

而令人不寒而慄的是,除了組織這項研究的科學家以外,沒有人知道除了愛迪、羅伯特和大衛,背後究竟還有多少雙胞胎或三胞胎也被分離用於做實驗。

紐鮑爾博士也從未發表過他的研究報告。

2008年,紐鮑爾博士去世,但是他在耶魯大學的研究所有記錄檔案都被封存,直至2065年之後才能夠公開,估計那時所有參與該實驗的人都早已去世了。

真相浮出,一人自殺另兩人不再聯繫

據愛迪、羅伯特和大衛的養父母透露,他們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是三胞胎,而且當愛迪、羅伯特和大衛而且愛迪、羅伯特和大衛三個人的心理一直都有問題。

在上大學之前,愛迪和大衛都曾在精神病院裡接受過治療,而羅伯特因涉嫌參與一宗謀殺案被判有罪。

在一次採訪中,大衛告訴《紐約郵報》:“這絕對是分離焦慮。那些在研究我們的人看到了我們出現了問題,他們本來可以提供幫助的。這就是我們最生氣的事情。他們本可以提供幫助的,但是他們卻沒有這麼做。”

美國三胞胎成實驗品,自小被分開收養,十九年後相認結局令人唏噓

(分開了19年才相認的美國三胞胎兄弟:愛德華·加蘭德、羅伯特·沙凡和大衛·凱爾曼。圖片:New York Post)

而羅伯特則認為那些科學家打著科學的名義,讓他們受到了極其殘酷的對待。

“在現代,我想不起還有什麼事情比這個更加殘酷了。我能想到就是是塔斯基吉梅毒實驗,他們讓實驗對象都患上梅毒,但是卻不給他們治療,讓他們可怕地死去。”

而自從知道事情的真相後,愛迪、羅伯特和大衛的生活開始發生了變化。

儘管他們還是什麼事情都一起做,但是他們感到恐懼,三人間的關係也開始產生裂縫。

他們每個人都覺得自己被另外兩個兄弟排斥,當羅伯特因大衛說的“工作理念不同”而離開三人合夥開的餐廳時,三人的關係真正開始惡化。

1995年,愛迪自殺,留下了妻子和年紀尚幼的女兒。羅伯特和大衛都結了婚,有孩子,但是兩人早已分道揚鑣。

到了2010年,他們不再聯繫,也拒絕出現在媒體的閃光燈前。

“自埃迪去世後,我和大衛都沒有興趣接受任何採訪。情況一團糟。我們的生活很混亂。”羅伯特表示。

研究者沒有一絲悔意

《紐約客》雜誌記者勞倫斯·賴特曾經在上世紀90年代中期採訪過這次事件的關鍵人物紐鮑爾博士。

但是,在採訪中,紐鮑爾博士閃爍其詞,不肯透露事情的所有真相。紐鮑爾博士表示鮑比(即羅伯特)、愛迪和大衛不是他們分開的唯一一對多胞胎,而且他對此沒有一絲後悔。

此後,在輿論的壓力下,羅伯特和大衛才終於得以看到,關於他們三兄弟的實驗檔案記錄,但是他們也僅能看到經過大量刪減過的研究的一部分記錄。

在這些研究裡,記錄了他們三人在成長過程中,情緒和行為出現越來越嚴重的問題。而愛迪因為自殺,無緣看到這份記錄。

美國三胞胎成實驗品,自小被分開收養,十九年後相認結局令人唏噓

(三胞胎兄弟在紀錄片《三個相同的陌生人》裡)

將羅伯特(又叫鮑比)、埃迪和大衛這一切拍下來並製成紀錄片——《三個相同的陌生人》的電影製片人蒂姆·沃德爾認為,研究人員“在做這個實驗時沒有看到他們的所作所為,會對人類產生的影響”。

“那個時代,即在20世紀的五六十年代,是一個狂野的西方心理學時期,當時人們會做各種瘋狂的事情。他們挑戰人類的底線,沒有道德觀。任何人都知道如果你將親生的三兄弟分開,會發生什麼,這無需科學家以扮演上帝角色,傷害這些無辜孩子的方式,才能得出這樣的結果。”

“最令人震驚的是,這些科學家圍坐在一起說,‘哦,這真的很奇怪,孩子們似乎都遇到了這些問題’。這個問題很明顯會出現,因為你已經將他們親生骨肉分開了。” 沃德爾評論道。

【“繽FUN世界”點評】

發生在羅伯特、愛迪和大衛身上的事情,讓人細思極恐。

而我們的社會有如今的發展,科學家功不可沒。雖然為了得出一些結果,科學家們需要依賴實驗。但是,作為這個世界上的物種,關懷和愛,是讓人類能夠在這個社會好好活著的重要支撐。

如果有誰,哪怕是至親的人,硬生生地從我們身上,奪走了原本就屬於我們的關懷和愛,那真的讓人難以原諒。

而以打著科學的名號為由,做出這種極不人道的事情,更加應該被千夫所指責,甚至應該被關進牢裡。人之所以為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流淌在我們血液裡的“人性”,這是人類和野獸的重要區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