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產純電四驅挑戰特斯拉,逼迫Model X使出狂暴模式

近日,著名賽車手、車評人吳佩發起的一場加速大戰直播吸引了新能源圈的集體關注,主角就是廣汽新能源Aion LX 80D 和特斯拉Model X高性能版。三十萬級國產純電SUV對上百萬級進口純電SUV,從結果來看,特斯拉佔了上風。

國產純電四驅挑戰特斯拉,逼迫Model X使出狂暴模式

但Aion LX不僅在普通模式下贏過Model X,在Model X開啟狂暴模式後,也僅落後半個車身。當然,Aion LX這款國產純電也不能稱之為"勝利者",但是一個明顯的事實是,三十萬挑戰一百萬級純電標杆,以半個身車的劣勢落敗,也是雖敗猶榮。

國產純電四驅挑戰特斯拉,逼迫Model X使出狂暴模式

很多人腦海裡肯定有個疑問,Aion LX作為一輛國產純電SUV,價格上和Model X相差70萬,媒體為什麼要選擇這款車去作為Model X的對手呢?

國產純電四驅挑戰特斯拉,逼迫Model X使出狂暴模式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得從超跑說起。蘭博基尼、保時捷、法拉利這些頂級超跑,大家都很熟悉,它們的加速堪稱"逆天",背後除了動力上的不斷升格之外,還要解決非常關鍵的車身輕量化難題,為了讓車身更輕盈,它們可以說是不計成本。因為更輕的車身意味著比功率(發動機最大淨功率/汽車總質量)更大,就能獲得更好的加速度和極限速度。有研究表明,車身重量每減小10%,百公里加速就能提升8%~10%。

國產純電四驅挑戰特斯拉,逼迫Model X使出狂暴模式

我們再回過頭來看下Aion LX四驅版和特斯拉Model X長續航版的車身重量,前者2180kg,後者2530kg,Aion LX比Model X足足輕了350kg,這也是為什麼Aion LX在功率、扭矩等動力數據上低於Model X的情況下,依然加速不遜於Model X的關鍵所在。

國產純電四驅挑戰特斯拉,逼迫Model X使出狂暴模式

但是,純電車想減重350kg,難度係數是非常高的。因為純電車要考慮到續航和動力問題,往往需要配備大容量的電池和大功率的電驅系統,這些都為汽車增加了負擔。看起來就是魚和熊掌式的難題,Aion LX卻找到了破解之道。

國產純電四驅挑戰特斯拉,逼迫Model X使出狂暴模式

首先,最核心的就是Aion LX自主研發的鋼鋁混合車身技術。上車體使用高強度鋼,在下車身的底盤、懸掛系統上大量應用鋁合金等輕量化材料,上鋼下鋁的車身架構,大幅減輕了車身重量,同時又不影響車身的安全性和操控性。

國產純電四驅挑戰特斯拉,逼迫Model X使出狂暴模式

鋼鋁混合這樣完美的解決方案,為什麼沒有廣泛應用呢?實際上,鋼鋁混合架構對技術的要求非常苛刻,困擾了全球製造業多年,而Aion LX背後的廣汽新能源則首創了鋁鉚接和點焊切換等眾多尖端技術,才最終實現了鋼鋁混合車身,目前全世界能生產這種車身的汽車工廠沒有幾家。

國產純電四驅挑戰特斯拉,逼迫Model X使出狂暴模式

其次,Aion LX還通過各種可能的方式來為自己"減重"。它首創了集成式"三合一"電驅系統,把電驅、電控、差減三合一,這一舉措直接實現了體積降15%、重量降20%。電池系統中電池殼的重量佔了20%~30%,於是Aion LX創新性的在電池殼體上使用了輕量化高強度的鋁合金材料,在單部件重量上減輕了35%以上。

國產純電四驅挑戰特斯拉,逼迫Model X使出狂暴模式

輕量化至關重要,不過這僅僅是3.9秒背後的一個小部分。Aion LX由前後兩臺永磁同步電機驅動,合計最大輸出功率300kW,最大扭矩700Nm,具有傳統超跑8缸的動力輸出。基於全新的GEP2.0純電動車平臺,其前後軸荷配重比為50:50,操控性更加穩定,配合隱藏式門把手,溜背車身等降低風阻的設計,都在一定程度上為加速做出了貢獻。

國產純電四驅挑戰特斯拉,逼迫Model X使出狂暴模式

由小見大,從廣汽新能源在"減重"上下的功夫也能看到他們深刻鑽研技術的極致追求,才能有實力與特斯拉正面勝負。儘管這一次的比賽並沒能勝利而歸,但比賽結果也讓我們看到了未來的可能。特斯拉並不是不可戰勝,中國車企也能造出世界頂尖的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