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力濤:父親去世第二天,他回到了戰“疫”最前沿

“單位的情況我知道

大家都在共同抗疫

我必須回來和戰友一起

打贏這場阻擊戰”


這是3月2日

父親去世後第二天就趕回

單位的何力濤對戰友說的話

何力濤:父親去世第二天,他回到了戰“疫”最前沿

何力濤,今年37歲,共產黨員,是惠農分局政工科民警。2019年8月,何力濤從工作了14年的山西省陽泉第二監獄選調回家鄉寧夏,離開時,何力濤已是主任科員,負責監獄政治部工作已兩年有餘,業績突出,監獄黨委正準備對他進行提拔。但何力濤為了照顧年邁的雙親,卻拒絕了單位的再三挽留,毅然決然回到家鄉。


“百善孝為先。當時想父母親年紀大了,身體也一直不好,我離的近些方便照顧……”何力濤說。

大年三十,何力濤和許久未見的父母、妻女一起吃團圓飯,看到新冠肺炎疫情的消息後,心急如焚的他當晚就來到了單位。

“從那天起他就一直沒回去,直到他父親病重昏迷,分局黨委得知後,勒令他立即回去照看父親……”惠農分局黨委副書記、政委鄭興元提起這件事,心疼地說道。

2月5日,何力濤75歲的父親在銀川家中不慎摔倒,何力濤的母親給何力濤打來電話,讓他回家照看,可何力濤卻犯了難。


何力濤:父親去世第二天,他回到了戰“疫”最前沿

1


“當時,是疫情防控最吃勁的時候,我走不開,就給弟弟打電話讓他去看看爸……”何力濤有些傷感地回憶。“弟弟帶著我父親去了好幾家醫院,醫生讓回家靜養,但父親的狀態一直不好,弟弟催了我幾次讓我回去看看……”


在父親病榻靜養之時,何力濤正在離父親40公里外的京藏高速惠農匝道檢驗站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作為檢驗站臨時黨支部書記和指揮長的他從檢驗站設立,就像“打樁”一樣守在卡點,11天、264個小時、15840分鐘,他沒有離開過一時一刻。


“他就住在站上的“鐵皮房”裡,我們勸他到旁邊的高速收費站辦公樓裡睡,可他怎麼也不肯,說這樣卡點有情況他第一時間就能出來處理……”政工科民警杜文斌指著卡點臨時用彩鋼搭建的活動板房略帶心疼地說,“這個‘鐵皮房’也就是臨時歇個腳,住在裡面又吵又冷,根本睡不好……”

何力濤:父親去世第二天,他回到了戰“疫”最前沿


何力濤卻說“卡點就是我的陣地,我離開,我的陣地誰來守?”

“當時,警力能抽的基本上都抽調卡點了,實在是拉不開栓了,何力濤得知情況後寫了三次請戰書主動請戰,考慮到他的綜合素質不錯,決定讓他上。”惠農區政府副區長、公安局長陳奇峰說。“事實證明這個決定是對的,他負責的卡點落實檢驗程序到位,記錄詳盡,物資運輸通道暢通,得到了各級領導的好評。”

剛到卡點時,何力濤也是感覺“兩眼一抹黑”,雖然有前期自告奮勇在麻黃溝檢驗站和京藏高速惠農治安檢查站參與執勤的經歷,但“跟著幹”和“領著幹”兩種完全不同的狀態還是一下讓他有點“摸不著北”。

“我們這個卡點的人員由市局機關、分局、交警三大隊,以及收費站、衛健委、動檢、辦事處70餘人組成,有10餘名50歲以上的老同志,還有近20名90後,可以說各個年齡段均涵蓋……”何力濤說。

何力濤:父親去世第二天,他回到了戰“疫”最前沿


“我因為比較年輕,又沒有經驗,剛開始我也擔心大家不服我,我想,喊破嗓子不如做個樣子。我不僅帶頭幹,還發動卡點的黨員開展‘我是黨員我先上’,把黨員全部‘壓’在驗證、查人、勸返、夜班等“難幹”的崗位。我自己身先士卒,從上卡點開始,給自己安排的都是夜班……”

何力濤邊學邊幹,逐步摸索,很快,卡點著裝、衛生、消毒、物品擺放等各項標準和交班總結、接班晨會等各項制度就建立了起來。

這時,何力濤又接到弟弟的電話,弟弟說父親的情況不太好,不吃東西,精神狀態也不行,讓何力濤抽空回去回去看看。

“當時卡點工作剛上了軌道,又是疫情防控的關鍵期,離開我實在不放心,加上當時疫情防控非常嚴格,一旦回去有可能要被隔離14天,單位本來警力就不足,我不能非戰鬥性減員……”

何力濤:父親去世第二天,他回到了戰“疫”最前沿


思慮再三,何力濤艱難地做出了決定——暫不回家,委託弟弟和妻子照顧父親。為了怕大家擔心,他並未把父親病重的消息告訴領導和同事。

直到2月22日,分局政委鄭興元感覺何力濤狀態不對,連連追問下他才說出了實情。

“我一聽,馬上勒令他從卡點下來,立即回銀川照顧老人。2月24號,我和奇峰副區長一起去自治區醫院看望了他父親。”鄭興元略帶遺憾地說到。


3月1日,何力濤的父親因病去世,本想回到家鄉侍奉雙親的他,卻不得不在這場戰疫中和父親揮淚決別。


子欲養而親不待

這也是何力濤心中永遠的傷痛和遺憾

何力濤:父親去世第二天,他回到了戰“疫”最前沿


從簡料理了父親的後事,第二天,何力濤就回到了卡點。卡點的戰友大多至今都不知道何力濤的父親去世的消息。

“這個小夥子挺不錯,有幹勁,什麼工作都衝在最前面;有能力,卡點各項分工安排有序,很快就進入了局面;能吃苦,日夜都在卡點上……”提起何力濤,惠農匝道檢驗站臨時黨支部副書記、交警分局三大隊大隊長趙德勇讚不絕口。

“濤哥特別有辦法,我們這個卡點只有兩個醫護人員,卡點剛開設時,他們每次只出一個人,體溫檢測有些忙不過來,有的群眾不樂意,濤哥多次去和他們溝通協調,同時開設兩個通道,一下子效率就大大提高了……”26歲的新招錄民警葉舒東崇拜地說道。

來自惠農動檢部門,今年51歲的卡點執勤人員吳啟祥提及何力濤也是連連誇獎,“這個小夥子和藹親切,對我們生活特別關心,所以我們配合的都很默契,工作氛圍也舒心,也不至於特別疲憊。要不然,我們這些老同志早就吃不消了!”

何力濤:父親去世第二天,他回到了戰“疫”最前沿


“這個卡點是京藏高速寧夏境內的第一個出口,車流量還是比較大的,尤其是後期我們全力保障轄區的生產資料供應,僅過往的大型貨車每天都要近千輛,根據我們交警部門掌握的情況,這個量應該說在全市的卡點中是比較大的。”3月6日,交警分局三大隊副大隊長桂樹軍介紹到。“而且,這個卡點相對偏遠,又正處於風口,工作環境非常惡劣。你看,今天室外溫度已經達到零上15度,而且豔陽高照,許多過往司機在車裡都穿的襯衣,而我們都還是穿的棉大衣。


記者離開卡點時,看到何力濤向父親家的方向鄭重的敬了一個禮,“爸,我知道你在天上看著我,你說過,想讓我成為一個合格、優秀的警察,我做到了,你能不能回來?這一次,我一定好好陪你!”

何力濤:父親去世第二天,他回到了戰“疫”最前沿


採訪時,一直在想: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讓何力濤在父親走後的第二天,能夠強忍著巨大的悲痛,毅然決然的返回到工作崗位?

採訪結束時

惠農區政府副區長

公安局長陳奇峰給出了答案

何力濤的事蹟源於他對公安工作

的摯愛和對責任使命的擔當

這不是“無情

更不是“作秀

而是一名共產黨員

公安民警無聲的誓言

疫情不退,警察不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