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朝1566》中的政治智慧四:沈一石和趙貞吉

沈一石,詩人、鼓樂手、企業家、代客理財師、情感領域創作者,是集才華和謀略於一身的一流政商。生不逢時,通過芸孃的奮鬥登上政商勾結的舞臺,卻沒熬過1/3劇集,化作一隻火鳥,不動產也被充公抵押。


《大明王朝1566》中的政治智慧四:沈一石和趙貞吉

老沈同志殫精竭慮,依靠駐江央企完成原始積累的同時,也註定被捆綁,淪為官場提款機。為巴結楊董事長,送天價女友,拆東牆補西牆,依然滿足不了宮內的揮霍無度,和貪官們的欲豁難填,最後只能逼上梁山賭一把,把全部家當押上。“改稻為桑”若成,自己就融田上市成功,以後還有楊董罩著,五個億那都是小目標,裹著小芸芸泛舟西湖,不必再粗茶淡飯、不必再唱綠光版廣陵散,一口杜康,一首嵇康,多逍遙自在啊。


《大明王朝1566》中的政治智慧四:沈一石和趙貞吉

然而人算不如天算,冥冥之中,天道自有輪迴。從踏苗毀田、毀堤淹田到打著織造局牌子賤買災田,沈老闆黑心事是一件也沒少幹,雖然每一步都拿捏縝密,能躺贏的牌,卻遭遇玩命的海處長,一班豬隊友又亂出牌,技術再好,也只能脫了褲子離場,最後系統託管,把糧賑了,還是難逃一死。餓殍遍野,民不聊生的關頭,商人作為官場的附庸品,當大難來臨時,又怎能保全其身?多年以後的紅頂愛國商人胡雪巖,尚且淪為左李鬥爭的犧牲品,嚴清兩黨傾軋,同樣也饒不過這個棋子,國庫空虛、前線告急的朝廷更需要拿他這隻肥羊開刀。嘉靖朝重農抑商,在帝奢官貪、自然災害頻發和抗倭戰爭嚴峻的困局下,皇帝不死,掠民不成便掠商是必然結果。犧牲你一個,幸福千萬家,在政治家眼裡是送分題,養肥了,就得殺,來年再養一頭。“一曲廣陵散,再奏待芸娘”,老沈哥們,下輩子,晚幾百年投胎,你會是眾人的偶像、口水都是雞湯,遍地都是會彈廣陵散的芸姑娘,痴痴地聽你講成功的故事。


《大明王朝1566》中的政治智慧四:沈一石和趙貞吉

趙貞吉,技術型官僚。二十年前,趙公子還在舞臺上大聲說出夢想,和胡導師一起談理想、講心學,堅持濟世救民的政治信念,二十年後,趙大人就拋出了他的死亡數字理論。


《大明王朝1566》中的政治智慧四:沈一石和趙貞吉

審理浙江大案,奉迎上意,堅決維護領導的面子不能丟,表現出一定的政治格局。被拉下水,反手一個借海刀殺人,幹掉楊金水,有權謀。當海六品傾情打造金棺紀念版的天下第一疏,硬套在準備龍騰昇遷的嘉靖帝脖子上時,作為直接領導的趙內閣同志勇敢地站出來了,置之死地而後生,洗刷了自己,打消了盛怒之下的帝王疑心,挽救了朝局,有膽魄。


《大明王朝1566》中的政治智慧四:沈一石和趙貞吉

趙蝙蝠同學勤學苦練,站的一手好隊,然而,過份愛惜自己的羽毛,死道友不死貧道,導致政治上容易被孤立。趙同學缺少為海隊友、胡師兄、徐老師的政治擔當,不敢不願為政治同盟兩肋插刀,甚至賣友求榮,擋子彈別人上,搶果實我來。為官三思,思危,思變,趙同學沒看到思退二字,朝局上也沒有認清裕王才是自己以後過冬的棉被,現任領導要維護,一味的奉迎嘉靖固然能平步青雲,但也會讓自己眾叛親離,成為眾矢之的。忘記為官初心,做不到為民請命,就要學學小老弟張居正,出能一條鞭,入能把手牽,政治,從來不是一個人在戰鬥。

《大明王朝1566》中的政治智慧四:沈一石和趙貞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