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井下的永久避難硐室到底有沒有用?

冷眼旁觀社會人


有用肯定有用,當用上它的時候井下人員估計也是百不存一了,避難硐室在距井口一般就是八百米左右的地方設立,邊上應該是礦長值班室和監控或機電井下值班室,真要發生透水,瓦斯,粉塵爆炸,一線工作面工作者連跑的機會都沒有,更別說大礦井從一線工作面跑到避難硐室就得差不多二十來分鐘能跑到移動救生艙就算是祖宗保佑了,真早能跑到避難硐室也不在乎那幾百米直接跑出井口了,除非井口冒頂塌方,大家可以去避難硐室喝個水,不過一般一個礦井不止一個井口。


串心747


避難硐室以及救生艙開始於2011年左右。救生艙分為有源艙以及無源艙。有源艙、以壓縮機制冷把水凍成冰,以備用電池帶動風機以及淨化櫃。完成製冷以及空氣淨化、二氧化碳吸收等工作。氧氣已備用氧氣瓶提供。無源艙、以二氧化碳為製冷劑,在冷凝管中氣化後帶動風機,完成空氣淨化以及二氧化碳吸收工作。12人艙需要70L二氧化碳70瓶左右。

一套救生艙大概需要100萬左右。井下普及成本太高。避難硐室就應運而生了。然而避難硐室基本上都建設在大巷道上面。真的有危險事故也不會進去,他們直接就會上井的。基本上沒有用的。只是一種擺設。好多大礦把避難硐室裝修的特別高大尚。就是為了領導來參觀時候顯擺顯擺。

剛開始硐室設計還需要地面鑽孔到硐室。下一套電纜線、一套通訊線、一套水管、一套風管。到後面都沒有了。後面基本上有硐室就合格了。沒有硐室就不允許生產。

我以前就是救生艙的機械部分研發人員。救生艙的外形,管道走向等,都是我設計的,還在北京理工大學做過有限元分析,一個報告好像是10萬還是20萬,北京煤炭科學總院參加過專家答辯。還在救生艙裡面呆了5天5夜。參與過新疆、內蒙、山西、山東、安徽等礦的避難硐室設計與安裝工作。


虈嵞


有用是有用,但是從來沒用過,也不敢用,我就是一線工人,永久避難硐室裡面配備壓縮餅乾,純淨飲用水,氧氣,馬桶,等等等等,氧氣就有幾十瓶,這是我所知道的,避難硐室原來都是上鎖的,不容易開,現在每班都有值班的,挺好,我不希望大家都用到避難硐室。


魅礦小哥


我一生60多年生活在煤礦地區,也在採煤一線工作過,很 熟悉井下的艱苦勞累危險,見過聽說本地區的冒頂、機械、透水`瓦斯爆炸`煤塵爆炸事故,也經常關注全國礦難事故。到目前來說還沒聽說過一起礦井避難洞成功庇護礦工事例。

避難洞有總比沒有好,但區位設置及管理往往跟不上,飲甪水、應急礦燈、食物、供氧、保暖等設施設備由於沒有常人值守更換,也遠離危險工作區域,真是形同虛設。

井下采面眾多,每個釆煤隊採區相隔甚遠,不可能在每一採區設置避難洞,採面一線工人既然能夠脫險跑到較安全的避難洞,那麼離大巷離成功逃生也不遠了,誰聽說過大巷發生過除礦車脫軌以外的重大事故?

希望有關部門多從就近、就便,小型化、實甪化,隨班或定期檢查、更換、領用交接著手,切實為工人著想。


遊俠4031859656561


永久避難硐室是有用的,但是用處不大,可是這也是必備的,就像汽車的保險,誰想用呢?

其實,除了固定的永久避難硐室,還有一種流動避難硐室,我在井下見過,當然這種流動避難硐室裡面的生存保障設施也是有的,但是不多,不過現在的井下有一種綜合管道,這種管道固定在巷道的牆壁上,裡面有好幾條分管,直接連接到了地面,這些管道分別對應的輸水管道,流食管道,進氣管道,抽氣管道,通訊管道等,如果救援時間過長 流動避難硐室裡面的救生物品消耗完之後,這些管道就可以起作用。而且,這些管道每隔一段都會留小口,可以和流動避難硐室相連。

流動硐室成本很高,但是可以移動到工作面附近,永久硐室成本也高,但是基本上都屬於地質條件穩定的地方,如果發生礦難時,僅在車場和工作面附近有硐室的話,那麼這中間的人怎麼辦,所以永久硐室還是要修的。畢竟生命至上


蘿蔔坑裡的爺


初衷是好的,但是,我覺得,現階段井下避難硐室基本上就是國家強制要求的一個擺設,基於擺設我認為有兩點,其一,井下百分之九十多的人員根本不會使用操作,因為操作起來很繁瑣,所以只有那麼幾個人能夠勉強會操作流程,用來應付上級的檢查,礦上根本沒有做到人人都會熟練操作使用;其二,井下基本上所有的避難硐室或者是流動救生艙根本就是在上級檢查時候整理一次,平時要麼是沒人管理,要麼就是一把鎖子鎖著,真要遇事,無法使用。


隨緣66044557


我不知道說有用的人有沒有下過井就信口開河!純屬管理者洗錢的設施,屁用不頂!!!因為有機會逃到避難硐室的礦工,基本就有機會直接升井


時之空454


作為煤礦人,對避難硐室的感覺很複雜。看了評論,更瞭解了同行們的複雜情感。祝工友們每天平安



此生夜空再無明月


有用?裡面有壓宿餅乾,但一年了都沒換,還有就是外面都有鎖,不讓人進,鎖子還是那種不容易砸壞的那種鎖子


後來失了燕子


說實在的,真是浪費資金,浪費人力。世界上成功案例就是智利發生的一次礦難,國家看到隨之開始推行,至此以後,再也沒有成功案例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