巢湖天燈,這裡隱藏一段溫暖人心的故事

我出生在安徽廬江金牛,自幼聽著孫立人的故事長大。1984年,我來到張治中先生創辦的著名的黃麓師範任教。對張治中先生創辦黃師、報效桑梓的故事爛熟於心。


巢湖天燈,這裡隱藏一段溫暖人心的故事


巢湖人傑地靈,這裡流傳許許多多動人的故事。但來巢湖工作、生活30多年,從未聽說過有關巢湖天燈的故事。及至今年初冬的一個下午,我驅車來到巢湖南岸一個名叫天燈的地方。天燈,為什麼取名叫天燈呢?我感覺這裡邊一定有故事。


晚上回到家,在百度上搜索“巢湖天燈”。原來這裡隱藏一段溫暖人心的故事。這裡引述《天燈——天河上的一盞明燈》一文的記述:


巢湖天燈,這裡隱藏一段溫暖人心的故事


天燈村的來歷


在距巢湖東岸巢城約五公里處的巢湖北岸,突兀起一座小山,伸出一個長長的磯頭的一隻巨龜趴向東岸,稱為“龜山”,這裡流傳著一個膾炙人口的傳說。


原來,北岸的“龜山”曾是一隻整天俯著的巨型大烏龜,它偶爾睜開一對小眼瞅著從身邊過往的航船,卻不見船民們理會和膜拜它,於是它猛然地抬起那巨大的龜頭,一直想伸到巢湖的南岸,將整個湖面封鎖起來,任何船隻都別想從它身邊經過。就在這時,龜山對面南岸的一片桃林裡猛然飛出來了一隻金雞,直接啄向龜頭,這隻巨龜被這突如其來的打擊,驚嚇地將受傷的龜頭縮了回去。從此這隻神雞一直守候在南岸的這片桃林裡,因此,人們稱這裡為桃礬(雞)頭。


桃礬(雞)頭突出在巢湖南岸,礬頭前亂石滿灘,在澎湃的湖水裡忽隱忽現。當地人稱之為亂石嘴。從前航行在巢湖裡的來往船隻經過這裡都要拐一個大彎,而礬頭前都是亂石險灘,則成了巢湖古航道上的一個名副其實的“鬼門關”,當時有一首民謠在船戶和巢湖周邊廣為流傳,歌詞是:“船到桃礬頭,心裡早發愁,稍有不注意,可能把命丟”,船伕們每次行船路過這裡時總是提心吊膽,小心翼翼,儘管在這裡船毀人亡時有發生,但最可怕的還是在風雨交加的夜晚,湖面上掀起陣陣惡浪,礬嘴同時也發出那嘶啞的呼救聲,把附近的村民在睡夢中驚醒,好心的村民總是手執火把,湧向那出事的現場……附近的村民每當看到那四分五裂的船板和遇難者遺體時,一幅幅悲慘的場景都深深地烙在每一個在場人的心裡。人們都在想假如桃礬頭有一盞引導航行的燈塔,就能避免慘劇的發生,那該有多好呀……船工不管是白天還是黑夜,只要經過這裡,就能早早地控制帆舵,以避開暗礁險灘。


巢湖天燈,這裡隱藏一段溫暖人心的故事


柳善培老人和“天燈”


在礬頭建一座航標燈塔,在現在也並不是一件難事,但在十九世紀中葉,我國民族工業非常落後,建一座燈塔簡直就是一個幻想。不但要樹一個高高的燈桅,還要天天有專人把燈升上去、降下來,幾個時辰就要加一次洋(煤)油,誰又能兼得起這份責任呢? 那些天天抽著大煙,摟著姨太太的官員們有這等義舉嗎?住在這“三崗六水一分田” 的桃礬頭村民們整日裡過著缺油少糧的艱苦生活,誰又有這等在空中掛起這“天燈神水” 的財力呢?


就在這些黑夜經常救人的人群中,有一位衣著破舊光著腳丫的苦娃子,正在耐心地傾聽著村裡的長者想在桃礬頭點亮一盞“天燈”的計劃。這個光著腳丫的苦娃,經常一個人坐在桃礬頭岸邊遐想,這個充滿幻想的苦娃的名叫“柳善培”,又稱“柳植夫”,生於清同治10年(公元1871年),幼年因家境貧寒,柳善培只讀了三年的私塾,就隻身到了上海,在上海,柳善培歷經了了千辛萬苦,逐步成長為在“上海灘”小有名氣的徽幫商人。


靠勤奮在上海打拼成功的柳善培,時常一個人站在外灘仰望著家鄉,想起家鄉記憶猶新的“桃礬頭”和當年村上長者們想掛“天燈”的夢想,好讓在巢湖航行的船工們避免船毀人亡的厄運。他決心挑起在桃礬頭建航標燈的重擔。


當時要建立航標和長年需要專人維護是要一大筆資金的,於是柳善培親自動筆撰寫募文在上海灘各商家散發,由於募文真實感人和柳善培的個人名望,得到了上海徽商的大力相助。柳善培帶著鉅款回到家鄉,他拜訪了當地的長者、船主、官員、社會名流,根據大家的意見和建議,最後確定了燈杆高度和設立的位置,他根據燈杆需要的高度,幾次下江南山區購買,買好大燈杆後,他又趕往上海,幾經周折終於在出海的大海輪上購得了一盞船用大銅燈。為了確保燈塔常年有人值守,他又在航標燈附近購得一些田地,並蓋了三間房屋,來解決看燈人員的食宿問題。為了表彰在滬徽商們的善舉,柳善培命人在燈塔下豎起了一塊石碑,上面分別刻著捐款人的姓名和所捐的銀元數量,同時還將當時的募文和耗資清單刻勒其上。


光緒34年(公元1908年)桃礬頭航標正式啟用,當時在巢湖流域和上海灘的徽商中傳為佳話,紛紛不遠千里前來祝賀,從此人們叫巢湖有史以來的第一盞航標燈叫做“天燈”。


這盞“天燈”就這樣從清王朝末年起就默默地守在那塊熱土,陪來往的船工們度過了一年又一年。柳善培老人在抗日戰爭爆發後不久,他便回到了夢迴千里的故鄉“天燈”。一九四三年深秋的一個夜晚,柳善培老人走完了自己人生的旅程。他在臨終時囑咐兒孫,將他的遺體埋葬在能遙望到“天燈”的礬頭上,他要用自己的亡靈呵護著船工們的安寧。


歷史的篇章翻到二十世紀五十年代末,新中國成立後,巢湖流域的水運事業也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那盞經歷了半個多世紀的“天燈”也就隨著光榮的退休了,她被新型電氣化航標燈所取代。


時光總是那樣過的匆匆忙忙,時間的隧道總是不能停留,她不知不覺地把我們帶到了今天。作為一個巢湖人,要為“天燈”精神和柳善培老人而驕傲。


巢湖天燈,這裡隱藏一段溫暖人心的故事


在安徽桐城,六尺巷的故事家喻戶曉。但巢湖天燈的故事卻湮滅於歷史的塵埃之中,巢湖人對天燈的故事知之甚少,更不用說巢湖以外的人知曉了。


這幾天,我一直在想,為什麼我們不能在桃礬(雞)頭建一座主題公園呢,將天燈的故事鐫刻於主題牆上,讓巢湖人在觀賞美麗的湖光山色的同時,能讓巢湖天燈的故事溫暖人心。


巢湖天燈村,其實是伸入巢湖之中的一個半島,這裡湖光山色,美不勝收,非常適合人居,我期望有一天,這裡被開發利用,成為巢湖人生活的美好家園,讓“天燈”永遠成為溫暖我們的明燈。(圖片:楊鈞)


最憶是巢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