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我第一次收到男士送的花,還是帥哥,這個女神節我終身難忘

“這是我第一次收到男士送的花,還是帥哥,這個女神節我終身難忘!”3月7日,安徽省第7批醫療援助團隊的一位白衣天使開心地說。2020年是國際婦女節的第110週年。3月7日上午,由“聯手行動 守護武漢”公益平臺發起的“萬朵鮮花滿江城,獻給最美逆行者”活動溫情展開。

從1月23日,“聯手行動 守護武漢”公益平臺由全國各地多家媒體人、300餘位海內外志願者組建。她們24小時接洽運輸物資、對接醫院捐贈物,甚至包括海外物資通關、物流等工作,協助愛心人士完成最後一公里的捐贈。截止3月5日,這些物資發往了全省百餘家醫療機構等單位。

“這是我第一次收到男士送的花,還是帥哥,這個女神節我終身難忘

萬朵鮮花送到白衣天使手中

火紅的玫瑰、濃情的鬱金香、多姿的洋桔梗……上萬朵鮮花,由平臺志願者們送往武漢十餘支醫療援助團隊、方艙醫院的一線醫護人員,以及由省婦聯評選的各地市州抗疫中湧現出來的巾幗玫瑰。

昨日上午,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外,20多位來自武漢大學中南醫院女醫護人員,難得地脫下防護服,隔著白色口罩,聞著花香。她們每人手捧一束玫瑰,留下珍貴照片。

“之前,我們志願者都是運送口罩、防護服、被褥、藥品等,送花這還是第一次。以前每次去醫院,都是揪心,這次終於看到這麼多白衣天使的笑臉,聽到她們的笑聲,大家也很欣慰,武漢真的快好起來了!”平臺志願者黃雲激動地說。

在武漢白玉蘭酒店,40餘位甘肅省援漢醫療隊的女醫護人員聚在一起,手捧鮮花。她們對記者說:“沒想到收到這麼特別的問候,武漢人民太暖心了!”大家紛紛手捧鮮花拍下最美的照片。

志願者趙雯告訴記者:“除了感謝白衣戰士們,還有數以萬計的女性志願者穿梭在武漢大街小巷。3月8日,平臺的志願者們還會將剩餘的花送給她們,感謝她們默默無聞的付出。”

“這是我第一次收到男士送的花,還是帥哥,這個女神節我終身難忘

志願者集體上陣採摘鮮花

平臺發起人盛小航向記者介紹:“聯手行動 守護武漢”公益平臺從1月23日建立,其中主要以全國各地多家媒體人、300餘位海內外志願者為主,主要進行抗疫信息整合互助、聯手行動救援和媒體宣傳呼籲。

“據統計,僅在湖北省的一線女性醫護人員就超過10萬人。‘三八’女神節之際,我們希望用鮮花,向醫護人員表達我們的敬意,就發起這樣一個活動。”盛小航說,由於封城,上萬朵鮮花籌集起來並不容易。

幾天來,平臺成員遍尋雲南、廣東等省內外很多地方。最後,美贊臣營養品(中國)有限公司在廣州緊急調配500枝玫瑰和10000多枝各種花卉。武漢東西湖鬱金香主題公園主動聯繫捐贈,志願者們親自去園區採摘了近4000支珍貴的鬱金香。湖北省插花協會接力包裝,再由平臺志願者們親自送到最可愛的白衣女神手中。

志願者李佳,在鬱金香園採摘了2天,手套都磨破了好幾雙。他感慨地說:“雖然第一次‘採花’,但是內心充滿愉悅。想到這些花會送到醫護人員手中,就感覺自己充滿力量,越幹越有勁兒!”

“這是我第一次收到男士送的花,還是帥哥,這個女神節我終身難忘

大年初一完成第一筆物資捐贈

這次志願活動對於“聯手行動 守護武漢”公益平臺,只是幾百次捐贈、對接中的一次。

平臺成立的第二天,1月24日就完成了第一筆物資捐贈。25萬個口罩與5000件防護服,這批物資由湖北昊特美恆建設工程有限公司和志願者們一同募資,從江蘇南通購買、運輸到漢,送往湖北省人民醫院等幾家醫院。

其實物資籌資、運輸,起先並不是這些志願者們的目的,她們的初心原本是,立足於所從事的媒體行業做好闢謠、解答群眾的疑惑、做好正面宣傳。

後來由於各方求助信息、捐贈物資需求,四面八方匯聚而來,急需本土提供接洽、運輸等支持,大家便形成了對接互助平臺。群內志願者們構建了幾個專項專班,一直在24小時高速運轉。主要做海外、省外物資的對接、轉運工作,協助完成最後一公里的捐贈。對於大額金額物資,志願者是直接和湖北省慈善總會、武漢市慈善總會、湖北省紅十字會對接。

平臺管理人之一向華向記者介紹:“為了甄別物資質量,我們邀請了幾位醫療專家一起研究、篩選、確定產品質量。一級質量的送醫院,二級質量的送社區、一線記者、警察、運輸司機。鼓勵群友遇到有假冒偽劣、趁火打劫甚至重複利用的物資和廠家、商家,積極舉報。”

“這是我第一次收到男士送的花,還是帥哥,這個女神節我終身難忘

捐贈的物資發往100餘家單位

據統計,截至2020年3月5日,該平臺志願者接洽運輸物資、對接醫院的捐贈物項目200餘項,涉及到的捐贈物資有各類醫用、民用、N95口罩累計300多萬隻、醫用手套25萬餘雙,各類防護服累計10萬多套,各類酒精消毒液累計兩萬餘桶。此外還對接了很多海外物資通關、物流等工作。這些物資發往了全省百餘家醫療機構等單位。

在做物資援助的同時,平臺聯手北京益雲團隊做了“湖北省救援信息地圖”,並免費捐贈政府相關部門使用。平臺發起人盛小航告訴記者:“這種信息化地圖在地震時期發揮過指導作用,現在模板已完成。每天導入數據後,分類細緻、功能強大。除了能看到統一界面的地圖展示,還可按不同需求瀏覽到不同信息,可以自動生成數據分析簡報。”

此外,他們還積極聯手北京知學學院、中國文旅產業聯盟等機構,利用海內外文旅產業豐富的資源,呼籲全國各地提供酒店、度假村等作為在外湖北人的隔離場地,並實施配捐助力。同時號召全國各地行業人士,提供醫療生活物資應援;通過智庫多位學者老師,制訂經濟振興方案,推動政府對相關行業扶持政策落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