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儘快練出丹田內氣-少林內功真傳

拳諺雲:“練拳不練功,到老一場空”。這裡的功不僅指武術

基本功,更指代表實力的功力。練就超人的功力是一個練武者終生的追求。功有內功、外功、輕功等,其中內功更重要。功諺雲:“練就丹田混元氣,打遍天下無人敵”。少林《易筋經》(內壯篇)也說:內壯側重於練“道”,外壯側重於練“勇”,內壯可以步入超凡入聖之高深境界,外壯則難脫俗套。內壯與外壯相比較,內壯更令人羨慕。事實也證明,要練成金剛之軀,非走內功這條路子不可,而且,內功也是練成輕功的基石,沒有深厚的內功,輕功便無從談起。練習內功之法,各家各派方法不一,但殊途同歸,都以練氣、養氣為主,只是方法不同,功效也就快慢不同。現將本人所習的南少林鐵布衫功的內功修煉方法介紹給大家。該法簡單易學,二十天左右丹田即會有得氣感,兩至三個月左右丹田內氣即能聚集成團,可收可發,隨意自如,實為少林之真傳,功家必修之功也。望好者自珍之。

(一)內養功

練者先備一個一寸厚的坐墊放好,然後寬衣解帶,正身盤膝而坐,自然盤、單盤、雙盤均可。鼻臍相對,全身放鬆,精神集中,姿勢端正,雙目微閉、雙肩下垂,不能塌腰,舌抵上顎、自然呼吸,雙手掌心朝天結一手印上下重疊(男左手在上,右手在下,女反之)。吸氣時意想一股真氣自百會穴進氣貫注丹田,微微提肛。呼氣松肛,似守非守丹田,進氣要緩慢,綿綿長長,功中一切順其自然。排除雜念,不受外界干擾,放鬆入靜,無憂無慮,使內氣隨著人的意識引導而貫通到全身各個部位。初練時每次練半小時,後逐漸延長至1—2小時以上。每日練2次。

收功:一掌貼于丹田,另一掌覆於其上(男右掌在內,左掌在外,女反之)。以肚臍為中心,兩手向下向右再向上向左沿順時針方向按摩腹部,每三圈放大一次,漸放漸大,上至心窩下至恥骨兩側至腰側為限,共36圈。然後每三圈縮小一次,漸縮漸小,沿逆時針方向運行,最後收在丹田處,意念全身之氣漸漸收攏在丹田成團,然後發散至全身四肢百骸。兩手掌心對搓發熱、擦面。鳴天鼓36通;叩齒36通;將口水咽入丹田。然後再緩緩起立步行片刻即可。

(二)煉丹功

煉丹法是為了鞏固並加強丹田氣感(熱感)。分為四個步驟來操練,分述如下:

第一步

將丹田處的氣團,想象成一個圓球,紅色併發光,氣團周圍還瀰漫著靈氣。

1、以腹正面為平面,意念氣團沿順時針方向緩緩旋轉,並逐漸帶動瀰漫著的靈氣。旋轉36圈或72圈或108圈,注意體會轉動時的熱感。然後逆時針旋轉36、72、108圈。

2、以會陰到百會的連線為軸,水平面為平面,氣團先按順時針方向旋轉36、72、108圈,再反方向旋轉。

3、以左右兩腰側的連線為軸,身體側面為平面,氣團先向下向後向上向前旋轉36、72、108圈,再逆反向旋轉。最後收功(同內養功)。

注意這裡氣團的“旋轉”,並非“運行”。旋轉是指氣團在原位圍繞一根直線軸轉動(如轉動地球儀),運行指氣團離開原位,形成一定的運動軌跡。(以上1—3分別以身體正面、水平面及身體側面為平面,下同)。

有兩點很重要:一是煉丹第一步必須在內養功有成效(即丹田熱感)的基礎上才能加練。二是氣團的旋轉必須是緩慢而均勻的,不能忽快忽慢,要耐心地體會它的旋轉。由於是以意引氣,故不能急燥,否則可能出偏差。

第二步

第一步練習純熟,氣感很強後,可改練第二步,方法如下:

1、以肚臍為中心,以身體正面為平面,氣團作順時針圓周運行,漸行漸放漸大,左右至兩髖骨,上至心窩,下至恥骨,為最大,共36周或72周。氣向上提時配合吸氣,氣向左向下時配合呼氣。注意:(1)氣團運行均勻、緩慢,要耐心體會。(2)轉圈要儘量成圓形,不能轉彎抹角,然後反方向運行漸收漸小收至肚臍,配合呼吸,圈數同上。

2、帶脈運行。先將丹田之氣向前引向肚臍,然後向右腰運行,呼氣;接著,將氣向後腰命門向左腰側運行,吸氣;再從左腰側經肚臍向右腰側運行,呼氣;如此緩慢運行36周或72周,再逆方向運行36周或72周,最後回收丹田。

3、將丹田氣沿任脈向下引向會陰穴;呼氣,再引向長強,上提命門、吸氣;從命門向前透出至肚臍,再沿任脈向下,呼氣……如此運行36周或72。將氣引回丹田。最後收功(同內養功的收功,下同)。

注意:(1)必須等第一步練習純熟後方可改練此步,不可操之過急。(2)氣的運行必須緩慢、均勻。

第三步

第二步練習純熟後,可改練第三步。

1、以身體正面為平面,以中脘穴與中樞穴連線的中點為中心,引氣運行,漸行漸放漸大,共36周或72周。左右擴至兩肋,上至天突,下至恥骨,先順時針運行,再逆時針運行,配合呼吸。

2、以帶脈運行為原型,引氣向上螺旋順時針運行,漸升漸高,至與天突穴同高的水平面為止,36圈或72圈;然後反方向運行,漸降漸下,回覆至帶脈,再收回丹田。注意配合呼吸。

3、呼氣,將其氣從丹田降入會陰;吸氣,從會陰引氣到長強,沿督脈經命門、中樞至大椎穴;呼氣,再將氣前透至天突穴,沿任脈向下經中脘、肚臍、丹田,向下至會陰;再吸氣……如此週而復始。可行36或72周。

第四步

第三步完成後,氣感已很強烈,並能意領氣走,氣隨意行,這時外在的鍛鍊——排打起著決定性作用。此時氣通大小周天已是輕而易舉的事了。現將氣的運行路線及呼吸的配合詳述如下:

1、帶脈運行36或72圈。

2、小周天行功:呼氣,將丹田之氣向下沉入會陰;吸氣,將會陰之氣經長強(閉後陰)沿督脈上經命門、中樞、大椎、後枕至頭頂百會穴;呼氣,引百會氣向前經印堂、人中、天突、膻中、中脘,向下降至丹田。如此提降沿小周天運行,共36周或72周。

然後在帶脈行功及小周天行功純熟的基礎上加練大周天行功。大周天行功方法如下:呼氣,將丹田之氣沿兩足三陽經向下降至腳心,吸氣,將湧泉之氣沿兩足三陰經向上提至會陰穴;然後呼氣,換氣一口;吸氣,氣分兩支沿兩耳後向下經兩手三陽經至十指尖之井穴;吸氣,將井穴之氣沿手三陰經上提至天突穴會合;呼氣,將天突穴之氣向下降至丹田。如此大周天運行一遍。可運行36遍。

至此,丹田浩然之氣已凝成一團,可聚可運。練者精神飽滿,巍然如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