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經濟特區不能“沒有耳朵”

在成為特區之前,廈門是海防前線,工業基礎差、底子薄,郵電通信也相當落後。直至1978年,廈門市內電話仍使用日本侵華時安裝的1400門交換機,用戶只有1300戶。到 1979 年,擴裝的 4,000 門縱橫制市話都飽和了,長途電話沒有國際線,還得經福州、上海、北京等地中轉。

彼時,電話主要為手搖式的模擬信號,接線速度慢、信號不穩定,通話靠彈簧片維持,卡住或錯位都會引發信號中斷;修復故障需逐一檢查彈簧片,手動復位。同時,電話大多安裝在機關、公用事業單位,企業安裝的數量極少,個人用戶更是寥寥可數,通信能力嚴重不足。

通信設備的阻滯,不僅限制了人們的交流,也讓不少外商望而卻步,廈門也一度被外商戲稱“沒有耳朵”。改革開放以後一段時間裡,政府部門不斷聽到企業反映,郵電通信太落後,已經拖了經濟發展的“後腿”。要把廈門建設成現代化的經濟特區,引進先進的數字化程控交換機技術,加快通信建設勢在必行。

1982年,福州成功引進程控電話給全省帶來巨大的鼓舞,廈門郵電部門更加堅定了引進萬門程控的決心,引進工作也得到了福建省政府相關部門、廈門市委、市政府的有力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