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劉邦40歲還一事無成?

蝶熙兒


有非凡成就的人都有非凡的才能,或者是非凡的特長。

韓信會打仗,張良會出主意,蕭何會後勤保障,劉邦的特長就是會當皇帝。

不要以為做皇帝這個工作好乾,打天下難,守天下更難。

不是專業人才,還幹不了這個活。

好多人也想當皇帝,但大多都失敗。

原因就是不適合這個工種。

不適合做這個工作,勉強去做,不僅自己乾得很累,而且弄得大家都累。

現在不是許多人都在叫喊,專業人來做專業事嗎?

足球是這樣,籃球也是這樣。

但已經確知,國奧主教練下課了。

荷蘭名教頭希丁克不是專業足球教練嗎?

看來有些事還不是這麼簡單。

劉邦造反,不,起義以前,也沒幹過皇帝啊!

沒有工作經驗,但起碼要具備適合這個工作的潛力。

是不是具備這個潛力,很難判斷。

由此可知,做皇帝不僅是一個特殊工種,而且是一個高危職業。

從事高危工作的人有一定的特權,也是可以理解的。

風險、責任、權益、義務都是想對應的,這才合理公平。

做皇帝這個工作具有特殊性,雖說“天下不可一日無主”,就是說一天也不能缺少人來主持這個工作,但崗位編制非常嚴格,正常情況下,就編制一人。

特殊情況下才可以一人以上,這也只有在亂套的時候,才會出現超編的問題。

那麼,問題來了。

沒有編制,即便再有能力,也得等待機會。

出現空缺,才能競爭上崗。

能不能被錄用,不僅看競爭者的能力、特長,還要看競爭對手的實力,面試官的價值取向等等。

說了半天,就是想說,劉邦適合做皇帝,但別的工作不太擅長。

但這個崗位一直沒有出現空缺,劉邦就只有等待。

工作機會來得遲,一等再等,劉邦他老人家就等到四十多了。

幸運的是,機會還是被他等到了。


先看一下,劉邦的前任工作者,始皇老哥哥的工作經歷和榮譽稱號:

秦始皇(前259年—前210年),嬴姓,趙氏,名政。秦莊襄王之子。出生於趙國都城邯鄲,十三歲繼承王位,三十九歲稱皇帝,在位三十七年。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政治家、戰略家、改革家,首位完成華夏大一統的鐵腕政治人物。建立首個多民族的中央集權國家,曾採用三皇之“皇”、五帝之“帝”構成“皇帝”的稱號,是古今中外第一個稱皇帝的封建王朝君主。

始皇老大哥僅僅比劉邦大三歲。

秦始皇十三歲就繼承了王位,開始了從政工作。

此時的劉邦十歲,家庭困難一些,還穿著開襠褲呢。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公元前256年冬月二十四—前195年四月二十五),沛縣豐邑中陽里人,漢朝開國皇帝,漢民族和漢文化的偉大開拓者之一、中國歷史上傑出的政治家、卓越的戰略家和指揮家。對漢族的發展、以及中國的統一有突出貢獻。


劉太公想叫他繼承祖業,安心種植事業。

可劉邦不擅長這個工作,有別的想法,希望換個工作。

儘管劉太公給他施加了很大的壓力,但劉邦不改初心。

劉邦也做了很大的努力,比如希望投靠信陵君,與其門客張耳結交等等,但還是在泗水亭長這個崗位上混飯吃,沒有很大的建樹。

劉邦到咸陽服徭役的時候,看見秦始皇出遊,羨慕得很,發出:“歐塞,很酷噯,大丈夫就該這個樣哦。”

秦始皇是三十九歲成皇帝的,這時候,劉邦至少三十六歲了。

哥倆人生的差距,遠遠超過三歲那麼大。

可令世人想不到的是秦始皇突然掛掉了,而劉邦的人生卻因此而起步。

秦二世而亡,劉邦經過七年打拼成就了帝業。

由此看來,劉邦四十歲還一事無成,並不等於他沒有能力。

具備了能力,還需要等待合適的機會。

幸運的人即便是八十歲等來機會也不遲。

不幸的人一生或許都等不來這個機會。

范仲淹在《岳陽樓記》中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用一顆平常心去面對生活,面對人生比較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