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十大元帅的原名及改名过程与含义你知道吗?


开国十大元帅的原名及改名过程与含义你知道吗?

1955年9月27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授予在中国人民革命战争中立下丰功伟绩的朱德、彭德怀、林彪、刘伯承、贺龙、陈毅、罗荣桓、徐向前、聂荣臻、叶剑英。共计十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军衔。

十大元帅都有改名字的经历,原名受家族的影响,许多都平淡无奇,而改后的名字则个个响亮且意义深远。

开国十大元帅的原名及改名过程与含义你知道吗?


朱德,原名“代珍”,字玉价,曾改名“建德”,1909年11月考入云南讲武堂时,改名“德”。意为用自己的德行为天下百姓谋福利。

开国十大元帅的原名及改名过程与含义你知道吗?


彭德怀,原名“得华”,家谱名“清宗”,曾取号“石穿”,1922年秋考入湖南军官讲武堂时,改名“德怀”。他借喻古人云:“君子怀德,小人怀土”,不求升官发财,置田买地,要做一个有道德的,为人民办好事的人。

开国十大元帅的原名及改名过程与含义你知道吗?


林彪,原名“祚尤”,字阳春,号毓(yu)蓉,曾用名“育蓉”,“育荣”,“李进”等。1925年秋考入黄埔军官学校时,改名“彪”,意喻生材高大,有威武勇猛之意。

开国十大元帅的原名及改名过程与含义你知道吗?


刘伯承,原名“明昭”,后改名“伯承”,蕴含承担“拯救天下为己任”的高远志向。

开国十大元帅的原名及改名过程与含义你知道吗?


贺龙,原名“文常”,曾用名“平轩”,“振家”。1916年在长沙参加革命党人的斗争时,改名“龙”龙能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果然成了一条龙。

开国十大元帅的原名及改名过程与含义你知道吗?


陈毅,原名“世俊”,曾用名“曲沃”,“横槊”。他读曾子“士不可不弘毅”这句话后感触即深。认为革命任重道远,光有弘(刚强)不够,还须有毅(毅力),坚持始终,于是改名陈毅,意含刚强的意志,坚毅的信念。

开国十大元帅的原名及改名过程与含义你知道吗?


罗荣桓,原名“慎镇”,字雅怀,号宗人。1914年上高小时,校长罗炳文为他改名“荣桓”,解释说:《诗》云桓桓于征。桓桓者,威武也。征者,征伐也。将来讲习武事,建功军旅也未可知。荣,即兴盛,繁茂之意。可以解释为“荣归故里,威风浩荡”之意。

开国十大元帅的原名及改名过程与含义你知道吗?


徐向前,原名“象谦”,字子敬。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革命队伍里出现了三种人:有些人变节投降,有些人动摇退却,有些人不惧牺牲继续前进。徐向前看在眼里下定决心,排除万难,不怕牺牲,立志要做一个继续前进的人。于是便将“象谦”改为“向前”,以示对革命忠贞不二,勇往直前。

开国十大元帅的原名及改名过程与含义你知道吗?


聂荣臻,原名如此,是父母翻阅《随身宝》上的最后一句“百福骈pian臻得双全”时所取。因其为荣字辈,因此父母给他取名荣臻,号福骈,小名双全,为“光荣达到之意。”聂荣臻的名字终生未改,最终成为国家栋梁。

开国十大元帅的原名及改名过程与含义你知道吗?


叶剑英,原名“宜伟”,字沧白,1917年夏入云南陆军讲武堂12期炮兵科学习时,踌躇满志,决心在学校习文练武,作革命的前驱,为了表示投笔从戎的决心,他把名字改为“剑英”,立志做“民之利剑”,为国为民,英勇奋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