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鏡”與“窗”的視覺魅力

“鏡”與“窗”的視覺魅力

Alec Soth/攝影

約翰·薩考夫斯基曾經提出將攝影劃分為“鏡”派和“窗”派。他認為“窗”攝影是“向外看世界”,因此某種程度上,題材超越了個人的想法;“鏡”攝影則恰好相反,是“向內看自己”,一切都是為人的想法所服務。

這樣的分法也許簡單明瞭,但也不免過於絕對,因為大多數攝影本身就同時是“鏡”與“窗”。許多優秀攝影師對這個問題都有著深刻的認知和思考。我們拋開攝影的深層含義,單從表現形式來看,鏡與窗都是很突出的視覺語言,如同“反射”和“透射”,在攝影的畫面經營中,有著獨特的視覺魅力。

著名攝影師Alec Soth就不認同薩考夫斯基所提出的鏡與窗二元分類,他認為,“窗戶是捕捉世界的一種方式……你可以通過這樣一種方式來讓時間凝固。”但同時,“窗戶通常也是一面鏡子,因為它是半透明的,它有一個反射。在反射中你會看到自己,在鏡子和窗口之間存在光譜。因此,攝影中的反射往往具有你所看到的那種能量,同時你也在尋找。”

“鏡”與“窗”的視覺魅力

Alec Soth/攝影

“透過窗戶傳遞給我的畫面,即使沒有真正的反射,我也覺得它是向內看的。當你意識到自己身處一個房間裡,部分原因是因為有窗簾,這種並不是朝窗戶外看的方法,更多的有關對隱私的窺探慾望。而對我而言,這更像是一種隱喻:想看到不應該看到的東西。”

“鏡”與“窗”的視覺魅力

Alec Soth/攝影

或者,你可以想象一下,窗戶在一天中的某些時刻會有反射,因此有時窗戶變成了鏡子。

“鏡”與“窗”的視覺魅力

Alec Soth/攝影

“鏡”與“窗”的視覺魅力

Alec Soth/攝影

另一位馬格南攝影師克里斯托弗·安德森,也通過作品表現他對“鏡”與“窗”的思考。他認為,“情感是相片唯一有趣的地方”,他的作品很注重情感的表達,窗戶在畫面中,不僅僅是調節光線,營造氛圍,還有一種“觀看”的方式。當然,窗戶不僅僅是“向外看”的框架,還有“向內看”的鏡像功能。

“鏡”與“窗”的視覺魅力

克里斯托弗·安德森/攝影

“鏡”與“窗”的視覺魅力

克里斯托弗·安德森/攝影

在《兒子》之前的作品,他進入的是陌生人的世界,理解的也是別人的世界。在《兒子》的拍攝中,他明白到:自己一直在尋找的人與人之間開放式的情感互通,其實就在家裡。

“鏡”與“窗”的視覺魅力

克里斯托弗·安德森/攝影

“鏡”與“窗”的視覺魅力

克里斯托弗·安德森/攝影

“鏡”與“窗”的視覺魅力

克里斯托弗·安德森/攝影

說到這裡,還得提到一位以複雜構圖著稱的馬格南街拍攝影大師:Alex Webb。他的很多作品,也運用了“鏡”與“窗”的元素。在韋伯的鏡頭下,色彩與色彩的衝擊,光和影的銜接,現實與非現實的轉換,有著魔幻般的視覺效果。

“鏡”與“窗”的視覺魅力

Alex Webb/攝影

“鏡”與“窗”的視覺魅力

Alex Webb/攝影

“鏡”與“窗”的視覺魅力

Alex Webb/攝影

他的照片除了色彩對比強烈,還時常有彼此相關聯和耐人尋味的前景、中景與背景,讓觀看照片的人一步一步進入探索與沉思。畫面看似擁擠,主題卻藏身於許多不重疊的小區塊中,因此他的照片有許多有趣的小故事。

“鏡”與“窗”的視覺魅力

Alex Webb/攝影

“鏡”與“窗”的視覺魅力

Alex Webb/攝影

“我總是想要尋找更多東西,萬一你放進太多,可能就變得一團混亂。我一直在拿捏其間的分寸,我總想在畫面里加多一點東西,讓它保持某種形式的凌亂。”

“鏡”與“窗”的視覺魅力

Alex Webb/攝影

“鏡”與“窗”的視覺魅力

Alex Webb/攝影

對韋伯來說,把一些人的姿態、表情、動作與環境中的造型、光線、色彩加在一起,表現出人性與文化,這就是攝影。

通過以上的例子,我們可以看到:鏡子,除了浪漫或者自我表達,也能夠客觀真實的反應現實存在的事物;而窗戶,除了現實主義或者客觀的記錄真實存在,也能夠主觀的表達甚至暗示私密的空間。

每一張照片都是真實的記錄也是主觀的表現,甚至可以說,每張照片都以純粹的描述一個窗口作為開始,但同時,又可以從中瞥見攝影師的反思,畢竟窗也有鏡的功能。善於運用不同的視覺元素,表現不同的視覺效果,這也是攝影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