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怪事:種糧不賺錢,荒著會收回,土地流轉卻不願意,為什麼?

新大風歌


都說土地流轉,你看看那些大戶有多少領完補貼就跑路的,弄的農民還得自己清理土地。



呆呆的毛大叔


大家好,我是鄉土王大姐,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農民不願流轉土地,我就拿我們村組的地給大家說一說,去年在我村民組佔了一部份地裡建設香菇基地,有好多農戶不同意,原因有以下幾種情況:

第一,有一些人是靠種糧食生活,家裡沒有能出外打工的人,一年麥秋兩季,夠養家餬口,只要幹年年都有吃的,心裡不荒。把地流轉出去了,隨然一畝給個幾百元錢,但總覺得沒種糧食心安。

第二,還有一些人在外經商,雖然現在不種地,但他也不願把地流轉出去,這些人在外回來說,農村地怎麼值錢,以後地就是退路,還是商機。

第三,還有一些人因地價不合適,也不願意地流轉出去,我村民組的地分等級,一級地600元,二級地500元,三級地400元。而且還是當年不給線,去年佔的地今年才給。

第四,村委強迫流轉,開春了有的農戶,去種自己的地,隊長去通知不讓種,得統一給村委,好些村民就不知道,村委是啥時候和村民組商量好的,連個組會就沒開,隊長當家,就把土地給佔了。具體把佔地性質都變了,把地都搞的恢復不了了。

以上幾點是不願流轉土地的原因。謝謝你們的閱讀。再見!


鄉土王大姐


農村怪事:種糧不賺錢,荒著會收回,土地流轉卻不願意,為什麼?我來回答,最近幾年純粹在家種糧基本上維持溫飽而已,相比去城裡打工,是不賺錢的,不如去打工,地裡莊稼抽空種收。我們這地處日照市城郊,有些山坡上糧田,長年打工在外的荒蕪的不少,長滿雜草,沒見村莊裡收回。

有部分流轉的,每畝五百元,每年正月收款。有的大公司,做的比較好,承包費給農民很及時。有的公司不及時或乾脆不給的,有些農民就直接不流轉了。一個人也無法去用法律手段討回公道,只好收回土地,自己又掙不了,只好荒蕪。

也有個別村民,看流轉土地種地或其他項目掙錢了,反悔不流轉了。大凡流轉土地的都是外地老闆,無法與村民爭吵,只得部分放棄,由於是糾紛土地,雙方都不得耕種,也只有荒蕪著。




觀海聽風088


農村種糧不賺錢,這是相對於我們這些散戶農民來說:田地少,一家分不了幾畝地。大多數是五畝以下,有的就幾分地。靠這幾畝地,就全種上糧食,也賣不了幾個錢。弄不好還虧本錢。還有更讓人頭痛的是,種岀糧食來了,卻賣不不出去。以去年為例全國糧食大增產,庫存那麼多,都不收購那麼多,老百姓手裡的糧自然賣不出去。價低都沒有人要,沒人上村來收購。以我家為例,去年沒有賣出一粒糧食。這樣種田還有希望麼?所以很多人選擇寧願丟荒田地去外面打工賺錢養家。

為什麼寧願拋荒土地都不願意流轉?首先要說的是流轉的價格傷農。我這裡來了幾拔人說承包土地,丟荒的25元~30元一畝,合同30年,五年付一次款,分6期付。正常種著的水田100~500元一畝一年。合同30年,前5年每年100元一畝,五年付一次款,然後類推後300元一年一畝,直到合同最後五年,每畝才升到500元一畝。你說,這樣的土地流轉,你們會流轉久?合同期不但沒了囯家補貼,流轉的土地款,一畝還買不到一擔糧食的錢,這不為他人做嫁衣麼?所以寧願拋荒,也不流轉。最起碼自己的田地還在手裡,想種的時候就可以開荒種回來。


雲廬煮酒


在農村對於土地流轉的問題,農民的幾個觀點。一,留住自己的土地,那一天在外面混不下了,回到家裡還有田地養家餬口

二,相當部分棄農經商的農民,留住土地等待種殖業好項目,響應國家政策改革,尋找合作伙伴,共同發展農業

三,轉包出去的土地也不得改變農業性質

承租方承包土地時間問題。價格不合理。

四,農民對土地的使用權的,相關知識瞭解不全面。



大農哥


農村怪事:種糧不賺錢,荒著會收回,土地就轉卻不願意,為什麼?

這還是一個很糾結的問題,農村這種現象還真大有人在。


農村現在種糧能賺錢嗎?十個農民可能有九個農民都會回答種糧就是不賺錢,如果算上人工什麼的,可能還會虧本的。就是虧本的種糧,農民依然在堅守著,其實農民種糧是不圖大富大貴,也富裕不起來的。農民也無怨無悔,特別是對於六七十歲以上的農民,更是因為種糧很滿足,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週而復始,一直到終老。

其實,農民很好滿足的,每年只要自己種下的種子能夠發芽,正常生長,不說風調雨順,只要不開大的天災澇災,農民在收穫的時候能夠豐收就行,至於說能不能賣糧賺錢,農民還這麼不當回事,因為農民不是種糧大戶,一年種糧賺個幾千塊錢就很不錯了。


如今,農村裡種糧的農民是越來越少了,留在村裡的都是些老弱病殘幼,有力氣的都外出打工了,不過,靠打工賺錢的農民生活水平提高了不少,所以農民有能力的話還是會選擇外出打工。

問題也出來了,農民外出打工,家裡田地都荒蕪了,有人想流轉也放手。其實農村還真有這種人。其實,這有很多原因造成的。比如說,土地少,流轉費用少,農民感覺吃虧,還有一種心理,寧願空著,也不想別人種田發財的心理。


我是三六五平凡之路,請關注我,我們一起進步。


三六五平凡之路


種地不掙錢已成事實。現在農村有很多農民都不種地了,一家人出門打工。算下來的話,比在家種地掙的錢要多得多。長此以往,會有更多的農民不種地。

既然,有些農民不願意種地,那麼就把地給流轉出去,不僅不會讓地荒著,而且還能收到租金,可謂是一舉多得。可就是這樣為什麼農民不願意把地流轉出去,寧可荒著呢?我認為有以下幾種原因:

一、怕後期土地不流轉了,地要不回來或者沒有那麼多了。

現在國家提倡把地流轉給有資質的企業或者有能力的農民承包,這樣不僅提到了土地的利用率,而且還能加快機械化進程。把小塊地通過整合,都整成大塊的,這樣一來,誰家的地到哪就分不清了,農民怕有一天,地他們不流轉了,誰家的地給誰家,由於沒有了地界,很難分清,怕到時候因為地而鄰里之間有矛盾。

二、怕自己想種地時,要不回地。

流轉土地不是一年兩年的事,不是說今年不想種地就把地流轉了,明年想種地了就把地要回來自己種,這是不可能。因為是要簽訂合同的,一旦一方違約是要支付違約金的。農民打工充滿了不確定性,好的話就多打兩年工,不好的話,就回家種地。如果一旦地被流轉了,就不能回家種地了,要常年在外打工,與其這樣不如讓你荒著不流轉,想回來種的話,可以隨時回來種。

綜上所述,農民寧可把地荒著也不流轉的原因還有很多,比如租金低、對流轉土地的政策不瞭解等。但是,我相信隨著國家加大對三農的扶持力度,農民一定會願意種地,不會把地荒著的。


我家生活在農村


你好,我是小老冀,很高興回答你的提問。我本身是農民,也種地種糧,最近幾年也碰到過土地流轉的事,我來以我自身的經歷來回答這個問題。 先說一說種糧到底賺不賺錢,拿北方農村來說,一般就是種植小麥、玉米,很少種植其他的經濟作物。除去化肥、種子等投入,基本上能剩下一季的糧食為收入。換句話說就是賣了小麥的錢能抵上投入,賣了玉米的錢就是種這一年地的收成,按玉米價格1元一斤來說,農戶種10地一年收入七八千塊錢,真的不算多。再來說說為什麼有的農戶寧願土地荒著也不願意流轉,其實並不是不願意流轉,流轉土地,按年收租何樂不為?然而實際情況並不是這麼簡單,農戶在流轉土地的過程中有諸多的顧慮。大部分農民非常的善良樸實,沒有太多的法律意識,擔心自己上當受騙。一是害怕土地流轉除去收不回租金,二怕一旦流轉過程中發生意外收不回土地,三是害怕承租者破壞農田,農民對土地有深厚的感情。 現在越來越少的年輕人願意種地,土地流轉可能會是大的趨勢。希望有更清晰的法律界限來保證農民的利益。





小老冀鄉村錄


第一,種地最起碼能夠保持溫飽,外出打工可能維持不了生活。

現在有很多人都在說種地不掙錢,其實只是說種地掙不到錢,但是如果普通農民家庭沒有大的消費,比如供養孩子,看病等大類消費,維持一家的日常生活還是可以的。很多農民都有這樣的想法,有這幾畝地在手裡,自己最起碼能夠供養自己一家老小的吃喝拉撒問題,如果自己真的把這點土地也丟了,那真的是自己什麼都沒有了。外出打工能不能掙到錢還是未知數。

第二,絕大多數農民除了一身勞力,沒有一技之長。

農民們外出打工,有這麼幾類,一是依靠自己的壯勞力,比如工地上的工人;二是依靠手中的技術,比如泥瓦工、電焊工;三是依靠青春,比如飯店中地服務員。而絕大多數農民呢,沒有技術,也不再年輕,放到城市,都到了退休的年齡,勞動能力也下降了不少。這種情況下,如果到外務工,工作真心不好找。

第三,身後的牽絆。

就拿老農自己來說,有時候就在想,如果自己是一個人,那麼每個月發了工資一定要到大飯店吃一頓好煩。而實際情況是,每個月工資下來,要給孩子留一些,父母留一些,家庭日常開支留一部分。然後就沒有了然後。很多農民朋友也是這樣,上有老,下有小。他們需要穩定的收入來維持家庭的日常開支,如果有一天他們沒有了穩定收入,那麼家庭的日常運轉就會出現問題。

所以,從以上三個方面來說,不是不願意離開農村,不是不願意放棄土地。而是不能,生活的現狀不允許他們這樣做,不是嗎?


鄉村王小瓊


這不是怪事,這是很正常的事,於情於理我們不奇怪。

土地是農民的根。

祖祖輩輩生活的地方,無論多苦多累多麼艱難都過來了,來到了今天的時代;時代給了他們無可奈何的兩難境地。

一 土地的耕作種植維持不了一家人的生活,微薄的收入更跟不上社會生活發展中的水平。

二 城市改革中的機遇給農村剩餘勞動力巨大空間,與生俱來默默無聞蝸居農村的農民、充分發揮了他們的才能和技能,並獲得了相應的效益。

三 農村的生力軍,陸續進駐城市,二三十年的時日,他們對城市有了情結!對農村有了陌生!農村農事對他們來說,成了一份不知如何回答而又十分糾結的卷子。

四 城市打工者的前途

那是一個無法預測的未來;發展如同大海波浪時起時伏,打工者隨著它飄蕩,最後落腳在何處!想來想去還是鄉村老家;落葉終究歸根,無論如何不能丟了田。

可眼下城市打工還沒落幕,還可能有新的機遇;家裡的田一時沒技能種,老人已進入掙扎的年景,寧願荒蕪也要保住那最後的根!

五 土地流轉

土地流轉搞了許多年,鄉下人看的多,國家拿了許多錢,沒有落到實處;一個一個空殼和失敗,反而把正規的良田整得不像樣,流走出去的田還能歸原嗎?農民懷疑?

六 等待

我認為農民在等待,等待國家對三農問題的切實政策真正落實;真正改革。農民抱著很大期望,迴歸鄉土,重幹一番事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