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人”大戰,政府拿出1個億獎勵新員工


“搶人”大戰,政府拿出1個億獎勵新員工

既要抗擊疫情,又要企業復工,還需解決員工後顧之憂,如何兼得?

浙江省杭州市政府率先一步,對疫情相對平穩、來杭就業人員集中的貴州、四川等地區,包高鐵專列,開到員工“家門口”,員工免費坐專列。

“搶人”大戰,政府拿出1個億獎勵新員工


不僅包高鐵,浙江嘉善縣政府還免費包機接外地員工返崗。

非常時期,防控疫情重要,有序復工也放鬆不得。返工“待遇”越來越高,從包巴士、包高鐵,升級到了包飛機。

“你走,我不送你。你來,無論多大風多大雨,我要去接你。”此舉既滿足企業復工的用工需求,又降低員工各自返程的疫情傳播風險。

包高鐵、包飛機接員工返崗

政府買單

16日22時7分,載有近300名貴州籍復工乘客的G4138次定製專列到達杭州東站,該車次於當日13時57分從貴陽北站開出,這是鐵路部門節後開出的服務企業外地員工返程的全國首趟復工人員定製專列。

杭州東站到達區,一些企業打出“歡迎您回家”、“歡迎新建德人回家”等暖心標語,每位到達員工都收到了一個信封,裡面裝著口罩。

一位剛下高鐵的小夥子說,前幾天廠裡發了一個表格,說免費坐高鐵回杭州上班,將信將疑地填了表,沒想到過了幾天,真的通知他去貴陽坐高鐵。

據介紹,在G4138次列車上,乘務工作人員組織復工乘客分散就坐,一橫排五個座位只坐兩到三人。

所有復工人員到達杭州東站後,接受體溫測量和身份核驗,然後被所在企業接回,走上覆工崗位。

一位企業負責人表示,由於是實體企業,網絡辦公不能解決生產問題,需要員工到崗,公司一百多人,一半員工都回老家過年。2月15日,公司復工,只有三分之一的員工到崗。在得知政府組織復工專列後,公司與員工溝通,這次有14名員工符合條件搭乘專列。

東方通信、恆生電子、中策橡膠等公司均有員工搭乘此次復工專列。

中國證券報記者瞭解到,第二趟杭州復工人員定製專列將於2月17日從成都開出。同時,杭州從2月17日開始,城市公共交通和市域道路客運將恢復正常運營。

在同一天,即16日17時30分,浙江長龍航空GJ8025航班載著154名浙江省嘉善縣企業的返崗員工,從四川廣元機場抵達杭州蕭山機場。

貼有“接您返嘉 嘉善就是您家”標語的嘉善縣政府統一調配的巴士,在機場外無縫對接,送員工直接抵達企業。

據稱,“返工包機”是全國首次,值得一提的是,以前長龍航空沒有開通過杭州至廣元的航班,此次為首次執飛。

新招員工有千元補助

輸送員工最高獲50萬元補助

16日,浙江省湖州市出臺《關於企業復工復產補助獎勵的意見》,設立不少於1億元的企業復工復產補助獎勵資金,專項用於企業(包括工業、服務業、建築業)復工復產,對企業新招員工,給予1000元/人的一次性生活補助。

對於組團帶員工的,“20人以上市外人員到湖州就業的,給予200元/人的一次性獎勵。”如果企業統一組織到市外員工包車返回的,包車費用由政府全額補貼。

“搶人”大戰,政府拿出1個億獎勵新員工


不僅湖州市,浙江省的紹興、海寧,江蘇省的南京、徐州等也開通包車“點對點”一站式服務,接非湖北地區符合健康條件的員工返崗。

16日,寧波也出臺《促進企業復工復產20條意見》,從支持員工返崗、關心員工生活、優化用工服務、降低企業成本等方面,全面促進企業復工復產。

寧波鼓勵企業多途徑擴大招工規模,疫情解除後當月企業參加社會保險人數較上年同期每新增1人,按每人500元標準補助企業,每家企業補助總額最高不超過30萬元。人力資源機構向企業輸送員工50人及以上並就業超過3個月的,按每人500元標準補助,每家機構補助總額最高不超過50萬元。企業接收職業院校在校學生頂崗實習3個月以上的,按每人最高1000元獎勵企業。

浙江義烏市也出臺“暖企”措施,重點地區、重點企業的員工,由政府組織專車、專列、專門車廂負責接送,費用全部由政府買單。

企業復工:

服務下沉、暖心留人

當部分城市還沒有反應過來,浙江等地已經開始“搶人”,政府摸底企業困難,做好服務文章,打暖心牌,解決員工復工的後顧之憂。

2月15日,在浙江省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佈會(第二十場)上,海寧市副市長濮新達表示,在走訪企業的過程中發現,員工乘坐公共交通返回,交叉感染的風險會比較大,於是指導企業包車、包機、包專列,接新老員工返崗,政府給予2/3的補助。目前,海寧市已開復工企業達到1094家,企業復工率達到51%,復工員工達到6萬多人。

不僅浙江,廣東省珠海市也發佈了相關意見,企業新招用員工並繳納社會保險費的,按每人500元標準給予企業招工補貼,每家企業最高補貼100萬元。

江蘇省無錫市,政府為復工企業提供返崗員工的核酸檢測服務,並補貼50%的檢測費。

江蘇省鹽城市,鼓勵企業網絡招聘,儘可能把前期環節放到線上,減少線下聚集。

除了出錢、出力,也有簡化服務的。江西省16日則提出,取消因疫情防控對各類企業、建設項目復工復產的批准手續,復工復產改為報備制。

還有不少企業細節服務值得稱讚,山東煙臺港職工食堂,員工就餐保持2米的間隔。也有企業食堂在餐桌上搭出隔板,有網友戲稱,“嚴肅氛圍堪比高考考場”、“食堂吃飯,吃出了科舉考試的感覺”。

欄目主編:顧萬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