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貸款用途隨意更改,會構成犯罪

辦理貸款時,貸款用途都是專款專用的。比如,裝修貸款只能用於貸款裝修,而不能拿去炒股或是賭博。有人卻認為貸款用途是個人自由,為此,釀成大錯。


據人民法院報報道,2016年10月,鄭某用2000餘畝林權抵押,向廣源小額貸款公司借款1000萬元用作開發果業,鄭某收到貸款後,全部轉入炒期貨,結果虧損。後來因沒錢還款,鄭某又與廣源公司商議,用抵押的林權到農行貸款,然後償還廣源公司的貸款。但故伎重演的鄭某再次將新的貸款拿去炒期貨,全部虧空了。

鄭某改變貸款用途的行為其實已經構成了騙取貸款罪。

問題來了,什麼是騙取貸款罪?

所謂騙取貸款罪,是指以欺騙手段取得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貸款,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行為。本罪的法定刑為: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給銀行或者其他金融機構造成特別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

最初,鄭某申請貸款時,在貸款合同裡都提供了真實、合法的抵押,並不構成欺騙。

但是,他在具體貸款的過程中,二次改變貸款用途,一次將用來開發果業的貸款用於炒期貨,另一次用償還債務的貸款拿去炒期貨,對廣源公司造成了的重大經濟損失。所以,鄭某可以被認定為騙取貸款罪。

實際上,被判定為騙取貸款罪也要滿足一定的條件,必須是改變貸款用途,且對貸款機構造成重大損失或嚴重情節行為。當然,如果有抵押,貸款機構可以用抵押物來降低貸款風險一定程度上不會有重大損失出現,也就不構成騙取貸款罪

案例中的鄭某以貸款還錢給廣源公司為由,騙取廣源公司撤銷抵押權,使得該筆債權失去了抵押擔保,客觀上已經給廣源公司造成了重大損失。

總得來說,改變貸款用途是否構成貸款詐騙罪,需要因情況而討論。可一旦被認定,它的後果十分嚴重。輕則貸款被收回,被罰息,重則觸犯法律會面臨判刑。因此,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切不可擅自更改貸款用途。

而平安信用貸的用途範圍很廣,可以用於個人消費和經營,比如裝修、買車、旅遊、進修以及個人創業、開店等等,在一定程度上可免去因更改用途犯下的欺騙罪行,現在申請最高可享50萬哦!

注意!貸款用途隨意更改,會構成犯罪

貸款不可用於炒股或買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