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的老爹說:“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這話什麼意思?

李茗說鄉村


你好,我是冒藍火的農民,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

農村的老爹說:“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這話什麼意思呢?該怎樣理解呢?

看到這個題目,我就想起了以前的一個同事跟我談心的一句話,說“以後有錢了,開個公司,寧願只做個小老闆,也不要去大公司做些那看起來很有前途,實際上只是些粗活的工作,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嘛!”,現在經歷過了也確實看懂了一些,就像題主所說的兩句話,雖然簡單,但能讓人深思。


“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我們農村人凡事都愛有個說法,對於婚配這等大事,自然馬虎不得,而“遺下人”指的是寡婦遺孀,一些有家庭變故的,這樣在農村人看來是大忌,有不旺之兆,是不能在進行嫁娶的,而離婚的女人則要好上一些,所以大家就常說“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


“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這句話就和我開頭說的意思差不多了,“強龍不壓地頭蛇”,在自己的一片天地裡有所成就,就算是領導來了也要湊合你幹事,這樣的生活才算有頭有臉。

雖然兩句話的表面含義都很淺顯易懂,但都說明了一個道理,那就是安排好自己的事情,不要接別人的爛攤子爭風頭,腳踏實地,自然會水到渠成。

個人所見,還望見諒,如果大家有什麼其它不同的看法,歡迎留言補充!

想要了解很多好看好玩的農村資訊,那就請多多關注我吧!


冒藍火的小農民


先解釋“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這句話的意思。我們都知道梅開二度是什麼意思,所謂的梅開二度,就是離過婚的人,重新再組家庭。這裡所說的二度花,是指離婚的女人。這句話整體的意思是說,男人如果想娶媳婦的話,寧願娶一個離婚的女人,不要娶一個死了丈夫的女人。為什麼這麼說呢?我個人是這樣的理解的,遺下人也就是死了丈夫的女人,有人說這樣的女人命硬,怕是剋夫命。男人最好不要娶這樣的女人,能剋死第一個丈夫就能剋死第二個,誰願意娶一個剋夫的女人?所以說寧願找一個離過婚的女人,起碼先保住自己不短命。


關於這個事情,可能是不同地方有不同的習俗。我們這裡正好相反,我們當地人的說法是,寧娶喪夫女,不娶活漢妻。跟這句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的說法正好反過來了。我們當地人講究的是,寧願娶一個丈夫死了的女人,也不要那離婚的女人。說起來也有道理,大家都覺得凡是離婚的女人,不能只怪男方,女人肯定也有自己的毛病,好女人哪有離婚的。

只要是離了婚的女人,都是或多或少的,有性格上的缺陷。而且雖然離了婚,但是前夫還活著,即使再婚,也怕他們死灰復燃,影響到以後的家庭生活。而那些死了丈夫的女人就不一樣了,她們可以死心塌地的跟現在的丈夫過日子。所以我們當地人都說寧娶喪夫女,不娶活漢妻。


再說一下這句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土雞就是我們農村人家裡養的那種雞,土雞也被稱為笨雞。壯牛不需要解釋,都知道就是力大無比的那種牛。這話的意思也就是說,寧願做笨雞的首領,也不做壯牛的尾巴。為什麼這樣說?原因很簡單,因為雖然土雞沒有什麼太大的本領,但大小總歸是個頭,起碼不用聽別人吆喝。而壯牛雖然說力氣大,但是再有本事也是在別人的手下,總是要看別人的臉色行事,還不如去當雞頭。

這些老話都包含了一定的人生哲理,細細琢磨一下,有些話還是有道理的。經過了歲月的打磨以後,放在今天仍然適用。


靈子


對於農村一些老人家經常說的一些老話,確實有一定的道理,但是也有一些話語要分具體的情況來分析,並不是放在什麼地方都是準確的,也可以用“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的方式來理解這些話語。其實只是因為涉及到一些具體情況才能夠分析這種狀況,並不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道理,也有一些是恰恰相反的諺語或者俗語來解釋這種狀況。所以對於這些農村的老話就要智者見智、仁者見仁的來分析和看待問題。



“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

這句老話的意思是說寧可去離了婚的女人做媳婦,也不要寡婦作為自己的媳婦。其實對於這句話的理解也是非常簡單的,在過去有一種說法,那就是死了丈夫的女人稱作為寡婦,對於寡婦來說被傳言是因為命硬,把丈夫剋死了。其實可以用大自然的相生相剋規律來解釋,如果是夫妻二人互相協助的生活,而且命運方向是相生的,他們就會白頭到老;如果說兩個人的命運是相剋的,就要看誰的命硬了,誰克過誰。尤其對於寡婦嫁給多個男人出現死亡的現象,這個女人的命就是非常硬了,在現實當中的確有這種現象的發生。

我們這邊就有一個這樣的女人,嫁了第1個丈夫得了疾病去世了;隨後又被本農村的一個大齡的老光棍兒迎娶了,結果這個大齡的老光棍兒婚後不久又出了車禍死亡;到第3個的時候有些人就非常的害怕了,村裡都傳出這個寡婦非常命硬,但最終又被鄰村喪偶的娶回家過日子,結果沒出三年又成了寡婦。在農村一般有一種風俗叫事不過三,這個女人最後沒有再嫁,在村裡孤老終生。

在一些農村還有另一句俗語“寧娶喪夫女,不取活人妻”,這句俗語恰恰與題主所說的這句相反,就是說寧願娶寡婦也不娶離婚的女人,因為寡婦沒有其他的想法,也沒有別人惦記了;但對於活人妻,也就是離婚的女人,還極有可能會復婚的現象,生活起來會時常將前夫與現任丈夫經常做對比,或者仍與前夫聯繫,家庭有時也會因此鬧得不可開交。這個問題的確在現實當中存在,特別是現代社會離婚率這麼高,這種現象是比比皆是啊!所以任何問題都不是絕對的,有利就有弊,就看個人的分析問題的能力和選擇的能力了,當然還有一些運氣成分在裡面。



“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

這句話的道理也非常簡單,就是寧可做土雞的雞冠,也不去做壯牛的尾巴。這句話的另一種說法就是“寧當雞頭,不當鳳尾”,這句俗語大家都聽說過,所以就可以很好的理解這句話的意思了,就是說寧可在低檔次的範圍內作為首領,當個支配的領導人;也不願意去做高檔次人群裡的默默無聞的那個人,或者是最後的那一個人。

對於這個問題從世界的角度來分析也是可以理解的,特別那些小的國家,有人為了作為一個小國家的首領,或者是作為一個對方國家的首領,有時寧可把一個地方從一個國家分裂出去,也不願意受到一個大的國家的統治。因為把一個地方分裂出去作為一個國家,自己就成為了一個皇帝,一切事情是自己說的算。

對於這句話人的心理其實很好理解,他們說到底的目的,就是以自己的權利為重,自己的地盤自己說了算!“雁過留聲,人過留名”這就是他們的腎陽標註,所以他們都會竭盡全力的去做一個小區域的首領,而不願意去做一個大範圍的,默默無聞的被支配的人。其實這種心理有時也不是太好的,畢竟紅花需要綠葉配,一將成名萬骨枯,必須有好多人為其服務或當墊背!這也就是所謂的弱肉強食吧?!當然,還有一句話:眾人拾柴火焰高,眾人划槳開大船!如果領域裡只有自己一個或幾個人,其沒有其他人,再怎麼成為首領也是沒有什麼前途的!所以紅花需要綠葉配,譬如那些一生默默無聞、無私奉獻的人們,也是對社會的一種奉獻,也可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



總之,對於這句農村俗語從具體情況來說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但不能夠或肯定這種做法是可取的。畢竟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有其相應的前提條件,有時甚至物極必反,所以只有在所處的環境條件下,或者是自己的思想意識中來辨別事物的對與錯。所以好些時候在分析問題時,就需要智者見智,仁者見仁,不能夠思想偏激,一棍子打死,隨著時間、周圍的環境等一些主觀及客觀的因素的改變而發生改變。


三農一姐


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這是在人要做如何的選擇。人的見解習性不同,三觀有異,因此會做出與人不同的選擇。有人寧要遺下人,不要二度花;有人寧做鳳尾,不做雞頭。這都是各說各有理的,就看你站在什麼立場角度上看問題了。

花比女人,二度花指結過婚離婚再婚的女人。遺下人,是指死老公的女人。人無時不在選擇,婚姻是很重要的選擇,只有兩種選擇之下,一邊是離了婚的女人,一邊是死了老公的女人,二者選誰好?各說各有理。凡事都是有兩面一分為二的,各都有優劣。有人說二度花已有經驗教訓,會更加懂得珍惜家庭婚姻愛情,所以寧要二度花,是遺下人有孩子,拖累重,刑剋大,娶不得,不可要。有人說,二度花會不會藕斷絲連,心在曹營身在漢,那不是煩惱憂患多多?遺下人便下用擔有藕斷絲連,死灰復燃了,所以也有說,寧要遺下人,不要二度花。其實如何選擇,各依自己看法吧,選擇了對錯都要承擔,這是極考驗人有無智慧的事,是好是壞真的在選擇了。

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也即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意思,也是說人生作何種選擇才更好的。就說學習入校入班選擇吧,也出現這兩種情見,一是寧做雞頭,不做鳳尾;一是寧做鳳尾,不做雞頭。這兩者都有優劣利弊的,就看你如何權衡而選了。家境好的多選做鳳尾牛後,家境差的,便做雞頭更有利些了。





樹德漢碩


“寧願二度花,不要遺下人”這話其實很好理解。

啥叫二度花,就是離過婚的女人,遺下人自然是喪偶的婦女,老人是告誡年輕後生,實在娶不上老婆,寧可娶離過婚的女人,也不能娶喪偶的婦女

人都是比較迷信的,他們對死了丈夫的女人會有些成見,他們認為這些女人命硬,剋夫,沒有人想自己的孩子早早被人剋死,所以他們會極力阻止兒孫娶喪偶的婦女。

古代女子地位低下,她們沒有多少自主選擇的權力,也無力改變人們的成見,只好默默承受命運的不公,掙扎著走完一生。

其實這是不公平的,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把男人的死怪在妻子身上也太不公平了,好在現在是新社會,一些糟粕言論被人們拋棄了,婦女翻身了,有了話語權和自主選擇權,她們可以去爭取自己的幸福。

離過婚的女人能娶也好理解,大家看哈,莫說是咱們平頭老百姓,古代好多帝王,包括曹操,唐太宗都娶二婚的婦女,人家地位如此高都不在乎女人離沒離過婚,咱們老百姓有什麼必要在乎這個呢,只要能好好過日子就行。

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總結成成語就是雞口牛後或者雞頭鳳尾

這句話也好理解,簡單的將就是寧願在自己的小圈子當個第一,也不去大圈子當個小跟班。

這話有些道理,比如你自己開個小門市,做點小生意什麼的,可能賺得不多,也累點,因為事事都要自己操心。

但是同樣也省心些,因為沒有頂頭上司了,你不必事事看人臉色,揣摩領導意思,做事也可以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來,不必事事都按照公司一些不合理的條條框框來。

你非常自由,不用擔心偷懶被扣錢,賺了的錢都是自己的。

在大公司或者大城市確實有發展前途,但是競爭壓力也大,有可能你努力了也比不過別人,也有可能領導不是伯樂,不能賞識你,你永遠是吊車尾。

其實“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這話用在選東西上同樣合適,買東西沒必要以為追求一線打大品牌,二線的牌子也有可能靠得住,很多時候,一線牌子的低端貨比不上二線牌子的中高端,花一樣的錢當然是買個質量,用的住,而不是追求虛無的名聲。

其實寧要二度花這話我並不完全贊同

俗話說一招被蛇咬,十年怕井繩。

離過婚的人受過傷害,心裡有芥蒂,再婚很難放下心中的戒備,這使得他們有時候難以全身心的投入一段新的感情中。

再者離婚的人有的帶著孩子,二婚如何對待孩子是個很大的問題,處理不好是要鬧亂子的。

出孩子外,財產分配也是很大的矛盾點,人都是自私的,不希望自己的財產被他人拿走。

有的二婚夫婦因為以上種種問題相互防著,過得很累。

再有就是藕斷絲連的問題,有些丈夫和妻子失去了才知道好,二婚的另一方見到丈夫或者妻子跟前任聯繫,必然會吃醋。

二婚想幸福,就要放下過去,以積極的心態面對未來。


西堤君


農村老爹懂得真不少,什麼天文地理,什麼婚喪嫁娶,這不,暑氣未散,老爹又坐在街頭講授道理,這次講的的“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之所以將二者放在一起,因為這句話都是關乎選擇的問題。

選擇有多重要,我們都能明白。關鍵一步,向左向右,都決定人生的成敗和幸福,特別是人活世上兩大事,婚姻和工作,下面先來說說“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這句俗語。

其本意就是寧願找一個離過婚的女人為妻,也不要找一個死過丈夫的女人。這句話其實並非對女人的歧視,而是寶貴經驗之談。

離婚的女人大多是由於性格或其他問題分開,再婚時多少有所顧忌,會更加寬容。上次的婚姻失敗的教訓非常深刻,所以二婚後更加珍惜感情,容易形成美滿的家庭生活,而被丈夫遺棄的女人,大多是由於疾病和禍災不得不分開,心裡掛念著對方的好,珍藏著對方的感情,所以在此開始一段生活,常常與第一段做比較,或者乾脆把現任丈夫當成亡夫,感情變態的生活會時時有些波瀾,感情生活肯定不和諧,也就沒什麼幸福可言了。


至於“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是一句流傳很久的古話,常常被用作年輕時選擇工作時的準則,它的本意是寧願混在雞群裡當雞首,也不要跟在壯牛堆裡當尾巴,引申為可以去小的地方嶄露頭角,一展鋒芒,也不要呆在大的待遇好的地方混吃落後。實際上這句話也有侷限性,理想的心裡狀態是在雞首時踏步向前,在牛尾時奮起直追。環境與否,都不要磨滅一個人的鬥志和勇氣汗水。

“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關乎選擇的話語大家聽明白了,老爹的扇子裡藏著春秋,藏著書本。朋友們,您們是怎麼看的呢?


流水無聲


我是平凡之路,很高興來回答問題。

現在的農村,人們思想已經解放,百花也已爭鳴,這是社會的一種進步。


農村老爹說:“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這句話說的很到位,也形容得很恰當。那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我們先來分解下意思,“二度花”就是形容離過婚的女人,花是特製女人。“遺下人”是指遺孀,即死了丈夫的女人,農村裡叫做寡婦。這樣意思就很明瞭了,就是說,結婚寧願要離過婚的女人,也不要死了丈夫的女人。

這樣的事情在現實中很常見。但是怎麼說呢,離過婚的女人與前夫及前夫所生的孩子總是忘不去,因為人是有感情的,總有些事情是忘不了的,所以離過婚的女人心裡還存雜念,稍有不開心,心裡就會亂想,對於離過婚的人,離一次,兩次,三次對於她來說都不是事兒。而寡婦有什麼不好呢?其實有點偏見,寡婦在農村總被人看作剋夫的象徵,這是沒有道理,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註定的,只有自己愛護自己才是王道。

“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這句話也很經典。就是說,人寧願做土雞的小小的頭部,也不做壯牛的後屁股。我們知道,土雞的頭是很小的,但是雞頭很乾淨,很美麗,看看牛屁股,雖然很大很厚,但是大便經過髒兮兮的,不被人待見。


這在現在的職場中比較應驗。有的人寧願在小公司裡做雞頭,也不願去大集團做牛後。這是個人的選擇而已,本身沒有對與錯,但是人總要要求進步,要有進取心,要往上爬才行。

我是平凡之路,請關注我,我們一起工作。


三六五平凡之路


大家都知道這俗語和老人口中常唸叨的老話都是經過時間沉澱和生活經驗所總結出來的,它是具有一定的普世性和合理性的。今天我們要講的這句“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先說“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

這句話的書面意思就是寧可娶一個離過婚的女人,也不要找一個丈夫去世了的。為什麼要這樣講呢?主要是以前的人們比較迷信,說這個丈夫英年早逝的都跟這女人或多或少有些關係,剋夫。都會這麼講。還有一種情況就是“遺下人”可能還會有孩子,在以前封建落後的農村誰要是找這麼一個女人帶著孩子的難免會讓人在背後叨咕。



“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

這句話可以翻譯成我們常說的,“寧做雞頭,不做鳳尾”就是寧可在一群不如他的人裡面做第一,也不願去一群比他強的人做倒數第一。這個的話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不過我父親一直教導我,你只有一直跟比你強大的人在一起才能不斷地磨鍊自己,讓自己變的更強。不過大家沒必要勉強自己一定要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其實俗語不管講什麼能一直被流傳到現在並且被人們熟知的,它的本質思想都是對我們日常生活美好的嚮往,更多的是引導我們往積極的一面去做。


老賈聊三農


農村一些俗語或者諺語作為眾智慧與經驗的結晶,值得我們去銘記並傳承。這些俗語或者諺語字面意思雖然簡單,但蘊含的道理卻值得人們深思。

今天給大家分享的是“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

我們先來說說“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

一“二度花”、“遺下人”指的是什麼樣的人?

我們可以肯定這兩者指的都是婚姻不順利的女人。

具體來說:“二度花”指是離了婚的女人;“遺下人”指的是沒有離婚但是丈夫卻離世的女人。


二為什麼說“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

這句話的意思是如果把離婚的女人和喪偶的女人放在一起相比,還是選擇離婚的女人,

因為從傳統的觀念看,離婚的女人雖然前夫還在,婚後可能還會與前夫有著一些糾葛,但這些問題畢竟能夠看得見摸得著,也是協調解決的。

但是對於喪偶的女人,不管丈夫是以為意外還是生病,這樣的女人被人們認為是“剋夫”的女人,如果娶了以後,會帶來不好的兆頭。


三怎樣看待這句話?

這句話帶有偏見,不太能夠適應變化的需要,對於離婚的女人或者喪偶的女人,他們說承受過是婚姻中不幸的經歷,他們需要面對的,是婚姻中再次出現的機會,只要嚮往美好,所有問題都不是問題。

我們再來說說“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

一“土雞首”、“壯牛後”指的是什麼?

“土雞首”指的是土雞的頭。“壯牛後”指的是牛的尾巴。

土雞的頭雖然小,但是很乾淨,牛的尾巴雖然很大,但是卻很骯髒。


二為什麼說“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

很多人都有雄心壯志,都想幹出一番大事業,但是往往路沒有選擇好,導致自己走偏了。這就是做了“壯牛後”,前面雖然是壯牛,但是自己一身汙濁,狼狽不堪,抬不起頭。

做一個“土雞首”,一是明確了自己的目標,隨時為目標奮鬥著,二是自己走在光明正大的奮鬥道路上,不會身陷汙濁,三是事業雖小,但自己有尊嚴,能夠體現自己的價值。

三怎樣看待這句話?

這話話仍然有很現實的指導意義。它指導我們幹事情要選擇好目標,如何朝著目標前進,如何體現自己的人生價值。“土雞首”更適合我們當前絕大部分人情況,為自己定下一個小目標,默默的為之努力。


“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這兩句話的現實意義要從實際情況出發去把握,對於不適應社會的我們應該擯棄,對於能夠指導我們現實生活的,我們還應當拿來用。


華哥的三農


這是一句老話,但在今天已經有些過時啦!

一、寧要二度花,不要遺下人

“二度花”就是已經離婚的女人;“遺下人”就是寡婦。這句話的意思朋友們解釋得已經很清楚了,不必再說。我要說的是,今天已經不適用啦!

你看我們農村,男青年現在找對象很難很難。我們一個鄰村,2000多人的行政村,最近三年裡僅僅娶了一個媳婦,還是“二度花”。


通過讀書進城的、工作的自不必說,就是那些讀書不成,在城裡找個工作的女孩,都對男孩橫挑鼻子豎挑眼。如果再稍有點姿色,就不想嫁給農村男孩了。

每到春節時候,男青年都打工歸來,村子裡很多,卻幾乎不見女青年身影。如果你挨家挨戶數一數,男青年是女青年的10倍。所以,一旦有一個30歲左右離婚的女人,即便有一個兩個孩子了,仍然以“大姑娘”的身份、身價嫁出去俗話說“物以稀為貴”,現在,女人更是以少為“寶”啊!

有很多寡婦不願再嫁,一旦願嫁,同樣像“二度花”搶手。


二、寧做土雞首,不做壯牛後

“雞首”就是雞頭,“牛後”就是牛屁股,這兩個詞用來比喻小集體的前頭和大集體的後頭。

就說現在的農村吧,有很多人要求進步,想在村委會任個職。即使當不了三把手兒,當個五把手兒、六把手兒也感到十分榮耀。你看,原來什麼“雞首”“牛後”現在有有新的意義了吧!

再看看現在家長們為了孩子的學習,他們希望孩子放棄原來學校班級的前一名兩名不上,非想著、掙著進名校、進快班,哪怕是在班裡最後一名也心甘情願。



人在變,事在變,有些老話的意思也在變!千萬不可“抱殘守缺”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