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到再陷提現危機:與樂視互撕3年後,整體負債飆升至50億

距離韜蘊資本接手易到近一年時間,陰霾仍然纏繞著易到,揮之不去。

兩天前,易到再爆提現危機。公司發佈通知稱,因樂視向易到隱瞞鉅額債務並單方面發起訴訟,平臺用於車主提現的賬戶於7月20日被法院訴前保全凍結,對車主正常提現造成影響。易到表示,經多方面溝通無果後,現採取緊急預案,已開通新的提現賬戶接入提現體系,平臺將在全新提現體系調試完成後,儘快開啟車主提現,具體時間以公告為準。

而就在一週前,易到方面發文指出,2017年6月韜蘊資本入主易到後,發現易到整體負債由樂視承諾的20餘億飆升至近50億。其中,樂視在實際控制易到期間,利用便利條件產生了一系列數額巨大的不正常關聯交易,樂視一直試圖通過這些不合理交易以各種方式干擾到易到的正常運營。

樂視與易到互撕的戲碼持續近3年時間,沒有任何落幕的跡象。

與樂視“決裂”

戰爭殘酷。炮火連天中,易到倉皇孑孓,不知所措。彼時,樂視宛如白衣騎士般,衝到易到面前,以併購的方式得到易到。

易到創始人周航內心五穀雜陳,他把“親生兒子”交到了“養父”的手裡,以另一種方式守護他。之後,易到“起死回生”。但誰也沒有想到,這只是一場飲鴆止渴般的“續命”。

2015年11月,易到“100%充返”;2016年1月,易到開啟專車節,豪擲10億現金;2016年6月,專車價格大幅下調。2016年7月,易到開啟“生態充返”,正式成為樂視生態的入口。據有關數據統計,易到在“100%充返”活動中總充值金額超過60億元,相當於融資10億美元。

之後的事情,便是一地雞毛。

易到逐漸出現了司機提現困難等問題,而樂視主導下的易到依舊鼓勵用戶繼續高額充值。易到工作人員曾多次對媒體爆料,樂視在主導易到期間,通過易到大量採購樂視系電視、手機等硬件產品。經查,此類交易數額巨大,交易商品多用於易到彼時的大額充返饋贈,並非易到市場硬性需要,屬不正常關聯交易,這為易到帶來了巨大債務。

除了用戶之外,易到也遭遇多次供應商集中討債的危機。鳳凰網科技曾在報道中提到,“最近的北京建國門萬豪中心要比平時熱鬧得多。討債的人有一個專門的微信群組,叫‘易到欠款群’,裡面都是各個被易到拖欠了服務費用的供應商企業的相關負責人,欠款數額幾乎都在百萬級別,個別供應商的欠款會達到千萬以上。這些供應商(包括自家在內的六七家易到供應商)在5月份前前後後到易到位於萬豪中心的總部討過三次債,最終除了個別態度強硬的供應商,其餘都是無功而返。

實際上,易到拖欠供應商款項並不是新聞了。從2016年底到2017年期間,易到曾多次被曝拖欠供應商款項。其中,2016年11月,易到就被曝拖欠五六家客服供應商費用,總額高達5000萬元。

2016年11月時,易到官方對外界給出的回覆是,“貨款一直按照雙方約定的方式正常支付中,但由於近期易到致力於提升客服服務體驗,有部分供應商出現變更,現正處理變更前後事宜,有個別不準備繼續合作的公司出現剩餘尾款未結清情況,這是商業經營中的正常狀況,與公司資金鍊毫無關係。”

也就是說,易到拖欠外包客服供應商服務費的情況由來已久。值得一提的是,2016年5月到10月前後,正是易到發展最迅猛的階段,也是它在網約車行業排名追至第二的頂峰時期。

樂視主導下的充返活動成了易到資金鍊緊張的原罪,在充返活動結束後的幾個月裡,陸續曝出用戶補貼未到賬、用戶退款未到賬等資金問題。易到的激進充返活動,給他們帶來用戶短暫增長後,為他們提供各類服務的供應商成了數據和資金狂歡之後的受害者。數百外、上千萬欠款成了這些供應商兩年來的噩夢。

周航曾直言不諱:“一個敢於罵天罵地的人卻轉眼間揹負上了一個罵名,甚至連祖宗十八代都受連累。而這些罵他的人,卻是那些自他創業以來,就一直放在胸口的用戶。”

他喊話樂視,要 “妥善處理好易到的問題”。樂視回應周航“ 農夫與蛇”,一時間喧囂四起。

危機中“接盤”

2017年4月,周航的一紙聲明再次將樂視與易到推向風尖浪口。周航承認易到確實面臨資金問題,但他指出,易到資金問題的最直接原因是樂視對易到的資金挪用13億。而樂視方面則與易到聯合發聲明回應稱,從未挪用過包括用戶充值在內的易到任何資金。

對易到來說,周航不惜捨棄聲譽的決絕,加速了樂視在易到的謝幕,迎來了韜蘊資本的進駐。易到看似又一次獲得了“續命”的機會。

2018年伊始,無論是從易到新掌門人溫曉東的內部信,還是易到的“新年賀詞”中,我們似乎都展現了這家老牌網約車“重生”的希望。

溫曉東為2018年的易到定下日均訂單達到100萬單的目標,這意味著要達到2016年6月易到連續實行100%充返後的水平。而在整個網約車行業,他對易到的定位是“回到它自己應該的市場地位”。

嶄新的易到捲土重來,讓網約車市場氣氛變得更加微妙,畢竟作為老牌平臺,易到有著深厚根基,並且,接手易到的韜蘊資本也與樂視有著本質的不同。

關於易到未來的發展方向,已然上升到戰略層面——並非單純參與競爭,而是引入其他維度的商業模式。在溫曉東看來,高佣金模式並不適合易到,而採用低佣金模式獲取更多的司機支持後,易到可以通過汽車金融之類的新業務,來獲取新的利潤。

這就是新易到的“一體兩翼”戰略。以網約車為主體,以汽車金融和境外出遊服務為雙翼,同時也開始接入出租車業務,來增加產品的使用率。溫曉東稱,易到進入出租車領域,並非為了賺錢,而是儘可能把自己的產品用戶和使用率提上去,畢竟出租車對於其他選手來說,並不是一塊賺錢的業務,而對於易到其實就是一個機會。

同時藉助韜蘊資本的海外投資,易到還將在全球進行迅速佈局,包括日本,馬來西亞,香港等周邊國家和地區。從國內激烈競爭中暫時抽身,構建海外約車業務,然後再反哺國內。

去年6月,溫曉東能在接受媒體採訪時透露,投資易到主要考慮三點:第一,易到雖然幾易其主,但沒有任何一個網約車平臺經歷過這麼多變故,團隊經過千錘百煉之後,是易到的寶貴財富;第二,出行市場發展有了本質變化,易到處在一個較為高端的市場,一些開奔馳、寶馬的車主仍然認可易到,易到還有很多高收入的高端客戶;第三,基於韜蘊資本自身佈局的考慮。

站在韜蘊資本的角度上,能充當易到的“接盤俠”本身絕對是經過仔細考量的,是對易到債務問題以及易到本身價值有著綜合的考量。但如今按照易到方面的聲明來看,整體負債由樂視承諾的20餘億飆升到近50億,負債翻倍,如此大的債務差距難免會讓人猜測韜蘊對易到的戰略持有會不會有所猶豫,會不會也想尋找新的接盤俠呢?

現在來看,一直以來韜蘊都在積極處理解決上述負債問題,部分事項亦已通過法律手段維護公司正當權益。

本文為投資界原創,作者:Rica,原文:http://news.pedaily.cn/201807/434130.shtml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