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語》講的“仁”與“德”應該如何理解?與《道德經》的“道”跟“德”相通嗎?

李彬30046


老子的道家哲學和孔子的儒家哲學,都是辯證唯物主義哲學理論體系。

老子哲學以客觀存在自然運動規律運作機制作為研究對象,也就是個性化經濟哲學社會科學研究。

孔子哲學以客觀存在人類社會文明運動規律運作機制作為研究對象,也就是公共共性政治哲學社會科學研究。

……

老子道家哲學中,“道”就是客觀存在的不斷變化自然運動規律,它體現出事物的支配權或所有權。“德”就是客觀存在的相對穩定運動規律屬性狀態,它體現出事物的功能用途特長特徵使用權。

……

孔子儒家哲學中,“仁”就是人類初始共有的基礎本源屬性狀態,屬於老子道家哲學中“上德”的範疇。它包括人類初始本源的活性物質和活性意識。“德”則是由“仁”不斷成長髮育和培養鍛鍊演繹變化出來的人類個性化功能屬性特徵產品,比如“禮義廉恥、恭良溫儉讓”等等等等。孔子把人類初始共性稱之為“仁”,把這些後天培養髮育出來的個性稱之為“鮮”。

……

由此可見,孔子儒家和老子道家如出一轍,只是孔子哲學適合指導人類社會文明的社會科學研究,老子哲學適合指導人類社會文明的自然科學研究。

或者說,孔子哲學就是公共政治,老子哲學就是自由經濟。


竹筒夫子的鋼筆


我是愛讀書的【十二十頁】我的理解:道為儒之本,儒為道之末,老子是三皇之學的集大成者,孔子是周朝之學的集大成者,孔子也曾多次向老子問禮。中國所有的學問,都是同源異出,一道各用。我認為,二者雖然殊途同歸但有所不同,主要是思想觀念的不同。

《道德經》的“道”與“德”

1、老子的“道”

道教教義以“道”或“道德”為核心,認為天地萬物都有“道”而派生,即所稱“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社會人生都應法道而行,最後迴歸自然。具體而言,是從天、地、人、鬼四個方面展開教義系統的。 道教崇尚仙道貴生、無量度人,又講自然無為、清靜寡欲、柔弱不爭,返璞歸真與萬法歸宗徹底展現了道教追求無上大道的心境。

從東漢末年起,道教出現過許多宗派,如早期的五斗米道、太平道,後來的上清派、靈寶派以及全真道、正一道等。各派經文略有異同,科儀方術也各有側重,但是,信仰道,以道為教義的核心這一點卻均無差別。 “道”這個詞,原是道路的意思。在先秦哲學中道作為哲學概念被提出來的是在道家的著作中。

“道”字出現74次。方仙道,就是方士鼓吹的成仙之道。仙靈之道,指的就是造神理論。天地之道,指宇宙觀,特別是宇宙生成論。

2、老子的“德”

《道德經》中有“德”字41處,提出了上德、玄德、孔德、積德等觀念,但是對於德的含義卻沒有具體的解釋。 第五十一章稱:“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而常自然。”因此,一般認為“德者,道之功也”、“德者,道之用也”、“德者,道之見也”。

道的尊高和偉大,其最高體現就是德,道造化萬物由德來蓄養,神明可敬也是因為有最高尚的德行。 所以,修道應以德為基。對於廣大信道務道之士來說,修道的先決條件就是立德,立德就要在日常中不斷積累功德。其關鍵在提高自我修養,具有良好的品德。

【小結】

道家宣揚道法自然、天人合一,主張人以自然為本、天性為尊。道家思想的這種主張,在西方被稱為古典自由主義的代表。道家強調人與自然的天性結合,注重個人的修身養性、避世修道,所謂“道散形為炁,聚形為太上老君”,道家教人修道的最高境界,就是讓俗人出世修道成為神人。

《論語》中的“仁”與"德”

1、儒家的“仁”

“仁”的最初含義是指人與人的一種親善關係。孔子把“仁”定義為“愛人”,並解釋說:“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孔子在回答子張問仁時還說,“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五者為恭、寬、信、敏、惠。孟子發揮了孔子的思想,把仁同義聯繫起來 ,把仁義看作道德行為的最高準則。

其“仁”,指人心,即人皆有之的“惻隱之心”,仁愛之心;其“義”,指正路,“義,人之正路也”。

2、儒家的“德”

“德”指內心的情感或者信念。用於人倫,則指人的本性、品德。儒家認為,“德”包括忠、孝、仁、義、溫、良、恭、敬、謙、讓,以及“勤樸古健、果義敢為、居安思危、善始善終等等。

儒家的政治主張是提倡以德治國,以禮教化萬民。所謂: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習相遠。只有通過禮制教化,人才能規矩做人。而統治者應該施仁政,善待天下百姓,這就是所謂的仁君愛民。荀子云: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儒家宣揚的核心思想是仁愛,以仁、恕、誠、孝為核心價值,認為人最重要的是注重品德修養。後世儒家發展出的三綱五常等學說,更是教化人要做一個有德之人。所謂:性服忠信,身行仁義,飾禮樂,選人倫,以上忠於世主,下以化於齊民。儒家思想最終目的,希望教化人入世成為君子。

【結語】

儒家和道家兩派的思想學術,是中國延續下來的兩個最為重要的傳統國學。其中儒家文化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體,而道家思想卻成為本土道教的教義。

儒家文明在中華文化圈佔有絕對的統治地位,而道家思想在西方卻得到了最大的認同。

道家學說龐雜而淵博,被稱為百家之源頭。後世的法家、陰陽家、方技家、數術家、墨家、兵家等都受道道家學說的啟迪。道家思想在西方學術界備受推崇,很多學者認為道家思想是西方自由主義的真正源頭。《道德經》被西方傳教士傳入西方後,成為西方最為暢銷的外來書種。

儒家佔據社會統治地位後,給中國做出最大的貢獻,就是建立了傳統道德體系和創造了豐富的儒家文化,在東亞建立了以儒家文明為主的中華文化圈。儒家和道家本應是中國古代社會發展的雙引擎發動機,同為中華傳統的基石。


十二十頁


道家崇尚無為而治,

儒家崇尚仁政愛民,

首先,百經之首是易經。儒家道家都與其有淵源。

易經說,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

論語說,四季變換,萬物生長就是天道!

道德經說,道可道,非常道。

說的是一個道理!萬物生長是自然法則,說不明白,也不用說明白。大家都要順應自然法則!

而在具體行為指導上,儒家與道家卻有很大的不同。

道家強調無為而治!上古的賢人不去追求德,而擁有了德譽。當官的別與民爭利!

而儒家崇尚仁政愛民,為民造福才是仁的表現。例如上古之德如大禹治水,澆灌了萬畝良田,教導了萬民耕種。推動了社會發展。


趙雷955


道是自然,德是道的體現。道是清靜虛無,法於自然,沒有思想感情,沒有後天意識,一切按照自然法則和規律,默默無聞,時時刻刻造福人類,滋潤萬物,卻從來不聲揚自己功勞和偉大,也不去索取任何的讚美和報答。

所以上德之人,已經把思想感情和自然融為一體,做到無心於萬物,一切善舉都是出於自然本性。

老子說“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提出了把道、德、仁、義、禮分五個層次,還把“德”分為“上德”和“下德”,“道”為上德,“仁、義、禮”為下德,“仁”是和順的,接近於“上德”,而義則有決斷之義,因為義重則生剛,剛勝則必有果斷,果斷必有是非,換言之,義重則剛心生,心動則意馳,意馳必有為,而以有為之意為心之使,體現出來的完全是一派氣質殺伐之心。至於“禮”,有回敬的意思。知恩報恩,相互幫助,來而不往非禮也。屬於下德最後一層。然而,在今天的社會,雖為“下德”,如果能夠按照“仁、義、禮”的要求去做,都是難能可貴的。


紅塵指月


《道德經》一共是81章,分為《道經》和《德經》,我們一般都是將《道經》在前,《德經》在後。後來在馬王堆發現《老子》一書,卻是《德經》在前,所以也有說《道德經》本該是《德道經》。關於《道德經》中道與德的說法也都大抵相同。

“道”一般指的是天道自然,“德”則是指的人道。如此看來,無論是由天及人的《道德經》,還是由人思道德《德道經》,都沒有妨礙我們去探究這本書的意義。我倒是有個想法,如果不是馬王堆發現了《老子》,人們就會一直按照先道後德的順序研讀,好像也沒什麼錯,這是不是很有趣?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慾,以觀其妙;常 有欲,以觀其徼。

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眾妙之門。——《道德經》第一章

《道經》開篇第一章就講了“道”,道是不可言說的,無法定名的。天地從無到有,從有到萬物,虛虛實實,都是出自於“道”。可以說是道生萬物。其實,通俗的來說,道就是“道路”,人有人的道路,動物有動物的道路,日月星辰有日月星辰的道路,生是道路,死也是道路……這一切,無論是否被人類已知,或者未知,都在按照自己的“道”運轉、興衰,而這大部分是不被人所知的——因為人只是無盡“道”中的其中之一而已。

有句話叫做“順我者昌,逆我者亡”,其實放在天地大道來講是很有道理的。順道而為,那一切都是按其道,行其事,有因有果,循環往復;否則,就是失道,至於失道,那就不多說了,我想都明白這個詞的意思。

關於“德”,在《德經》也就是《道德經》第三十八章也是有闡述的。“德”指的是人為,人道。其實《道德經》本身對於人間道是有批判的,這些批判也是著書《道德經》的最根本的原因,就如《德經》開篇中用到的一個句式“失……而後……”,《道德經》再如何將自己置於“上帝角度”都無法擺脫“人為”,畢竟經書本身也是出自人的手筆。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上德無為而無以為,下德為之而有以為。 上仁為之而無以為,上義為之而有以為,上禮為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 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

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 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處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道德經》第三十八章

《德經》將德分為上德和下德。我們之前說人道也是道之一,德指的就是人道。上德指的是遵循人道者,按自然規律行為處事的人;下德也是有違人道,強逆大道自然的人,這種人也就“無德”了。

人間本有其道,人們遵循自然,遵循規律,按其道而行自然可得。現實卻是,因為下德、失德、無德等人的存在,所以人要設置法律、規定,要設置專門的禮教、規矩。這種設定本身就是“失德”的產物,這是道與德之外,人自己設定的、自然天道之外的存在。

《德經》的這段闡述本身就是一種很哲學的說法,其實換作我們通俗的理解可能會更簡單。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就說現在市面上最暢銷的書籍,很多都是與“錢”相關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因為人心所向啊。同理,人們為什麼要設置法律法規,要普及仁義禮教,因為有人在違法,有人在違信違德。

生在人世間,無論是自然道,還是人間道,還是這個已經本人為刻意更改的世間,我們都要遵循其道,因為既來之,則安之,只有如此,才能“得道”。

人生即修行。


偶然回眸


孔子的思想主張與老子的思想主張不同,孔子的全部理論建立在恢復周禮之上,即孔子的主張在社會人倫,而老子的的理論建立在“道”之上,這個道是天道運行之道,社會人倫作為天地萬物之範疇,應該效法天之道的自然無為。

因此兩者之道不同,孔子之道是人倫之道,老子之道是天之道;孔子的人倫之道是人類社會制定的各種行為規範的總稱,老子的天之道是超越於人類社會的自然法則,沒有人為因素;孔子的仁是為“復禮”服務的,因此他說“克己復禮為仁”,老子的道是無仁無義的自然存在,“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兩者所言之“德”不同。孔子的德是倫理道德之“德,是人為制定的行為規範;老子的“德”是”是“道”的體現方式,道生萬物並內化於萬物,這種德具有“道”的自然無為屬性

“仁”是孔子追求的最高、最理想人格,通過途徑則是各種各樣的“德”的規範。這些都是需要教化引領來實現的。

而老子對“德”與“仁”的關係進行了論述,從高到下排比的,“德”又有“上德”“下德”之分,接著才是“仁”“義”“禮”,它們的關係是:

上德 →下德 →上仁 →上義 →上禮

老子對它們之間的關係的描述是:至善之德的人不自恃有德,正因為如此才叫有德;下德的人刻意求德,所以他還沒有達到德的境界。

上德的人自然而然無心作為;上仁的人有所作為但並非有意而為之;上義的人有選擇的作為且出於有意。上禮的人有所作為得不到回應,就要求人勉強順從。

由此看出,喪失道就會失去德,失了德就會失去仁,喪失了仁就會失去義,失了義就會失去禮。

社會到了標榜禮的時候,就標誌著這個社會的忠信已經不足為信了,而這正是產生禍亂的開端。

老子認為,人們預設的條條框框的規範約束,都是道的虛華,都是背道而馳的愚昧妄為。因此在老子看來,仁是人們可以為達到某種目的而預設的教條和規範,違反大道自然的規律和法則,其結果只能是越規範,越生亂子,陷入惡性循環。


問道黃老


孔子的“仁”與“德”立足於社會學,著眼於人的品行。而老子的“德”則立足於對所從事工作的態度。所以與“道”孿生。老子的原始“道”即提倡對自然的深入認識。故有了認真的態度(即德)方能“順”。於是乎生成了“厚德載物”的結論。



守絀田園


孔子,是個得道者絕對不會有問題。

但是,他所說的都是普通的道理。

天機他不是不會說,是遵道奉行故意少說。

只有普通人,需要教之以仁義道德……

跟他一樣懂道的人,他說的別人也懂……

老子所言,如果記載正確,是集中所述。

到老了,將自己一生的積累,一次寫成篇。

所以,隨心所欲性質比較強,是老而無忌。

自古明道者,看道德經都能看出說道之處。

道之言深言淺皆為道,以獵奇心悟道必邪。

仁,德,平常人立心處事之基礎。

道,德,悟道者無德道不通,其德非常德。

常人悟常道,常人遵常德,非常時道自得。

為為而為其行偽,欺得自心欺不得道心。


鶴羽


沒有那麼複雜,講長篇大論反而讓人找不到北而一頭霧水,幾句話就可以表達了!

儒家孔子的《道》偏向《人之道的私心》,故損不足而奉有餘也!孔子的道是講究怎樣讓老百姓安己守份而讓君王放心也!也就是人為創造了一些條條框框!讓天下與老百姓按框框與計劃運轉也!

道家老子的《道》偏向《天之道的公心》故損有餘而補不足也!老子的道是講究人類要去合道合自然的一種讓道自然全息全自動運轉的方式也!也就是要讓老百姓與那時的農業經濟自由運轉!讓天下與老百姓去自動化運轉也!

失道而後才有德,失德而後才有仁,失仁而後才有義,失義而後才有禮,失禮而後才有智,失智而後才有信!現在人的心估計連信都沒有了!

道家老子聖人講的《德》是偏向天性的德,儒家孔子聖人講的《德》是偏向人性的德。

應該徹底表達了,希望能幫上大家!用俗語形容才能讓更多人看明白!而不要之乎者也的邏輯一大框,大道至簡!


上古仙皇混元煉丹宗


論語中的仁是孔子的核心觀點,孔子講:吾道一以貫之,但仁是有層次的,人之性:人性向善;人之道:擇善固執;人之誠:止於至善,所以對於不同的人問仁,孔子真正做到了因材施教。德,倫理道德的品德,指仁義禮智信。論語中的道和道德經中的,是不同的。論語的道,指人之道:擇善固執;道德經的道,指自然之道,指推動事物產生、發展、進步的規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