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如何通过阅读修炼内功?

最近的朋友圈和微信群里除了疫情的各种新闻,另一个引起共鸣的恐怕就是无聊了,封闭在家的日子好像让很多人觉得难熬,大家不知道该干点什么,于是出现了很多无聊空虚之下的恶搞图片和视频,看到的人认同一笑之后也只能继续茫然的呆着。


疫情期,如何通过阅读修炼内功?


问了几位朋友,发现大家普遍不停的刷手机之外,并没有心思静下来去做那些往常我们没精力做的事,比如看书、写字、画画、听音乐、做美食......这些曾经在繁忙的工作和琐碎的生活之间我们以没时间为借口不曾认真体会的精神生活,在我们明明有了大把时间的时候却并没能让更多人一下子投入其中获得愉悦,那些平日需要算计时间抽空来进行的阅读、锻炼和爱好,在这时也并没有获得地位的优先级提高,从而成为我们的主要生活方式。


疫情期,如何通过阅读修炼内功?


人心惶惶之际大家被泛滥的信息和别人的时间绑架,而不断刷新的数据和对未来的判断又加重了个人的心理负担,很多人还没有感染冠状病毒却先得了精神缺失症,身体没发烧可精神已瘫痪。


疫情期,如何通过阅读修炼内功?


叔本华曾说过,“一个愉快的人,随时都有可以让他产生愉快的原因,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愉快的人“。每个人的感知能力和自我精神世界的丰富程度都不一样,而毫无疑问,最高级、最丰富多彩以及维持最为恒久的乐趣是精神上的乐趣。可惜这一点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都挺难体会,毕竟生活的常态像是在套子里的人,只能享受感官的乐趣、低级的社交、庸俗的消费和闲适的家庭生活。


疫情期,如何通过阅读修炼内功?


每个人根据不同的职业、社会身份、家庭角色、人际定位扮演着不同角色,以这个角色要求的状态和标准说话做事生活,所有的选择绝大部分都是为这个设定而存在,既没时间也没心境去感知精神愉悦的乐趣,久而久之也失去了这种能力。于是,突然被封闭在家里的绝大多数人在失去一直用生命的百分之八十扮演的社会人这个角色后,连剩下的那百分之二十自己都找不到了,变成了充满焦虑与烦躁不安的可怜虫。


疫情期,如何通过阅读修炼内功?


不过,我宁愿把这样的状态看作是一种紧急状况下的应激反应,我们需要的是静下心来坦然面对。每个人拥有的不同地位和财富赋予了个人不同的角色,但其实我们的内在幸福并不会因外在角色的不同而产生对应的区别。


当一个人拥有强大的精神世界和丰富的内心情感,外在空间的隔离和物质世界的缺失并不会带来多大的失落,甚至从某种程度来说,反而会成为一种机缘。


鲁迅先生说“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这是自嘲更是一种自信的人生态度;


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这是安慰更是一种禅意的意象追求;


苏轼说:”试问岭南应不好,此心安处是吾乡“,这是豁达更是一种超然的强大。


平凡如你我,也一定有方法在面对共同的灾难时积极安顿自己的灵魂,建造自己的精神世界,获得个体内心的平静和力量。在我看来,最好的办法就是阅读。


我所说的阅读,是一种相对自由的阅读,是信息时代全面感知、客观思考、知行合一的能力,是读书,读人、读世界。这和传统意义上的读书是有一定区别的。


疫情期,如何通过阅读修炼内功?


这阅读既不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功利,也不是”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市侩,


这阅读可以是读懂你的身体,给自己制定在家也严格遵守的健身计划;


这阅读可以是精心准备食材,读懂烹饪和美食的奥秘;


这阅读可以是拿起久违的名著,读懂年轻时的沉重与晦涩;


这阅读可以是列出电影清单,读出造梦的精彩;


这阅读可以是从名画中读出潮流,从音乐中读出四季,


这阅读可以是回忆整理过往,读懂自己的生命,重新思考人生方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