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德皇帝,為什麼獨愛伊斯蘭文化,這三件事告訴你原因

弘治以後的正德,就開始發生轉變,瓷器由青淡變得青翠,正德皇帝是中國明代皇帝裡最富有風采的一個皇帝,他的故事非常多,也是明代唯一不生孩子的皇帝,少數民族血統到此為止,嘉靖是他堂弟變另外一支。

正德皇帝,為什麼獨愛伊斯蘭文化,這三件事告訴你原因


正德皇帝,為什麼獨愛伊斯蘭文化,這三件事告訴你原因

正德14歲繼位,30歲死,按照他當時生下時辰,按時日月年這麼排列,正德皇帝命裡是最好的,叫“貫如連珠”,是申酉戌亥接著的,據說明朝只有朱元璋的命是這麼好,正德是不守規矩,喜歡女色,喜歡習武,他在北京營造了“豹房”,在遠離京城的宣化,建造了“宣府”,是她尋歡作樂一個場所。正德他習武喜歡武刀弄棒,他給自己封為“威武大將軍上小壽”,又叫“鎮國公”,又發軍餉,什麼事都幹就不幹正事。

正德皇帝,為什麼獨愛伊斯蘭文化,這三件事告訴你原因

正德上啟成弘下接嘉萬,他這個時期的變化是一箇中心點,正德皇帝深受伊斯蘭文化影響,所以伊斯蘭文字的瓷器,在正德時期大量集中出現,阿拉伯文、伊斯蘭文字,伊斯蘭文化對明代的影響,整體是明初上層社會喜歡如開國元勳,常玉春、沐英、鄭和他們都信奉回教,上行下效,到正德一朝由於出口需要,早期東南亞信奉伊斯蘭教的國家及正德以後,青花大規模銷往葡萄牙、西班牙等國,這兩個國家在中世紀都受阿拉伯人的統治,他們對回教特別感興趣。

正德皇帝,為什麼獨愛伊斯蘭文化,這三件事告訴你原因


為什麼只有正德一朝,伊斯蘭文字是直接裝飾,直接把文字寫在瓷器上,之前不多見,只是偶爾一兩件,獨獨到了正德一朝特別多,歷史還是提供一些蛛絲馬跡。第一正德14年,武宗正德評論各種宗教時特別推崇伊斯蘭教,還寫了一首御製詩,第二嘉靖皇帝繼位後,每個皇帝繼位都會把前朝爛事處理。下詔書“回回人餘於永,出入豹房,引誘盅惑,情最深重,錦衣衛拿送到檢察院追問,議擬罪名,奏請處置”,第三有一個故事說明,正德皇帝他對很多民間婦女很感興趣,正德14年時去大同叫“偏頭關”停留,看上一個歌女樂工的妻子,正德不忌諱這事,史書上寫劉姬、劉娘娘,野史記載正德有一個伊斯蘭教的寵妃,視若掌上明珠,說劉娘娘陪伴正德度過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