庙号:最难理解的帝王称号「2020语文提分」

5分钟带你学语文,我是南山有驴。跟我一起,花费最少的时间,快乐地战胜语文考试。

我们学古文、学历史,经常对皇帝的名字犯迷糊。比如汉文帝、汉景帝,这是以谥号来称呼。唐太宗、唐玄宗,这是以庙号来称呼。嘉靖皇帝、康熙皇帝,这是以年号来称呼。


谥号、年号还都比较好理解,这个庙号到底是个啥?为什么要起一个庙号?它是怎么起的?太难理解了。

可是庙号是文常里很重要的一个知识,考试里、文言文阅读里都常见,你要不会,真得抓瞎。比如下面这道题。

【问题】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初名犹原名,古代一般在孩子三个月大时由父亲取名;取“字”则在行冠礼时进行。


B. 表,奏章的一种,多用于陈请谢贺;也有显扬、表彰之意。这里用后一种意思。(原句:师古攻破徐州,斩溥,太祖表师古徐州留后。)


C. “留后”,官职名。原指帝王离京留在京师总摄政事之官。唐中叶后指因节度使有事故代行其职务之官。


D. 太祖,是朱温的庙号,是中国古代帝王死后在太庙里立宣奉祀时追尊的名号。

知识点解析

试题里D这个选项就涉及了庙号的知识。有驴君上中学的时候一直搞不清楚“庙号”到底是个啥。在现代社会,一说到“庙”,首先想到的肯定是佛教的寺院,和尚们住的地方。难道皇上们要集体出家当和尚?显然不是。

其实难怪有驴君小时候不理解,因为和古代相比,现代社会大变样,好多古代的日常生活,现在已经没有了,许多古代的建筑,现在也用不上了。

庙号,是皇帝在宗庙中被供奉时称呼的名号。

中国文化里有强烈的祖先崇拜。祖先开创了家族,做出了贡献,我们要永远纪念他们,也相信祖先有灵,会一直保佑我们。比如我们清明节去上坟烧纸,这就是一种表现。

纪念祖先,得找一个固定的地方。中国南方现在许多家族里还有祠堂,其实古代几乎哪个大家族都有。家族越大,地位越高,祠堂也就越大。

在古代,皇帝家就是最大的了。皇帝的宗庙,也叫太庙,说白了也就是皇帝家的祠堂。这么说未必严谨,但方便理解。

供奉祖先时,肯定不能直呼其名,得有一个尊重的称号,就是庙号。

那为什么非得要祭祀、非得要供奉祖先呢?还要起个庙号,为难高考的学生,麻不麻烦啊。你看看西方人,想念死去的亲人了,就去墓地献一束花,省多少事。

没办法,这就是咱中国的文化。西方人信上帝,亲人死了去上帝那报道,人间的事儿就不管了。而中国人死了还不能闲着,还得保佑你的后世子孙。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是中国人的头等大事。这就是为什么古人需要庙号。所以,该烧纸还是要烧纸,烧了几千年,估计阴间通货膨胀比津巴布韦还严重。

那庙号是怎么起的呢?用法比较复杂,不在考试范围之内。我们要知道,它其实也是一种评价,是对祖先功绩的评价。汉朝的时候,不是每个皇帝都有庙号的,得做出突出贡献的才享有庙号。比如汉武帝刘彻,武是谥号,他的庙号叫“世宗”。这个时候,有庙号是很大的一个荣耀。

而到了后代,几乎每个皇帝都有庙号了,这个时候,没有庙号,就是一种贬低了。(相当于以前TVB港剧里的台词:死后不许你入祠堂!)比如前一阵子的比较火的《大明风华》,里面有一个明朝的景泰皇帝,就是明英宗的弟弟,在土木堡之变后登基的那位。他死后,哥哥明英宗复辟。明英宗特别恨这个弟弟,就是不给他庙号,后来都到了南明时期了,才恢复了一个庙号,叫明代宗。

庙号一般都是叫“xx祖”或“xx宗”。一般说来,开国的皇帝是“祖”,后嗣的皇帝是“宗”(也有特例)。前面我们讲过,谥号后来通货膨胀了,通过谥号,评价不了一个皇帝的好坏,那么庙号就变成了更加客观的评价了。

比如唐武宗,武字说明他能打,他在位时击败回鹘,史称会昌中兴。宋仁宗,说明他是个爱民的贤主,宋仁宗也确实是几千年里难得的宽厚的好皇帝。而像僖宗、哀宗,一看这字儿就不怎么好,自然也不是什么好的庙号了。


参考答案

本题选B,此处“表”为动词,上奏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