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冠狀病毒傳播中,科技部門為供應中斷做好準備


在冠狀病毒傳播中,科技部門為供應中斷做好準備

臺北市(CNA)是臺灣省最重要的商業團體之一,(CNFI)週六表示,在起源於湖北省武漢市的新型冠狀病毒流行病的不利影響下,臺灣的電子行業最早可能在3月初經歷原材料供應中斷。

  

  臺灣高技術產業援引CNFI的157個行業協會成員進行的一項調查,擔心來自大陸的原材料供應將會中斷,因為許多大陸製造商自重開鐵以來一直未能達到滿負荷生產。農曆新年假期後的10點。

  

  調查顯示,如果情況繼續惡化,預計在大陸經營的臺灣科技投資者將面臨一系列原材料供應短缺,生產可能會在3月初受到影響。

  

  自該病毒於12月底在武漢爆發以來,已確診的病例數已超過70,000人,其中大部分在大陸,造成至少2,000人死亡,其中三例在大陸境外。

  

  為了遏制該病毒的傳播,政府已採取措施,鎖定了包括武漢在內的許多城市,武漢是該流行病的中心。

  

  到目前為止,封鎖政策已在全國至少48個城市和4個省生效,採取的措施包括必須允許居民進出社區並進行登記,以及更嚴格的限制措施,包括封鎖高速公路,鐵路和公共場所運輸系統。

  

  這樣的城市封鎖限制了數百萬人的流動,這削減了許多工廠的勞動力並影響了生產。

  

  CNFI指出,電子封鎖已受到城市封鎖的嚴重影響。

  

  該商業集團表示,許多臺灣電子元件製造商已經在湖北和廣東省建立了生產基地集群,這兩個省受到武漢病毒的打擊最嚴重,而城市封鎖以限制人員流動是科技公司最不希望看到的。

  

  CNFI說,例如,武漢以及鄰近的仙桃和黃石等城市已經成為許多臺灣印刷電路板製造商的生產中心,但這些城市已被封鎖,原材料運輸中斷。

  

  CNFI表示,即使製造商獲得了地方政府的批准以恢復生產,工人也必須在開始生產線職責之前在檢疫區停留14天,這減慢了產量。

  

  關於生物技術產業,CNFI表示,由於庫存耗盡,預計臺灣許多製藥商將很快面臨來自大陸的原材料供應短缺。

  

  CNFI表示,除了電子行業供應鏈的中斷外,武漢病毒還傷害了私人消費,因為許多消費者選擇留在家裡而不是在商店購物。它還補充說,臺灣的消費電子產品提供商芯片和光電產品,有望很快感受到影響。

  

  CNFI表示,在這種不利情況下,預計臺灣一些中小型企業(SME)的經營會惡化,導致資金短缺。

  

  該商業集團表示,這些中小企業仍將不得不支付工資,租金和貸款利息,因此在當前困難時期他們的財務負擔將更加沉重。

  

  CNFI說,許多企業希望政府能夠幫助他們與銀行進行談判,以解決可能的資金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