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多少家長因為輔導孩子功課而崩潰的,該怎麼辦?

苗苗懿宸


父母與孩子最快樂的時光是在孩子的幼兒時期。

天真無邪的童心不會為學習與功課而煩惱,天真爛漫的笑容與活潑可愛的神情惹來父母多少的憐愛,帶給父母無盡的快樂和幸福。

進入求知時期的孩子,要接受並執行有規律的學習制度與固定的作息時間。約束了孩子散漫的童心,限制了孩子優閒的言行。

父母有時被孩子學習上出現的問題,弄得頭昏腦脹,焦頭爛額,甚至歇斯底里幾近崩潰。

被孩子的學習折騰的焦頭爛額的父母,心情有時會異常的沮喪悲觀。而孩子也亦是非常的委屈,每天都精神緊張甚至有些恐慌。

長此以往的情況讓父母和孩子已失去了往日歡暢,緊繃的神經得不到放鬆的機會。

因為“學習”,父母和孩子同時被這個同樣的問題,經常承受同樣的煎熬。

中學時期的孩子學習時間緊迫,家長己沒時間或也沒能力去輔導孩子。即使兩者都有,孩子的思想與理解能力不會讓家長有瀕臨崩潰的情況。

所以因為輔導孩子功課,而讓家長崩潰的,應發生在孩子的小學階段。

想學但不能堅持的孩子

在父母的鼓勵下,孩子會在內心暗下要努力學習,一定提高學習成績的決心。

但事與願違,孩子的決心會因外在因素的干擾,而土崩瓦解。

其中就包括來自父母的輔導方式與教育方法。

父母在輔導孩子的學習時,開始極盡耐心與溫柔。隨著孩子在某一方面或某一題遇阻不通電後,在反覆講解無果的時候,父母對孩子的情緒會突然失控,用責罵或毆打的方式來發洩心中的氣憤。

孩子的內心想好好學,但父母有時打擊的話語會摧毀孩子的信心和決心。讓孩子內心彷徨,猶疑不前,不能堅持自己的決心。

孩子的內心是柔弱的,父母要堅持鼓勵、表揚的原則。對孩子要是實施言行上的打擊,會讓孩子忘了你鼓勵表揚的言辭,失去了堅持努力學習的決心。

被父母認為“笨”的孩子

家庭環境與父母教育的方式方法,是決定孩子學習態度的主要原因。當然也有無需父母過問,學習異常優秀的孩子,這應該是屬於遺傳基因的問題了。

沒有笨的孩子,只是父母對孩子教育的方法不同,才會有學習方式不同的孩子。

例一:

“放學了,閨女,餓了吧”。媽媽在廚房邊忙活邊招呼女兒小麗。

小麗的爸爸在書房正在看書或工作,媽媽 在廚房快樂的忙碌著。

這樣的家庭氛圍會讓小麗不需要父母的提醒,主動積極且有質量的去完成學習任務。

小麗的學習態度也不需要父母為其輔導操心,遇到難題,反而會積極主動的求助於父母。

例二:

“小兵,快去寫作業,要自覺,不要讓我天天催”。

“孩子不是我一人的,飯也不是我一人吃,家裡最忙最操心就是我……”。

媽媽一邊大聲的催促放學回家的小兵,一邊對正在興致勃勃玩電腦的小兵爸爸發著嘮叨。

本想回家就寫作業的小兵,聽著媽媽的說教,看著爸爸的狀態,學習的積極性已被消除殆盡。

這樣的心情和態度,導致小兵學習時心不在焉,作業不能認真有質量的完成,造成作業上的錯誤和漏洞太多。

這樣的環境與氣氛,父母無論怎樣起勁的輔導小兵的功課。但小兵的注意力已不能集中,父母對他的輔導起不到效果,小兵在父母急切的輔導下反而越來越糊塗。最終導致父母臨近崩潰。

良好的學習環境會讓孩子端正自己的學習態度,是不需要父母的催促與提醒的。父母在日常上的言行舉止對孩子學習的態度和積極性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和家庭氛圍,加上父母的關愛與鼓勵,會讓孩子端正正確的學習態度。

在學校注意聽講,在家認真寫作業。父母適時正確的輔導,對孩子的學習更是錦上添花。愉悅的心情會增強孩子對學習的接受力與消化力。

小學階段的孩子最重要的是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而不是靠家長去一點點輔導,在旁邊虎視眈眈的看守孩子完成學習任務。

孩子能養成良好的學習態度,家長會感到即輕鬆又省心,孩子的心情同樣會輕鬆愉快。學習成績也會穩中有升,對孩子在以後的求知過程中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平霞中年服飾


輔導孩子作業一定要有耐心!不然孩子沒輔導好家裡到弄的雞飛狗跳!

我有個朋友家的孩子,她家孩子是那種不愛寫作業的,一寫作業不是打就是罵!後來她跟老師交流了一下,她家孩子在學校還好一點,因為老師經常誇獎和鼓勵她家孩子。她後來知道了原因。現在好多了,孩子的成績也上去了。

生氣壓住火,默唸親生的!


俊翠花


家長輔導孩子功課而崩潰,這種現象普遍存在。要想解決絕非易事。需要從源頭上抓起。

因為疫情,我家上幼兒園的孩子近幾日在家跟教練視頻練習武術。有一次練習時,光想著看看手機,不認真練習。我很生氣,在提醒下,結束了當天的課程。然後,我就問孩子,想不想練武術了,不想練就說出來,不要借練武術的機會去看手機,這樣爸爸很生氣。好在孩子知道錯了,我才心裡稍感輕鬆一些。

現在中小學生停課不停學,在家學習,因為跟老師時空分離,不能面對面教學、學習,孩子在功課只要得靠家長監督、輔導。很多家長就出現了崩潰的心理。

首先要分析崩潰心理為什麼會產生:

1.孩子在學,但在反覆講了,還是不會。家長會覺得孩子不用心,怎麼給你講了,還不會啊。講一遍,這種心理強化一遍,最後崩潰了。

2.孩子不學習,或者學習態度不端正。這種情況,會讓家長將崩潰清晰直接表現出來,比如打罵孩子。

瞭解到崩潰的原因後就要對症下藥。

對第一種情況,家長應慢下來,給孩子接受知識、消化知識的時間,不能因為家長會了,就要求孩子必須馬上會。

對第二種情況,家長應該檢討自己平時的一些行為,是不是影響到孩子了。比較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孩子是父母的鏡子,孩子的行為是父母的反映。如果是因為父母平時做的不夠好,父母可以和孩子一起共讀一本書,通過這種形式假期親子交流,從源頭上讓孩子重視學習。


下雨天不曬被


這個問題我覺得我是真心崩潰的,之前沒上班還能管一下,現在上班了,每天晚上還要去管一下,本來就比較累~人家說一個,我家是兩個,當媽不容易~但是又有什麼辦法?順其自然,不要給自己太大的壓力,也不要給孩子太多的壓力,網課認真上了之後,該玩的還是要玩,想想自己小時候也是貪玩的,我一般只允許他們玩益智類的遊戲~因為不能出門,悶在家裡也沒地方去,然後玩一點時間讓他兩個乾點別的事,比如跳跳繩,或者下樓喝口水走動一下~或者畫點畫~總體下來生活還算充實吧~[笑][笑]



80後萌媽


我就是兩個孩子的家庭,現在因為疫情天天呆在家裡,兩個娃每天上網課,我幾乎快要崩潰了,特別是孩子上網課根本聽不進去,一會兒要上廁所,一會兒肚子餓了,一會兒想睡覺了,有很多作業根本不會寫,真的很希望疫情可以早點過去,讓學校早日開學。



莎妹子的日常生活


我一輔導孩子作業忍不住發火,起因無非自己覺得太簡單一遍一遍交給孩子她卻學不會,不管怎麼說她就是領悟不到精髓,慢慢發現,我說多了好像給她說的更糊塗了,往往這個時候越發火越起到反作用她越糊塗,現在作業我說幾遍發現她越來越糊塗我最想發火的時候就深呼吸一口氣,再鼓勵她說現在好像比之前好一點了,就這樣誇,誇多了她自己思路就會越來越清晰,反正我就這樣的


彭六月


我就是那崩潰的一個,有時在想,我生了孩子幹嘛?把自己累成狗了[摳鼻]可是生都生了,只能是慢慢調節自己,我自己並沒有要求孩子學習成績要多好,有大小孩不是讀書的料,別人一遍就能記住,有的小孩花10倍的時間都不一定記得住,你硬去逼他,那大人小孩都累,只要小孩品行好,有規矩就行,馬雲還說了,會讀書又怎麼梓,老闆照樣是我[呲牙]


捲心菜裡卷菜菜


前幾天看到一個家長因輔導孩子而跳河,可見父母與孩子的關係多麼緊張!不做作業母慈子孝,一做作業雞飛狗跳!這就是當下我們家長的真實寫照!我孩子上三年級,我也是比較頭疼,很不聽話,你讓他往東,他偏往西!我們家長可能犯了一個錯誤,總想讓孩子跟著我們的節奏走,如果我們不管孩子,作業愛做不做,到晚上交作業的時候他肯定會著急的,讓孩子明白一次不按時做作業的後果後,我們不用說,他也會乖乖做完的,所以不要過多幹涉孩子,多表揚孩子即可!


嘎子談


有多少家長和我們家一樣,不寫作業是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我曾經給我兒子輔導作業也崩潰過,但現在隨著孩子歲數增長我也是在調整。家庭教育的重心應該是幫助孩子養成一個好的學習習慣,以及提高孩子的自主性,獨立性,計劃性這些方面。現在隨著孩子慢慢長大,你要是時時刻刻守在孩子身邊督促學習,然後孩子還沒崩潰家長就開始崩潰很容易適得其反,孩子會容易叛逆。陪伴孩子家長也需要自身成長,以身作則,給孩子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瓜娃娃


受疫情影響,最近因為輔導孩子功課而情緒崩潰的家長太多了,大多數學校都是以網課的方式彌補教學進度。所以家長也就擔負起了監督孩子上課,完成作業的角色。部分家長都表示已經處於崩潰的邊緣。

 前幾天,看到這樣一則新聞,一位劉女士因為在家輔導孩子作業,和孩子起了衝突。情緒崩潰,一氣之下選擇跳河輕生。好在消防隊及時趕到,劉女士當時的意識還算清醒。但是並不願意配合消防人員的求助,反倒帶著哭腔對消防人員說到:我太累了,別救我,他就是想要我死。最後,經過消防人員的耐心開導,終於將女子救起。

當然這樣的例子比較極端,不過在輔導孩子作業時,處在崩潰邊緣的家長並不在少數。就連明星岳雲鵬還因為輔導女兒作業上熱搜。並且把輔導孩子作業稱為“世紀難題”。

 那遇到這類情況,家長到底應該怎麼辦呢?

一、懂得換位思考

 現在的孩子承擔的學習壓力遠遠高於我們以前上學的壓力。學習的科目多,作業也很多。而且在課餘時間還要上各種各樣的培訓班。孩子的大部分時間和精力基本上都全部花在了學習上。處在這樣的情況下,孩子的精力已經被消耗的差不多了,本身就很疲憊。

如果這個時候,家長還因為孩子的作業出錯,或者沒有聽懂家長的講解,就對孩子責罵,咆哮。這樣做雖然能宣洩自己不滿的情緒。但是卻不能幫助孩子真正解決問題。我們要懂得換位思考,站在孩子的角度考慮問題。如果你是孩子,家長一邊對你責罵,一邊對你訓斥,你還能好好思考嗎?

二、要尋找合適的情緒發洩口

在輔導孩子作業時,孩子遇到不會做的試題,家長已經解釋了很多遍。但孩子還是不會,這時候家長難免會有情緒。若是有些脾氣本身就火爆的家長,可能當場就對孩子一頓咆哮。彼此都很委屈,家長越吼孩子越不會做題。孩子的學習效率沒有得到提升,反而變得越來越膽怯,如果這時候家長有情緒,那麼可以去臥室或者衛生間其它地方發洩情緒,等到情緒穩定之後再繼續輔導孩子。這樣一方面能夠穩定自己的情緒,也能讓孩子不受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