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公務員考試申論範文:點亮人生溫度 傳遞世間真情

“百姓之事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古往今來,無數優秀人士,無不“以百姓之心為己心,以他人之心為己心。”新時代的青年只有將生命的溫度注入工作和生活中,以百姓之心為己心,以他人之心為己心,才能真正享受到其中的歡樂。溫度點燃人際關係,溫度點亮中國文化,溫度點撥人生方向。人人應有溫情在,建設人間心連心。

隨著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不斷推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凝心聚力,當今社會溫暖成為主要趨勢,但也存在部分問題:醫患關係緊張、幹群關係疏離、人際關係淡漠……“冷漠”正在逐漸侵蝕現代人的心靈。如何破解這一尷尬?答案是唯有將溫度注入工作與生活。從體恤民生、心繫百姓的范仲淹,到鑿渠飲水、滋潤山區的黃大發,再到醫者仁心、掛念患者的劉醫生,這些事蹟都在啟示著我們,有溫度的人生更美好,有溫度的人生,應以他人之心為己心,以百姓之心為己心。

以他人之心為己心,有溫度的人生更美好。愛因斯坦曾說過“人生價值的實現,不僅在於我們獲得的成就,更在於我們對社會的付出與奉獻。”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將人的需求由底層到最高級分為五層: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實現需求。其中最高級的需求層次是自我實現的需求。縱觀“佛系”青年對工作喪失熱情、不喜不悲、不怒不嗔等消極處世態度,與打造溫馨社會格格不入,與社會、與個人都百害而無一益。以他人之心為己心需要我們內化於心,外化於行,就是困難時的一次援手,矛盾時的一次將心比心、包容和理解。也惟如此,社會才能和諧溫馨。

以百姓之心為己心,有溫度的人生更美好。翻開周總理的著作,“為人民服務”的思想無不閃爍在各個篇章的字裡行間。他深情地說,對人民,我們要像孺子牛一樣勤勤懇懇、老老實實。他要求幹部以人民的疾苦為憂,要有所愛,有所為,有所恨,有所怒。反觀現實,不少黨員幹部在其位不謀其政,存在門好進、臉好看、事難辦的不作為、慢作為、懶作為甚至亂作為現象,致使百姓乘興來、敗興歸。這與民生政府相差甚遠。以百姓之心為己心,最終要落實到我們每一個公職人員身上,落實到解決百姓的一件件具體問題上。惟有象范仲淹一樣,體恤民生、心繫百姓,多關注老百姓的“小事急事難事”,多關注民聲、民意、民求,才能贏得民心,打造民生政府。

溫度連著你我他,連著千萬家,連著中華民族復興偉大事業,惟有將生命的溫度注入到工作和生活中,以百姓之心為己心,以他人之心為己心,才能以關愛之力驅散冷氣,掃除社會陰霾,真正享受到其中的歡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