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行世界,回憶盛宴:她們已成婦人

電影的開始就已然一股臨近結局,但尚未塵埃落定的味道,頂著一頭肆意生長如雜草的米黃色捲髮,喬已經在紐約風風火火地為她的寫作事業奔走。出版社裡,“一般我們給的稿費是20到30塊,你的這篇,我給20塊。”喬應允收下那兩張錢然後拎起裙子疾走在大街上,彼時的她還不知道她還會回到這裡為另一則更重要的作品一身傲氣地據理力爭;另一廂的歐洲,已然成為名媛的艾米重新邂逅了勞裡,少女心難以平復。坐進電影院的前五分鐘,我滿臉問號,不同於之前的版本用凜冽又溫馨的聖誕作為開端,展示出有愛的姐妹生活圖景,新版電影在一開始就告訴你:小婦人已成婦人;小少年也正在彷徨。彷彿如一陣疾風糊了你一臉秋葉。

想要探究格蕾塔的《小婦人》到底有多不同,敘事是我第一個想聊的話題。

敘事

新版《小婦人》採用了兩條敘事線,少女們各自散落在天涯的如今,以及屬於童貞的小美好的七年前。這樣的一刀切敘事安排對於原著粉來說也許並不那麼友好。馬奇家少女的成長就像是行雲流水的田園牧歌,聖誕節和窮人守望相助,梅根參加舞會被嬉弄,喬賣頭髮攢路費,艾米任性燒小說,貝絲的離世,少女們的戲劇社,和對窗那個叫勞裡的男孩從陌生人變成一生摯友的點點滴滴,在線性敘事中讓讀者和觀眾也跟著走過了一個又一個聖誕節,你幾乎無法發現時間的流逝卻又知道發生了那麼多事。而新版則在結構上大刀闊斧變成了目前這樣看似夾敘夾議的風格。

第一次的閃回發生在火車上,睡意朦朧的喬合上雙眼,電影的世界回到了七年前的馬薩諸塞州,這才是小說的開始。這樣的閃回還發生在梅根少女時代的虛榮和如今平淡的家庭生活,喬目睹貝絲第一次得猩紅熱倒下,以及最後去世之間。在多次時空旅行往返中,劇情在無聲訴說著“今時與往日不同”,過去姐妹之間酸甜苦辣的羈絆和齟齬,變成了如今身為一個個獨立個體在各自的人生崗位上與生活的搏鬥。選擇成為他人妻子的,思忖著如何平衡小家庭的飽和與作為女性的慾望;選擇遊歷歐洲的,斟酌是否要入了姨婆的蠱,聽她話嫁個富貴人家;選擇單打獨鬥的,還得繼續等待蒙上灰塵的才華被重新喚起。我想這就是為什麼《小婦人》這個文本在不同的年代都需要被重新解讀的原因,經典的人物常讀常新。喬,或者是梅根,她們可以是任何人,是不想被婚姻和愛情定義女性價值的你,也可以是你身邊那個已經結了婚的朋友。誠如艾瑪沃特森扮演的梅根在婚禮前對喬說:我的夢想和你不一樣,並不代表我的夢想就不重要了,我想有我自己的家庭,孩子,我想某個人一起為生活奮鬥,那個人就是約翰。

然而從觀影感受而言,電影的第一個小時對於我而言是難忍的,因為幾乎無法忍受這種碎片式的回憶,當你沉湎於過去,女孩兒們一次次心有千千結又被打開,充滿歡笑和感動的瞬間時,時間線又拉回了她們已微染風霜的如今。看完電影的第二天,我忽然覺得,與其說是兩個時空中的故事,更不如說,最後的結局就是X軸的中心,而過去和現在都在電影放映的過程中無限朝軸的中心點靠近。

平行世界,回憶盛宴:她們已成婦人

角色

都說2019版是神仙陣容,特意回頭去補了94版,驚訝的發現,其實每個時代都有著它自己的恰到好年紀的黃金班底。今天靈氣逼人,鮮嫩多汁的羅南甜茶有當年薇諾娜和貝爾的影子。薇諾娜身上的不羈和俏逸是90年代最合適演喬的天才少女了。仔細對比的話會發現,甜茶在新版中的髮型和大特寫和貝爾有不約而同的相似。而94年艾米可能是所有版本是唯一讓兩個女演員分別飾演不同年齡人的版本,鄧斯特作為童星在姐妹中閃閃發光。 在新版剛公佈選角的時候,我一度是感到困惑的,索性最終的呈獻效果還是瑕不掩瑜。

第一個出演喬的女演員是偉大的凱瑟琳赫本,而我的第一部小婦人是1949年的那一版。這兩版有個共同的特點,就是出演喬的女演員是天生自帶英氣的。這裡說的“英氣”其實說白一點,是男孩子氣,至今仍有評論區的影迷認為喬這個角色是“男人婆”角色的代表,其實這麼說就把這個角色給臉譜化了。從三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再到現在,一個個不同版本的喬向我們走來,我個人覺得喬這個角色在幾代女演員的演繹下變得更加柔美,到了薇諾娜的版本里,女性氣質抵達了巔峰,接受真愛來臨時沒有一絲扭捏。一方面,不同的時代,大銀幕電影的演法不同,舊好萊塢時代,更多是舞臺劇式誇張的演法,另一方面,不同時代背景下,觀眾對於喬這個角色的希冀不同,她需要承擔的價值觀輸出功能也不一樣。

而現在的演法又更生活化了。每一個人物都是更復雜的生物。西爾莎羅南飾演的喬不再是一個倔強的,假小子的刻板印象,她的心路歷程更加曲折,內心也更加敏感。電影后半段她半真半假地透露自己的懊悔,如果勞裡現在問我嫁不嫁,我想我會同意的,面對母親關於愛不愛的質問,她情緒終於失控了,說出了那段可謂戳心戳肺的臺詞“I am sick of people saying love is all that women fit for!”適合女人去追求的東西就只有愛嗎?我窩在電影院的卡座裡暴哭。她太孤獨了啊,活在任何一個時代裡被告知選擇婚姻才是唯一的路的人,都太孤獨了。這就是為什麼我說她可以是任何一個人的原因,導演借角色之口扎到了那些還在堅持尋找生存之道的觀眾的心臟深處。

19年版本和94年版本在處理喬和男性的關係上呈現了兩種價值觀,具體落地在兩個問題的討論:喬到底為什麼不選擇勞裡?她愛不愛教授?前者的價值觀幾乎就是把愛情當作一種選擇題,我要麼選擇他,我要麼不選擇他,他幼稚不成熟,不是我的soul mate,那我就等待對的人出現。而19年版本中,羅南的拒絕更像是對自己狀態的一種不確定,我還沒有準備好自己是不是要走進愛情走進一段關係。經歷過漫長的掙扎期後表現出的情緒起伏更多是關於“我不是選錯,我是決定了不選。”或者“我選擇了我自己。”

雖然情感更細膩,但是有趣的是,喬的服裝還是保留了男裝印記,雪白方領襯衫,領結,燈芯絨西裝馬甲,加裙裝,和去年BBC熱劇《紳士傑克》的男裝麗人造型有異曲同工之妙。

卡司一出的時候我一直困惑艾瑪沃特森演的是喬還是艾米,然而意外的是她演的是大姐梅根。按照她從小到大一貫的精靈活潑的角色性格,以及娃娃臉,事實上梅根反而是最不合適她的。與其說不適合她演,不如用“犯不著請她演”來形容。作為一個在婚姻選擇上和喬有所對比的角色,成了賢妻良母的梅根勢必不會是女性觀眾最鐘意的那一款。這一版的梅根,只能說是不功不過完成了任務。在彰顯性格的舞會戲中,編劇把好氣又好笑的虛榮心片段給稀釋了。梅根的特點,並不只有敦厚而已。

在欣賞弗洛倫斯的表演之前,我對這個角色是不能信服的,畢竟心裡最完美的艾米是1949年伊麗莎白泰勒的版本,顛倒眾生般洋娃娃的外貌是童年可以說服我勞裡娶她我無話可說的原因之一。在老版本的電影,以及2017年BBC劇版的小婦人裡,美貌和任性幾乎是艾米的代名詞。眼前的這一版在艾米的選角上可以說是在冒險,弗洛倫斯並不是嚴格意義上的標準美人,圓臉和略顯早熟嚴肅的面容讓人產生距離感。但影片裡我最喜歡的地方偏偏就是導演對艾米這個角色的精雕細琢。甚至有理由說,艾米是她私心最喜歡的角色之一。

艾米這個角色最被歷代觀眾詬病的一點是:她到底是憑什麼搶走了勞裡?幾十年前的電影裡沒仔細交代,94版的電影裡交代了,但你看不清她在想什麼。2019年版本,在巴黎的畫室中,她說:我要麼一舉成名,要麼什麼也不是。但我只是個女人,我能通過畫畫賺到的錢有限,至少不能負擔我和我家庭的生活。等我結了婚,我的錢變成我丈夫的,等我丈夫死了,我的錢變成我兒子的,我永遠不是個真正的有錢人。今天我們看到的《小婦人》其實完全都是藉著19世紀的女人之口用現代化的聊天方式來剖析自己。艾米有她脆弱的一面,掙扎的一面。演員的高光時刻在她第一次拒絕勞裡求婚時。我會選擇用我的一生來愛你,但不能嫁給你。因為我愛喬。最後甜茶飾演的勞裡這個角色成了把她從一段“姑婆之命"的所謂好婚姻中解救出來的男人,不禁讓我想到甜茶成名作的臺詞:你不能因為不想感受就不去感受了。

看似沒有存在感的貝絲事實上是激勵喬忠於內心真實感受去創作小說的力量。每一版選擇的演員都具有沉靜之美。被勞倫斯老爺爺贈送鋼琴的經典劇情是原著小說裡最感人的橋段。格蕾塔的回憶殺敘事手法講述了她的兩次生死考驗,一次是發生在過去,第二次則是真的奄奄一息。在過去線性敘事的拍法中,這當中相隔了許多劇情,而現在,喬的兩次照顧,兩次下樓凝視貝絲本該健康端莊的椅子,一次有伊人回頭微笑,一次伊人已去。短短兩次彌留剪輯在一起,這個殺傷力是非常大的,也是我觀看本片的第一個淚點。這個編劇策略你看得出電影的功利心,但是你被它活生生弄哭了,還是不得不服。

萬眾矚目的甜茶是很多人會去買電影票的原因,他在片中大量的靜態特寫無與倫比,大銀幕觀賞甜茶實乃一大幸事。甜茶和羅南確實是有化學反應,可惜在電影中,對手戲更多的卻是和艾米。由於過去和現在敘述的對半開,勞裡和喬的培養感情的故鄉戲份並不那麼多,當喬說“如果我們結婚是一場災難,我們肯定會吵架。”然而由於鋪墊實在不夠,這場拒絕求婚的戲也會讓觀眾摸不著頭腦,彷彿是為了拒絕而拒絕。相比較而言,BBC版本則有著更廣闊的篇幅留給青梅竹馬的二人互相陪伴,鬥嘴的時光。他們的第一次見面就已經發生在舞會上逃離群眾翩翩起舞,而在小說裡這已經是稍微往後的劇情。在94電影版裡,他們的第一次相見是冬日裡隔著雪花的窗戶,勞裡被尚且不認識自己的喬形容為:那個可憐的男孩,被關在屋子裡,像是狄更斯筆下的囚犯。而新版電影裡,這種羈絆感和互相的好奇感就少了很多。

但甜茶的勞裡是個不容被拒絕的男人。看著這樣一雙眼睛的男人被傷透心,你也會傷心的。

平行世界,回憶盛宴:她們已成婦人

亮點

影片最值得被玩味的一個創意是討論了關於喬最後到底跟誰在了一起。在現在進行時這條軸上,她確實在紐約遇見了一位風度翩翩的異國教授,她們也在麻省老家重新相遇了。鏡頭一轉,喬坐在出版社老編輯的桌前和他討價還價自己的半自傳小說LITTLE WOMEN,“我不能接受她最後為什麼沒嫁給她鄰居?那她嫁給了誰?你最好給她安排一個,讀者喜歡讀大團圓結局。戰爭剛結束,大夥們可等著被娛樂呢。”好吧,鏡頭又一轉,不知是現實還是腦內,喬和教授在大雨的傘下終成眷屬。“太棒了!我們就管這段叫做under the umbrella”。事實上,我個人更偏向於導演是扔了一個開放式結局給我們,這也是改編經典作品非常聰明的方法,你知道觀眾會吐槽你怎麼又來這一套,前面叫嚷著女人不能只追求愛,現在還不是讓她陷入家庭了?所以,導演皮了一下,到底真相是真,真相是假,你信哪個就是哪個咯。

比起作為未來生活的落腳點,這個異國教授在這裡彷彿只是個留給觀眾討論的概念。

原著作者路易莎梅是終生未婚的,喬的結局到底是市場干預還是自己的願景,只有她自己知道了。

優缺點

優點:1. 喬這個形象更貼近當下的現代女性了。94版幾乎是把作者路易莎梅和喬的形象合二為一變成了女主角,非常貼合原著的改編但依然沒有擺脫一部商業主流電影的窠臼, 對於女性的發展都許以一段姻緣為收穫。西爾莎羅南擁有的脆弱面是我喜歡的。2. 敘事新穎,區別於其他版本。但是原著飯開頭一定要忍住。3. 大部分的角色選擇都是對味的。4. 對喬這個角色的成長刻畫聚焦於她的職業發展,影片最後有一段書本從活字印刷,到布料裁剪,裝幀的所有過程。文化出版行業的朋友看了一定會倍感欣慰。而她最終所致力於教育行業,也還是和家族朋友們相聚一堂,這樣的大結局比愛情更讓人動容。

缺點:1.成也蕭何,敗也蕭何,雙線敘事確實會讓人一開始覺得亂。一些少女時代姐妹相處的小細節受篇幅影響沒辦法搬上銀幕,這雖然是小說的精華,但電影只能擇其高潮。2. 這一版勞拉鄧恩的母親,和梅姨的馬奇姑婆角色都比較工具人。母親事實上是姐妹四人的精神力量,導師。在BBC版本里顯得最為嚴厲,在父親受傷時也會暴露脾氣,變得無助。而在新版電影裡,勞拉鄧恩就顯得非常扁平化了,甚至過於聖母了。而在預告片裡十分搶眼的梅姨,更多像個拋出反面教育的例子,對姐妹婚姻指指點點的老烏鴉。在這裡,我更願意把她那段精彩臺詞視作警示作用。——我想走出自己的路。——很少有女人走出自己的路。你得嫁個好人家。——你不也沒嫁人嗎?——因為我有錢!管她有理還是傲嬌。這句臺詞,再過500年也不假。

平行世界,回憶盛宴:她們已成婦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