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廣州發展那麼快?

城市匯


錯了。

廣州正在衰落,2018年經濟增速位居十大城市倒數第3。

廣州之所以衰落,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

1.產業落後,廣州主要產業是服裝批發、房地產、物流、傳統工業。近年來,全國經濟的轉型升級,北京的傳媒、互聯網,深圳的科技、金融,上海的工業、金融,都在高速發展,此外 杭州、成都、武漢等地的科技企業也在崛起,而廣州卻沒有跟上全國經濟轉型的步伐,逐漸走向衰落,2018年各城市經濟數據顯示,在十大城市中,廣州經濟增速位列倒數第3,與衰落的天津、意外的重慶成了難兄難弟,其中 廣州工業產值下降、外貿出口下降……

2:排外,廣州是個非常排外的地方,到過廣州的人都非常清楚,雖然廣州人口頭上不敢承認。

3.市容市貌較差,很多人說廣州是城中村之城,這個描述不一定恰當,但卻非常形象,除了市中心的一小片建設的好外,整個市區就像個特大號縣城,髒亂的市容,混亂的治安,悶熱的天氣……

總之,產業落後,不適合工作;市容、氣候較差,不適合居住,自然也就留不住人才,惡性循環,衰落之勢難以改變……


SLOVEM1



開埠滬漁村粵上皇


美國的首都在華盛頓,金融中心在紐約,silicon valley科創中心在舊金山落杉機,波音飛機在西雅圖,航母在Newport News ,汽車在底特律。

而上海,航母大飛機特斯拉通用大眾F1,集海陸空國家頂級重器項目,加上陸家嘴上交所進博會世博會國展,迪士尼冰雪世界海洋館天文館,集製造兵工金融航運會展貿易娛樂時尚中心,上海簡直是個集天朝萬千龐愛於一身的大而全的巨嬰城市,世上絕無僅有!

其結果是虹吸東南沿海乃至全國的發展資源及機遇項目,國之重器雞蛋一筐隱患巨大!

發展高鐵物聯網如區塊鏈去中心化,我們有後發優勢,卻舉國體制大而全唯Gdp第一,在盲目重蹈東京等的超級大城市病。

*全球七成航運經南海,日韓已經沒落,未來世界及亞太的經濟發展的中心就在東盟中南半島東南亞,廣州是當之無愧的扇形輻射中心。

若非國家偏心上海,廣州早就取而代之了,300年前天朝開埠十三行就在廣州,150年前鴉片戰爭虎門銷煙在廣州虎門。

廣州位於龍國腹部珠江口,三江交匯大灣區正穴,傲視南海及東盟10國,戰略牽動中南及西南各省,才應是當之無愧的龍頭大哥!



偉鴿天下


愛我廣州,愛我羊城!紅棉花綻放,春天來了!幾十所高等院校都在廣州,給廣卅劍新帶來活力。乘粵港澳大灣區優勢!廣州的創新未來雄居!祝福省城!湛江人民支持廣州建設!是世界貿易進出口中心!騰飛吧!





宋德山8


從我國版圖來看,兩千多年來,廣州一直處於三角洲的中心樞紐位置,瀕臨南海、東北地區丘陵眾多,南部是珠江三角洲沖積平原。東邊攜手深莞惠和香港,西邊擁抱佛肇、珠中江和澳門,進而輻射粵西地區,左擁右抱的廣州擁有更為廣袤的經濟腹地

從世界版圖來看,廣州連接著中國腹地和東南亞,是中國陸地版圖與東西方大動脈距離最近的綜合性交通樞紐,是東西方交流的中心。

而且廣州擁有天然的深水良港,秦漢時期就已經成為當時世界上最為著名的貿易大港。

如今,黃埔新港、新沙港兩大華南最大的集裝箱碼頭,配上藉助南海優勢條件而成的南沙港等,這就形成了我們華南地區第一大集裝箱聚集地,吞吐量國內第四,全球第七的廣州港。

縱觀全球,歷史超過兩千年、從未衰落,今天繁榮依舊的現代化商業城市,也只有廣州了。

【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好內容等著您】


灣區城市群


廣州有很強的傳統制造業,如汽車,豐田本田傳祺日產克萊斯勒Jeep 北汽新能源車,廣石化,廣船,王老吉,立白,金髮塑料,珠江鋼琴等等。廣州高科技製造業也在蓬勃發展之中,如中國第一家12英寸晶圓芯片的粵芯芯片已在廣州知識城建成投產,全球最大的顯示企業LG 的OLED平板顯示最大工廠也在科學城投產(在黃埔),東方電氣核電站設備製造基地(在南沙,國產華龍1號核電站設備就是在廣州南沙製造的!),廣州科學城和廣州知識城有大量的自己創業的人,那裡大量的中小高科技企業正在成長之中,又都通地鐵。2018年底廣州地鐵通車裡程已經達到476公里,成為中國大陸第一個區區通地鐵的城市,而深圳2018底地鐵通車裡程只有286公里,可以想像廣州交通的方便了嗎?廣州房價親民,郊區又有大量的大型樓盤,環境優美,又通地鐵,交通方便。這諸多因素疊加在一起,使得廣州已經取代深圳成為年輕人的首選城市,也使得廣州經濟(GDP )能保持較高的增長率,也就一點也不奇怪了![贊][玫瑰]


用戶7187409549129


廣州城的歷史最早可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的南武城。秦末漢初,秦軍統帥趙佗在南武城一帶創建了南越國,國都稱番禺。南越國善於經營海上貿易,很快就聚斂了鉅額的財富,並掀起了廣州城建史的第一次建設高潮。之後,廣州城經歷了三國、唐、五代十國、宋的建設,已經初具大都市的規模。

廣州在歷史上就已經初步具備大城市的規模。之後在近代,廣州的貿易也是挺發達的。

時間到了現代,在改革開放之後,廣州是徹底地發展起來了。它依靠獨特的地理優勢,發展成了一線城市,例如廣州港:廣州港是華南最大綜合性樞紐港[。2016年,廣州港完成貨物吞吐量5.44億噸,同比增長4.5%,居華南第一位,國內沿海港口第四位,全球港口第六位;完成集裝箱吞吐量1886萬標準箱,同比增長7.0%。

再加上廣州人吃苦耐勞的獨特品質,廣州不發展起來也難呀。


王者月兒


#了不起的城市# 我就服了這個不認識CCP認定的國父孫中山是廣東香山(現中山市)人,不知道兩次北伐戰爭都是廣州打過去的(中國歷史上有多少次從南往北打可以成功奪取中國政權的戰爭?除了明太祖,捨我其誰!),不知道工程師詹天佑就是廣州人(就是教科書上修爬山鐵路的那位),不知道大清一口通商/還順帶出了個世界首富的十三行,不知道唐宋最大的貿易港是廣州港(說個冷知識,寫《滕王閣序》的王勃就是死在從交趾灌州(今越南宜安)返回廣州的海路上,去程前還在廣州的六榕寺寫下了絕筆《廣州寶莊嚴寺舍利塔記》),不知道海上絲綢之路最初就是起源於廣東的雷州半島徐聞港(時間是秦末),不知道八大菜系之一的粵菜(食在廣州你都不知道?exome?),不知道四大名繡之一的粵繡,不知道冠絕中國的廣州牙雕的題主了!!……我們以前只是宣傳的少,秉承著你們玩你們的,別打擾我賺我的錢的務實態度而已(滑稽.jpg),你不瞭解可以多看看新聞看紀錄片的,現在又是信息時代。

我來講幾個題主為什麼會有這樣想法的原因吧。

1.地理因素導致本地人較少地向北擴散:在古代的科技條件限制下,距離中央政府過遠,時常成了中央流放的地方,不太起眼的地方;兩廣地區自古有南嶺守護,向南走比向北走容易的多,古代的絲綢之路,做海上貿易的;近代有下南洋,歐美地區現在還有大量廣府籍華人,東南亞也有大量的廣府,客家,潮汕華人。

2.歷史上多次戰爭都是南下的漢人帶來了大量的信息,卻沒有幾次是從兩廣地區大量地往北擴散,進入清朝後,廣東地位迅速提升,再次把大量嶺北的人吸引到廣東;直到近代,廣東因為較早接觸國外思想,成為是革命的發源地,但是此時上海已經開埠,廣州港地位迅速下降衰弱,本地人謀生更多地是下南洋而不是北上。

3.百越地區自古就有自成一格的文化風俗,在併入秦朝的版圖後開始與漢文化融合,在唐宋時期定型,因地理限制,北方經常遭受戰爭,並多次與其他少數民族融合,而嶺南因地理條件避過多次的民族大融合,形成了與北方頗有區別的文化風俗;其中從語言上就可以明顯看出,北方現行的普通話即北京官話,形成於是宋末元初,定型與明清時期;而兩廣語言代表之一粵語的則形成於秦漢的古漢語,定型與唐宋時期(嶺南還有客家話和潮汕話亦即是閩南話,這裡我不詳說了,這個自己百度);北京官話與大多數方言都能互相通行,但是對於兩廣地區卻不行,文化傳播可想而知是受到限制的。

我把古代和近代的一些關於嶺南的常識很簡單地都說了一下,至於現代,我不說大家也懂得很多……

ps:若有不足請多多包涵


城市匯


首先是風水好,珠江領域有風有水。其次,政策好,提前給人民經濟發展打破體制束縛。第三,人聰明,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有水的地方人多智。有此天時地利人和,廣州發展肯定快了!


紀錄片人陳欽


靠權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