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景、詩詞並茂,書法、文章並存,介紹1963年版的《羊城八景

我有幾本上世紀六十年代出品的精裝筆記本,有的用來抄歌的,有的用來抄詩詞、詩歌或一些詞句等等。雖然現在有的已經散架或者破爛、失頁,我仍保存著。這些筆記本有的還有插圖,這一本的插圖就是1963年評選出的新《羊城八景》。正面是風景圖,背面還配有詩。這些詩皆由當時廣東省的名流學者所作,且全部由著名書法家麥華三先生書寫。

風景、詩詞並茂,書法、文章並存,介紹1963年版的《羊城八景


麥華三(1907年~1986年),廣州市番禺區人,著名書法家和書法教育家。17歲起從事教育工作,1938年任廣州大學助教,1944年任講師,1948年任副教授,1950年任廣州茂生紀念學校校長,1961年執教於廣州美術學院。生前為廣州美術學院副教授,廣東省文史研究館館員。麥華三不遺餘力致力於書法藝術和書法教育,對青少年的培養教育更為熱心,為弘揚民族文化作出了傑出貢獻,

風景、詩詞並茂,書法、文章並存,介紹1963年版的《羊城八景


《珠海丹心》

木棉入抱紅千里,珠海橫戈挺石姿。

東望虎門天水碧,貞心長護紀功碑。

風景、詩詞並茂,書法、文章並存,介紹1963年版的《羊城八景


詩作者介紹:阮退之(1897年~1979年),原名阮紹元,廣東省陽江縣城西區阮屋朗新村人。畢業於廣東高等師範學校(中山大學前身)文史系。青年時投身革命運動,為陽江早期共產黨員。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任國民黨中央黨部青年部幹事、代理秘書。阮退之長期從事文化教育工作,先後擔任中山大學附中、廣雅中學、廣東省立第二中學等校學監,廣東省肇慶中學(省第七中學)校長。1928年6月在上海精心研究詩詞和書法,與陳樹人、周谷城、謝無量、胡希明、何曼叔等相唱和,創作了大量憂國憂民的詩篇,出版《阮退之詩詞集》。1935年任暨南大學詩學教授。解放後任廣東省文史館館員、廣東省第四屆政協委員。他滿懷愛國熱情寫了大量歌頌社會主義祖國的新詩作,出版了《阮退之詩選》,獲得廣大群眾的高度讚賞。阮退之先生詩才俊逸,早有“南國詩人”之稱,著有《阮退之自書詩》。他的書法有極深的造詣,尤精於章草。1986年夏,嶺南美術出版社精選《阮退之草書冊》行世,所以今時人又稱他為“章草專家”。

風景、詩詞並茂,書法、文章並存,介紹1963年版的《羊城八景


《紅陵旭日》

高鬆勁柏樹常青,血誼亭西送曉星。

畢竟東方留勝地,朝陽終古抱紅陵。

風景、詩詞並茂,書法、文章並存,介紹1963年版的《羊城八景


詩作者介紹:郭瘦真(1900年~1980年),廣東省大埔縣桃源鎮桃鐸村人。早年參加社會主義青年團,任團廣州地委執委。民國13年(1924)加入中國共產黨。次年任廣州農運講習所教務幹事,後任東江工農軍副總指揮,領導和組織武裝暴動。建國後任廣東省人民政府參事室秘書和省文史館館員。

風景、詩詞並茂,書法、文章並存,介紹1963年版的《羊城八景


《鵝潭夜月》

盡滌百年恥,鵝潭月更新。

繁燈天不夜,笑語泛舟人。

風景、詩詞並茂,書法、文章並存,介紹1963年版的《羊城八景


詩作者介紹:冼玉清(1895年~1965年),女,祖籍廣東南海西樵,生於澳門。畫家,著名文獻學家,傑出詩人,嶺南第一位女博學家。為嶺南文化研究獻出畢生精力,在歷史文獻考據、鄉邦掌故溯源、詩詞書畫創作、金石叢帖鑑藏等方面功昭學林,被譽為“千百年來嶺南巾幗無人能出其右”的“不櫛進士”、“嶺南才女”。

風景、詩詞並茂,書法、文章並存,介紹1963年版的《羊城八景


《越秀遠晀》

參差樓閣樹層層,鴉影霞光接翅生。

不負登臨千里目,紅旗影裡萬家燈。

風景、詩詞並茂,書法、文章並存,介紹1963年版的《羊城八景


詩作者介紹:佟紹弼(1911年~1969年),著名書法家。原名立勳,字紹弼,號臘齋。廣州市人。曾任勷勤大學、廣東大學、國民大學、廣州大學教授。有《臘齋吟草》。詩二千餘篇,已佚。中山大學陳永正教授輯得百數十首,刊於廣州詩社叢書。

風景、詩詞並茂,書法、文章並存,介紹1963年版的《羊城八景


《蘿崗春雪》

繁香不老春留地,照眼明珠十頃花。

不似尉梅空著態,春心長向社農家。

風景、詩詞並茂,書法、文章並存,介紹1963年版的《羊城八景


詩作者介紹:劉逸生(1917年~2001年),原名劉日波,乳名錫源,廣東香山縣隆都溪角鄉人(今中山市沙溪鎮雲漢村人)。畢業於香港中國新聞學院。暨南大學新聞系、業餘文藝大學教授。廣東中華詩詞學會名譽會長,中華詩詞學會理事。著有專著《唐詩小札》、《唐詩選講》、《宋詞小札》、《龔自珍己亥雜詩注》、《龔自珍編年詩注》、《唐人詠物詩評註》等等40多種。

風景、詩詞並茂,書法、文章並存,介紹1963年版的《羊城八景


《東湖春曉》

春花吐曉柳抽條,江峽嘉魚亦放苗。

收取東山歸倒影, 鑑湖人倚曲闌橋。

詩作者阮退之(前已有介紹)

風景、詩詞並茂,書法、文章並存,介紹1963年版的《羊城八景


《白雲松濤》

明珠樓外聳群岡,此是平英舊戰場。

一代雄風常烈烈,百年勝蹟總堂堂。

粘天黛色凌冬冷,拔地濤聲卷夕陽。

放眼新松千萬樹,白雲高處挺南疆。

風景、詩詞並茂,書法、文章並存,介紹1963年版的《羊城八景


詩作者介紹:胡希明(1907年~1993年)河北省人。筆名三流、孫露、孫飛、令狐秦等。中共黨員。抗戰時期任香港《天文臺》三日刊主筆,側重對抗日戰爭的軍事評論。任八路軍隨軍記者期間,隨彭德懷先頭部隊輾轉晉冀地。1949年後歷任廣東省文史館副館長、館長,廣東省政協副秘書長、副主席,中國作協廣東分會理事、顧問,全國第五屆人大代表。198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著有詩集《三流詩集》,長篇歷史小說《紅船英烈傳》,京劇劇本《杜鵑山》等。

風景、詩詞並茂,書法、文章並存,介紹1963年版的《羊城八景


最後還有一景應該是《雙橋煙雨》,只可惜我將這一頁遺失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