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歲了,想換行業,還可行嗎?

楞香媽咪


三十歲正是意氣風發的青年拼搏時間,生活中也會面臨買房、買車、結婚生子的壓力。不管是因為前期沒有找到努力方向,還是對目前生活不滿意。都希望改變自己生活狀態,於是就自然而然的想到了轉行。期望通過換行業賺錢更多,進步更快,未來行業更有前景!

先回答樓主的問題,三十歲換行業可行麼?可行!

但是隔行如隔山,轉行窮三年,我們年級不小了,身上需要承擔各種責任。究竟要不要轉行,怎樣轉行?有幾個建議想給轉行的人提提做個參考吧!


一、確定自己轉行是不是因為情緒原因,是不是一時興起的決定!

建議是先梳理下自己轉行的原因,是工資太低,人際關係不順心,能力跟不上工作需要還是什麼?是在逃避問題還是在逃避自己?自己寫出來,這些問題通過轉行能解決麼?不轉行可以處理麼?


二、分析自己所在的行業是否有前景!

我們都是行業中的一個螺絲釘,行業大背景如果處於衰退中或者競爭特別慘烈。那作為大環境下的我們,選擇這種行業作為自己長期職業規劃就不太合適了!


三、工作可替代性特別高,沒有積累性!

比如流水線工人,外賣騎手,司機等等,沒有行業歧視的意思,單純就事論事。轉行到這些崗位不是一個好的選擇。因為不適合長期發展。如果是短時間內過渡下,也不失為一個選擇!


四、工作清閒,沒有成長環境!

一份報紙一杯茶,輕輕鬆鬆一整天!以前就有不少工作就是這個場景,現在報紙很少有人看了,估計是手機看一整天。人會隨著年齡增加價值縮水。如果是這個工作狀態,可以考慮轉行!畢竟是剛剛30歲!但是如果是隱形福利比較好單位,建議你慎重轉行,但是可以考慮利用空閒時間做點兼職!


五、分析自己性格特點,讓過去的經驗成為新工作的優勢!

這決定了自己以後要從事的崗位,別擰巴著自己的性格,如果僅僅是因為待遇高,選擇和性格特點差距大的工作,會讓自己長時間不適應!在求職新崗位的時候,自己的經驗優勢會比較有幫助,也會讓你 更快的進入狀態!


六、分析準備進入的行業前景,調查下自己希望從事崗位的特點,要求!

崗位特點和要求比較容易查詢出來,看看人家的招聘啟事就有數了。至於行業前景,有專業的行業報告能參考更好了,更實際的是請教一些行業裡的資深人士,如果問了一圈子都搖頭,唉聲嘆氣的,你說還進去幹啥呢!


分析好現在的工作值不值得繼續,決定好準備轉行之後,就做好心理準備,不要再猶豫了。很多時候猶豫給人的危害比選錯路還要大!做好從零開始的準備,放下之前的工作老前輩的優越感和尊嚴!給自己一個清晰的職業規劃,三十歲時間不算晚,轉行還來得及!俗話說:轉行窮三年,但是待在錯誤的行業裡,會窮一輩子!


行者的日記


俗話說,三十而立,意思大概是人到了三十歲,就應該在事業上有所成就;當然這句話可能不再適用於現在的人們,但一個人發展順利的話,到了三十來歲,在工作上應該可以獨當一面,甚至成為行業精英。可還有一部分的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發展不是很順利,在三十來歲的時候,還處於迷茫期。

我88年的,今年三十二歲,到現在為止,換過四份工作,目前自己開店做服裝,做了7年了。上學由於刻苦程度不夠,大專畢業會計專業,畢業之後,由學校推薦,去了北京一家鋼材銷售公司做會計,08年的時候工資1500,那年20歲,由於第一次出遠門工作,家裡不放心,做了半年就回家 了。

第二份工作,09年我父親給我找了一個化工廠,在廠裡做會計,一直做到2012年,這幾年是我成長最快的幾年,由於廠裡就倆人做財務,我包攬了除了出納以外的所有財務工作,在自己的業務能力上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現在想想特別感謝那幾年。

第三份工作,12年5月,從縣城到了德州市,投奔我對象來了。在一家路燈企業繼續做會計,第二年,家裡出首付自己還貸款,買了房子。這份工作做到應該是15年,13年就開始了自己創業,白天上班,晚上開店,雖然辛苦,但也充實。這份工作一直做到現在,成了主業。

第四份工作,就是自己開店了,自己跑市場,做銷售,一直都在成長,積累了很多經驗,積累了很多客戶,也認識了很多朋友。換車買房,暫時還是很知足的。

32歲的我,現在又開始計劃下一份的工作,到了這個年紀,再像剛畢業的時候從零開始,已經不那麼容易了,不過暫時也沒有想過上班,感覺已經不適合坐班了。打算專戰網絡,不過作為一個小白還是很難的,加油吧,終會找到適合自己的工作,。很是羨慕那些可以從事一輩子自己喜歡的工作的人,可這種事情也是可遇不可求的,每個人的生活際遇不同,家庭條件不一樣,所走的路也是不同的。在成長的路上加油!




兔子兔子也吃窩邊草


我覺得可以,我妹妹建了一個微信群,讓我給拉人,其實我已經關注這個群好久了,只是不吭聲,也學著吃瓜群眾的樣子去搶紅包。當她讓我給拉人的時候我直接說了,我覺得你應該學學營銷,無論何時不要讓自己學著隨波逐流,其實換職業最壞的就是幾個月沒收入


博亞雙雙


只要想就可以!人被自己的思想束縛住是笨,但被別人的思想束縛住,那不僅笨還很蠢,而且你還很不舒服。

“三十而立”不是束縛人的意思!不要覺得三十歲了事業無成,反而還要重新改行是多麼不好意思的事情!

如果你沒勇氣做什麼事情的時候,一定要記住“人生是概率事件,而不是確定事件”。

不要用自己理論上確定的事情去考慮一個有可能變量的事情!否則可能會很慘!畢竟,“黑天鵝事件”出現的概率太高了!

就像你這種情況,你會提出這個問題,那就說明你有想法,但是腦子裡又擔心自己三十歲了……太晚了……機會小了……怕人笑話了……等等,在想和不敢中徘徊!最後的結果是什麼呢?

最後的結果肯定就是對現在不滿意,又沒有改變,整天的痛苦糾結……還一樣的一事無成!你覺得你會喜歡這樣的結果嗎?

理論是真實的,但是現實往往是扯淡的。

問你一個問題:一枚硬幣拋了99次都是正面朝上,那麼請問第一百次拋硬幣是哪一面朝上的概率更高?

我相信只要不是傻子的人都會說:肯定是正面朝上的概率更高,畢竟只要不是傻子都會認為99次都正面朝上的硬幣沒有動過手腳!

但現實卻是什麼呢?有腦子的人就會說:第一百次正面朝上的概率是50%。

因為99次都正面朝上了,所以你的腦子就會告訴你,這是毫無疑問的事情,那麼請問,第一百次有沒有可能是反面朝上呢?完全是有可能的啊!因為一個硬幣他就是有正反兩面,但現實往往是扯淡的,第一百次可能就是反面朝上,也有可能是正面朝上,而不是確定的絕對的正面朝上。

所以不要以你固有的認知去認定沒有發生但有可能發生的事情就一定不會發生!!”黑天鵝事件出現的概率和頻率是非常高的!人生本身就不是計算事件,而是概率事件!

所以,三十歲換個行業有什麼不可以呢?想的去做,不懂得去學,就這麼簡單,想不敢做,沒學就怕學不會,那還能做什麼?


儒豐直言


“什麼時候努力都不晚,現在的你,比未來任何一天都年輕。更何況,你除了努力,還有別的辦法讓自己抵達夢想的彼岸嗎?”


至少,你先找某件事行動起來。行動了不一定改變,但不行動,永遠不會改變。更何況,你行動了即使沒有達到理想的境地,相對於永遠停留在原地,讓時間白白流逝,你至少收穫了經歷。
人生有兩種後悔:做了的後悔和沒做的後悔,根據心理學家的研究:在短時間內回顧,比如一個星期內,人們為做了某件事而後悔會高於沒做某件事的後悔,比例為53:47;而當人們回顧過去五年、十年,甚至半輩子時,人們後悔沒有做的事情比例遠遠勝於做了的事情,比例為84:16,換句話說,長期看下來,我們八成會比較後悔自己沒有做的事情。所以,去行動,去改變,為了夢想而去努力。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2fc3b00073ad8754727a9\

晏子程


如果迷茫就發展一個副業,你已經三十了打拼都很不容易,如果這個副業的收入客觀的話,你再決定換不換,目前來說有份穩定的收入還是比較不錯的,萬一換的工作還不如這那豈不是美滋滋了,就可以過上萬人唾罵的生活了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72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94fcaf47b5934c1991fb387cbccfa0de\

做什麼都要堅持到底



邊城九爺


可以換行業
但是不要把換行業當做家常便飯
需要在一個行業裡摸爬滾打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608aaee9accd4776a44cbdef05aae9e6\

你好部落格


三十歲了想換個行業是沒有問題的,畢竟年齡還不是很大,也算是創業的好時期。關鍵是對自己有個足夠的瞭解,建議非常生疏的行業就不要換了。俗話說得好,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三十歲至四十歲也是人生的黃金十年。記得以前老人們講:三十不發,四十不富,我個人認為“都是笑談”。細數人生有幾個“十年”,祝願想拼一拼搏一搏的有志青年們,珍惜年輕好時光在不耽誤大局(成家生子)的情況下,努力奮鬥打出自己的一片新天地。


藝翁視角


改行窮三年,知道下一句是什麼嗎?不改行,窮一輩子[捂臉],任何時候都來得及,褚老老70多才創立褚Cheng,要從自己的愛好出發,才能堅持長久,不是愛好的話,一定要看到可觀的利潤,做起來才更有動力

\n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8,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0610c04c175a47d6ae5b23f164282103\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