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山股份擬定增募資不超15億元 控股股東擬全額認購

每經記者:靳水平 每經編輯:宋思艱 湯輝

3月11日晚,開山股份(300257,SZ)拋出了一份募資不超過15億元的定增方案,由控股股東開山控股全額認購。

方案顯示,開山股份此次定增募資主要用於“印尼SMGP 240MW地熱發電項目第二期”(以下簡稱印尼地熱項目)和補充流動資金。

實際上,此次募資,開山股份主要還是看重印尼的地熱資源。2016年,開山股份全資收購OTP公司,獲得印尼SMGP 240MW地熱項目的特許開發經營權。開山股份表示,目前印尼地熱資源利用率僅為6%左右,開發潛力大。

10.5億募資投地熱項目

開山股份此次募資不超過15億元,其中印尼SMGP 240MW地熱發電項目第二期擬總投資約33.10億元,擬使用募資10.5億元。餘下募資4.5億元用於公司補充流動資金。

超過三分之二用於募投印尼地熱項目,可見開山股份對於該項目的看重。

2016年,開山股份全資收購OTP公司,獲得了印尼SMGP 240MW地熱項目的特許開發經營權。2019年9月,第一期(126MW)首批45MW實現併網發電。

而此次募投項目,為上述印尼SMGP 240MW地熱項目的延續。據瞭解,此次二期項目,開山股份擬採用“井口模塊電站”的開發模式建設淨髮電量240MW的地熱發電站,並將根據PPA協議約定的項目運營規劃進行施工建設。

開山股份透露,根據目前與印度尼西亞國有公司PT PLN(Persero)公司簽訂的PPA(電力購買協議,協議有效期為32年),本項目地熱發電上網電價為0.081美元/kWh。達產後的年預計運營收入為7685萬美元。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近年來,開山股份在地熱相關項目上,併購動作頻頻。

在全資收購印尼OTP公司後,同年8月,公司收購了印尼SGI 30MW地熱發電項目,項目於2017年10開始進行打井施工,目前正在對已完成的生產井進行產能測試和升壓站、輸電線路的設計,預計2020年首期5-10兆瓦投入商業運營。

據瞭解,印尼地熱發電量與地熱發電能力皆位居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和菲律賓。印度尼西亞地熱資源儲藏量居世界第一,約為2.9萬MW(佔全球地熱資源總量的40%,相當於13億桶原油),目前僅利用了其地熱能總量的6%左右,開發潛力巨大。

開山股份認為,近年來,印度尼西亞電力需求以每年9%的速度遞增,因其化石能源儲量較小,主要依賴能源將由化石能源轉向可再生能源,如地熱能、水力能源。

除了印尼市場,開山股份還分別於2017年11月、2018年3月分別建成匈牙利國家首座地熱發電站、美國內華達州Wabuska地熱發電站,現已投入運行。

控股股東全額認購

此次拋出不超過15億元定增,開山股份控股股東開山控股擬全額認購。確定認購價格為8.11元/股,較開山股份3月11日收盤價10.83元/股折價幅度為25.12%。

當下,開山控股持股開山股份4.95億股,持股比例為57.72%。從近期的財務情況來看,開山控股2018年和2019年前三季度的貨幣資金分別為10.8億元、7.79億元,營收分別為30.91億元、21.76億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125.42萬元、43.57萬元。

資金來源方面,開山股份表示,全部為開山控股的自有資金和合法自籌資金,不存在對外募集、代持、結構化安排或者直接間接使用發行人及其關聯方資金用於認購。

“此次認購,旨在對公司近年來業務經營的充分肯定和未來發展前景抱有高度信心。定增完成後,將進一步加快公司向全球領先的可再生能源運營企業和地熱發電成套設備提供商戰略轉型。”開山股份稱。

事實上,基於公司螺桿膨脹發電技術和“井口模塊電站”地熱發電全新技術路徑,當下開山股份已逐步向可再生能源運營企業和地熱發電成套設備提供商戰略轉型。

但也正是由於業務的不斷擴張,開山股份的負債率也逐年攀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2017年~2019年前三季度,開山股份合併報表資產負債率分別為43.49%、53.71%和55.02%。

而此次募資的近三分之一開山股份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公司表示,此舉將有助於公司戰略轉型,降低財務風險。近幾日,開山股份股價小幅上漲,不過在3月11日卻以綠盤報收,今日收盤,開山股份收報10.83元/股,下跌2.17%。

每日經濟新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