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拔4500米的小鎮,到底怎麼抗“疫”?

“黃先生,您好,我是古榮鎮加入村第一書記達瓦倉啦,再次核對下您的返藏信息?”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達瓦倉啦已經記不清到底打了多少個這樣的電話。

在西藏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古榮鎮,每天像達瓦倉啦這樣的幹部還有很多,通過電話向計劃返藏人員瞭解信息,登記他們的家庭住址、進藏時間、進藏方式、擬居家隔離場所和身體狀況等情況。

古榮鎮位於拉薩市西北部,堆龍河谷兩山之間,平均海拔4500米。春天來了,大地回暖,古榮鎮卻依然狂風呼嘯、大雪壓頂,絲毫嗅不到春的氣息。令人動容的是,寒冷和疫情,都沒有讓這片土地的人們退縮。正如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吳英傑所說,“海拔高,要求更高,缺氧不缺精神。”

海拔4500米的小镇,到底怎么抗“疫”?

△雪後的古榮鎮

好一個缺氧不缺精神!

每天下午六點,古榮鎮都會召開疫情防控工作調度會,傳達文件、聽取彙報、研究問題、部署工作……而這樣的會議在下轄的6個行政村也同樣召開。“我們有24名幹部都下派到了村居任職,疫情期間,大家都是舍小家、顧大家,特別是一些正在哺乳期的婦女黨員,主動下沉到基層,真是不容易。”達瓦倉啦說。

海拔4500米的小镇,到底怎么抗“疫”?

△古榮鎮疫情防控每日工作調度會

不過,疫情防控時間緊任務重,為從源頭上有效防止疫情輸入,形成疫情聯防聯控的強大合力,古榮鎮全面宣傳、廣泛動員,全鎮150名聯戶長、6700多名農牧民群眾都積極響應參與進來。加入村村民洛桑群培和旺堆主動請戰,一直堅守在惠民物資採購的第一線,讓村民不出村就能夠買到日常生活物資;巴熱村、那嘎村成立物資保障專項組,為群眾代買年貨,幫助加油加氣,有效解決了群眾受疫情影響的生產生活問題……

藏曆新年中的“古突”相當於我國的春節除夕,今年古榮鎮的“古突”之夜格外特殊。達瓦倉啦回憶說,那晚巴熱村為尋找一名外來人員,全村15名聯戶長逐戶敲門尋找,“真是另一番‘熱鬧’。”

在古榮鎮的農區牧場和村落小巷,每天還能看些不少繁忙的身影,他們便是80多名返鄉大中學生。疫情發生後,他們用青春和熱血火速組成志願者團隊,加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那嘎村的嘎瑪尼頓梅朵、格桑等大學生每天上午九點準時背起消毒設備,拿起防疫手冊,將健康服務送上門;加入村格桑曲珍、嘎衝村土旦強巴等返鄉學生主動捐款,在小愛中彰顯大愛……

據達瓦倉啦介紹,古榮鎮轄區今年共有新建復工項目19個,外來人員實體企業11家,各類商鋪的143家。為確保企業、項目復工復產和商鋪開門營業,鎮上建立了二維碼信息輸入系統,對擬進藏人員的信息進行逐一登記,對已進藏人員從環境消毒、體溫測量、物資採購等方面提供全方位關懷。

“在那拉高速項目務工人員準備進藏時,藏族群眾都會主動關心,幫助他們清掃居家隔離房間的環境衛生。為減少茶館、飯店關門停業和商鋪外來經營人員無法返藏帶來的損失,當地很多老百姓都自願減免租金。”達瓦倉啦說。

海拔4500米的小镇,到底怎么抗“疫”?

△在那拉高速項目部消毒

糌粑是藏民生活的主食,這段特殊時期,古榮鎮一些愛心企業將糌粑以平價出售,有效保障了居民的日常生活所需。還有一些企業和個人,捐款又捐物,主動獻愛心。“真的能夠看到各族人民團結一心,一起戰鬥。”達瓦倉啦感嘆道。

海拔4500米的小镇,到底怎么抗“疫”?

△政協委員巴桑向700多名群眾捐贈物資

雪後,古榮鎮依然高寒缺氧,防疫抗疫工作仍在忙碌進行。因為在這裡,有一種精神早已紮根。

(本文作者系拉薩市堆龍德慶區古榮鎮幹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