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問同行是否有做教育培訓的,面臨生存壓力很大,大家如何做?

慢慢走進心靈世界


以後是頭部大機構加個體戶的時代,目前自營個體戶,房自己的,課夫妻倆自己上,能活下去


東山鳴


教培行業,我做了十年了,時間如梭,歲月如水。2015年9月15日,與同事一起創辦外飛教育,從此就是教育行業,一個兄弟四川大學畢業的,一個是晴隆縣的。

1、那時候和現在不一樣,真的不一樣,那時候貴陽只要租房都可以,現在必須是寫字樓,必須是雙證,教育的辦學許可證,工商的營業執照,這樣青年的夢想成本大了,啟動也要一百萬。

2、怎麼辦呢?如何去沉澱呢?做一個行業,一定要沉澱幾年,一定要熱愛。做教育行業是有情懷的,希望教育強國之類。

3、有夢想的人總是堅持,就像我一樣,傻傻的堅持,十年前是入行業,五年前行業創業,從業那天起步就是做營銷的,十年來一直都是,我想這輩子也是做教育了。

4、2020年了,怎麼做好教育呢?

首先得“海陸空”三位一體推廣,輕資產創業做vlog,也就是視頻博客,做垂直。

其次,各大平臺投放,今日頭條,西瓜視頻,騰訊視頻,愛奇藝等。

5、創業要打持久戰。

如果是教師人才創業,可以找營銷人才做合夥人,就像婚姻一樣,需要磨合,剛剛開始最好是夫妻創業,觀察全世界的夫妻創業模式。

6、找聯盟,找平臺。

在貴州,首先沒有教培行業的聯盟,我倡導教培行業,建立貴州中小學培訓聯盟,簡稱貴州k12聯盟。大家整合資源,在深圳有深圳市教育培訓協會,可以加入。

7、先前輩找先鋒

雖然線下創業成本增加了,可以多多向十年以上經驗的老人學習,可以向大企業學習,跟誰學,新東方呀等。

8、打造行業品牌

取個好名字,比如好前途教育,金榜教育,一聽就知道。打造品牌分為個人品牌和企業品牌。如果熱愛教育行業,覺得像為教育做點事情,不拍沒有寒暑假,就開始吧。

創業不是請客吃飯,就像g命不是請客吃飯,需要去堅持,放棄很多東西,一個人在一個行業確定成就,可能需要放棄從政什麼的機會,比如某某單位什麼的。

做事情,不做就不做,一做就要做好。創業需要懂法律常識,銷售第一,一句話什麼都幹,就是雜工,要有心裡準備,要紅要專。


貴州王警之


我以前自己和姐妹幹了個學前+託管,收入還可以吧,我們倆都上課,和音樂學校合作,房租是每月給學校人數乘以學費的一半。幹了三年,可是我那姐妹不走心後來我就退出來了,她也幹不下去了。不論是什麼教學機構,教學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也在於有好的老師才能留住孩子。


姣姣juice


我以前自己和姐妹幹了個學前+託管,收入還可以吧,我們倆都上課,和音樂學校合作,房租是每月給學校人數乘以學費的一半。幹了三年,可是我那姐妹不走心後來我就退出來了,她也幹不下去了。不論是什麼教學機構,教學一定要有自己的特色,也在於有好的老師才能留住孩子。


快樂幸福的中國人


我就是做教育培訓行業的,有託管機構和小學至高中的K12教育。這次疫情確實給我們這種只有線下教育的機構帶來了措手不及的打擊。

資金鍊斷裂是當前最擔憂的問題,可能疫情還沒有過,我們只是對少部分家長進行了退費,其他都要等疫情之後再處理,給自己留出時間進行應對。資金鍊的壓力主要是兩個方面。

首先是退費。因為疫情,我們的寒假班上到一半就不上了,但是無法用線上課程替代,於是只能是兩種選擇,一是課程與疫情後的學期班或者暑假班合併。這是最好的選擇,可以避免大量退費造成資金鍊提前斷裂,可以多撐一會。二是退費了,對於一些就只是想上假期班的家長多是選擇這個,這個會造成一個困難局面,但為了維護好家長,保持良好口碑必須是有要求退費的一定要退費。

其次就是老師工資支出。雖然老師們都不能上崗,但畢竟都是平時的“戰友”,這個時候即是再難,也不能打老師的主意,這關係到人品和以後你能否東山再起的關鍵。

再就是各種成本支出。大頭就是房租。這個只能是疫情過後跟房東談了,如果實在談不妥就只能作為損失了。

最後就是不營業的損失。本來是能賺多少錢的,現在賺不到了,這也是損失,也是資金鍊可能斷裂的一個問題。不過這個都可以通過後期一些排課等減小,因為相對的,長時間的不上學也會讓家長對補課的需求增加了。

家長維護也是一個不得不考慮的問題。不能就放下一句,教育局不讓開,道個歉就不管了,光等著開學再弄,這樣勢必會讓有些家長逐漸的就忘記了我們,甚至不再選擇我們,更甚著會被其他教育機構吸引。所以這個時候誰做好了服務動員,與家長溝通好了,才能實現疫情之後爆發期能多吸引學員,實現增長,彌補前面的損失。我們都是分年級建群,然後進行一些視頻的錄製推送給家長,並提供免費解疑答惑。

我們機構剛剛起步才兩年多一點,資金儲備本身就很困難,現金儲備也就能支撐三個月。但是我相信不用三個月疫情一定會被控制,教育培訓的春天可能會比想象的明媚。

線下教育培訓行業的新手,有些不全面,有更好的辦法一起討論下,希望共同學習學習。


橋上的小河


我做教育培新也十年了,最大規模做到10個校區,150號員工(18年前)全部校區走學校門口底商(可以省廣告費,底商方便家長直接進門諮詢)。17年前整體還算可以,整天利潤15個點,整年銷售業績1700萬,不算高。到手的錢還真沒有,因為都投到校區擴張上面去了。18年開始整體下滑,因為在我們這個城市整整多了快20家校區(其他品牌)競爭激烈。迫於業績壓力開始關閉性價比底下的校區自救,目前在運營的只有7家,今年疫情按照這種狀態發展下去,我們必定倒下,現金儲備本來就不多,每個月抓襟見肘。這段時間我也反思了很多,我們這個線下的還能走不遠,高度依賴人力,優秀老師很難留住,今天給10000工資,明天他就要求給12000,不給就走人,把學生拉走,一退就是十幾二十萬的學費,被掐著脖子。我覺得,如果有自己研發的課程,招進來的老師都必須按公司研發照教材上課,就想演員唸對白,這個老師離職,下一個老師接著念,降低對師資的依賴,行程真正的標準化,也許能走下去,否則很難。


最熱電影音樂推薦


說真的,每一個教培人都不容易,簡單理了下,你面臨的應該是至少五個方面的損失:

1、停課損失。消課減少或延期帶來的課耗和續費損失;

2、退費損失。停久必退,2月份一方面家長面臨疫情的恐慌,其次家長和學生處於理解期和觀望期,但3月份開始必然是退費的高風險期;

3、春季不能招生帶來的損失。春季不僅不能招生,還可能面臨著大量線下學生流失的情況;

4、無營收情況下,高額的支出。房租、人員工資等支出;

5、轉型線上可能面臨的試錯成本。

有了問題,再來想解決之道,我認為:

1.對於停課,轉線上是必然之道,那麼第一和第五個問題可以合併解決,為什麼一定要轉線上,主要有四個方面(如果貴機構流動資金十分充足,也沒有很強烈的生存壓力,這條請忽略):

(1)技多不壓身,本身線上課程也是一個大趨勢,起碼在目前來看,確實一定程度上緩解教育地域化差異的優勢師資不足的問題;

(2)不敢嘗試,又要生存,什麼可以拉動可以消?還是上課才能讓這盤棋活起來,那麼在無法到校區的情況下,線上的直播課不管是大班課還是一對一,是唯一的辦法;

(3)在目前的情況下,線上直播課的嘗試成本已經很低了。直播平臺,免費的付費的很多可以選擇,主流互聯網公司幾乎都有免費的直播平臺,技術層面的問題幾乎不存在,剩下的就是熟練度和適合度的問題,老師的成本是一個定向支出,既然如此,不試試的理由何在?

(4)剛需問題。如同第一點的回答,在可以預見的以後,線上一定不會是主流,但一定會線上線下相結合,這一次給了全國的家長一次偉大的嘗試,優劣利弊顯露無餘,我們線下機構無法否認線上課的優點,但是線上課的弊端(孩子無法互動,不好掌控,家長無法監督等等教育最核心的問題)也以巨大的倍數呈現在家長面前,所以如何更好的利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會成為下一階段培訓行業的主流,趁著這次機會,有發展需求的機構嘗試一次業務多元化,我相信也是給所有機構的一次巨大機會。

2.退費,先說結果,在復工以前,無論如何不接受任何退費,多少企業敗在資金鍊斷裂不用我多說,教培行業很明顯,現金流是很重要的一環,所以在這個節骨眼,不接受任何退費,這是為了穩定大局,同時,也給自己的員工和家長足夠的信心,但是作為補償,必須要讓教務老師或者負責客服的老師跟家長保持良好的溝通和聯繫,能夠進行的課後輔導,能夠進行的一些課程的維護,必須要照常,當然我相信一定會有胡攪蠻纏的家長,各種什麼理由去說不好聽的話,甚至是舉報等等這些問題,但這都不會決定最後的因素,在實在解決不了的時候可以破例,但是儘可能的還是穩定為主。說了這麼多,其實就為了保證資金鍊不斷,保證賬上有充足的錢去抵禦後面所面臨的一些風險,例如員工工資,房屋租金等等這些不定的問題,保證現金流,避免擠兌式、恐慌式的退費發生,只要能夠等到復工,一切都好談,總之,復工前絕不退費。

3.上面提到的第三個問題和第四個問題,其實整合到一起,無非就是一個問題,沒有辦法招生意味著沒有收入,但是還要面臨高額的成本支出。老師的工資需要支出的,但是卻沒有一個資金的來源能保障他們,那麼先看看老師是否能夠進行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線上課程的必要性就呈現出來了,如果線上課程能做得好,那麼可能因此有了一個更好的業務線,同時也會拓寬整個機構的競爭力,如果做得不好,那麼就簡化成純粹的線上維護與服務,這樣的一項工作,即不會產生過多的開支,也能夠讓家長有一定的接受,機構不會跑,老師還在管著學員,給家長一定的信心,也能避免一些退費的情況發生。

無論如何這一次的疫情對整個教培行業是一次巨大的打擊,可能很多機構撐不到兩個月、三個月,但是無論如何,希望每一位同行都能夠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等到春暖花開的那一天,到時候市場一定會有一個增量的爆發,也希望我們共同的教培事業越來越好。


小凡老師好


我現在做學生的教育培訓。不管幹什麼,一定要輕資產。

咱們算一筆帳,老師工資5000元,每年6萬。招一個英語學生5000元/年,12個學生才是6萬。

也就是說,10個學生養活一個老師,這裡,還沒算房租、老闆、稅收等費用,壓力當然大了。

由於肺炎疫情的影響,2月底之前,線下課,就別想了。

提2個建議,一是做自媒體,一部手機就可創業,零成本,或是投入很少。講授您擅長的課程,比如英語。

另外就是,引進快速閱讀項目,收益高,時間短。

具體就是,2個週末,也就是4天時間,四年級~高一學生,可以達到1萬~10萬字的閱讀速度,答題正確率為60~100%。

快速閱讀,是每個孩子的必修課,是可以改變一生的。收費在幾千元到幾萬元。

希望對你能有幫助。


每分鐘1萬字快速閱讀


我也是教育工作者,去年10月份自己單幹,主要走的小區教學點,輕資產,重教學,兩個教學點,房租5000,2個老師平均工資7000,學生80人,主要是初高中。由於有自己的教學秘籍,口碑和留存率都比較高,這次疫情嚴重,對我影響不大,線下轉線上用了2天就全部完成,17號二輪續費和新生線上報名很火爆,預計3月底,整個寒假收益不低於50萬。所以我認為機會就給有準備的人,輕資產,名師教學,重服務,不管市場如何變換都可以輕鬆應對。[大笑]


心靈數學


坐k12教育有幾年了,這次疫行對我們教育行業有很大的打擊。

首先面臨著學生的課程不能繼續上,而退費的問題。展開才開始攻城的前幾天,我們這裡基本上課程一般的都不能開始正常開課了,而有些家長就要求我們退費。我們周旋了,跟家長周旋了很長時間,一般的情況下我們有兩種,一種是要求繼續頹廢,第2個要求就是合併,疫情過後繼續給學生補課,把這個費用,沒有上課的這個費用用在下個在補課的時間段繼續使用。但由於工程的時間比較長,很多呢,家長要求退費,那我們現在退費就面臨了一個,有的已經退費了,有的還沒有退費,還沒有退費的,我們繼續在安排退費,當然這是一個很大的一個數子了。

第2個就是我們這裡的相關房租費用的一個支出,因為目前我們這裡租的房子是農戶家的房子,一般的情況下呢,嗯,還沒有接到通知減免房租一個事情,縣政府一再要求和號召,但是農戶個人的房子就很難執行政府的一個政策,因此每個月的房租差不多就是3――4萬塊錢。這已經關了一個多月了,下一個月又馬上要開始了,這樣的一個損失是很慘重的,嗯,差不多兩個月的話就七八萬塊錢。

第3個就是教育老師的一個費用支出,現在說實話,我們請的都是一般的,就是老師和大學生,那相對來講每個教師的費用就3000多塊錢,我們請了有七八個教師,因為每個月的話,嗯就有將近兩三萬塊錢的工資付出。雖說別人這段時間沒有上班,但是呢,最基本的一個基本工資,你如果不給他發的話,就面臨著一個教師流失的一個問題,所以說這是我們一個很大的一個困惑。

第4個問題就是我們同時也面臨著劇情過後一個在招生的一個問題,那疫情過後我們在招生,這中間間斷了一段時間,在這樣的一個情況下,就直接影響著我們每一個後續的招生規模和招生人數。

第5個問題就是我們同時也面臨著一個劇情過後,嗯,我們這個教育培訓這個機構改革,護工問題,因為我們這裡存在著一個人員密集的問題,因為每一個班級的學生差不多二三十,這樣的一個情況下,我們必須要做好後期的輿情防範工作,因為只有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才能有效杜絕新冠肺炎疫情。

但這很多問題都是一系列的,也是一連串的一個問題,因此呢,我們也在考慮著,把線下教育變成一個現象教育,但是這也就必須是我們要考慮到一個線下教育和線上教育的效果是否一致,這種情況。

綜上所述我們現在呢,線下的一個教育啊,非常非常難的做的。真心希望本次疫情能夠早日結束,讓我們每一個人能夠健健康康的生活。

歡迎各位同行發表評論,發表不同的見解,讓我們共度難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