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們戰略性的放棄了“冰島茶”?

同樣是珠寶,鑽石品類和翡翠品類的市場玩法,卻完全不同。同樣是山頭茶,布朗系,易武系,冰島,卻各走出了不同的市場路子。首次從資源特性角度去分析,我們為什麼不碰“冰島系”?

為什麼拾壹系列戰略性放棄了納入“冰島茶”?

為什麼我們戰略性的放棄了“冰島茶”?


茶友曾多次詢問,拾壹2.0增加的茶品將是臨滄茶區忙肺,那麼3.0會增加哪一茶品呢?勐庫茶區的冰島?鄭重回應,拾壹系列將戰略性放棄冰島所在的整個雙江茶區,或將把精品級最高茶品定為易武茶。

我們對臨滄市雙江縣勐庫茶區以及周邊,已下三年苦工。很遺憾,因定位及整體佈局等考量,最終不納入。但值得慶幸的是,臨滄永德市勐板鄉的忙肺,將被納為第三款入門級生普。

雙江茶區的茶,苦底偏輕,香甜度高。但辨識度低,缺乏個性,喝的時候無驚豔感,喝完後很難記得住,各茶區間差異性又不夠大。拿勐庫茶舉例,香、甜、有些帶點小霸、有些帶點小雅,香型、甜型、滋味,略有差異,但不明顯。

勐庫茶最著名是名高熱微的“冰島”,算是勐庫大葉種的最佳傑作。但基於茶區整體路數一致,1,2,3級茶園古茶樹資源有限,且差異性並不大,生態茶園眾多等特性。造成了勐庫茶以“冰島”為字根命名,或者以茶青等級命名的特點。

比方說冰島單株,冰島300年,冰島精品,冰島春,冰島秋等詞彙,是以茶青等級分。冰島地界,冰島壩歪,冰島老寨,小冰島,賽冰島等,是以冰島為字根的延伸命名法。顯然冰島茶的命名邏輯,是其原料特性邏輯下的市場產物。又因整個勐庫鎮甚至是東半山的藤條茶,多少都能帶有冰島茶的氣息,導致市場上整個勐庫大葉種都能包“冰島”包裝。

加之源頭幾家專注做勐庫茶的茶企標杆,市場營運的套路,要麼什麼價位的冰島的都出,要麼字根命名障眼法,一流的命名“冰島”,三級的價格甚至1000元都不到等。無論是命名、包裝還是定價緯度的混亂邏輯,讓這趟水變得是渾之又渾。

加之最尖部位的原料稀少且已是“天價”級別,不符合“相對有量,價符其質”的定位。而難得挖出一些小個性和辨識度強的微產區,如西半山的河邊寨、花椒樹,東半山的正氣塘、小荒田,也因與冰島的差異性過小,對茶友的品鑑水平和甄別能力要求更高,而更適合於“深燒進階期”的茶友,而暫時忍痛擱置。

布朗系,易武系,從商業角度能出得了那麼多一線、二線、三線的名高熱微茶區名,原料的資源特性的差異性大、辨識度高,是根因。但名高熱微總也更受源頭投機性資本的喜歡和包養。不忘出心的戰略性做每一款茶,不容易但也最容易。

為什麼我們戰略性的放棄了“冰島茶”?

拾壹系列的核心價值:淋漓盡致展現6大層次23維度65要素。

拾壹系列的使命:讓茶友喝盡新生普的所有美好。

拾壹系列的定位:相對有量,價符其質,款款個性鮮明。

拾壹系列的宗旨:茶友的終極精益經典口糧。

阿簡普洱,專注精品普洱內容創作,終生致力茶友依茶而內生長。


——看地圖·述拾壹·茶會摘錄

為什麼我們戰略性的放棄了“冰島茶”?


拾壹系列,經2.0,3.0的三代迭代後,最終會納入7款,來自北緯22-23度低緯度茶區的茶,包括易武、滑竹樑子、勐宋殺、景邁、曼新龍、景邁甜、保塘古紅。它們的共同特點是,湯水飽滿、協調性好、香氣厚重持久。

拾壹系列也已成功納入唯一1款,北緯23-24度北迴歸線茶區的茶,苦竹樑子。因低緯度以赤紅壤為主、高溫溼潤多雨的氣候特點,而北迴歸線卻是比較乾旱的氣候且以黃棕壤為主。有其獨特的風格,香氣清新,湯質柔糯古雅,回甘生津較好。

拾壹系列將納入唯一1款,地處北緯24-25度高緯度茶區的茶,忙肺。臨滄永德縣勐板鄉境內,瀾滄江西岸,高緯度、高海拔,讓其滋味鮮醇,香氣高爽。

雲南大葉種茶青還有一大特點,即“西剛東柔”,臨近瀾滄江兩岸的茶“剛柔並濟”。

從低到高緯度的三款西剛茶款,對比起來品鑑著實有趣。低緯度茶區曼新龍的剛,渾厚濃強,勐宋殺的剛,迅猛爽利,而高緯度茶區忙肺的剛,辛刺鮮醇。

三款低緯度且靠近瀾滄江的剛柔並濟茶款,對比起來感受也是一種快速學習。保塘古紅的濃郁蒼勁,有別於小葉種工夫紅茶的小家碧玉。景邁的溫婉暖厚,剛柔並濟。滑竹樑子的儒雅清冷,內斂霸氣。

瀾滄江以東的東柔茶款,是低緯度茶區的易武,和北迴歸線茶區的的苦竹樑子,又是一種極大的對比和反差。苦竹樑子,苦糯柔甜、粗中有細、凡而不凡的質樸感,易武,綢綿柔美,細膩雅緻、低調奢華的高級感。

為什麼我們戰略性的放棄了“冰島茶”?


玖爺,來自古六山、新六山、普洱三大產區的9個山頭,跨山頭拼配茶,層次分明,立體飽滿,口感豐富,韻味妖變。壹黃,來自跨三大緯度茶區的20餘山頭的茶拼配,並以特級鮮葉新生芽尖和第四級三四葉鮮葉,進行茶青等級拼配,滋味特別,湯感豐富。

拾壹系列,最後仍是迴歸到“拼配技術”的議題中。天造地設,固然重要,但也需 盡人事,待人和。這和食材相同,廚師不同,烹飪方案不同,呈現出的餐食卻截然不同,是一個道理。

在同質化惡性競爭極為嚴重的今天,產品創新、價值創新、理念創新、甚至是茶友社群屬性的創新,在普洱茶的中高端市場,是極為極為的重要。模仿是最容易的,但是模仿永遠會慢別人半拍。創新是艱辛的,甚至初期的不被理解。

在慢的時代慢半拍,可能只是少賺一點。但是在快的時代慢半拍,可能會虧得傾家蕩產。最關鍵的是,如果沒養成創新的習慣,那麼命運,永遠掌握在別人的手裡。

為什麼我們戰略性的放棄了“冰島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