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近些,新聞人在現場

近些,近些,新聞人在現場

2月20日,助手在李蘭娟院士的防護服上寫下姓名。中新社記者安源攝

近些,近些,新闻人在现场

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人民日報總編室部務委員李舸為醫護人員拍攝的組照《你是我最牽掛的人》。

近些,近些,新闻人在现场近些,近些,新闻人在现场
近些,近些,新闻人在现场近些,近些,新闻人在现场

2月4日,火神山醫院開始收治新冠肺炎確診患者,醫護人員將患者送入病房。新華社記者肖藝九攝

近些,近些,新闻人在现场

中國攝影家協會主席、人民日報總編室部務委員李舸在火神山醫院ICU採訪。徐訊攝

近些,近些,新闻人在现场
近些,近些,新闻人在现场

中央廣播電視總檯攝像記者李志貴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院搶救室採訪。文永毅攝

近些,近些,新闻人在现场

經濟日報記者高興貴在武漢洪山體育館武昌方艙醫院採訪。潘松剛攝

近些,近些,新闻人在现场

光明日報武漢報道組記者季春紅在駐鄂部隊抗擊疫情運力支援隊採訪。劉坤攝

近些,近些,新闻人在现场
近些,近些,新闻人在现场

中國日報記者朱興鑫在武漢客廳方艙醫院拍攝。劉穎攝

【彰顯中華民族同舟共濟、守望相助的國家情懷——打贏疫情防疫阻擊戰·奉獻篇】

夜色下,這座城市燈光閃耀。

兩江四岸的建築外牆上,“武漢加油”“湖北必勝”的字樣,如期亮起。記不清這是第幾次結束採訪後,途經這座讓天塹變通途的大橋了。

龜蛇鎖大江,這是我熟悉的地方;空寂滿街巷,卻又是陌生的戰場。

聞令動,向難行。疫情發生以來,400多名記者從全國各地奔赴一線。病毒肆虐的同時,我們也在這裡迅速集結。

從兩山醫院的中國速度,到ICU病房裡的轉危為安,從應收盡收拉網式大排查,到各大方艙醫院陸續休艙,文字、聲音和圖像,承載著志願者、醫護人員、公安幹警們的故事,承載著全國人民與武漢百姓並肩作戰的守護。

幾十個日夜風雨兼程,新聞人全力以赴。筆和鏡頭,是我們的武器;拼搏和奉獻,是我們的底色。

“在現場,記錄是一種本能。”

記錄,記事也記情。武漢有著3500年的建城史,孕育了大江大河裡的波瀾壯闊,也孕育了英雄人民的勇往直前。蒼涼的停擺下從來都有著勃勃的生機,這段經歷當被永久銘記。向世界講出中國故事,分享中國經驗,是記者的職責。

“再讓我選擇一次,我還是會衝上去。”

衝上去,因為筆下有乾坤,肩頭有責任;衝上去,因為新聞也是一種救援。城裡的人出不去了,我們便以最快的速度傳遞實況;城外的精兵強將趕來支援了,我們讓更多人從細節中感受使命的力量,看到疫情中的人間值得。這裡有分離,有悲傷,但還有希望和曙光。

黃鶴翩翩流連。這本是一個人來人往的碼頭,縈繞著濃濃的人間煙火。不久的將來,我們的報道還會是那最熟悉的車水馬龍,是人們推開窗戶,微笑相視道聲“早”。

(本報記者 盧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