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鄭和下西洋,知道鄭和下東洋的人為何寥寥無幾?

經過三年靖難之役,明成祖朱棣登上帝位,移駕北京。作為歷史上文治武功鼎盛的帝王:萬邦來賀,海內昇平是他希望所看到的。這樣就催生出了明朝三寶太監鄭和七下西洋的故事,眾所周知鄭和七下西洋,足跡遍佈印度洋兩岸。但鮮為人知的是,在此之前,鄭和奉命也下過東洋,此舉也同樣值得紀念


世人只知鄭和下西洋,知道鄭和下東洋的人為何寥寥無幾?


世人只知鄭和下西洋,知道鄭和下東洋的人為何寥寥無幾?


元末明初日本處於動盪和諸侯攻伐的時代,國內的戰亂,一些流民和武士便做起了海盜,靠近大明沿海乾起了海上劫掠的勾當,明太祖朱元璋初登立國之際,遣使出使日本昭告日本天皇希望他能處理好這件事情,奈何天皇根本無力管這件事,明太祖聖怒之下,下令實行海禁,不許大明子民隨意出海,也斷絕了與日本的邦交關係。


世人只知鄭和下西洋,知道鄭和下東洋的人為何寥寥無幾?

明成祖朱棣時期開放了海禁。但是,開放之後的結果就是倭寇捲土重來,而且,倭寇實力比較強,有時候,居然敢和官兵對戰。永樂二年四月,倭寇僅僅用十幾只船,就在東南沿海如入無人之境,百姓苦不堪言。

更讓明成祖頭疼的是,日本國內戰爭已經接近尾聲,這些倭寇基本都是戰敗的人,日本政府沒法管也沒心情管,他們不能回國,只能不停的騷擾明朝沿海地區獲得生活物資。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朱棣決定派人出使日本政府,用外交手段解決這個問題。

中國人信奉天圓地方,明朝時期也是一樣的。大明以京城為中心,在京城之東的海洋為東洋,以西則稱之為西洋。日本屬於東洋,所以此次鄭和出使日本沒有被列入下西洋的範圍,從而少有人知了。


世人只知鄭和下西洋,知道鄭和下東洋的人為何寥寥無幾?


世人只知鄭和下西洋,知道鄭和下東洋的人為何寥寥無幾?


永樂二年四月,鄭和督師樓船水師十萬歷經風浪到達日本。這次出使,他為發展邦國關係做了比較大的貢獻,例如通過與日本國王足利義滿(即源道義)的具體會晤,宣揚大明的王朝威德,成祖的文治武功。(有史記載《天下郡國利書》:“文皇帝永樂二年四月,夷船一十一隻,寇穿山,百戶馬興(與戰)死亡。尋寇蘇松諸處。是年,上命太監鄭和統督樓船水軍十萬詔諭海外諸番,日本首先納款,擒獻禮邊倭賊二十餘人。” ),足利義滿接受了大明成祖皇帝給他的“日本國王”封號和金印、冠服等,後來還遣使到北京朝賀,正式與永樂朝建立外交關係。對於成祖皇帝比較關心的倭寇海盜問題,足利義滿積極的予以解決。鄭和使日後,足利義滿出使追捕倭寇,抓住俘虜獻與大明。此後,海盜逐漸在沿海地區絕跡,到永樂十五年,海內昇平,大洋平靜,往來貿易漸穩。雙方還簽訂了重要的經濟條約《堪合貿易條約》


,即《永樂條約》,確定了正式的海上貿易關係。和我們今天的國家之間的經濟體一個道理。


世人只知鄭和下西洋,知道鄭和下東洋的人為何寥寥無幾?


鄭和完成出使日本後,成祖朱棣對此讚賞有加,認為戰略意義巨大,並致書足利義滿,表示滿意。鄭和西東洋出使日本的事蹟,《明史》上有記載,就連日本史書上也有記載。鄭和這次成功的出使東洋,為第二年下西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並促進了當時大明和藩屬國日本的穩定關係,此後的十三年時間,東南沿海平靜,雙方使臣往來不斷,商貿交易體量日益增加。也給鄭和下西洋提供了豐富外交經驗、航海經驗和安定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