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上線跑腿業務,被逼無奈還是另有所圖?

出行服務商對許多領域的探索都具備想象空間。

2014 年 8 月 26 日,美國加州聖莫尼卡,一項送餐服務悄然上線。服務平臺每天提供固定的餐品,價格也固定在 12 美元,且承諾送餐時間僅需 10 分鐘。唯一令人感到驚奇的是,餐品包裝上印著 UBER,當下最流行的叫車軟件。

這是 Uber 旗下送餐服務 UberFresh,經過一年半的時間,Uber 正式推出送餐服務,並將名稱改為 UberEats。在接下來的一年內,UberEats 將服務擴大到美國各大城市、西班牙、法國、英國等歐洲各國,也進入了亞洲市場。如今,UberEats 已成為母公司營收當中僅次於網約車的業務,且還在高速增長。

滴滴上線跑腿業務,被逼無奈還是另有所圖?

UberEats 是出行服務商在其他領域進行的探索 | 視覺中國

UberEats 可能是出行服務商提供配送服務的典型案例,它向人們展示了在出行這一場景,網約車平臺可以做的遠不止叫車服務。而出行服務商對其他領域的探索至今還在繼續,滴滴出行在近日上線的跑腿服務,就屬於這一類型。


外賣停擺,跑腿跟上

「初次見面,請多關照。」

在滴滴出行 App 中,出租車和騎車選項當中新增一項服務——跑腿。根據 App 頁面顯示,滴滴跑腿可以幫助購買奶茶、咖啡、水果、藥品等,當然如果不需要跑腿代購,也可以選擇萬能小哥來選擇自己所需服務。價格方面,4 公里以內跑腿費用 12 元;4-10 公里 20 元;10 公里以上 30 元。

滴滴方面告訴極客公園(ID:geekpark),跑腿服務目前在成都與杭州兩個城市試點,為社區居民提供生活物資的代買服務。之後,滴滴跑腿覆蓋的城市將逐步擴大,並面向社會招募跑腿員。

滴滴上線跑腿業務,被逼無奈還是另有所圖?

滴滴跑腿頁面 | 極客公園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首批跑腿員的構成是滴滴代駕司機。滴滴方面稱,跑腿服務希望為社區居民提供便利同時,也為平臺上的代駕司機師傅們提供更多獲得收入的機會。

這也從側面說明疫情對於滴滴代駕業務的打擊。往年春節期間是代駕司機單量最多的時候,但今年的狀況大不一樣,不僅沒有用戶叫代駕,司機師傅們也沒人敢出門。滴滴沒有公佈過具體數據,但在 2015 年代駕業務上線沒多久時,滴滴曾宣稱全國已有 100 萬司機在滴滴代駕的平臺上註冊信息。根據滴滴媒體研究院在 2017 年初發布的《代駕社會價值報告》顯示,2016 年,全國代駕行業總訂單超過 2.5 億單,總產值達 154 億元。

滴滴上線跑腿業務,被逼無奈還是另有所圖?

滴滴跑腿業務介紹 | 極客公園

另一方面,同城配送,即跑腿反而是疫情期間需求量增大的行業之一。據極客公園瞭解,滴滴跑腿由滴滴代駕團隊負責,這樣的需求匹配不失為一種正確的選擇。

但同樣有人認為,這是疫情之下滴滴被迫做出的選擇。一位跑腿行業資深業內人士向極客公園表示,滴滴跑腿很可能就是為了讓代駕司機在疫情期間有個過渡,「業務打擊不至於那麼大」。

跑腿並不是滴滴第一次對出行以外的業務進行探索。2018 年滴滴曾高調開啟外賣業務,在無錫、南京、長沙、福州等城市陸續上線。同時期,美團也正在投入大量資源打造網約車業務,二者的競爭被視為互相在對方的主要陣地試探。但隨後滴滴外賣業務進入停滯期,美團也宣佈停止在網約車業務上進行投入。


出行服務商的本地化探索

同一時期,UberEats 在海外的進展遭遇到了阻礙。

1 月 20 日,UberEats 宣佈將其在印度的業務出售給當地競爭對手 Zomato,價格約為 3.5 億美元。而這不是它第一次退出海外市場。2019 年 9 月,UberEats 暫停了在韓國的業務;此前,Uber 在東南亞的業務整體賣給 Grab,其中也包括 UberEats。

雖然 UberEats 退出一些國家的市場是因為「瘦身」儘快盈利,但不可否認的是,在面向各國市場的發展當中,本地化是一個重要因素。

滴滴上線跑腿業務,被逼無奈還是另有所圖?

UberEats 相繼退出印度、韓國等海外市場 | 視覺中國

印度當地的兩家外賣平臺 Zomato 和 Swiggy 已經具有相當大的規模,二者加起來掌控著印度 80% 的外賣市場,據外媒報道,UberEats「沒有吸引印度大多餐廳和顧客」;韓國最大的外賣平臺 Woowa Brothers 更是牢牢控制當地 75% 的市場份額。本地企業戰勝「外來者」,在中國的戲碼大家再熟悉不過。

進入其他市場、深度本地化的打法或許是更明智的選擇,滴滴亦如此。

在收購巴西當地最大的網約車平臺 99 之後,滴滴在中美洲和南美洲開啟進軍海外市場。網約車深度本地化的同時,滴滴也在墨西哥和巴西開展外賣業務,進行海外的非出行領域探索。在網約車落地日本後,滴滴同樣開始在大阪招募外賣的合作伙伴,並計劃 4 月上旬推出外賣服務。

滴滴上線跑腿業務,被逼無奈還是另有所圖?

滴滴進入墨西哥市場 | 視覺中國

看起來,滴滴在海外的試水進度要比中國更加快速,而當中國外賣市場已被兩大巨頭接近壟斷時,誰又能說,跑腿不是滴滴除了外賣,進行的又一次「本地化」探索呢?


本文由極客公園原創首發,轉載請聯繫[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