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來慚愧,我還是第一次乘坐宜賓智軌

因為某些特殊的原因,昨天,我才第一次乘坐宜賓智軌。

不專業體驗報告,我的第一次智軌出行

我是從臨港二醫院出發的,進站入口可以在機器上直接買票,票分為2元和3元兩種類型。售票的系統和地鐵的系統差異不大,很好上手。支付方式也可以直接微信掃碼。

體驗報告 | 說來慚愧,我還是第一次乘坐宜賓智軌

票也是跟地鐵的一次性票一樣的

進站的位置,有一個小哥哥測量體溫,特殊時期嘛~安檢也是必要的哦。

體驗報告 | 說來慚愧,我還是第一次乘坐宜賓智軌

刷票進站,投票出站跟地鐵差不多,就不多說啦!票的話,除了一次性票,也可以用宜賓的一卡通。還可以安裝智軌通,充值後手機,可以通過人臉識別進站。我沒裝,所以就不說啦~嘿嘿。

體驗報告 | 說來慚愧,我還是第一次乘坐宜賓智軌

突然想起寫個體驗報告,轉身拍了個出站的

站點內部,兩側分別是行車道,有候車的座椅。在這裡等了10多分鐘來了一班,感覺比公交車要快一些。

體驗報告 | 說來慚愧,我還是第一次乘坐宜賓智軌

其他站點更漂亮一些,這個算是拉低平均顏值的站點了

上車啦,我坐的是五糧液號,其他還有竹都號。

體驗報告 | 說來慚愧,我還是第一次乘坐宜賓智軌

車廂內部乾淨整潔,空間還是很舒服,乘坐起來平穩,跟地鐵差距不大。就是個人覺得座位有點太少了,而且中間站人也站不到太多,擔心運載量~

體驗報告 | 說來慚愧,我還是第一次乘坐宜賓智軌

出站的時候,投卡就可以了。

體驗報告 | 說來慚愧,我還是第一次乘坐宜賓智軌

小結一下:智軌不愧是“軌道交通",乘坐的體驗和操作系統感覺跟地鐵都非常接近。這裡誇一下乘坐的穩定性,確實還是很舒服的。

但是,關於智軌的爭論,還是挺多的。

宜賓智軌,該怎麼看?

宜賓智軌,爭論確實很多。

個人覺得,最早要修智軌的時候,大家最惱火的點,在於堵車——本來宜賓的老道路大都比較窄,因此交通一直都不是很舒暢,一到上下班點就堵車。而智軌的修建,客觀上確實是雪上加霜了。

實際上,智軌對於宜賓來說,絕不僅僅是一個交通工具這麼簡單。2018年,中車在宜賓建智軌快運系統產業基地,基地就坐落在臨港新區的產業園中。

體驗報告 | 說來慚愧,我還是第一次乘坐宜賓智軌

當時入股的,除了中車外,還有四川鐵投和五糧液等。後續,修建了宜賓智軌產業園,目前早就投產了。

體驗報告 | 說來慚愧,我還是第一次乘坐宜賓智軌

所以說,宜賓做智軌,不僅僅是為了城市交通,更是重要的產業。有多重要呢?在臨港的城市展廳中,專門設計了智軌體驗的站點,不僅展示了智軌的相關規劃,同時還可以上手體驗智軌駕駛。

體驗報告 | 說來慚愧,我還是第一次乘坐宜賓智軌

智軌到底智不智能,我不敢妄言,但看相關的介紹,感覺還算可以。

體驗報告 | 說來慚愧,我還是第一次乘坐宜賓智軌

目前,宜賓智軌只開通了T1線。根據2020年年初的消息,預計今年年底前還會再開通2條線路,分別是臨港—南溪的T4線和南門橋—柏溪的T2線。

體驗報告 | 說來慚愧,我還是第一次乘坐宜賓智軌

也就是說,宜賓建智軌,不僅僅是交通,更是“示範區”

也就是說,宜賓做智軌,是認真的。

宜賓該不該做智軌?這個問題,我覺得現在討論已經沒有太大意義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